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九师联盟2025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九师联盟2025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一轮复习(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Si28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云冈石窟”中黄沙的主要成分是SiO2
B.“贾湖骨笛”主要成分羟基磷酸钙属于无机材料
C.“陶鹰鼎”用粘土烧制过程需要加人纯碱
D.距今有5000年历史的铜刀制作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2.《医学人门》中记载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传统中医中将不溶的药材与适量水共研细,
取极细药材粉末的方法),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实验室做此提纯实验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
A
B
3.将物质分门别类,更有利于物质的研究。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苛性钠、熟石灰均属于碱
B.漂白粉与漂白液均为混合物
C,HCIO、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D.SO2、SO的水溶液均能导电,它们均属于电解质
4.创造“美好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作消毒剂
B.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常用作抗氧化剂
【高二化学第1页(共6页)】
C.明矾具有强吸附性,常用作净水剂
D.醋酸是一种强酸,常用作除垢剂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Fe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制得Fe(OH)3胶体
B.FeCL,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Fe(OH)3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
C.向Fe(OH)3胶体中滴人稀盐酸,离子方程式为3H+十Fe(OH)3一Fe++3HzO
D.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Fe(OH)3胶体和FeCl溶液
6.下列实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洁净的铂丝蘸食盐水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B.向红墨水中加人一定量的活性炭,一段时间后颜色褪去
C.浓硫酸滴到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上,晶体变白色
D.向含有淀粉的碘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蓝色褪去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SO的溶液中:Cu+、Na+、NO5
B.含有大量CIO的溶液中:Mg+、NO5、SO
C.含有大量Ba(NO)2的溶液中:NH计、SO、CI
D.由水电离出的c(H+)=1X10-3mol·L的溶液中:K+、[A1(OH)]、C0
8.将甲和乙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后通人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选项是
选项


A
C02
NOz
石灰水
HCI
C02
石灰水
C
C02
S02
BaCl2
D
Cla
S02
BaClz
9.某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SO、OH、S、I厂、SC、Ca+、NH时、Fe+、Ba+、Kt、什中的若干种(不考虑
水的电离)。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至多5种离子
B.NH对、K+至少含有一种
C.溶液一定显酸性,可能含I
D.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大量含有Ca2+
10.下表各组物质中,在指定条件下可以实现一步转化的是
选项
X

)
箭头上为反应条件或试剂
A
Mg
MgO
MgCla(溶液)
③为电解
x
B
NaOH
Na2 CO
NaHCO
③为加人足量Ca(OH)2

C
AlCh
Al(OH)
Na[AK(OH)]
③为通人C0
D
Fe
FeCl2
FeCl
①为通人氯气并加热
【高二化学第2页(共6页)】高二化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黄沙主要成分是SO2,A项正确:羟基磷酸钙为C(PO,):(OH)属于碱式盐,属于无机材料,B项正确:陶瓷在制作
过程中无需加入纯碱,C项错误;钥刀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项正确。
2.C根据题干知,提纯铜绿的方法涉及洗涤、溶解、过滤、蒸发,故C项容量瓶一定用不到。
3.DSO、S)a属于非电解质,D项错误。
4.B食盐没有强氧化性,A项错误;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能与氧气反应,故它具有抗氧化性,B项正确;明矾没有吸附
性,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只有吸附性,能聚沉水中杂质,C项错误;醋酸是弱酸,但比碳酸的酸性强,D项错误。
5.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CL饱和溶液至液体呈红褐色,制得氢氧化铁胶体,A项错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
粒子直径不同,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m,胶休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B项正确:胶体不可以拆分,
C项正确: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D项正确。
6.D烙色试验为物理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向红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一段时间后颜色褪去,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性,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浓硫酸滴到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上,五水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变成无
水硫酸铜,晶休变白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向含有淀粉的碘水中通入S):,溶
液蓝色褪去,发生了反应S),十k十2HO一HS),十2H1,D项符合题意。
7.A含有大量SO的溶液中,Cu+、Na、NO方高子间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含有大量CO厂的溶液具有强
氧化性,SO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Ba(NO)2溶液中Ba+与S)反应生成BaS),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项
错误:由水电离产生的c(H广)-1×10-ol·L1的溶液说明溶液显强酸性或者强减性,[A1(OH):]厂、CO都不能
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D项错误。
8.C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CO 沉淀生成,A项不符合题意: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CO沉淀生成,B
项不符合题意;CO,气体、S)气体均与BC不反应,C项符合题意:C2和SO通人水中生成盐酸和硫酸,其中疏酸可以
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D项不符合题意。
9.A溶液显黄色则一定含有Fe+,Fe+能氧化SO、S-、I厂,Fe+与OH能形成沉淀,由电中性原理知一定含有
S片,而S片与Ca+、Ba2+不能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S、g、I、OH、C2+、Ba+,共6种离子,故溶液中
至多5种离子,A项正确;该溶液中NH、K均无法判断,B项错误:溶液中含有Fe+,一定显酸性,Fe+会氧化I,C
项错误;该溶液一定含有SO),CaSO微溶于水,所以Ca-一定不会大量存在,D项错误。
10.B③中电解熔融MgCl才能制备金属镁,A项错误:所有物质均可在指定条件下实现一步转化,B项正确:③中
Na[A1(OH):]溶液中通入C)2,生成Al(OH),沉淀,C项错误:①中铁与氯气在加热时反应生成FCl,D项错误。
11.B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会析出NaHCO固体,离子方程式为2Na++CO+CO+HO一2 NaHCO,¥,
A项错误:氧化镁溶于稀硫酸,离子方程式为MgO十2H一g+十HO,B项正确:醋酸钙是强电解质,易溶、易电离,
应该拆写成离子形式,C项错误;“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和洁侧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有诗气
体C:CIO+C+2H+一C↑+HO,D项错误。
12.D反应方程式为4CuO+2NHCI一3Cu十CuC2十N◆十4HO,CuO为氧化剂,NH,C1为还原剂,但该反应中只有
3份C山化合价降低,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A项错误;NH时会发生水解,数目小于N,B项错
误:温度和压强未知,气体物质的量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目也无法计算,C项错误:1 mol CuO发生反应,生成0.75
mol Cu,质量为48g,D项正确。
13.C由c(Fl)=2mol·L1,故溶液中c(I)=4mol·L1,A项错误;还原性:厂>Fe+,C首先氧化厂,Felz溶液中
(I)=0.4mol,I厂全部被氧化时消耗0.2 mol Cl,B项错误:当I反应完而Fe+部分被氧化时,反应有可能与C项
相同,C项正确;CCL密度比水的大,下层显紫色,D项错误。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