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车板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1.(2025六下·廉江期末)按要求填空;看拼音写词语qīng cuì hè sè nuó yí xī shèng2.(2025六下·廉江期末)写出“zhēng”的同音字。 融 长 战 眼(2025六下·廉江期末)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3.“zh、ch、sh、r”都是翘舌音。4.“C、D、F、K、J、H”是按字母表顺序排列的。5.“爸爸”、“衣裳”、“我们”中的加点字都读轻声。6.“弗”字,5画,起笔是横折,收笔是竖。(2025六下·廉江期末)先将小题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7.悬 结 一声 澎湃8.追 求 泪如 思议9.为什么你觉得我拿到第一名是一件 的事情。10.写出一个类似划线含有比喻的词语: 。11.新年到了,一切都变了样,到处 。12.(2025六下·廉江期末)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咽喉(yàn) 锻练 技高一筹(shòu)B.糊弄(hù) 书籍 嘎然而止(gá)C.避静(pì) 徘徊 重见天日(chóng)D.教诲(huì) 荒凉 粉骨碎身(suì)13.(2025六下·廉江期末) 以下作品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穷人》——列夫·托尔斯泰 B.《浣溪沙》——苏轼C.《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D.《匆匆》——老舍14.(2025六下·廉江期末)下列诗句属于歌颂母爱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C.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5.(2025六下·廉江期末)下列每组四字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B.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含苞待放C.摘得桂冠 勇夺第一 拔得头筹D.摩肩接踵 人山人海 人头攒动16.(2025六下·廉江期末)下列对诗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夸张)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拟人)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比喻)D.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设问)17.(2025六下·廉江期末)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实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得邻居西蒙死了”B.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C.《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D.这个力量就是他对我们讲的——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18.(2025六下·廉江期末)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要用“说”来表达,否则就表达不清楚。B.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 地理解人物形象。C.即兴发言就是当场发言,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打腹稿。D.策划书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分工、活动 流程。19.(2025六下·廉江期末)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B.在老舍的笔下,北京的春节是从腊月的中旬开始的。C.“孔子不能决也”表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学无 止境的道理。D.《竹石》和《马诗》的作者分别是郑燮和李贺。(2025六下·廉江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20.狐狸很狡猾。狐狸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21.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必须开凿隧道。 (改为双重否定句)22.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修改病句)23.李明对妈妈说他要买本故事书。 (改为直述句)24.心情好时: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向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 (仿写句子) 心情不好时: (2025六下·廉江期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25. ,一枝红杏出墙来。26.百啭无人能解, 。27.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 。28. ,任尔东西南北风。29.树欲静而风不止, 。(2025六下·廉江期末)课内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 有可能发现真理。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 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 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 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30.请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奥秘—— 偶尔——— 思索—— 坚持不懈——— 31. 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2.选文第2自然段引用华罗庚的话的作用是( )。A.富有启发 B.增强吸引力 C.富于形象 D.增强说服力33.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发明?写出两个。(2025六下·廉江期末)课外阅读。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 儿子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 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 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 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 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 线缝被看: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这是穿衣用左手不根据和视力下把它给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 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 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 是不甘心放弃。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 过她的衣食起居了花,“用,我看看你儿子有起组子离开像在结合一个美丽的线穿针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 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34.这篇短文的题目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把母爱比作。35.“骄傲”的意思:①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②自豪,第2自然段中 驾桌筒,我还能用它的努力和意思写一句话: (填序号)。根据感彩36.“儿子的眼睛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从文中摘抄出相关句子作答。