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1.戊戌变法的序幕、发展、高潮、结束。2.公车上书的背景、领导人、在位皇帝、核心内容(目的)、结果、影响。3.维新人士的活动、主张、影响。3.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结果。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5.戊戌变法的意义。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一、义和团运动 1.背景义和团揭帖(节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根本原因一、义和团运动 2.经过 ①兴起19世纪末(时间),山东、直隶(地点)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义和团性质)区分:义和团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太平天国矛头指向清政府。一、义和团运动 2.经过 ②发展义和团揭帖(节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在清政府的“招抚”下,义和团纷纷进入天津、北京。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一、义和团运动 2.经过 ②发展拆铁道砍断电线捣毁教堂一、义和团运动 2.经过 ③高潮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义和团在廊坊、北京、天津等地抗击八国联军。一、义和团运动 3.口号义和团揭帖(节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扶清灭洋一、义和团运动 3.口号阅读教材,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扶清”“灭洋”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带有迷信色彩。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排斥一切洋人、洋物件。反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材料: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义和团歌谣》凡是信基督教的中国人,杀。戴西洋眼镜的,杀。穿西装的,杀。会说英语的,杀。留过学的,杀。......娶或者嫁外国人的,杀。洋楼,拆。铁路,扒。电线,剪。电灯,砸。钟表,扔。火车,烧。一、义和团运动 4.性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农民运动(注: 在某种意义上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1)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最主要);(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阶级矛盾。一、义和团运动 4.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材料一 著都饬所属文武各员,查明各种会匪名目,严行禁止,胆敢仍前聚众,藉闹教为名,结党滋事,并著从严惩办,以靖地方。”—《上谕》1899年11月28日材料二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1900年6月20日剿灭招抚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引发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镇压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背景/原因列宁:列强“想使人相信,它只是在平定暴乱,帮助合法的中国政府恢复正常的秩序。但是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改变。”赵立行:从世界背景来看,作为瓜分中国狂潮的延续,八国联军侵华是服务于帝国主义扩张需要的,是其瓜分世界的一个过程。直接原因(借口)根本原因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权益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时间和侵略国家1900年6月,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英、俄、日、美、德、法、意、奥(奥匈帝国)八国组成的侵略军2000多人,在大沽口登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过程(1)廊坊阻击战:1900年6月,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一带受到义和团的阻击,被迫撤回天津。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过程廊坊阻击战廊坊阻击战历时9天,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打伤332人。西摩尔事后回忆说:“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八国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义和团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绘画)义和团包围廊坊车站1900年6月13日,抵达廊坊车站的八国联军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过程(2)清政府对外宣战:传来关于列强要慈禧归政给光绪皇帝的谎报,以及联军进攻大沽炮台的消息,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在御前会议上发布“宣战”诏书。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过程《慈禧向西方列强十一国宣战》影视片段(十一国还包括西班牙、比利时和荷兰三个未直接参战的国家)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过程(3)在北京的战斗: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者的义愤,鼓励他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对使馆区的围攻,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按国际惯例,使馆区的安全要受到所在国的保护。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过程(4)天津保卫战: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1900年7月中旬,天津失陷。聂士成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陷入联军重重包围之中,仍沉着指挥,后壮烈殉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过程(5)义和团运动的失败: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在逃跑途中,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动力的联合镇压。中外势力绞杀义和团团民材料:“(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过程(6)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八国联军占领北京,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八国联军在北京实际公开抢劫了8天,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对北京城进行了一年多的大洗劫。《永乐大典》307册,经史子集4.6万余册,国库藏书4.7万余本,宝物2000余件,镀金佛3000余尊等,被尽行劫毁。联军掠走库银达6000万两之多。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民美军抢劫的白银法国抢来的耕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八国联军在紫禁城内举行阅兵侵略者坐在皇宫的龙椅上八国联军的暴行皇城之内,杀戮更惨,逢人即发枪毙之,常有十数人一户者,拉出以连环枪杀之。以致横尸满地,弃物塞途,人皆踏尸而行;城里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街巷尸首堆积如山。——《庚子大事记》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签订国1.时间: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 与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11国2.签订国: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享年79岁。李鸿章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2.条约内容领域 内容 影响经济政治军事外交(赔款)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使中国的经济长期受制于列强(严禁反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毁炮驻兵)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1)(划使馆界)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2)(改革机构)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2)清政府改变了其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应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情景解读情景一:小李最近特别苦恼,他说最近官府为了偿还欠外国人的债务又要提高税收。原来生活艰苦的他可以说是雪上加霜。赔款人民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以海关税收做赔款担保,使清朝受制于洋人。经济受制于人情景二:有一天,小李不小心说了一句“死洋鬼子”被官府的人听到了,结果被官府的人拉去坐牢。严禁反帝清朝官吏成为列强侵华的帮凶政治: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的工具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2.条约内容情景解读情景三:小李最近被官府征用去拆大沽炮台。同时,小李还发现最近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多了很多外国士兵训练。拆炮驻兵便于列强侵华军事失去自主权情景四:原来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小李一家被迫搬迁,这块地方在建起了许多外国使馆。划定使馆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的控制内政外交被控制外务部体现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但这种转变深深打上了屈辱的烙印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2.条约内容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3.影响与性质材料一: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能够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二:《辛丑条约》签定后,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慈禧携光绪皇帝回到北京。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你们的地盘,我做主。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性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知识总结战争 条约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历程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略 战争岂止 时间交战 国家签订 条约影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56年--1860年1894年--1895年1900--1901年1840年--1842年英国英、法俄、美日本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近代史的开端战争原因:根本:打来中国市场、倾销商品直接: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进一步打来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亚罗号马神甫根本: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直接:朝鲜东学党起义根本:进一步瓜分中国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道光帝咸丰帝光绪帝光绪帝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知识总结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2.八国联军侵华1.义和团运动背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3.《辛丑条约》签订斗争方式: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口号:扶清灭洋失败原因:中外势力联合绞杀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原因: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权益过程内容:赔、禁、拆、划、改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课堂练习1.(2024·广元·中考真题)某校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专题做了如下梳理。对该专题主线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C.救亡图存的探索 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2.(2024·烟台·中考真题)条约规定,“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而且为保证该通道“无断绝之虞”,确定北京、天津、山海关沿线12处由各国“留兵驻守”。这些规定与使馆区驻军特权结合在一起,将中国的心脏部位直接置于列强集体军事控制之下。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DD课堂练习3.据史料记载,1900年间河北霸州民众列仗抵抗德兵,战死者300余人;束鹿县旧城民众,徒手与侵略军相搏,牺牲4000余人;八国联军进犯保定、唐山、张家口、沧州等地时均遭到当地民众的坚决抵制。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间力量开始崛起 B.政府抵抗意识强烈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D.领土主权遭到破坏4.据时人记述:为赔洋款,山西一省共捐二百余万金,凡出捐输金者,皆赏给实职官阶。现在因捐输而得官职者纷纷,上至道台、知府,下至知县、教官杂职,皆因捐输而得。据此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 )A.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B.造成了地方势力壮大C.加剧了清政府吏治腐败 D.瓦解了科举选官制度C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