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街道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街道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街道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1.(2025三下·惠东期末)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公园里,微风chuī fú   ,垂柳伸展着长长的枝条随风舞动。地上,各色的花盛开了,fēn fāng   迷人,清香扑鼻。河滩上,几只小鸭子jù jí   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我yōu xián   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xīn shǎng   着园中美丽的景色。
【答案】吹拂;芬芳;聚集;悠闲;欣赏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吹拂”的“拂”不要写成形近字“佛”;“芬芳”的“芳”不要写成形近字“方”;“聚集”的“聚”不要写成同音字“具”。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吹拂;芬芳;聚集;悠闲;欣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025三下·惠东期末)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2.
没   打    无   无       奇   艳
画   添    刻      剑    见   实
3. 春天到了,洛浦公园里鲜花盛开,   ,芬芳迷人。
4. “   ,耳听为虚。”只有亲眼看到才能判断真假。
5. 我们做事不能   ,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答案】2.精;采;法;天;争;斗;蛇;足;舟;求;眼;为
3.争奇斗艳
4.眼见为实
5.刻舟求剑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词语意思等进行分类积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2.本题考查补写词语、词语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提不起劲头的样子。
无法无天:形容人肆无忌惮,不受法律或道德约束,行为放纵蛮横
争奇斗艳:竞相展示奇特、艳丽的风采。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搞糟。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眼见为实:亲眼看到的才认为是真实的,强调直接观察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精;采;法;天;争;斗;蛇;足;舟;求;眼;为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争奇斗艳”指花朵竞相绽放,比美斗丽,与“鲜花盛开”形成并列,同时“芬芳迷人”进一步补充了花香,逻辑通顺。
故答案为:争奇斗艳
4.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是中文经典谚语,强调直接观察比道听途说更可靠,与后文“亲眼看到才能判断真假”完全契合。
故答案为:眼见为实
5.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强调因循守旧、忽略事物变化的行为。符合句子语境。
故答案为:刻舟求剑
6.(2025三下·惠东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模样(mó) 都城(dū) B.差异(chā) 缝补(féng)
C.和弄(huó) 勺称(chèn) D.不禁(jìn) 前爪(zhuā)
【答案】B
【知识点】多音字
【解析】【分析】A:模样(mó):错误。“模” 在表示 “样子” 时应读 mú,如 “模样”“模具”。都城(dū):正确。“都” 作为 “首都”“大城市” 时读 dū,如 “都城”“京都”。
结论:A 选项错误。
B:差异(chā):正确。“差” 在表示 “不同、区别” 时读chā,如 “差异”“差别”。缝补(féng):正确。“缝” 作为动词 “用针线连缀” 时读 féng,如 “缝补”“缝纫”。结论:B 选项全部正确。
C:和弄(huó):错误。“和弄” 意为 “搅拌、搅和”,应读huò nòng,而非 huó(huó 用于 “和面”“和泥”)。匀称(chèn):正确。
D:不禁(jìn):错误。“不禁” 意为 “抑制不住”,应读bù jīn。前爪(zhuā):错误。“爪” 在书面语中表示鸟兽的脚时读 zhǎo,如 “前爪”“鹰爪”;zhuǎ多用于口语(如 “鸡爪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多音字。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对学习过的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7.(2025三下·惠东期末)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赶集 别致 傲漫 欣赏
B.价格 仿佛 池塘 痛苦
C.轮船 镇静 牧场 智慧
D.秘密 进步 香肠 蜡烛
【答案】A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A.有误,傲慢:骄傲,瞧不起。故“漫”错误,应为“慢”。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8.(2025三下·惠东期末)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因释其耒/而守株。 D.绿阴/不减来时/路。
【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
【解析】【分析】A:正确。“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前四字 “竹外桃花” 点明地点与主体(竹林外的桃花),后三字 “三两枝” 以数量词突出桃花稀疏的姿态, 故节奏划分为:竹外桃花/三两枝。
B: 错误。 “ 春江水暖鸭先知 ”意思是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故节奏划分为春江水暖/鸭/先知。
C: 错误。 “ 因释其耒/而守株 ” 意思是于是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 因” 作为句首连词(意为 “于是”),其后必须停顿以体现逻辑关系。
D: 错误。“ 绿阴/不减来时/路 ”意思是山路上绿树荫浓,与来的时候相比并没有减少。 正确的划分应为 “绿阴 / 不减 / 来时路”(二二二结构)。“绿阴” 是主语,“不减” 是谓语动词,“来时路” 是宾语,三者需依次停顿以保持语法完整性。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朗读节奏的理解。诗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9.(2025三下·惠东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B.从房檐上落下的一颗颗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C.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D.冰柱好像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本体是 “太阳”,喻体是 “大火球”,把太阳比作大火球。