37.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认为儿子会怎样做?38.说说“母亲美丽的梦”是什么?39.短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40.(2025六下·廉江期末)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人和事留在你的记忆里,父请以“感谢有你(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叙述有中心,有条理详略得当。②有生动细腻的描写。③书写工 整,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450字左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清脆;褐色;挪移;牺牲【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清脆”的“脆”不要写成同音字“翠”;“褐色”的“褐”不要写成示字部;“挪移”的“挪”不要写成形近字“娜”;“牺牲”的“牲”不要写成形近字“性”。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故答案为:清脆;褐色;挪移;牺牲【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答案】蒸;征;争;睁【知识点】同音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蒸融:意思是被初升的太阳热得融化,蒸发消融 。故填“蒸”。长征:本义指长途旅行或军事远征行为,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至1936年的战略转移行动。 故填“征”。战争: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为某种政治目的进行的武装斗争。故填“争”。睁眼:睁开眼睛。故填“睁”。故答案为:蒸;征;争;睁【点评】同音字顾名思义就是音同字不同的汉字,区分它们时可以根据字义区别,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字形区别,还可以通过给它们组词区别。【答案】3.正确4.错误5.正确6.正确【知识点】变读音与重读音;声母;笔画与笔顺;字母顺序【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汉语拼音、汉字笔画笔顺。汉语拼音中的声母有 b、p、m、f、d、t、n、l、g、k、h、j、q、 x、 zh、ch、sh、r、 z、c、s、y、w。汉语拼音中大小写字母表:Aa Bb Cc Dd EeFf Gg Hh Ii Jj Kk Ll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要想把基本笔画牢固掌握,需要大量识字,并弄清字的书写顺序和笔顺规则。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进后关,先中间后两边,从外到内等。3.本题考查汉语拼音。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对汉字读音的掌握及所学拼音知识完成。汉语拼音中声母翘舌音有: zh、ch、sh、r。故答案为:正确。4.本题考查字母表。按照字母表顺序,“C、D、F、K、J、H”排列顺序是:“C、D、F、H、J、K”。所以错误。故答案为:错误5.本题考查汉字轻声。 “爸爸”中的加点字(第二个“爸”)读轻声,这是亲属称谓重叠的常见规则。 “衣裳”中的加点字(“裳”)读轻声,属于特定词汇的固定轻声读法。 “我们”中的加点字(“们”)读轻声,作为人称代词的后缀,符合轻声规则。故答案为: 正确6.本题考查汉字笔画、笔顺。基本笔画是组成汉字的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笔顺规则就是按照汉字的书写顺序进行书写汉字。“弗”的笔顺为: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共5画,收笔是竖。所以,这句话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答案】7.灯;彩;不;吭;汹;涌8.根;源;雨;下;不;可9.不可思议10.恩重如山11.悬灯结彩【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词语意思等进行分类积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7.本题考查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悬灯结彩:指悬挂灯笼、系结彩绸等装饰,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之事时的热闹、欢乐场景。一声不吭:指一句话也不说,保持沉默。多用来描述人在特定情境下(如专注、委屈、紧张等)不发出声音的状态。汹涌澎湃:本义形容水势浩大、波涛猛烈撞击的样子(如大海、江河的浪涛);也可比喻情绪、声势等强烈而高涨。故答案为:灯;彩;不;吭;汹;涌8.本题考查补写词语。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追根求源: 指深入探究事物的根本原因或起源,不满足于表面现象,一定要找到最原始的根源。泪如雨下: 眼泪像雨水一样大量、急促地流下来,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感动或激动而无法抑制情绪的状态。不可思议: 原指事物深奥玄妙,无法用言语或思维完全理解;现多用来形容事情超出常理、难以想象,让人觉得奇怪或难以相信。故答案为:根;源;雨;下;不;可9.本题考查 词语运用。 句子表达“拿到第一名”超出了对方的预期,让人觉得难以想象或难以相信,因此用“不可思议”最贴合语境 。故答案为:不可思议10.本题考查词语积累。四字词语中含比喻的有很多,如:恩重如山、力大如牛等。故答案为:恩重如山11.本题考查 词语运用。 悬灯结彩:指悬挂灯笼、系结彩绸等装饰,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之事时的热闹、欢乐场景。新年是传统喜庆节日,“悬灯结彩”直接对应节日装饰的热闹场景 。故答案为:悬灯结彩12.【答案】D【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解析】【分析】A:“咽喉”中的“咽”不读“yàn”,应读作“yān”,“锻练”中的“练”应该是“炼”,“ 技高一筹 ”中的“筹”不读“ shòu ”,应读作“chóu ”,所以错误。B:“嘎然而止”中的“嘎”不读“ gá ”,应读作“jiá”。C:“避静 ”中的“ 避”应该是“僻”,所以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13.【答案】D【知识点】作者作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ABC:正确。D:《匆匆》是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主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思考。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14.【答案】D【知识点】古诗词运用【解析】【分析】A: 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中的千古名句,核心表达友情不受距离阻隔的豁达情怀,与母爱无关。B.:出自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描绘田园生活的闲适与朋友相聚的温情,属于典型的田园诗主题。C:出自李商隐的《无题》 ,暗喻至死不渝的思念与无怨无悔的奉献。D: 出自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以 “寸草” 比喻子女的微薄孝心,以 “三春晖” 象征母亲如春日阳光般的恩泽,深刻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感恩与难以回报的愧疚。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诗的思想感情。 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才能体会到。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词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15.【答案】B【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A:“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均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无分散。三者语义一致。B: “欣然怒放”指花朵盛开且带着喜悦的状态;“傲然盛开”强调花朵在艰难环境中坚强绽放的姿态;“含苞待放”则指花朵尚未开放、处于花骨朵阶段。