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期末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C 4.C 5.ABC 6.ABC 7.C 8.C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三、连线题。联合国大会 负责日常工作安全理事会安全理事会 推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秘书处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国际法院 主要的审议、决策机构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四、材料分析题。1.新能源汽车推广属于属于污染防治措施,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垃圾分类属于资源循环利用措施,通过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2.使用环保布袋代替塑料袋;随手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纸张双面打印;推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行“碳积分”奖励制度,采用节能材料和太阳能技术等等。3.不同意。从地球环境角度:低碳生活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避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生态危机。从人类发展角度:低碳生活推动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保障人类对能源、环境的长远需求,实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论:低碳生活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基础,个人行动汇聚成社会共识,才能实现生态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鄂伦春自治旗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六年级检测试卷道德与法治(时间45分钟,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在班级绘画比赛中,小华的作品被同学不小心弄脏了,同学连忙道歉。小华笑着说:“没关系,我再重新画一幅就好啦。” 小华的做法体现了( )。A.豁达宽容、与人为善是健康的“维生素”B.宽容可以包容一切,无论对错C.宽容是无原则的妥协下面几位同学的说法,能体现尊重自己、追求自我发展的是( )。A.这次考试只得了80分,我感觉自己很失败,以后再也不想学习了B.我唱歌很好听,同学们都很喜欢我,我会努力地练习,希望唱得更好C.我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玩3.新闻报道,某地区因连续暴雨,出现了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房屋被冲毁的情况。这属于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中的( )。 A.旱灾 B.台风 C.洪涝4.在一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各国代表展示了本国古老的文字。其中,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中国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5.学校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的有( )。(多选)A.上下学和家长一起乘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使用B.在班级里和同学们一起做好垃圾分类C.洗手时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6.下列属于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有( )。(多选)A.移动支付技术的应用B.智能机器人分拣包裹技术C.网络教育技术的支持7.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 “经济联合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中有着重要地位,它的标志是( )。A. B. C.8.以下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C.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1.在班级运动会接力赛中,红红所在小组因交接棒失误,险些影响比赛成绩,但最终还是赢得了冠军。赛后红红觉得已经取得了胜利,便认为自己不需要进行反思。 ( )2.无论是攻克技术难题的科学家,还是每天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他们都值得我们尊敬。( )3.我们出国旅游时,除了要关注当地的天气状况、名胜古迹等,还要尽可能地了解并尊重这个国家或地区的风俗文化。 ( )4.20世纪日本水俣病事件,告诉我们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 )5.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泥石流、滑坡。 ( )6.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保护它。 ( )7.“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 )8.中华文明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文化传播;古埃及的灌溉技术也启发了其他文明。这说明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学习与借鉴的。 ( )三、连线题。(5分)请将以下联合国机构与其对应的主要职责进行连线。联合国大会 负责日常工作安全理事会安全理事会 推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秘书处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国际法院 主要的审议、决策机构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四、材料分析题。(13分)2024年8月15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某学校开展了“低碳生活我先行”主题活动。小明在活动中了解到: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很多城市还推行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居民通过正确分类垃圾可兑换生活用品。同时,小明在新闻中看到,全球多个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比如丹麦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德国计划逐步淘汰煤电。 1.材料中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垃圾分类”,分别属于哪类环境保护措施?(4分)结合生活实际和国际上的做法,说说我们在倡导低碳生活方面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列举2例)(4分)3.有人认为:“低碳生活只是个人小事,对全球环境改善作用不大。”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从地球环境和人类发展的角度分析原因。(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答案(PDF版).pdf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