B: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句话本体是 “小水滴”,喻体是 “珍珠”,把小水滴比作珍珠。
C: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没有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D: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句话本体是 “冰柱”,喻体是 “刀剑”,把冰柱比作刀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辨析。比喻就是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025三下·惠东期末) 我能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0. 妈妈笑了笑,说:“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改为转述句)
11. 妈妈送了我美丽的一条红裙子。(修改病句)
12.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照样子用拟声词写一个句子)
【答案】10.妈妈笑了笑,说,她明白了,她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11.妈妈送了我一条美丽的红裙子。
12.石头咚的一下子掉进水里。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了改写句子。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在明确做题方法和步骤后,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2)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3)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10.本题考查改为转述句。这句话改为转述句,把“我”改为“她”,“我们”改为“她们”,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
故答案为:妈妈笑了笑,说,她明白了,她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11.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做题时先要弄清句子属于什么毛病,然后再解答。
这句话语病是次序颠倒,把“ 美丽的 ”“一条”颠倒一下即可。
故答案为:妈妈送了我一条美丽的红裙子。
1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例句中“ 噌 ”是拟声词,突出了顾客跳起来的声音。仿写时注意拟声词的运用。如:石头咚的一下子掉进水里。
故答案为:石头咚的一下子掉进水里。
(2025三下·惠东期末)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3. 居住在国外的爷爷,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更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这真是 “   ,   ”啊!
14. 动植物总是会给我们传递一些信息,正如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所写的“    ,   ”。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
15. 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正如古人说的“   ,   。 ”。
16.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讲诚信、守诺言的   ,聪明机智、帮助老百姓惩 治县官的   和急性子的 ,以及慢性子的   等人 物,还认识了植物朋友   、动物朋友   等。
【答案】13.独自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6.宋庆龄;枣核;裁缝;荷花;燕子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运用;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本中古诗、名言、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3.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独自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漂泊异乡作异客,每逢佳节到来便加倍思念亲人。
故答案为:独自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4.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 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中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
故答案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本题考查名言填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故答案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6.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课文《我不能失信》课文讲述宋庆龄小时候为了教朋友小珍叠花篮,放弃去伯伯家看鸽子的机会,坚持留在家里等待。她的语言 “我不能失信啊” 直接点明诚信主题,让我们认识到她的诚信、守诺言。聪明机智、惩治县官的人物是出自民间故事《枣核》中的枣核。枣核虽身材矮小,却用智慧帮助村民夺回被县官抢走的牲口。他钻进驴耳朵赶驴、在公堂戏耍县官等情节,展现了 “以小搏大” 的民间智慧。
结合课文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可知,顾客急于求成,四天内四次修改衣服要求;慢性子裁缝则慢条斯理,始终未动工。
课文《荷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荷花 “挨挨挤挤” 的姿态、“清香扑鼻” 的气息,以及作者 “仿佛自己就是一朵荷花” 的想象,展现了植物的生命力与美感。
课文《燕子》从外形(“乌黑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飞行姿态(“斜着身子掠过”)、休憩场景(“闲散地在电线上休憩”)三个方面刻画燕子,语言简洁生动,充满画面感。
故答案为:宋庆龄;枣核;裁缝;荷花;燕子
17.(2025三下·惠东期末) 口语交际。
周末,你想推荐父母去哪儿游玩呢?你会怎么向他们推荐?注意将推荐的理由说清楚。
【答案】1.爸爸妈妈,周末咱们去洛浦公园 玩吧!那里现在正是春天,风景特别美!2.公园里的桃花、樱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像一幅画一样!咱们可以拍照,还能闻到花香,特别舒服。3.公园里有一条长长的河边步道,咱们可以慢慢散步,吹吹风,放松心情。您俩平时工作那么累,正好休息一下。4.还可以带点小零食,在草地上野餐!如果天气好,咱们还能租辆三人自行车,一起骑车,肯定特别好玩!