前两者描述“已盛开”,后者描述“未开放”,语义不同。C: “摘得桂冠”“勇夺第一”“拔得头筹”均表示在竞争或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语义一致。D: “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均形容人群密集、拥挤的场景,语义一致。故答案为:B【点评】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16.【答案】A【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A: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绝胜”意为“远远超过”,通过对比早春景色与暮春“烟柳满皇都”的景象,突出早春之美。此处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而非夸张。B:“好雨知时节”中“知时节”赋予雨以人的认知能力,是拟人。C:将水比作“眼波”,山比作“眉峰”,本体与喻体明确,属于比喻。D:前句提问“欲问行人去那边?”,后句自答“眉眼盈盈处”,是设问。故答案为:A【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7.【答案】D【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解析】【分析】A:错误。说话人“桑娜”位于引语中间时,“说”后面应使用逗号,且后半句引语需用引号闭合。正确形式应为:“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邻居西蒙死了。”B:错误。“滴答;滴答……”中,分号用于并列分句的停顿,但此处“滴答”是连续的声音,属于同一层次的并列,应使用逗号分隔。正确形式为:“滴答,滴答……”。C:错误。“《精兵简政》”作为政策名称(非书籍、文章等作品名),应使用引号(“精兵简政”)而非书名号。D:正确。破折号在此处起解释说明作用(前文“他对我们讲的”后用破折号引出具体内容“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标点使用完全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18.【答案】B【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解析】【分析】A:错误。表达清楚的方式多样(如书面语、图表等),“用‘说’表达”并非唯一途径,因此错误。B:正确。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核心细节,关注这些内容能有效深入理解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C:错误。即兴发言虽需当场完成,但仍需快速组织思路(如明确核心观点、梳理逻辑顺序),打腹稿是保证发言质量的关键,并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D:错误。策划书通常还需包含活动目的、预算、应急预案、参与人员要求等关键信息,仅列举部分内容不够全面。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19.【答案】B【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解析】【分析】A:正确。《少年闰土》是鲁迅短篇小说《故乡》中的经典片段,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B:错误。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明确提到:“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月初旬指农历十二月初一到初十),而非“中旬”(十二月中旬)。C:正确。“孔子不能决也”出自《两小儿辩日》,面对两个孩子的辩论,孔子坦诚自己无法判断,既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暗含“学无止境”的哲理。D:正确。《竹石》是清代郑燮(郑板桥)的题画诗,《马诗》是唐代李贺的组诗(共23首),作者对应无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答案】20.狐狸虽然很狡猾,但是逃不过猎人的眼睛。21.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22.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23.李明对妈妈说:“我要买本故事书。”24.路边的小草耷拉着脑袋,树上的蝉鸣也显得刺耳。【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关联词;仿写【解析】【点评】(1)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2)本题考查了改写句子。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在明确做题方法和步骤后,多加练习,熟能生巧。(3)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4)本题考查了改写句子。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在明确做题方法和步骤后,多加练习,熟能生巧。(5)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20.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这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可以选用“虽然……但是……”。即为:狐狸虽然很狡猾,但是逃不过猎人的眼睛。故答案为:狐狸虽然很狡猾,但是逃不过猎人的眼睛。21.本题考查改为双重否定句。这句话改为双重否定句,把“必须”改为“不得不”即可。故答案为: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22.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做题时先要弄清句子属于什么毛病,然后再解答。原句中 “保护并了解” 的语序混乱。把“保护并了解”改为“了解并保护”即可。故答案为: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23.本题考查改为直述句。原句为第三人称转述句,改为直述句,把“他”改为“我”,“说”后面加上冒号,“ 我要买本故事书 ”是李明说的话,前后加上双引号即可。故答案为:李明对妈妈说:“我要买本故事书。”2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原句通过 “微笑”“欢唱” 赋予自然景物以愉悦的情感,仿写时要求是“心情不好”,所以需反向运用拟人化。如: 心情不好 :路边的小草耷拉着脑袋,树上的蝉鸣也显得刺耳。故答案为:路边的小草耷拉着脑袋,树上的蝉鸣也显得刺耳。【答案】25.春色满园关不住26.因风飞过蔷薇27.思援弓缴而射之28.千磨万击还坚劲29.子欲养而亲不待【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解析】【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25.本题考查诗句填空。结合下句“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可知上句“春色满园关不住”, 出自于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故答案为:春色满园关不住26.本题考查诗句填空。结合上句“ 百啭无人能解 ”,可知下句“ 因风飞过蔷薇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 。故答案为:因风飞过蔷薇27.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出自文言文《学弈》,意思是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故答案为: 思援弓缴而射之28.本题考查诗句填空。结合下句“ 任尔东西南北风 ”,可知上句“千磨万击还坚劲”, 出自郑燮的《竹石》。故答案为:千磨万击还坚劲29.本题考查名言填空。“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了。故答案为:子欲养而亲不待【答案】30.神秘;偶然;思考;锲而不舍31.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有锲而不舍精神。32.D33.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CRISPR-Cas9技术【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30.本题考查近义词。