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测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测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
A.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
B.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
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2.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B.制作泡菜时,密封有利于主要菌种快速生长
C.果酒制作过程中要加入抑菌物质来防止杂菌的滋生
D.果酒、果醋、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均下降后保持稳定
3.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可以使它将植物纤维逐渐转化为生物燃料。这种细菌不仅能以传统生物能源技术中使用的蔗糖为原料,还能将广泛存在于植物纤维中的半纤维素分解合成为燃料物质。若要将这种大肠杆菌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A.不含氮源的培养基上
B.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
C.只含半纤维素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
D.不含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
4.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技术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立即挑取菌种
B.培养基灭菌后,应将pH调到适于微生物生长的范围
C.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在一边,防止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D.高压蒸汽灭菌后,通常将实验用具放入60~80℃的烘箱中烘干
5.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以检验培养基是否受到杂菌污染
B.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脲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氮气
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D.该实验所用培养基应以尿素作唯一氮源
6.用发酵工程生产单细胞蛋白被认为是人类新的食物来源,为解决粮食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蛋白是(  )
A.微生物菌体 B.微生物代谢产物
C.微生物合成物质 D.发酵液
7.如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途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途径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需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
C.经过程①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变化
D.外植体是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8.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 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
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
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
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
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9.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菌、营养、激素、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
B.用胰蛋白酶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动物细胞主要目的是满足细胞对CO2的需求
D.原代培养是指动物组织经处理后的初次培养
10.动物细胞融合中常用到灭活的病毒,如灭活的仙台病毒,病毒被灭活后它的抗原性和感染力是
A.失去抗原性,具有感染力 B.失去抗原性,失去感染力
C.具有抗原性,失去感染力 D.具有抗原性,具有感染力
11.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遗传信息的多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B.动物细胞融合已经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
C.常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手段有聚乙二醇融合法、灭活的病毒诱导法、电融合法等
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12.下列关于高产奶牛克隆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供体牛体细胞在进行体外培养时,会发生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的现象
B.培养至MⅡ期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能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C.通过电融合法促进供体与去核受体细胞两两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
D.胚胎移植时,重构胚可以直接移入代孕母牛的子宫
13.正常情况下,人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卵巢和输卵管 B.子宫和输卵管 C.输卵管和子宫 D.卵巢和子宫
14.下列有关哺乳动物受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B.产生卵细胞的最终场所是输卵管
C.在自然条件下,受精在子宫中完成 D.受精卵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15.进行胚胎移植时,常选用的胚胎时期是( )
A.受精卵 B.桑椹胚或囊胚 C.原肠胚 D.胎儿
16.以下是制定并研究设计的“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其中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②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③受精 ④胚胎的早期培养和胚胎移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17.下列关于胚胎移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胚胎移植获得的动物体都与供体的性别保持一致
B.供、受体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C.应选择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都优秀的个体作为受体
D.移植前先要通过免疫排斥反应实验对胚胎进行检查
18.玉米的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固定CO2的能力较水稻的强60倍。我国科学家正致力于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水稻中,以提高水稻产量。下列有关该应用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技术是在DNA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B.该技术的操作环境是生物体内
C.该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该技术的优点是定向培育人类需要的生物类型
19.基因工程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三种工具。以下有关基本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
B.所有DNA连接酶均能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C.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D.原核生物内的限制酶可切割入侵的DNA分子而保护自身
20.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只需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②表达载体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③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相应地方停止 
④所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完全相同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1.施莱登、施旺能建立“细胞学说”,主要通过( )
A.观察记录大量不同生物标本
B.发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C.大幅度提高显微镜的制作技术
D.对大量科学事实进行归纳概括
22.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下列有关蓝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核膜 B.无细胞壁 C.具有叶绿体 D.无核糖体
23.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透明纸上写上“p”字,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
B.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视野亮度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C.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的物像被放大到400倍
D.当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4.多种元素和化合物共同构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进而形成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脂肪含C、H、O,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B.微量元素Fe、Mo、Zn等均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C.糖类含C、H、O等,可构成细胞结构和提供能量
D.蛋白质含C、H、O、N等,可参与信息传递和免疫功能
25.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C、H、O、N、P元素组成
B.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C.与多糖和蛋白质一样以碳链为骨架
D.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中
二、解答题
26.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遗憾的是该杂种植株并非是想象中的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的“超级作物”。
(1)材料中所用到的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应用了原生质体融合和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
(2)图中②过程要促进杂种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 的两类激素。
(3)由杂种细胞培育成试管苗,需要经过细胞的④ 和⑤ 过程。
27.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 和 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 ,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经过 次筛选。
(3)在动物细胞原代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
28.下图表示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几个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时期的细胞具有发育成 的潜能,属于 ,B时期开始出现 ,C时期开始出现胚层分化。
(2)[2]将来发育成 。
(3)动物胚胎是由合子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仅由一个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合子的生理基础是 、 。
29.有关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抗虫蛋白基因转入到普通棉花细胞内,并成功地实现了表达,从而培育出了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1)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其核心步骤是 。
(2)获取Bt抗虫蛋白基因的方法一般有 等。
(3)Ti质粒是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其上有T-DNA,把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是利用了T-DNA 的特点。
(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很多,在本题中涉及的方法是 。
三、实验题
30.研究发现,赖氨酸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玉米种子中赖氨酸的含量较低,其原因是赖氨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酶S的活性受赖氨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当赖氨酸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抑制酶S的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中,赖氨酸属于 (填“必需”或“非必需”)氨基酸。
(2)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基因在控制该类物质合成的过程中,消耗的物质有 (至少答出2种)等
(3)研究人员从玉米细胞中提取出了酶S,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酶S的化学本质,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结果: 。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B
6.A
7.A
8.B
9.C
10.C
11.A
12.D
13.C
14.B
15.B
16.A
17.B
18.B
19.D
20.B
21.D
22.A
23.B
24.A
25.B
26.(1)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膜的流动性)
(2)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3) 脱分化 再分化
27.(1)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2) 抗原 2
(3)接触抑制
28.(1) 完整胚胎 全能细胞 细胞分化
(2)胎儿的各种组织
(3) 透明带反应 卵细胞膜反应
29.(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从基因文库中提取、PCR扩增、人工合成
(3)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4)农杆菌转化法
30.(1)必需
(2) 蛋白质 核糖核苷酸、氨基酸和ATP
(3) 将酶S与蒸馏水混合,振荡摇匀,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出现紫色的颜色反应 若实验结果中出现紫色,说明酶S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