【知识点】推荐介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实践作业、口语交际。完成此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结合生活实际可推荐。如:1.爸爸妈妈,周末咱们去洛浦公园 玩吧!那里现在正是春天,风景特别美!
2.公园里的桃花、樱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像一幅画一样!咱们可以拍照,还能闻到花香,特别舒服。
3.公园里有一条长长的河边步道,咱们可以慢慢散步,吹吹风,放松心情。您俩平时工作那么累,正好休息一下。
4.还可以带点小零食,在草地上野餐!如果天气好,咱们还能租辆三人自行车,一起骑车,肯定特别好玩!
故答案为: 1.爸爸妈妈,周末咱们去洛浦公园 玩吧!那里现在正是春天,风景特别美!
2.公园里的桃花、樱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像一幅画一样!咱们可以拍照,还能闻到花香,特别舒服。
3.公园里有一条长长的河边步道,咱们可以慢慢散步,吹吹风,放松心情。您俩平时工作那么累,正好休息一下。
4.还可以带点小零食,在草地上野餐!如果天气好,咱们还能租辆三人自行车,一起骑车,肯定特别好玩!
【点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025三下·惠东期末) 课外阅读。
18.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A.《叶公好龙》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
19.“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东施效颦》 B.《邯郸学步》
C.《井底之蛙》 D.《螳螂捕蝉》
20.“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郑人买履》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南辕北辙》
2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  )得了好处。
A.鹬 B.蚌 C.打渔的人 D.过河的人
22.《望梅止渴》叙述的是(  )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A.刘备 B.曹操 C.关羽 D.孙权
【答案】18.C
19.B
20.D
21.C
22.B
【知识点】其他中国名著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18.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A:《叶公好龙》主人公是叶公,讽刺表面爱好某事物却并非真心的人。
B:《刻舟求剑》主人公是楚国人,讽刺拘泥成法、不知变通的行为。
C:《滥竽充数》主人公是南郭先生,讲述他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中凑数,最终因齐湣王要求独奏而露馅的故事。
D:《纪昌学射》主人公是纪昌,强调刻苦练习对掌握技能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C
19.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A:《东施效颦》讲的是东施模仿西施皱眉,结果更丑,讽刺盲目模仿却适得其反,但未涉及“丧失原有技能”。
B:《邯郸学步》讲的是燕国人到邯郸学走路,不仅没学会别人的步法,连自己原本的走路方式也忘了,最终只能爬行回去。这一寓言明确体现“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原有技能”的寓意。
C:《井底之蛙》讽刺眼界狭窄、见识短浅,与“模仿”无关。
D:《螳螂捕蝉》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同样不涉及“模仿导致丧失技能”。
故答案为:B
20.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A:《郑人买履》讽刺拘泥成法、不知变通的人(只信尺码,不信脚的实际尺寸),与“行动与目的相反”无关。
B:《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担心天塌地陷),核心是“过度担忧”,不涉及行动与目的的矛盾。
C:《塞翁失马》强调“祸福相依”的辩证关系(坏事可能变好事,反之亦然),与“行动方向错误”无关。
D:《南辕北辙》故事中,有人欲往南方却驾车向北行,且固执地认为“马好、钱多、车夫技术好”就能到达目标。其核心寓意正是“行动方向与目的完全相反”,最终离目标越来越远。
故答案为:D
21.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A(鹬)与B(蚌):二者因争斗被渔夫捕获,均未获得好处。C(打渔的人):渔夫趁鹬蚌相持时将其一并抓获,是实际得利的第三方。D(过河的人):故事中未提及“过河的人”,属无关选项。
故答案为:C
22.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讲述的是东汉末年曹操率军行军途中的故事:当时士兵因长途跋涉极度口渴,士气低落。曹操为鼓舞士气,谎称前方有片梅林,梅子酸甜可解渴。士兵听后联想到梅子的酸味,口中生津,暂时缓解了口渴,得以继续前进。A(刘备)、C(关羽)、D(孙权):均为三国时期其他势力代表人物,但历史或典故中无他们与“望梅止渴”相关的记载。B(曹操):是故事的核心人物,通过“望梅”的心理暗示解决了士兵口渴的问题,符合史实与典故内容。
故答案为:B
(2025三下·惠东期末)课内阅读《火烧云》(节选),完成练习。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____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 会儿____。葡萄灰、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 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 尾巴,那匹马变模____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 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____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 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23.给选文中两个加点的“模”字注音。