奥秘:指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选文中“科学并不神秘”的“神秘”与“奥秘”均表示事物难以捉摸、隐藏真相的特性,为近义词。偶尔:指间或、有时候,强调发生频率低。选文中“偶然的机遇”的“偶然”指意想不到、不经常出现的情况,与“偶尔”语义相近。思索:指思考探求。选文中“善于独立思考”的“思考”指进行思维活动以解决问题,与“思索”核心含义一致。坚持不懈:指坚持到底、不松懈。选文中“锲而不舍”的意思是雕刻东西一直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与“坚持不懈”语义完全契合。故答案为:神秘;偶然;思考;锲而不舍3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句子“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 有可能发现真理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 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可知,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有锲而不舍精神。故答案为: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有锲而不舍精神。3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选文第2自然段引用华罗庚的话(“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权威人士的观点来支撑作者的核心论点——“科学发现需要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华罗庚作为著名数学家,其言论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引用他的话能够增强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使读者更易认同“偶然的机遇只属于善于思考和坚持的人”这一结论。因此,作用是“增强说服力”。故答案为:D33.本题考查内容的拓展。 莱特兄弟的飞机:1903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飞行者一号”,实现了载人飞行,奠定了现代航空工业的基础。 CRISPR-Cas9:该技术通过引导RNA靶向切割DNA,实现基因的精准修改,解决了传统基因编辑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其应用包括遗传病治疗(如镰刀型贫血症)、作物抗病性提升等,是21世纪生物科技领域的里程碑。故答案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CRISPR-Cas9技术【答案】34.比喻;穿针线35.②;小明考了一次满分就骄傲起来,到处炫耀自己的成绩。36.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37.以后要更爱母亲,珍惜身边的母爱,陪母亲聊天,多帮母亲做家务。38.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39.事情发展;【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3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母爱是一根穿针线”运用了比喻修辞,他把母爱比作穿针线。故答案为:比喻;穿针线;35.本题考查近义词。在“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这句话中,母亲因为儿子成为作家而感到自豪:所以这里“骄傲”是自豪的意思,选②。而“骄傲”表示自高自大时是贬义词,按照这个意思写句子,如答案所举例子突出小明考满分后自满炫耀的状态。故答案为:②;小明考了一次满分就骄傲起来,到处炫耀自己的成绩。3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明确提到“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这就是儿子眼睛热的原因,直接从文中摘抄即可。故答案为: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37.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能力。此类题目,只需要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向母亲说出我爱你,陪母亲聊天,多帮母亲做家务来表述。故答案为: 以后要更爱母亲,珍惜身边的母爱,陪母亲聊天,多帮母亲做家务。38.本题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能力。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根据上下句,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可以想到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故答案为: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39.本题考查短文的顺序。结合课文来看,写的是母亲为我穿针引线的事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故答案为:事情发展40.【答案】感谢有您 当我生气的时候,是您让我保持理智;当我迷茫的时候,是您给我指引方向;当我伤心的时候,是您一直安慰鼓励我,让我找回我自己。您带领着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与我们一起“过关斩将”。尽管您认为我是一个淘气而幼稚的孩子,然而您的悉心教诲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那一次,我绝对忘不了……五年级上半学期,我即将参加大队委竞选,但演讲稿却背不下来,眼看明天就是竞选日期,我急得团团转,头上直冒冷汗,耳边只有一个声音“完了”,我有点绝望了。您察觉到了我的异样,走过来对我说:“王家佑,你怎么了 ”我把-切的担忧、急躁一股脑全抛向了您。现在想起来,我甚至怀疑您是怎样保持平静的,我试着猜测您的感受,您很可能觉得我像一个烦人的小鬼在您耳边唠叨。可您却不恼,微笑着问我:“你的稿子呢 让我看看吧。”我递给您我的稿子。您给我提过很多建议,很惭愧,我只大概记得几句了:“你的稿子内容很不错......看,可以分成几段来背,像这样……嗯、嗯,差不多了……加油!很棒了!回家再练练,你明天-定会表现得非常好!……”听着您耐心的讲解,看着您温柔的目光和略带疲惫的身躯,我的眼眶湿润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辜负老师的希望,我一定要表现好!”第二天,我拖着微微颤抖的腿登上了讲台,面对着各位观众,我不由得又紧张起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看到了一双眼睛--那是您的眼睛!您的目光里闪烁着期待与鼓励。突然间,我又镇静了下来,调整呼吸,用自信的语调开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演讲很成功,我在如潮的掌声中走下了讲台。这件事只是您教育我的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剪影。此时此刻,我只想对您说:“谢谢您,吴老师!”【知识点】叙事类作文【解析】【分析】本篇习作要求以“感谢有你”为题书写一篇以人为主的记叙文。文题中的关键词有“你”,这里的“你”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朋友、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等。要注意这个人称“你”,要使全文与“你”相符,不要出现人称牵强的现象。开头:开篇点题,点出感谢的是谁。中间:首先写出为何感谢,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某段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体现“你”对“我”来说独特的意义,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细致的描墓人物,文章的各部分详略得当,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比重。结尾:通过抒情的语言表达对所写人物的感恩,做到首尾呼应,扣合文题。【点评】 这篇习作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文章开篇以排比句 “当我生气的时候…… 当我迷茫的时候…… 当我伤心的时候……” 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将老师的形象与成长中的关键陪伴紧密联结,既点明主题又奠定了温暖的基调。