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暑假教教材新课专项重点提升预习练:计算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计算题1.脱式计算。26×35+29 78÷3×47 (603-248)÷52.脱式计算。9.8+12.82-8.17 20×[476÷(27+41)](8+43×12)-11 360-140÷20×153.直接写得数。 4.直接写得数。0.35×4= 8.3+6.7= 78÷3= 10.2÷0.01= a×a= 5.直接写出得数。 6.先在方框里填上数,再列综合算式。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7.口算。 8.直接写出得数。= = = == = 9÷0.01= =9.开火车。10.计算下面各题。384+276= 809×3= (609-546)÷9=11.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602÷3= 708×6= ※899÷7=142×6= 344÷4= ※567÷3=12.用竖式计算。984×7= 804×3= 650×8=13.直接写出答案。( )×31=899 129+( )=285 ( )-28=220 1--=( )×21=357 ( )×14=420 289+( )=398 +-=14.一个数减去2980,差是1050,这个数是多少?15.口算。60×5= 23×4= 15×6= 12克÷2克=24×5= 180÷3= 48÷4= 2千克-20克=16.解方程。 17.竖式计算。605×4= 350×6=595÷5= 623÷5=18.直接写出得数。 19.脱式计算。25×16+450÷18 76×(84÷7-9)720÷[8×(51÷17)] 276-(120+25×4)20.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6吨50千克-650千克21.直接写得数。 22.直接写出得数。 23.直接写出得数。+= -= 0.2+= +=+= -= -= -=24.直接写出得数。 140×0= 90×5-70=52×3= 4000×2= 80×4×2=420+390= 1千米米 5000千克吨25.已知∠1=20°,求∠2,∠3,∠4的度数。26.竖式计算。98÷2= 352×7= 326×4=207×8= 75÷5= 4×218=27.直接写出得数。 0.6-0.25= 28.看图列出综合算式,并脱式计算。29.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1-- -+ -(+)30.直接写得数。 31.直接写出得数。+= -= += -=+= -= += -=+= -= -= +=32.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603-205= 498×3= ※458+669= 8×99=33.根据,直接写出得数。 32×24=3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5.化简下面的比。 ∶0.375 0.75吨∶300千克36.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726+594= 703-526= *300-283=1240×5= 763×7= 204×6=37.直接写出得数。+= -= 12.5×8= +0.25= 0.95-=-= 1-= += ++= +=38.脱式计算。384÷6×3 18+40×14 624÷(12÷3)39.计算下面各题。560÷[(603-253)÷50] 471+102÷(61-44)40.竖式计算(带★要验算)。57×38= 950×8= ★728÷7=41.直接写出得数。+= -= 0.5+= +=-= 1-= 2-= +=42.直接写结果。0.25+0.1= 4-2.3= 0+56.32=25×4×0= 0÷(58.2-23.65)=43.直接写出得数。+= 1-= += -=-= += -= -=44.直接写得数。 43= 45.直接写出得数。 3-2÷5=5÷9= 25×0.03×4=46.直接写出得数。 47.直接写得数。 48.直接写得数。 49.直接写出结果。+= -= 1+= 1.3-=+= 2-= 1--= ++=50.直接写得数。 《三年级暑假教教材新课专项重点提升预习练:计算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参考答案1.939;1222;71【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详解】26×35+29=910+29=93978÷3×47=26×47=1222(603-248)÷5=355÷5=712.14.45;140513;255【分析】(1)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减法;(4)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详解】9.8+12.82-8.17=22.62-8.17=14.4520×[476÷(27+41)]=20×[476÷68]=20×7=140(8+43×12)-11=(8+516)-11=524-11=513360-140÷20×15=360-7×15=360-105=2553.;;;;;;【解析】略4.1.4;15;26;1020;;;;;0;1【详解】略5.1;;2;0.3;;;;1.5;0.027;【详解】略6.84;7;12;(122-38)÷(105÷15)=12【分析】先分别计算出122-38以及105÷15的结果,再将两个结果相除;注意将两个算式都用小括号括起来,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计算小括号外面的算式;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122-38)÷(105÷15)=84÷7=12如图:综合算式:(122-38)÷(105÷15)=12。7.;;1;;;;;;【详解】略8.1;;;;;900;【详解】略9.(1)8;6;4;2(2)1;6;4;2【分析】(1)根据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可。(2)每个算式得数是5+3的得数,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计算即可,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详解】(1)10-2=88-2=66-2=44-2=2(2)5+3=88-7=1,所以1+7=8;8-2=6,所以2+6=8;8-4=4,所以4+4=8;10-8=2,所以10-2=8。10.660;2427;7【分析】笔算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从多位数的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609-546)÷9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详解】384+276=660 809×3=2427 (609-546)÷9=63÷9=711.200……2;4248;128……3852;86;189【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详解】602÷3=200……2 708×6=4248 ※899÷7=128……3 验算:142×6=852 344÷4=86 ※567÷3=189 验算:12.6888;2412;5200【分析】根据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直接进行竖式计算即可。【详解】984×7=6888 804×3=2412 650×8=520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笔算,用一位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边,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13.29;156;248;17;30;109;【分析】积除以一个乘数等于另一个乘数;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减数加差等于被减数;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详解】(29)×31=899 129+(156)=285 (248)-28=220 1--=(17)×21=357 (30)×14=420 289+(109)=398 +-=14.4030【分析】被减数=减数+差,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2980+1050=4030这个数是4030。15.300;92;90;6120;60;12;1980克【解析】略16.; ;【分析】“”先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再同时除以4,解出;“”先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再同时除以,解出;“”先计算减法,再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解出;“”先计算乘法,再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解出。【详解】解:解:解:解:17.2420;2100;119;124……3【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积加起来。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据此解答。