24.在选文第2自然段的横线处,依照课文原文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25.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的第2~5自然段是围绕“   ”一句写的。 第2自然段的词语“   ”最能表现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而且快,第3~5自然段的 “一会儿、忽然、接着”表现了火烧云的   。
26.选文是按照“动物”“出现——形状变化——消失”的顺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请你也按照这种顺 序,用一种“动物”写火烧云的变化。
【答案】23.mó;mú
24.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
25.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形状变化迅速
26. 忽然出现了一只小鹿。它低着头,鹿角像两根细树枝微微翘起,四条腿纤细却有力,像是正低头啃食着草叶。
过了两三秒钟,小鹿的身子开始拉长,鹿角变得又粗又大,像两棵小树杈;原本细短的腿延长了许多,后蹄高高抬起,仿佛要向前猛冲。看的人正惊叹它的灵动,小鹿的轮廓却渐渐模糊——头先淡了,接着腿变得透明,最后只剩下一团淡淡的影子,眨眼间就消散在火烧云里了。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3.本题考查多音字。“ 模糊 ” 形容不分明;不清楚。“模”读 mó 。“一模一样” 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两样。 “模”读 mú 。
故答案为:mó;mú
24.本题考查原文填空。原句为: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 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故答案为: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
25.本题考查中心句的把握、段落词句的理解。仔细阅读选文, 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第3~5自然段主要讲了火烧云形状变化极多。所以,第2~5自然段是围绕“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一句写的。第2自然段中“一会儿”重复出现四次,依次描述了火烧云颜色的快速切换(红彤彤→另一种颜色→半紫半黄→另一种颜色),直接体现了颜色变化“多且快”的特点。第3~5自然段用“一会儿、忽然、接着”串联起火烧云形状的变化过程(马→大狗→大狮子),这些时间副词强调了形状变化的“快速、短暂”,突出其“形状变化迅速”的特点。
故答案为: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变化迅速
26.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平时观察,按照题干要求写话即可。如:忽然出现了一只小鹿。它低着头,鹿角像两根细树枝微微翘起,四条腿纤细却有力,像是正低头啃食着草叶。过了两三秒钟,小鹿的身子开始拉长,鹿角变得又粗又大,像两棵小树杈;原本细短的腿延长了许多,后蹄高高抬起,仿佛要向前猛冲。看的人正惊叹它的灵动,小鹿的轮廓却渐渐模糊——头先淡了,接着腿变得透明,最后只剩下一团淡淡的影子,眨眼间就消散在火烧云里了。
故答案为:忽然出现了一只小鹿。它低着头,鹿角像两根细树枝微微翘起,四条腿纤细却有力,像是正低头啃食着草叶。过了两三秒钟,小鹿的身子开始拉长,鹿角变得又粗又大,像两棵小树杈;原本细短的腿延长了许多,后蹄高高抬起,仿佛要向前猛冲。看的人正惊叹它的灵动,小鹿的轮廓却渐渐模糊——头先淡了,接着腿变得透明,最后只剩下一团淡淡的影子,眨眼间就消散在火烧云里了。
(2025三下·惠东期末)阅读短文《我爱花城》,完成练习。
我爱花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记得春节时,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 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 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 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 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 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吗?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27.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本文的中心句是:   
28.把“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吗?”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29.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①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   
②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③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30.第4自然段。作者写了菊花的   和   。请各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分别是   、   。
31.阅读了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答案】27.时间;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28.在每家的窗台上,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
29.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亭亭玉立
30.颜色多;姿态美;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31.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花城的花以及花城的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27.本题考查文段写作顺序、中心句的把握。结合文中句子“ 记得春节时 ”“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 ”“ 秋风飒飒 ”“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 ”可知,本文按时间顺序写出了花城四季开放的花:春天的木棉花,夏天的白兰花、凤凰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水仙花。“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既是对选文内容的总结,又通过此句表现了作者对花城的喜爱和对装点花城的人们的赞美。