1 / 1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车板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1.(2025六下·廉江期末)按要求填空;看拼音写词语qīng cuì hè sè nuó yí xī shèng【答案】清脆;褐色;挪移;牺牲【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清脆”的“脆”不要写成同音字“翠”;“褐色”的“褐”不要写成示字部;“挪移”的“挪”不要写成形近字“娜”;“牺牲”的“牲”不要写成形近字“性”。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故答案为:清脆;褐色;挪移;牺牲【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2025六下·廉江期末)写出“zhēng”的同音字。 融 长 战 眼【答案】蒸;征;争;睁【知识点】同音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蒸融:意思是被初升的太阳热得融化,蒸发消融 。故填“蒸”。长征:本义指长途旅行或军事远征行为,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至1936年的战略转移行动。 故填“征”。战争: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为某种政治目的进行的武装斗争。故填“争”。睁眼:睁开眼睛。故填“睁”。故答案为:蒸;征;争;睁【点评】同音字顾名思义就是音同字不同的汉字,区分它们时可以根据字义区别,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字形区别,还可以通过给它们组词区别。(2025六下·廉江期末)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3.“zh、ch、sh、r”都是翘舌音。4.“C、D、F、K、J、H”是按字母表顺序排列的。5.“爸爸”、“衣裳”、“我们”中的加点字都读轻声。6.“弗”字,5画,起笔是横折,收笔是竖。【答案】3.正确4.错误5.正确6.正确【知识点】变读音与重读音;声母;笔画与笔顺;字母顺序【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汉语拼音、汉字笔画笔顺。汉语拼音中的声母有 b、p、m、f、d、t、n、l、g、k、h、j、q、 x、 zh、ch、sh、r、 z、c、s、y、w。汉语拼音中大小写字母表:Aa Bb Cc Dd EeFf Gg Hh Ii Jj Kk Ll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要想把基本笔画牢固掌握,需要大量识字,并弄清字的书写顺序和笔顺规则。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进后关,先中间后两边,从外到内等。3.本题考查汉语拼音。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对汉字读音的掌握及所学拼音知识完成。汉语拼音中声母翘舌音有: zh、ch、sh、r。故答案为:正确。4.本题考查字母表。按照字母表顺序,“C、D、F、K、J、H”排列顺序是:“C、D、F、H、J、K”。所以错误。故答案为:错误5.本题考查汉字轻声。 “爸爸”中的加点字(第二个“爸”)读轻声,这是亲属称谓重叠的常见规则。 “衣裳”中的加点字(“裳”)读轻声,属于特定词汇的固定轻声读法。 “我们”中的加点字(“们”)读轻声,作为人称代词的后缀,符合轻声规则。故答案为: 正确6.本题考查汉字笔画、笔顺。基本笔画是组成汉字的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笔顺规则就是按照汉字的书写顺序进行书写汉字。“弗”的笔顺为: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共5画,收笔是竖。所以,这句话正确。故答案为:正确(2025六下·廉江期末)先将小题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7.悬 结 一声 澎湃8.追 求 泪如 思议9.为什么你觉得我拿到第一名是一件 的事情。10.写出一个类似划线含有比喻的词语: 。11.新年到了,一切都变了样,到处 。【答案】7.灯;彩;不;吭;汹;涌8.根;源;雨;下;不;可9.不可思议10.恩重如山11.悬灯结彩【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词语意思等进行分类积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7.本题考查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悬灯结彩:指悬挂灯笼、系结彩绸等装饰,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之事时的热闹、欢乐场景。一声不吭:指一句话也不说,保持沉默。多用来描述人在特定情境下(如专注、委屈、紧张等)不发出声音的状态。汹涌澎湃:本义形容水势浩大、波涛猛烈撞击的样子(如大海、江河的浪涛);也可比喻情绪、声势等强烈而高涨。故答案为:灯;彩;不;吭;汹;涌8.本题考查补写词语。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追根求源: 指深入探究事物的根本原因或起源,不满足于表面现象,一定要找到最原始的根源。泪如雨下: 眼泪像雨水一样大量、急促地流下来,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感动或激动而无法抑制情绪的状态。不可思议: 原指事物深奥玄妙,无法用言语或思维完全理解;现多用来形容事情超出常理、难以想象,让人觉得奇怪或难以相信。故答案为:根;源;雨;下;不;可9.本题考查 词语运用。 句子表达“拿到第一名”超出了对方的预期,让人觉得难以想象或难以相信,因此用“不可思议”最贴合语境 。故答案为:不可思议10.本题考查词语积累。四字词语中含比喻的有很多,如:恩重如山、力大如牛等。故答案为:恩重如山11.本题考查 词语运用。 悬灯结彩:指悬挂灯笼、系结彩绸等装饰,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之事时的热闹、欢乐场景。新年是传统喜庆节日,“悬灯结彩”直接对应节日装饰的热闹场景 。故答案为:悬灯结彩12.(2025六下·廉江期末)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咽喉(yàn) 锻练 技高一筹(shòu)B.糊弄(hù) 书籍 嘎然而止(gá)C.避静(pì) 徘徊 重见天日(chóng)D.教诲(huì) 荒凉 粉骨碎身(suì)【答案】D【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解析】【分析】A:“咽喉”中的“咽”不读“yàn”,应读作“yān”,“锻练”中的“练”应该是“炼”,“ 技高一筹 ”中的“筹”不读“ shòu ”,应读作“chóu ”,所以错误。B:“嘎然而止”中的“嘎”不读“ gá ”,应读作“jiá”。C:“避静 ”中的“ 避”应该是“僻”,所以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13.(2025六下·廉江期末) 以下作品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穷人》——列夫·托尔斯泰 B.《浣溪沙》——苏轼C.《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D.《匆匆》——老舍【答案】D【知识点】作者作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ABC:正确。D:《匆匆》是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主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思考。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14.(2025六下·廉江期末)下列诗句属于歌颂母爱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C.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答案】D【知识点】古诗词运用【解析】【分析】A: 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中的千古名句,核心表达友情不受距离阻隔的豁达情怀,与母爱无关。B.:出自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描绘田园生活的闲适与朋友相聚的温情,属于典型的田园诗主题。C:出自李商隐的《无题》 ,暗喻至死不渝的思念与无怨无悔的奉献。D: 出自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以 “寸草” 比喻子女的微薄孝心,以 “三春晖” 象征母亲如春日阳光般的恩泽,深刻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感恩与难以回报的愧疚。