【详解】605×4=2420 350×6=2100 595÷5=119 623÷5=124……3 18.1;;;;1;;;0;0;【详解】略19.425;22830;56【分析】同时计算乘法和除法,最后计算加法;先计算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除法;先计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计算除法;先计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减法。【详解】25×16+450÷18 =400+25=42576×(84÷7-9)=76×(12-9)=76×3=228720÷[8×(51÷17)]=720÷[8×3]=720÷24=30276-(120+25×4)=276-(120+100)=276-220=5620.0.78;5.4吨【分析】第一题将每个分数转换成小数,根据分母是100的分数转化为两位小数,分母为10的分数转化为一位小数,然后进行减法运算。首先这个分数转换成小数是0.91,因为百分之九十一就是0.91。也就是十分之一,等于0.1。也就是百分之三,等于0.03。所以整个式子转换成小数就是0.91-0.1-0.03。再按从左往右顺序计算。第二题6吨50千克减去650千克。这里涉及的是重量单位的转换,需要将千克转换成吨,因为1吨=1000千克,50千克小数点左移三位是0.05吨,650千克小数点左移三位是0.65吨,原式转化为6.05吨-0.65吨计算。【详解】=0.91-0.1-0.03=0.81-0.03=0.786吨50千克-650千克=6.05吨-0.65吨=5.4吨21.;;;0;;;;【解析】略22.1200;0;1200;18;1000;59;;【详解】略23.1;;0.3;0.35;;;;0【详解】略24.15;82;0;380;156;8000;60;640;810;90;3000;400米1;;;2000千克或2吨【详解】略25.20°;70°;160°【分析】观察图可知:∠1和∠4组成一个平角,∠2和∠4也组成一个平角,所以∠1=∠2;∠1和∠4组成一个平角,∠4=平角-∠1;∠2和∠3组成一个直角,∠3=直角-∠2。【详解】因为∠1+∠4=∠2+∠4=180°,所以∠1=∠2=20°。∠3=直角-∠2=90°-20°=70°∠4=平角-∠1=180°-20°=160°由上可知,∠2=20°,∠3=70°,∠4=160°。26.49;2464;13041656;15;872【分析】两位、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位或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完个位乘十位、再乘百位),每次乘得结果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详解】98÷2=49 352×7=2464 326×4=1304 207×8=1656 75÷5=15 4×218=872 27.;0.35;0.09;;;1;;;【详解】略28.(94-76)÷3=6(元)【分析】根据题意,用总钱数减去右边的钱数,等于左边3只玩具小熊的钱数;再除以3,即可求出每只玩具小熊的钱数,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94-76)÷3=18÷3=6(元)每只玩具小熊6元。29.;10;;【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计算;(2)根据减法的性质计算;(3)根据加法交换律计算;(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详解】+=+=0+=11--=11-(+)=11-1=10-+=+-=1-=-(+)=-=30.;;;;2;0;0.4;125【详解】略31.;;;;;;;;;;;【详解】略32.398;1494;1127;792【分析】整数加减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加法中,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减法中,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和该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再减。根据“差+减数=被减数,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进行验算;整数乘法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详解】※603-205=398 498×3=1494 验算: ※458+669=1127 8×99=792 验算: 33.7680;1536;768【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个因数相乘(0除外),如果一个因数不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或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60×48=768032×48=153632×24=76834.435;200;100;5544;4150;9675;2910;50000;6400【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1)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2)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和加法结合律:(a+b)+c=a+(b+c),原式等于37+63+(81+19),再进行计算。(3)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变算式为:537-137-(251+49),再进行计算。 (4)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变算式为:(100-1)×56,再进行计算。 (5)先算乘法,再算加法。(6)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乘法。(7)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除法。(8)根据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变算式为:125×8×(2×25),再进行计算。(9)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变算式为:(36+63+1)×64,再进行计算。【详解】63+124÷4×12=63+31×12=63+372=43537+81+63+19=37+63+(81+19)=100+100=200537-(137+251)+49=537-137-(251+49)=400-300=10099×56=(100-1)×56=100×56-1×56=5600-56=554433×75+25×67=2475+1675=4150645×[570÷ (126-88)]=645×[570÷38]=645×15=96753200÷(5×22)=3200÷110=2910125×16×25=125×8×(2×25)=1000×50=5000036×64+64×63+64=(36+63+1)×64=100×64=640035.;2∶3;5∶2【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如果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单位不统一,先根据进率换算单位,再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详解】(1)==(2)∶0.375=∶=(×8)∶(×8)=2∶3(3)0.75吨∶300千克=(0.75×1000)千克∶300千克=750∶300=(750÷150)∶(300÷150)=5∶236.1320;177;176200;5341;1224【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然后将积相加。【详解】726+594=1320 703-526=177 300-283=17 验算:1240×5=6200 763×7=5341 204×6=1224 37.;;100;1;0.15;;2;;【详解】略38.192;578;156【分析】(1)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详解】384÷6×3=64×3=19218+40×14=18+560=578624÷(12÷3)=624÷4=15639.80;477【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计算。【详解】560÷[(603-253)÷50]=560÷[350÷50]=560÷7=80471+102÷(61-44)=471+102÷17=471+6=47740.2166;7600;104【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详解】57×38=2166 950×8=7600 ★728÷7=104 验算:41.;;;;;;【解析】略42.0.35;1.7;56.320;0【详解】略43.1;;;;;;;1【详解】略44.;0.4;;1;64;;【解析】略45.;;;;;0.1;;3【解析】略46.;;;;;;【详解】略47.4;9;420;110;32000;30;50;42000;【详解】略48.;;;;;1;;;0【详解】略49.;;;0.9;;;【详解】略50.;1;;;;;【详解】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