故答案为:时间;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28.本题考查句子之间的转换。“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吗?”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把“ 不正有 ”改为“有”,问号改为句号,去掉语气词即可。
故答案为:在每家的窗台上,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
29.本题考查词语理解。① 文中“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眼花缭乱”,意为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②文中“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 “目不暇接”意为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与“眼花缭乱”并列描述菊花数量多、姿态繁复的状态。
③ 文中 “亭亭玉立” 用来形容水仙花“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的挺拔姿态,符合“花木形体挺拔”的释义。
故答案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亭亭玉立
30.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句子“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可知,写了菊花的颜色多; 结合文中句子“菊花的姿态更美,有 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可知,写了菊花的姿态美。“五颜六色”在文中形容菊花的颜色非常多;“ 千姿百态 ”在文中形容菊花的姿态非常多。
故答案为:颜色多;姿态美;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31.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从段落中的三个“我爱”可知,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花城的花以及花城的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花城的花以及花城的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2.(2025三下·惠东期末)在你的班级里肯定有很多很有特点的人,他们有的爱看书,有的爱运动,有的爱唱歌,有的 爱跳舞……让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呢?请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同学写一写,题目自拟。
要求:⑴围绕一个人,紧扣特点来写。⑵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工整。⑶不少 于300字。
【答案】我的“运动达人”同桌 我的同桌李明,是个名副其实的“运动达人”。
体育课上,他就像一匹脱缰的骏马。每次跑步比赛,老师一声令下,他便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他的步伐矫健有力,双臂有节奏地摆动着,很快就把其他同学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记得那次学校运动会的400米赛跑,他全程保持领先,最后冲过终点线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同学们都为他欢呼喝彩。
篮球场上的他,更是光芒四射。他熟练地运球,灵活地穿梭在对手之间,眼神专注地盯着篮筐,一个漂亮的起跳,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入篮筐。他还经常组织我们进行篮球友谊赛,在比赛中,他不仅展现出超强的个人实力,还不断给队友传球、指导战术,带着大家一起
享受运动的乐趣。
课余时间,他也闲不住。跳绳、踢键子、打羽毛球.各项运动他都得心应手。他常说:“运动能让我充满活力,还能锻炼意志。”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渐渐爱上了运动。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是自由命题作文,要求在你的班级里选择一个让你印象最深的人写一篇习作。你班级里的同学都有各自的爱好,不同的特长,想想他们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确定好要写的人。可以通过一件事详细描写这个人的特点,也可通过描写他(她)的其他方面突出他(她)的品质,体现出你的印象深刻。无论写什么,都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这篇作文以“运动达人”为核心,通过具体场景和生动细节,成功塑造了一位热爱运动、活力十足的同桌形象,读来真实亲切。作者巧用生活场景串联人物特点:体育课上的跑步比赛,用“脱缰的骏马”“离弦之箭”的比喻,直观展现李明的速度与爆发力;篮球场上的运球、起跳、投篮,细节描写精准,“穿梭”“专注”“优美的弧线”等词,活画出他的灵活与技术;课余时间的多元运动(跳绳、踢毽子、羽毛球),则体现他对运动的热爱不仅限于擅长,更在于享受。
1 / 1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街道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1.(2025三下·惠东期末)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公园里,微风chuī fú   ,垂柳伸展着长长的枝条随风舞动。地上,各色的花盛开了,fēn fāng   迷人,清香扑鼻。河滩上,几只小鸭子jù jí   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我yōu xián   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xīn shǎng   着园中美丽的景色。
(2025三下·惠东期末)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2.