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诗的思想感情。 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才能体会到。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词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15.(2025六下·廉江期末)下列每组四字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B.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含苞待放C.摘得桂冠 勇夺第一 拔得头筹D.摩肩接踵 人山人海 人头攒动【答案】B【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A:“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均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无分散。三者语义一致。B: “欣然怒放”指花朵盛开且带着喜悦的状态;“傲然盛开”强调花朵在艰难环境中坚强绽放的姿态;“含苞待放”则指花朵尚未开放、处于花骨朵阶段。前两者描述“已盛开”,后者描述“未开放”,语义不同。C: “摘得桂冠”“勇夺第一”“拔得头筹”均表示在竞争或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语义一致。D: “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均形容人群密集、拥挤的场景,语义一致。故答案为:B【点评】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16.(2025六下·廉江期末)下列对诗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夸张)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拟人)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比喻)D.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设问)【答案】A【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A: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绝胜”意为“远远超过”,通过对比早春景色与暮春“烟柳满皇都”的景象,突出早春之美。此处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而非夸张。B:“好雨知时节”中“知时节”赋予雨以人的认知能力,是拟人。C:将水比作“眼波”,山比作“眉峰”,本体与喻体明确,属于比喻。D:前句提问“欲问行人去那边?”,后句自答“眉眼盈盈处”,是设问。故答案为:A【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7.(2025六下·廉江期末)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实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得邻居西蒙死了”B.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C.《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D.这个力量就是他对我们讲的——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答案】D【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解析】【分析】A:错误。说话人“桑娜”位于引语中间时,“说”后面应使用逗号,且后半句引语需用引号闭合。正确形式应为:“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邻居西蒙死了。”B:错误。“滴答;滴答……”中,分号用于并列分句的停顿,但此处“滴答”是连续的声音,属于同一层次的并列,应使用逗号分隔。正确形式为:“滴答,滴答……”。C:错误。“《精兵简政》”作为政策名称(非书籍、文章等作品名),应使用引号(“精兵简政”)而非书名号。D:正确。破折号在此处起解释说明作用(前文“他对我们讲的”后用破折号引出具体内容“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标点使用完全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18.(2025六下·廉江期末)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要用“说”来表达,否则就表达不清楚。B.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 地理解人物形象。C.即兴发言就是当场发言,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打腹稿。D.策划书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分工、活动 流程。【答案】B【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解析】【分析】A:错误。表达清楚的方式多样(如书面语、图表等),“用‘说’表达”并非唯一途径,因此错误。B:正确。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核心细节,关注这些内容能有效深入理解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C:错误。即兴发言虽需当场完成,但仍需快速组织思路(如明确核心观点、梳理逻辑顺序),打腹稿是保证发言质量的关键,并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D:错误。策划书通常还需包含活动目的、预算、应急预案、参与人员要求等关键信息,仅列举部分内容不够全面。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19.(2025六下·廉江期末)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B.在老舍的笔下,北京的春节是从腊月的中旬开始的。C.“孔子不能决也”表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学无 止境的道理。D.《竹石》和《马诗》的作者分别是郑燮和李贺。【答案】B【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解析】【分析】A:正确。《少年闰土》是鲁迅短篇小说《故乡》中的经典片段,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B:错误。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明确提到:“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月初旬指农历十二月初一到初十),而非“中旬”(十二月中旬)。C:正确。“孔子不能决也”出自《两小儿辩日》,面对两个孩子的辩论,孔子坦诚自己无法判断,既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暗含“学无止境”的哲理。D:正确。《竹石》是清代郑燮(郑板桥)的题画诗,《马诗》是唐代李贺的组诗(共23首),作者对应无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2025六下·廉江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20.狐狸很狡猾。狐狸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21.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必须开凿隧道。 (改为双重否定句)22.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修改病句)23.李明对妈妈说他要买本故事书。 (改为直述句)24.心情好时: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向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 (仿写句子) 心情不好时: 【答案】20.狐狸虽然很狡猾,但是逃不过猎人的眼睛。21.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22.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23.李明对妈妈说:“我要买本故事书。”24.路边的小草耷拉着脑袋,树上的蝉鸣也显得刺耳。