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实质,战争的爆发时间,标志事件。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2、过程与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以张伯伦政府为主要(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的西方国家采取了牺牲他国利益,苟且偷安,姑息纵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德国入侵波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要求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 http: / / www.21cnjy.com )、破坏性,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通过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实质,进一步认识“弱国无外交”。2学情分析1、学生对第二次大战的了解虽然不多,但对本课知识有较浓厚的兴趣,可以利用这点教学,有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2、本课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课前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分成学习小组,发放各组的预习案。包括:二战的全面爆发;德国西进的过程。3重点难点1、重点:慕尼黑会议,德国突袭波兰2、难点:绥靖政策的实质及影响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 随着法西斯政权的稳定,实力的增强,德、意、( http: / / www.21cnjy.com )日三国勾结,对外扩张也越来越猖狂,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终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西方国家是否也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呢,导入新课活动2【活动】一、慕尼黑阴谋说说看:什么是绥靖政策?思考与讨论: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活动3【讲授】教师引导教师要及时的启发、引导。如( http: / / www.21cnjy.com ):德国最初的侵略方向;西方国家想祸水东引;一战后,战争的残酷性使西方国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巨大的削弱,致使英法集团的一部分人不敢同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只要有妥协的希望,就坚持妥协。活动4【活动】学生讨论说一说:绥靖政策的表现。(慕尼黑阴谋。)①希特勒唆使当地的纳粹党羽提出苏台德区( http: / / www.21cnjy.com )“自治”的要求,接着又提出苏台德区与德国合并,捷政府拒绝了合并要求。希特勒便在德捷边境集结军队,进行战争威胁,而对德国的侵略行为,捷、英、法分别是什么态度呢?②德、意、英、法首脑希特勒、墨索里( http: / / www.21cnjy.com )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并签订了协定,协定的内容是什么呢?他们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怎样决定了捷克的命运?③英、法与捷本无利害关系,况且法还是捷的同盟国,那么,它们为什么与德、意一起策划慕尼黑阴谋,支持德占捷呢?活动5【讲授】教师概述吞并捷克后,法西斯德国的军事、经济( http: / / www.21cnjy.com )力量大增,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侵略的野心更加狂妄,但希特勒考虑到,自己目前的力量不足,必须避免两线作战,鉴于苏联的强大,他打算先打败英法的盟国和中立国,打垮英、法,再进攻苏联。所以,在吞并了捷克后,便1939年4月下达了永远消灭波兰的作战计划,经过精心的策划后,于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二战爆发。(同时通过《慕尼黑协定》签定的过程介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弱国无外交”,从而明白只有把自己国家建设的越强大,才能不受别国的欺辱.)活动6【活动】二、德国进攻波兰和战争的爆发本课一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学生分析:1、“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呢?”2、为什么西线战场上出现了“静坐战争”“奇怪战争”的状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希特勒的作战意图【先弱后强(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避勉两线作战】及英法等绥靖政策的实质【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保全他们的既得利益】。总结这也是二战初失利的重要原因。)活动7【讲授】教师导语英、法静坐观战的局面持续了7个多月,这就给法西斯德国以从容调配兵力,准备新的进攻的时间。德国并没有东进去进攻苏联,而是集中力量对付英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活动8【活动】小组活动介绍德国西进的过程。(包括战争开始阶段英法对德宣而不战;法国的溃败;英国的不列颠之战。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进行生生互动式的提问。)在攻打比利时的时候,德军( http: / / www.21cnjy.com )主力已经从比利时绕到了马奇诺防线背后,于5月14日突破法国要塞色当,随即转锋南下。6月5日德军向法国发动了总攻,意大利看到法国就要失败,赶忙趁火打劫,于6月10日对法宣战,同时出兵进攻法国的南部,6.14德军未发一弹占领了巴黎,22日,法国投降,法国号称帝国主义强国之一,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就溃败了,法国长期对德推行纵容政策,结果把自己葬送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戴高乐将军坚持抵抗德国的侵略,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活动9【讲授】教师概述希特勒在欧洲的军事胜利,盟军的连连挫败( http: / / www.21cnjy.com ),引起了英国国内对张伯伦政策的严重不满,就在挪威即将陷入德军手里的时候,5月10日张伯伦被迫辞职,邱吉尔继任英国首相。法国沦亡后,希特勒想劝说英国议和,遭到邱吉尔拒绝。于是,希特勒下令准备入侵不列颠。1940年7月10日德国为了控制空权,发动了称之为“不列颠之战”的大空战。思维提速:德国为什么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探究英国和法国受到法西斯德国侵略的不同情况和结果。活动10【讲授】板书设计第10课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1.爆发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作用具体原因:经济大危机、德日法西斯化、战争策源地形成、绥靖主义政策2、战争酝酿:(1)慕尼黑阴谋成因:法西斯侵略的威胁、英法的压力、捷克政府的软弱情况:1938年9月;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英法德意《慕尼黑协定》影响;纵容了侵略、加速了二战、苏与英法离心(2)苏联自保情况: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初期阶段(1)大战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入侵波兰,英法宣战,二战全面爆发(奇怪战争)(2)西线形势进攻北欧:丹麦、挪威进攻西欧: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3)重要事件: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活动11【作业】布置作业1.学生明确本课重点,并归纳概述在课本上。2.完成课后测评题及填充图册。活动12【讲授】教学后记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是整个人类历史(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极端黑暗的一页,明确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化暴行所造成的影响(纵容了侵略、加速了二战、苏与英法离心)。牢记二战开始的时间事件(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3.通过《慕尼黑协定》签定的过程介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弱国无外交”,从而明白只有把自己国家建设的越强大,才能不受别国的欺辱.活动13【测试】课时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人物中签署过慕尼黑协定的有()①希特勒②达拉地③墨索里尼④罗斯福⑤张伯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2.下列国家与“慕尼黑阴谋”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捷克斯洛伐克 B.德国C.英国 D.波兰3.在20世纪30年代,对德国的侵略扩张奉行“绥靖”政策的国家有( )。A.苏联 B.英国 C.法国 D.美国4、“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 http: / / www.21cnjy.com )尼黑会议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是下列哪国人()A、德国B、捷克斯洛伐克C、波兰D、埃塞俄比亚5、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B、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法西斯势力掌握了国家政权D、科学技术迅猛发展6、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日本侵略中国东北C.德国空袭苏联 D.德国进攻波兰7、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是由于()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B、德国侵占了巴黎C、德国突袭波兰D、德国开始进攻苏联6、以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是()A、绥靖政策B、罗斯福新政C、冷战政策D、大棒政策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是()A、日本偷袭珍珠港B、德国对苏联的战争C、德国对英国的突袭D、德国突袭波兰9、下列发生在“二战”初期的事件,其先后顺序是()①法国投降②敦刻尔克大撤退③德国占领丹麦④德军对英国的“空中闪击战”A、①③②④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活动14【练习】巩固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 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摘自1938年张伯伦的讲话材料二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摘自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是指哪个国家?(2)张伯伦观点的实质是什么?(3)张伯伦对“小国”的态度导致了怎样的后果?(4)材料二中的丘吉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发表这一演说的?(5)丘吉尔是怎样概括对德战争目的的?(6)说说德军直接入侵英国的企图为什么未能得逞。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 素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西方大国为什么要推行绥靖政策?(2)推行绥靖政策的顶峰是什么历史事件?(3)标志着绥靖政策破产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