没   打    无   无       奇   艳
画   添    刻      剑    见   实
3. 春天到了,洛浦公园里鲜花盛开,   ,芬芳迷人。
4. “   ,耳听为虚。”只有亲眼看到才能判断真假。
5. 我们做事不能   ,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6.(2025三下·惠东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模样(mó) 都城(dū) B.差异(chā) 缝补(féng)
C.和弄(huó) 勺称(chèn) D.不禁(jìn) 前爪(zhuā)
7.(2025三下·惠东期末)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赶集 别致 傲漫 欣赏
B.价格 仿佛 池塘 痛苦
C.轮船 镇静 牧场 智慧
D.秘密 进步 香肠 蜡烛
8.(2025三下·惠东期末)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因释其耒/而守株。 D.绿阴/不减来时/路。
9.(2025三下·惠东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B.从房檐上落下的一颗颗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C.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D.冰柱好像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2025三下·惠东期末) 我能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0. 妈妈笑了笑,说:“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改为转述句)
11. 妈妈送了我美丽的一条红裙子。(修改病句)
12.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照样子用拟声词写一个句子)
(2025三下·惠东期末)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3. 居住在国外的爷爷,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更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这真是 “   ,   ”啊!
14. 动植物总是会给我们传递一些信息,正如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所写的“    ,   ”。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
15. 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正如古人说的“   ,   。 ”。
16.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讲诚信、守诺言的   ,聪明机智、帮助老百姓惩 治县官的   和急性子的 ,以及慢性子的   等人 物,还认识了植物朋友   、动物朋友   等。
17.(2025三下·惠东期末) 口语交际。
周末,你想推荐父母去哪儿游玩呢?你会怎么向他们推荐?注意将推荐的理由说清楚。
(2025三下·惠东期末) 课外阅读。
18.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A.《叶公好龙》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
19.“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东施效颦》 B.《邯郸学步》
C.《井底之蛙》 D.《螳螂捕蝉》
20.“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郑人买履》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南辕北辙》
2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  )得了好处。
A.鹬 B.蚌 C.打渔的人 D.过河的人
22.《望梅止渴》叙述的是(  )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A.刘备 B.曹操 C.关羽 D.孙权
(2025三下·惠东期末)课内阅读《火烧云》(节选),完成练习。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____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 会儿____。葡萄灰、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 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 尾巴,那匹马变模____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 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____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 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23.给选文中两个加点的“模”字注音。
24.在选文第2自然段的横线处,依照课文原文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25.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的第2~5自然段是围绕“   ”一句写的。 第2自然段的词语“   ”最能表现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而且快,第3~5自然段的 “一会儿、忽然、接着”表现了火烧云的   。
26.选文是按照“动物”“出现——形状变化——消失”的顺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请你也按照这种顺 序,用一种“动物”写火烧云的变化。
(2025三下·惠东期末)阅读短文《我爱花城》,完成练习。
我爱花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记得春节时,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 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 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 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 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 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吗?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27.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本文的中心句是:   