【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关联词;仿写【解析】【点评】(1)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2)本题考查了改写句子。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在明确做题方法和步骤后,多加练习,熟能生巧。(3)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4)本题考查了改写句子。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在明确做题方法和步骤后,多加练习,熟能生巧。(5)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20.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这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可以选用“虽然……但是……”。即为:狐狸虽然很狡猾,但是逃不过猎人的眼睛。故答案为:狐狸虽然很狡猾,但是逃不过猎人的眼睛。21.本题考查改为双重否定句。这句话改为双重否定句,把“必须”改为“不得不”即可。故答案为: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22.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做题时先要弄清句子属于什么毛病,然后再解答。原句中 “保护并了解” 的语序混乱。把“保护并了解”改为“了解并保护”即可。故答案为: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23.本题考查改为直述句。原句为第三人称转述句,改为直述句,把“他”改为“我”,“说”后面加上冒号,“ 我要买本故事书 ”是李明说的话,前后加上双引号即可。故答案为:李明对妈妈说:“我要买本故事书。”2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原句通过 “微笑”“欢唱” 赋予自然景物以愉悦的情感,仿写时要求是“心情不好”,所以需反向运用拟人化。如: 心情不好 :路边的小草耷拉着脑袋,树上的蝉鸣也显得刺耳。故答案为:路边的小草耷拉着脑袋,树上的蝉鸣也显得刺耳。(2025六下·廉江期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25. ,一枝红杏出墙来。26.百啭无人能解, 。27.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 。28. ,任尔东西南北风。29.树欲静而风不止, 。【答案】25.春色满园关不住26.因风飞过蔷薇27.思援弓缴而射之28.千磨万击还坚劲29.子欲养而亲不待【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解析】【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25.本题考查诗句填空。结合下句“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可知上句“春色满园关不住”, 出自于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故答案为:春色满园关不住26.本题考查诗句填空。结合上句“ 百啭无人能解 ”,可知下句“ 因风飞过蔷薇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 。故答案为:因风飞过蔷薇27.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出自文言文《学弈》,意思是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故答案为: 思援弓缴而射之28.本题考查诗句填空。结合下句“ 任尔东西南北风 ”,可知上句“千磨万击还坚劲”, 出自郑燮的《竹石》。故答案为:千磨万击还坚劲29.本题考查名言填空。“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了。故答案为:子欲养而亲不待(2025六下·廉江期末)课内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 有可能发现真理。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 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 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 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30.请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奥秘—— 偶尔——— 思索—— 坚持不懈——— 31. 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2.选文第2自然段引用华罗庚的话的作用是( )。A.富有启发 B.增强吸引力 C.富于形象 D.增强说服力33.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发明?写出两个。【答案】30.神秘;偶然;思考;锲而不舍31.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有锲而不舍精神。32.D33.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CRISPR-Cas9技术【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30.本题考查近义词。奥秘:指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选文中“科学并不神秘”的“神秘”与“奥秘”均表示事物难以捉摸、隐藏真相的特性,为近义词。偶尔:指间或、有时候,强调发生频率低。选文中“偶然的机遇”的“偶然”指意想不到、不经常出现的情况,与“偶尔”语义相近。思索:指思考探求。选文中“善于独立思考”的“思考”指进行思维活动以解决问题,与“思索”核心含义一致。坚持不懈:指坚持到底、不松懈。选文中“锲而不舍”的意思是雕刻东西一直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与“坚持不懈”语义完全契合。故答案为:神秘;偶然;思考;锲而不舍3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句子“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 有可能发现真理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 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可知,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有锲而不舍精神。故答案为: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有锲而不舍精神。3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选文第2自然段引用华罗庚的话(“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权威人士的观点来支撑作者的核心论点——“科学发现需要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华罗庚作为著名数学家,其言论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引用他的话能够增强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使读者更易认同“偶然的机遇只属于善于思考和坚持的人”这一结论。因此,作用是“增强说服力”。故答案为:D33.本题考查内容的拓展。 莱特兄弟的飞机:1903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飞行者一号”,实现了载人飞行,奠定了现代航空工业的基础。 CRISPR-Cas9:该技术通过引导RNA靶向切割DNA,实现基因的精准修改,解决了传统基因编辑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其应用包括遗传病治疗(如镰刀型贫血症)、作物抗病性提升等,是21世纪生物科技领域的里程碑。故答案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CRISPR-Cas9技术(2025六下·廉江期末)课外阅读。