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对惯性概念理解不到位1.如图所示,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我们称之为“惯性”,则冰壶惯性的大小取决于 ( )A.冰壶受到的推力 B.冰壶的速度C.冰壶的质量 D.冰壶受到的阻力易错点2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理解不透彻2.(多选题)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B.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变为竖直向上C.从小球接触弹簧至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从小球接触弹簧至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3.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这一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易错点3 对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不到位4.(多选题)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作“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背对背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大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5.如图,小波同学平伸上肢向右匀速推动沙发,小波对沙发的推力方向水平。已知沙发的重量小于小波同学的重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发被推动,说明小波对沙发的推力大于沙发对小波的弹力B.沙发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C.小波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沙发受到的摩擦力D.小波受到的摩擦力与沙发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思想方法练一、整体法与隔离法方法概述在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连接体问题时,若将连接体作为整体,则不必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需分析外界对整体的作用力,从而简化分析过程,加快解题速度,这就是所谓的“整体法”;题中若求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时必须将物体隔离出来,化内力为外力,才能求解,这就是“隔离法”。1.(多选题)“境自远尘均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在网络视频中常看到有人把几个看似不可能堆起来的物体堆到一起的视频,如图所示,不同几何形状物件a、b、c、d、e互相叠放在地面、平板A和B上,挂件f挂在光滑的细绳CD上,细绳一端系在竖直墙上C点,一端系在平板A右端点,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从物理角度来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可能是光滑的B.物件e受力个数可能为2个C.物件b受力个数为5个D.物件a受到平板A的作用力竖直向上2.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它们的质量之比m∶M=1∶2。如图甲所示,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如图乙所示,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向上拉B且两物块以相同的加速度竖直向上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x1∶x2等于 ( )A.1∶1 B.1∶2 C.2∶1 D.2∶3二、加速度分解法方法概述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多数情况下是把力正交分解在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上,而有的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比分解力更简单,这时有Fx=max,Fy=may。3.如图所示,电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当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人对电梯面的压力大小是其重力的,则人与电梯面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1.C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冰壶的惯性是由冰壶的质量决定的,故C正确。2.C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小球受到的合外力,从接触弹簧至到达最低点,弹簧弹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而小球的重力不变,所以开始时小球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合力逐渐减小,因此小球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小球所受的弹簧弹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时,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此时小球速度最大;此后小球继续下落,弹簧弹力继续增大,小球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合力逐渐增大,因此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减小,当速度减小为零时,小球停止下落。故选C、D。错解分析 误认为小球受弹簧弹力时速度就减小而错选A,或忽略重力与弹簧弹力大小关系而错选B。注意在小球与弹簧作用的过程中,存在重力大小等于弹簧弹力大小的时刻。3.D 由于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增大到原来的大小,则物体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到某值,然后再逐渐减小到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到某值后再逐渐减小至零,而速度从零开始一直增大,根据v-t图像中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知D图正确。4.BD 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其自身的受力情况决定,只有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由于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其效果可以不同。甲加速前进的原因是甲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大于绳子对甲的拉力大小;乙加速后退的原因是绳子对乙的拉力大小大于乙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但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A、C错误,B、D正确。错解分析 当涉及物体运动状态时,常会被“加速”等字眼误导而误认为作用力大于反作用力,加速运动的状态对应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涉及两个物体。5.D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波对沙发的推力大小等于沙发对小波的弹力大小,故A错误;沙发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沙发对地球的作用力,故B错误;沙发向右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可知,小波对沙发向右的作用力与沙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沙发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沙发对小波的作用力与小波所受的摩擦力等大反向,即小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所以小波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沙发受到的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思想方法练1.CD 对整体分析,挂件f右边细绳一定有拉力,水平向右一定有分量,地面一定有摩擦力,A项错误;物件e斜放在平板B上,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平板对物件e的弹力3个力的作用,B项错误;物件b受到重力、平板B对物件b的压力、平板B对b的静摩擦力、平板A对物件b的弹力和静摩擦力,共5个力的作用,C项正确;物件a受到平板A的作用力与其重力平衡,方向竖直向上,D项正确。故选C、D。方法点津 整体和局部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无论哪种方法均以尽可能减少待求量的出现为原则。当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求解系统中某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出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2.A 甲图中,将两个物块视为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m)g=(M+m)a,再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得T1-μmg=ma,整理可得T1=;乙图中,同样将两个物块视为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g=(M+m)a',再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得T2-mg=ma',整理可得T2=,因此两次弹簧的弹力相等,由胡克定律F=kx,可知两种情况弹簧的伸长量也相同,x1∶x2=1∶1,故A正确,B、C、D错误。3.答案 解析 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取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此时只需分解加速度,如图(b)所示,有x轴方向:f=max=ma cos 30°y轴方向:N-mg=may=ma sin 30°由题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N=mg联立解得=方法点津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 常规思维是分解力, 但有些问题, 对力进行分解比较繁难,这时我们可以转换思维角度, 分解加速度, 化繁为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