28.把“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吗?”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29.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①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   
②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③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30.第4自然段。作者写了菊花的   和   。请各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分别是   、   。
31.阅读了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32.(2025三下·惠东期末)在你的班级里肯定有很多很有特点的人,他们有的爱看书,有的爱运动,有的爱唱歌,有的 爱跳舞……让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呢?请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同学写一写,题目自拟。
要求:⑴围绕一个人,紧扣特点来写。⑵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工整。⑶不少 于3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吹拂;芬芳;聚集;悠闲;欣赏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吹拂”的“拂”不要写成形近字“佛”;“芬芳”的“芳”不要写成形近字“方”;“聚集”的“聚”不要写成同音字“具”。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吹拂;芬芳;聚集;悠闲;欣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答案】2.精;采;法;天;争;斗;蛇;足;舟;求;眼;为
3.争奇斗艳
4.眼见为实
5.刻舟求剑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词语意思等进行分类积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2.本题考查补写词语、词语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提不起劲头的样子。
无法无天:形容人肆无忌惮,不受法律或道德约束,行为放纵蛮横
争奇斗艳:竞相展示奇特、艳丽的风采。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搞糟。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眼见为实:亲眼看到的才认为是真实的,强调直接观察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精;采;法;天;争;斗;蛇;足;舟;求;眼;为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争奇斗艳”指花朵竞相绽放,比美斗丽,与“鲜花盛开”形成并列,同时“芬芳迷人”进一步补充了花香,逻辑通顺。
故答案为:争奇斗艳
4.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是中文经典谚语,强调直接观察比道听途说更可靠,与后文“亲眼看到才能判断真假”完全契合。
故答案为:眼见为实
5.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强调因循守旧、忽略事物变化的行为。符合句子语境。
故答案为:刻舟求剑
6.【答案】B
【知识点】多音字
【解析】【分析】A:模样(mó):错误。“模” 在表示 “样子” 时应读 mú,如 “模样”“模具”。都城(dū):正确。“都” 作为 “首都”“大城市” 时读 dū,如 “都城”“京都”。
结论:A 选项错误。
B:差异(chā):正确。“差” 在表示 “不同、区别” 时读chā,如 “差异”“差别”。缝补(féng):正确。“缝” 作为动词 “用针线连缀” 时读 féng,如 “缝补”“缝纫”。结论:B 选项全部正确。
C:和弄(huó):错误。“和弄” 意为 “搅拌、搅和”,应读huò nòng,而非 huó(huó 用于 “和面”“和泥”)。匀称(chèn):正确。
D:不禁(jìn):错误。“不禁” 意为 “抑制不住”,应读bù jīn。前爪(zhuā):错误。“爪” 在书面语中表示鸟兽的脚时读 zhǎo,如 “前爪”“鹰爪”;zhuǎ多用于口语(如 “鸡爪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多音字。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对学习过的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7.【答案】A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A.有误,傲慢:骄傲,瞧不起。故“漫”错误,应为“慢”。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8.【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
【解析】【分析】A:正确。“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前四字 “竹外桃花” 点明地点与主体(竹林外的桃花),后三字 “三两枝” 以数量词突出桃花稀疏的姿态, 故节奏划分为:竹外桃花/三两枝。
B: 错误。 “ 春江水暖鸭先知 ”意思是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故节奏划分为春江水暖/鸭/先知。
C: 错误。 “ 因释其耒/而守株 ” 意思是于是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 因” 作为句首连词(意为 “于是”),其后必须停顿以体现逻辑关系。
D: 错误。“ 绿阴/不减来时/路 ”意思是山路上绿树荫浓,与来的时候相比并没有减少。 正确的划分应为 “绿阴 / 不减 / 来时路”(二二二结构)。“绿阴” 是主语,“不减” 是谓语动词,“来时路” 是宾语,三者需依次停顿以保持语法完整性。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朗读节奏的理解。诗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9.【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本体是 “太阳”,喻体是 “大火球”,把太阳比作大火球。
B: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句话本体是 “小水滴”,喻体是 “珍珠”,把小水滴比作珍珠。