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 儿子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 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 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 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 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 线缝被看: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这是穿衣用左手不根据和视力下把它给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 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 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 是不甘心放弃。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 过她的衣食起居了花,“用,我看看你儿子有起组子离开像在结合一个美丽的线穿针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 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34.这篇短文的题目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把母爱比作。35.“骄傲”的意思:①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②自豪,第2自然段中 驾桌筒,我还能用它的努力和意思写一句话: (填序号)。根据感彩36.“儿子的眼睛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从文中摘抄出相关句子作答。37.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认为儿子会怎样做?38.说说“母亲美丽的梦”是什么?39.短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答案】34.比喻;穿针线35.②;小明考了一次满分就骄傲起来,到处炫耀自己的成绩。36.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37.以后要更爱母亲,珍惜身边的母爱,陪母亲聊天,多帮母亲做家务。38.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39.事情发展;【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3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母爱是一根穿针线”运用了比喻修辞,他把母爱比作穿针线。故答案为:比喻;穿针线;35.本题考查近义词。在“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这句话中,母亲因为儿子成为作家而感到自豪:所以这里“骄傲”是自豪的意思,选②。而“骄傲”表示自高自大时是贬义词,按照这个意思写句子,如答案所举例子突出小明考满分后自满炫耀的状态。故答案为:②;小明考了一次满分就骄傲起来,到处炫耀自己的成绩。3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明确提到“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这就是儿子眼睛热的原因,直接从文中摘抄即可。故答案为: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37.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能力。此类题目,只需要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向母亲说出我爱你,陪母亲聊天,多帮母亲做家务来表述。故答案为: 以后要更爱母亲,珍惜身边的母爱,陪母亲聊天,多帮母亲做家务。38.本题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能力。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根据上下句,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可以想到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故答案为: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39.本题考查短文的顺序。结合课文来看,写的是母亲为我穿针引线的事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故答案为:事情发展40.(2025六下·廉江期末)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人和事留在你的记忆里,父请以“感谢有你(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叙述有中心,有条理详略得当。②有生动细腻的描写。③书写工 整,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450字左右。【答案】感谢有您 当我生气的时候,是您让我保持理智;当我迷茫的时候,是您给我指引方向;当我伤心的时候,是您一直安慰鼓励我,让我找回我自己。您带领着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与我们一起“过关斩将”。尽管您认为我是一个淘气而幼稚的孩子,然而您的悉心教诲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那一次,我绝对忘不了……五年级上半学期,我即将参加大队委竞选,但演讲稿却背不下来,眼看明天就是竞选日期,我急得团团转,头上直冒冷汗,耳边只有一个声音“完了”,我有点绝望了。您察觉到了我的异样,走过来对我说:“王家佑,你怎么了 ”我把-切的担忧、急躁一股脑全抛向了您。现在想起来,我甚至怀疑您是怎样保持平静的,我试着猜测您的感受,您很可能觉得我像一个烦人的小鬼在您耳边唠叨。可您却不恼,微笑着问我:“你的稿子呢 让我看看吧。”我递给您我的稿子。您给我提过很多建议,很惭愧,我只大概记得几句了:“你的稿子内容很不错......看,可以分成几段来背,像这样……嗯、嗯,差不多了……加油!很棒了!回家再练练,你明天-定会表现得非常好!……”听着您耐心的讲解,看着您温柔的目光和略带疲惫的身躯,我的眼眶湿润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辜负老师的希望,我一定要表现好!”第二天,我拖着微微颤抖的腿登上了讲台,面对着各位观众,我不由得又紧张起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看到了一双眼睛--那是您的眼睛!您的目光里闪烁着期待与鼓励。突然间,我又镇静了下来,调整呼吸,用自信的语调开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演讲很成功,我在如潮的掌声中走下了讲台。这件事只是您教育我的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剪影。此时此刻,我只想对您说:“谢谢您,吴老师!”【知识点】叙事类作文【解析】【分析】本篇习作要求以“感谢有你”为题书写一篇以人为主的记叙文。文题中的关键词有“你”,这里的“你”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朋友、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等。要注意这个人称“你”,要使全文与“你”相符,不要出现人称牵强的现象。开头:开篇点题,点出感谢的是谁。中间:首先写出为何感谢,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某段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体现“你”对“我”来说独特的意义,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细致的描墓人物,文章的各部分详略得当,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比重。结尾:通过抒情的语言表达对所写人物的感恩,做到首尾呼应,扣合文题。【点评】 这篇习作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文章开篇以排比句 “当我生气的时候…… 当我迷茫的时候…… 当我伤心的时候……” 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将老师的形象与成长中的关键陪伴紧密联结,既点明主题又奠定了温暖的基调。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车板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车板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