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位移—时间图像位移和时间的测量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位移—时间图像位移和时间的测量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位移—时间图像 位移和时间的测量
2
3
1
重难点
重点
知道x-t图像的物理意义,并能根据x-t图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学会安装和使用。
会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位移和时间。
学习目标
位移—时间图像
01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汽车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列表如下。
时刻t/s 0 4.9 10.0 15.1 19.9
位置x/m 0 100 200 300 400
以时刻t为横轴,以位置x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试结合表中汽车的时刻、位置信息在坐标系中描点;
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0
5
10
15
20
t/s
100
200
300
400
x/m
汽车位置与时刻的对应关系
1.位置—时间图像:在直角坐标系中选 为横轴,选 为纵轴,其上的图线就是位置—时间图像,反映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
2.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将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选作位置坐标原点O,则位置与位移大小 (x=Δx),位置—时间图像就成为位移—时间图像。
3.从x-t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出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时刻t
位置x
相等
x-t图像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不是同时出发,甲在t=0时刻出发,乙在t=5 s时刻出发;
不是同一位置出发,甲从x=15 m处出发,乙从坐标原点处出发。
(1)甲、乙两物体是不是同时出发?是不是同一位置出发?出发点的位置坐标是多少?
(2)甲、乙两个物体在0~10 s内位移各为多少?
甲的位移大小Δx甲=20 m-15 m=5 m,乙的位移大小Δx乙=20 m 。
(3)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什么?
t=10 s时刻,甲、乙的位置相同,即两物体相遇。
1.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对应时刻的位置相同,即相遇。
2.截距:图像不过原点O时,
若图像在纵轴有截距,则截距表示开始计时时物体的初始位置坐标;
若图像在横轴有截距,则截距表示出发时刻。
1. 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道路行驶,以x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
(1)汽车最远位置距离出发点为   m;
(2)汽车在    时间内没有行驶;
(3)汽车在     时间内驶离出发点,
在     时间内驶向出发点;
(4)汽车前50 s内的路程为   m,位移为    m。
的位移。如图近似描写了汽车在0时刻到50 s这段时间的x-t图像。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30
10~ 20 s
0~ 10 s,40~ 50 s
20~ 40 s
75
-15
2.(2023·邢台市高一期末)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骄傲,做事要坚持不懈。设乌龟与兔子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且兔子在比赛途中睡了一觉,作出它们的位移(x)-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甲表示的是乌龟的运动
B.兔子先跑到终点
C.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乌龟与兔子相遇
D.乌龟一直在追兔子

由题意可知,图线甲表示的是兔子的运动,故A错误;
由题可知,乌龟先跑到终点,故B错误;
x-t图像的交点表示在同一位置,即表示乌龟与兔子相遇,故C正确;
由题图可知,乌龟先追兔子,在某时刻后,兔子追乌龟,故D错误。
x-t 图像
x-t图像中的图线表示的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
例1,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行驶
例2,乌龟与兔子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位移和时间的测量
02
生活中,人们可以用多种方法记录某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置,从而推断出它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用照相记录位置
用钟表记录时刻
用频闪照相的方法同时记录物体运动的时刻和位置
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拉着纸带往前走,另一位同学拿一支笔上下移动,每隔一秒在纸带上点一个点。
笔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就能够反映出纸带运动的时刻和位置。
学校实验室中常用这种打点计时的方法来记录时间和位移,所用仪器——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打点计时器的作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 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及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这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可能。
(1)电磁打点计时器
交流
0.02 s
工作电压: 交流电源;
工作原理:接通交流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
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
8 V
(2)电火花计时器
工作电压: 交流电源;
工作原理:当启动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生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
220 V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3.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   ,并压在   下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电源频率是50 Hz,则这段纸
带记录的时间t=    。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交流
限位孔
复写纸
(n-1)×0.02 s
BAEDC
4.(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填“交流8 V”或“交流220 V”)电源,电源频率为50 Hz时,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
交流8 V
0.10 s
(2)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D、E五个点进行研究,这五个点和刻度尺标度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可求出A、C间的距离为    cm,C、E间的距离为    cm。
3.15
6.15
1.打点计时器通过纸带计算时间时,一定要明确是实际打的点还是所选取的计数点。
2.利用刻度尺测距离时,注意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横轴:时间;纵轴:位置(位移)
打点计时器:记录运动的时刻和位置,打点周期0.02 s
位移—时间图像
任一时刻所对应的位置
任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位移大小和方向
横轴截距:开始运动时刻;纵轴截距:开始运动位置
位移和时间的测量
分类:电磁打点计时器(8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
使用顺序: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
数据处理:计时点、计数点时间间隔,刻度尺估读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 V的直流电压。(  )
(2)打点计时器使用时均要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  )
×

3.(多选)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丙物体做曲线运动
B.甲物体做曲线运动
C.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位移相同
D.物体乙和丙在0~t0时间内的路程相等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解析:选CD x-t图像只能描述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选项A、B错误;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故C正确;乙和丙的运动方向不变,都做单向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D正确。
课堂练习
4.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下列关于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 s
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 s
D.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解析:选A 如图所示,图中的计数点的取法既是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也是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从图中可以数出相邻的计数点间有5个时间间隔,而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所以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故A正确,B、C、D错误。
感谢您的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