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化肥中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离子。下列各种化肥中在农业生产上使用量最多的是( )A.硫酸锰 B.硫酸亚铁 C.硫酸锌 D.硫酸铵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孔和胞间连丝都是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的通道B.溶酶体可合成大量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C.液泡中含有蛋白质、无机盐等,有利于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D.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3.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B.蝗虫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可形成12个四分体C.若某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处于减数分裂ⅠD.蝗虫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对此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是受精作用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外壳蛋白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5.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的某鱼种群,发现该鱼种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几年。该研究小组预测该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迁入率和迁出率 B.出生率和死亡率C.种群的年龄结构 D.种群的性别比例6.濒危植物香木莲是喜温凉湿润的高大乔木。下列有关香木莲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香木莲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B.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香木莲种群数量的增加C.气温、干旱等是影响香木莲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人类活动可能是香木莲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7.荒漠生物群落是地球上最耐旱的一类生物群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干旱地区,往北可延伸到温带干旱地区。处于干旱地区的荒漠生物群落,与其极度干旱的环境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中的草本植物一般都具有耐旱的特性B.荒漠动植物种类稀少,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C.荒漠动物夏眠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D.荒漠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比森林生物群落的简单8.人工制作的生态缸,属于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可观察其稳定性。某同学设计制作生态缸,下列不利于生态缸长时间维持稳定的是( )A.生态缸中必须包括一定量的腐食性生物B.需要依据能量的传递规律推算各生物成分的数量C.生态缸需要放置在可以被阳光直接照射到的地方D.生态缸中的动植物最好从自然环境中选择9.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很多古诗词不仅抒发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往往还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对古诗词的分析,错误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该食物链上有三个营养级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两种生物之间具有种间竞争关系C.“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D.“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0.某草原生物群落中,生活着植食性动物甲、乙及肉食性动物丙等,丙以甲为食,它们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原生物群落只分布在季节降雨量不均匀的地区B.动物甲、乙和丙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甲种群数量产生波动与丙的捕食作用、乙的竞争作用密切相关D.乙种群数量达到P点时,种内竞争最激烈,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11.下列关于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酒精发酵是吸能反应B.酒精发酵在无氧条件下进行C.醋酸发酵是放能反应D.醋酸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12.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培养基,以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已知抗生素A可抑制细菌生长。下列有关培养基及其配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物质B.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求上的差别,可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碳源C.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A,可将真菌从混有细菌的培养基上选择出来D.微生物仅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利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培养酵母菌13.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细胞工程中的基本技术。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值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B.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C.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都不需要进行光照D.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14.小鼠单克隆抗体会使人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其在治疗癌症时的效果大大降低,科学家将小鼠抗体上结合抗原的区域“嫁接”到人的抗体上,生产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经过这样改造的抗体诱发免疫反应的强度降低较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克隆抗体仅特异地对同一抗原决定簇进行免疫反应B.对小鼠单克隆抗体的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C.对“嫁接”小鼠单克隆抗体的高级结构的研究是成功的关键D.产生鼠-人嵌合抗体的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不会产生安全性问题15.蛛丝蛋白是一种特殊纤维蛋白,具有强度高、韧性大等特点,在人工肌腱等医学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下图为蛛丝蛋白基因对应的DNA片段结构示意图,其中1~4表示DNA上引物可能结合的位置,目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蜘蛛丝已取得成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PCR技术获取蛛丝蛋白基因,则设计的引物应分别结合在2、3部位B.若从该DNA片段中直接获取蛛丝蛋白基因,会破坏2个磷酸二酯键C.若一个蛛丝蛋白基因扩增了4次,则共消耗引物32个D.若受体细胞为大肠杆菌,则蛛丝蛋白的加工需要细胞中内质网的参与16.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蛋白质工程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攻克了长期存在的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还成功设计了多种新型功能蛋白,为多个领域带来了潜在的生物活性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创造新蛋白质B.AI预测新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依据的原理是中心法则C.AI在蛋白质工程中的应用仍需要基因工程水平上的操作D.AI可帮助人们更深入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二、实验题17.