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1、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2、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主要过程;3、记住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最终形成的时间及组成国家;4、理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及严重后果。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教师指导阅读课文,分析“德国为什么极力要求瓜分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2、通过思考“说一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通过对《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实质,为学生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做好铺垫,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2学情分析 要求学生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3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严重后果。2、难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之间的利益冲突。4教学过程 一、识记与理解:1、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2、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主要过程;3、记住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最终形成的时间及组成国家;4、理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及严重后果。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教师指导阅读课文,分析“德国为什么极力要求瓜分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2、通过思考“说一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通过对《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实质,为学生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做好铺垫,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4.1.2学时重点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严重后果。4.1.3学时难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之间的利益冲突。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引入:科索沃议会2008年2月17日以多数表决通过从塞尔维亚独立议案。表决通过了独立宣言,宣称“科索沃从此成为独立主权和民主的国家”。西方主要国家均表示将很快承认科索沃是“世界上最新的国家”。不过这也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不安。除塞尔维亚表示绝不放弃对科索沃的主权,并威胁采取“制裁行动”外,俄罗斯成为大国中对科索沃独立最坚决的反对者。中国会着何选择?(学生思考回答)中国不当出头鸟已久,如果这次还是不痛不痒的做个表态,对台湾当局来说是相当的高兴了。科索沃的成功独立会极大的鼓舞台深绿阵营,让他们看到自己期盼已久的一个成功例子。所以这次政府对于新成立的科索沃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更是能引起国人的关注。不能不说,科索沃为台湾开了个好头!从历史上看一个地区能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新的国家,是与该地区所属的母国的力量和稳定密切相关的,只要所在母国强大稳定,就不会出现分裂的情况。所以我们的现在所要做的只有一个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努力!科索沃独立使巴尔干半岛再次成为国际局势的焦点,在20世纪初的欧洲,发生了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它首先发生于巴尔干半岛,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作战双方是哪些国家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活动2【讲授】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教师引导过渡)20世纪初,列强各国舆论大肆鼓吹战争,公然叫器“战争是万事之父”、“是一种拯救人类的事业”。德国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战争计划。1913年,德国参谋长小毛奇狂妄地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请思考:为什么德国这样渴望战争?(学生思考回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学生回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居第二位,而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却退居第三位,法国退居第四位)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变化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同学们观察表格,看看英、德、美、法所占殖民地与其经济实力是否成正比,并自然得出“后起的实力强国与所占殖民地极不协调”的结论)英国德国美国法国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3214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教师引导)请一位同学阅读第一段小字,教师重读其中德国外长皮洛夫的话,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德国极力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的野心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教师提问)德国为什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呢?(让学生讨论,充分发表看法)(教师讲述)20世纪初,德国工业量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但德国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只能跟在法、俄、英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后面捡食残羹剩饭,所以对殖民地占领的现状极为不满,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教师概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懂得: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影响到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越演越烈。到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激烈的欧洲角逐中纷纷寻找伙伴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压倒对方,于是在欧洲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即“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1、(教师过渡)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观察《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完成教材中的“学习活动”:制作“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简单示意图。并提示学生在图上找到 “巴尔干半岛”)学习要求:1、在《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中找出六个成员国的具体位置,并观察两大军事集团的地理位置分布;2、画出两个等边三角形,分别在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写上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成员国国名;3、写出所订条约的名称和时间。1、巴尔干半岛为什么会成为德、俄以及俄奥争夺的地方?2、结合《在欧洲争霸中风云一时的俾斯麦》插图和“史海拾贝”,了解德国宰相俾斯麦为什么被成为“铁面宰相”?3、德国为什么先要拉拢奥匈帝国?其后又拉拢意大利?而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为什么与德国结盟?4、“三国同盟”最终形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第三、第四组:1、俄、法两国是在哪种情况下结成同盟的?2、英国为什么会放弃自19世纪中叶以来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而与法、俄缔结和约呢?3、“三国协约”最终形成的时间是何时?其标志呢?(师生互动解疑)待学生合作学习,探讨问题后,教师带领学生边抽问,边讲述,同时一步一步地画“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教师强调:1、巴尔干半岛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汇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为争夺该地区发生过许多战争,仅20世纪初,法、德为争夺摩洛哥发生两次战争危机;波斯尼亚危机;意大利—土耳其战争;两次巴尔干战争。2、俾斯麦以“铁和血”击溃阻碍德国统一的国内外势力,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大业,他奉行“铁血政策”;俾斯麦擅用外交手段来避免法国人的战争报复。正是在俾斯麦的推动下,缔结了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中的第一条约《德奥同盟条约》;3、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法国接近,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英法事实上建立同盟关系;为了对负德国,英国又主动与俄国于1907年签订《英俄协定》。英法、英俄这两个分赃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4、三国协约最终形成于1907年,英俄签订的《英俄协订》,至此,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也最终形成。(教师总结概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到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利益的冲突,直接影响到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在争霸过程中他们既相互争夺又相互渗透,通过他们各种公开或秘密的双边或多边条约,从而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教师过渡)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三、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1、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小字和课文最后列宁的话,讨论:“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后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2、让学生“预测”两大对抗军事集团形成后带来的严重后果;3、让学生“预测”战争首先爆发的地点。(教师概述)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疯狂扩军备战,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频发,巴尔干半岛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活动3【作业】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A.各主要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 德、奥为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C.英、德的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 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2、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工业产量方面居第一位的是(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下列国家依其经济实力排列顺序是①法国②美国③英国④德国( )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①④②③4、1879年,德奥结盟时,德国的宰相是( )A.安德拉西 B.斐迪南 C.普林西波 D.俾斯麦5、1881年,意大利同法国争夺哪个地方失败而决定加入德奥同盟?( )A.巴尔干半岛 B.突尼斯 C.塞尔维亚 D.巴拿马6、1882年,德、奥、意三国在哪个地方签订条约,最终形成三国同盟?( )A.罗马 B.维也纳 C.柏林 D.慕尼黑7、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A.意大利 B.奥匈帝国 C.德国 D.英国8、1894年,俄法结成同盟主要是为了对付哪个国家?( )A.意大利 B.奥匈帝国 C.德国 D.英国9、19世纪中期以来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俄国 D.英国10、最终形成三国协约的时间是( )A.1882年 B.1894年 C.1904年 D.1907年11、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的地区是( )A.巴尔干半岛 B.突尼斯 C.亚平宁半岛 D.中东地区二、填空题:1879年,因争夺_________地区,德、俄关系日趋紧张。三国同盟以__________为核心,__________是其中的动摇者。19世纪中期,英国奉行的_________________政策。三、阅读下列材料:1900年任宰相的皮洛夫曾在议会中宣称:“让别的民族支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只满足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但是,1914年德国殖民地面积还不到英国殖民地的四分之一和法国的三分之一。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⑴材料中提到的分割大陆和海洋的国家是⑵皮洛夫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讲这番话的?⑶皮洛夫的讲话反映了当时德国要实行一种怎样的外交政策?⑷对此,英国采取了什么对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四、简答题:试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过程及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