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一”表示抑制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寒冷环境中,机体的 能感受寒冷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 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 ,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散热量也随之减少。(2)人体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患者体内的TRH会比正常人 (填“偏高”或“偏低”),TSH会比正常人 (填“偏高”或“偏低”)。(3)由图示信息可知,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存在 调节和反馈调节。(4)请以同一性别、生理状态相同且健康的若干只兔子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兔子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18.W基因编码的W蛋白在动物A的肝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现设计实验,将外源DNA片段F插入W基因的特定位置,再通过核移植、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获得W基因失活的转基因克隆动物A,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构建含有片段F的重组质粒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和质粒“缝合”在一起的工具酶是 。重组质粒构建好后,需将其导入成纤维细胞,常用的方法是 。(2)在无菌、无毒等适宜环境中进行动物A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时,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 等一些天然成分,此外,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后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3)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相比,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成功率更低,原因是 。为获得更多的克隆动物A,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进行分割,分割囊胚时,要注意 。(4)鉴定转基因动物:将免疫小鼠的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筛选融合杂种细胞,制备W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简要写出利用此抗体确定克隆动物A中W基因是否失活的实验思路: 。三、解答题19.“蒹葭苍苍”“荷红柳绿”“百鸟翔集”“渔歌唱晚”是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水色天光与清风雅韵,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实施“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的真实写照。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和 两个方面。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 (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 。(2)从前片面追求湖泊生产,将湖泊近岸区改造成稻田,导致湖泊的净化能力减弱,其主要原因是 。湿地生态系统周边的农田“退耕还湿”体现了群落的 演替,该处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其 稳定性逐渐增强。(3)当地将湖泊出产的芦苇压成饼块喂猪或用来种蘑菇,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 。20.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物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水葫芦是常见的水域生物群落中的外来入侵物种,曾经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研究人员对某水域水葫芦入侵前后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调查时段 物种数 植物类型 优势种入侵前 I 100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龙须眼子菜等多种入侵后 Ⅱ 22 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水葫芦、龙须眼子菜Ⅲ 10 浮水植物 水葫芦(1)入侵物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形,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 (至少答出2点)。入侵物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 ,群落发生 演替。(2)Ⅰ时段,该水域群落具有明显的 结构;Ⅱ时段,沉水植物消失,可能原因是 。(3)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面积应根据种群个体数进行调整。Ⅲ时段群落中仍有龙须眼子菜,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取样面积应比Ⅱ时段 。(4)水葫芦入侵后还会影响水域中动物的 ,对这些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当水葫芦种群密度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时,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 。(5)在Ⅲ时段对水葫芦进行有效治理,群落物种数和植物类型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原因是 。2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类在全球广泛使用的聚酯型塑料,常用于一次性包装及纺织品领域,它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垃圾,造成了塑料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已知磷脂酶可催化PET降解。为获得高产磷脂酶的微生物,研究人员试验了2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方法1:从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筛选高产磷脂酶的微生物。以磷脂酰乙醇胺(一种磷脂类物质)为唯一碳源制备 培养基,可提高该方法的筛选效率。除碳源外,该培养基中应该还有 (至少写出2种)等营养物质。(2)方法2:采用 技术定向改造现有微生物,以获得高产磷脂酶的微生物。除了编码磷脂酶的基因,该技术还需要 (至少写出2种)等“分子工具”。(3)除了上述2种方法,还可以通过 技术非定向改造现有微生物,筛选获得能够高产磷脂酶的微生物。(4)将以上获得的微生物接种到鉴别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2%的琼脂粉和适量的卵黄磷脂)平板上培养,可以通过观察卵黄磷脂水解圈的大小,初步判断微生物产磷脂酶的能力,但不能以水解圈大小作为判断微生物产磷脂酶能力的唯一依据。从平板制作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参考答案1.D2.B3.C4.C5.C6.C7.B8.C9.A10.C11.A12.D13.C14.D15.A16.B17.(1) 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 神经兴奋(2) 偏高 偏高(3)分级(4)选取同性别、生理状态相同且健康的若干只兔子,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注射适量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甲状腺激素,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A、B两组兔子的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18.(1) DNA连接酶 显微注射法(2) 血清 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同时给细胞提供足够的营养(3) 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4) B 取动物A和克隆动物A的肝组织细胞,分别提取蛋白质进行抗原-抗体杂交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不能 食物网中的生物不包含分解者(2) 物种丰富度下降,营养结构变简单,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次生 抵抗力(3)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20.(1) 食物充足、空间充裕、没有敌害等 降低 次生(2) 垂直 水葫芦入侵后争夺光照,沉水植物由于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3)大(4)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环境容纳量(5) 增加 水葫芦数量减少,其他植物能获得更多的光照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21.(1) 选择 水、无机盐、氮源(2) 基因工程(或转基因) 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或质粒)(3)诱变育种(4)不同平板中培养基的量有差异以及平板内和平板间培养基厚度不均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