C: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没有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D: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句话本体是 “冰柱”,喻体是 “刀剑”,把冰柱比作刀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辨析。比喻就是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10.妈妈笑了笑,说,她明白了,她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11.妈妈送了我一条美丽的红裙子。
12.石头咚的一下子掉进水里。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了改写句子。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在明确做题方法和步骤后,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2)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3)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10.本题考查改为转述句。这句话改为转述句,把“我”改为“她”,“我们”改为“她们”,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
故答案为:妈妈笑了笑,说,她明白了,她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11.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做题时先要弄清句子属于什么毛病,然后再解答。
这句话语病是次序颠倒,把“ 美丽的 ”“一条”颠倒一下即可。
故答案为:妈妈送了我一条美丽的红裙子。
1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例句中“ 噌 ”是拟声词,突出了顾客跳起来的声音。仿写时注意拟声词的运用。如:石头咚的一下子掉进水里。
故答案为:石头咚的一下子掉进水里。
【答案】13.独自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6.宋庆龄;枣核;裁缝;荷花;燕子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运用;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本中古诗、名言、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3.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独自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漂泊异乡作异客,每逢佳节到来便加倍思念亲人。
故答案为:独自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4.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 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中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
故答案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本题考查名言填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故答案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6.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课文《我不能失信》课文讲述宋庆龄小时候为了教朋友小珍叠花篮,放弃去伯伯家看鸽子的机会,坚持留在家里等待。她的语言 “我不能失信啊” 直接点明诚信主题,让我们认识到她的诚信、守诺言。聪明机智、惩治县官的人物是出自民间故事《枣核》中的枣核。枣核虽身材矮小,却用智慧帮助村民夺回被县官抢走的牲口。他钻进驴耳朵赶驴、在公堂戏耍县官等情节,展现了 “以小搏大” 的民间智慧。
结合课文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可知,顾客急于求成,四天内四次修改衣服要求;慢性子裁缝则慢条斯理,始终未动工。
课文《荷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荷花 “挨挨挤挤” 的姿态、“清香扑鼻” 的气息,以及作者 “仿佛自己就是一朵荷花” 的想象,展现了植物的生命力与美感。
课文《燕子》从外形(“乌黑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飞行姿态(“斜着身子掠过”)、休憩场景(“闲散地在电线上休憩”)三个方面刻画燕子,语言简洁生动,充满画面感。
故答案为:宋庆龄;枣核;裁缝;荷花;燕子
17.【答案】1.爸爸妈妈,周末咱们去洛浦公园 玩吧!那里现在正是春天,风景特别美!2.公园里的桃花、樱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像一幅画一样!咱们可以拍照,还能闻到花香,特别舒服。3.公园里有一条长长的河边步道,咱们可以慢慢散步,吹吹风,放松心情。您俩平时工作那么累,正好休息一下。4.还可以带点小零食,在草地上野餐!如果天气好,咱们还能租辆三人自行车,一起骑车,肯定特别好玩!
【知识点】推荐介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实践作业、口语交际。完成此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结合生活实际可推荐。如:1.爸爸妈妈,周末咱们去洛浦公园 玩吧!那里现在正是春天,风景特别美!
2.公园里的桃花、樱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像一幅画一样!咱们可以拍照,还能闻到花香,特别舒服。
3.公园里有一条长长的河边步道,咱们可以慢慢散步,吹吹风,放松心情。您俩平时工作那么累,正好休息一下。
4.还可以带点小零食,在草地上野餐!如果天气好,咱们还能租辆三人自行车,一起骑车,肯定特别好玩!
故答案为: 1.爸爸妈妈,周末咱们去洛浦公园 玩吧!那里现在正是春天,风景特别美!
2.公园里的桃花、樱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像一幅画一样!咱们可以拍照,还能闻到花香,特别舒服。
3.公园里有一条长长的河边步道,咱们可以慢慢散步,吹吹风,放松心情。您俩平时工作那么累,正好休息一下。
4.还可以带点小零食,在草地上野餐!如果天气好,咱们还能租辆三人自行车,一起骑车,肯定特别好玩!
【点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答案】18.C
19.B
20.D
21.C
22.B
【知识点】其他中国名著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18.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A:《叶公好龙》主人公是叶公,讽刺表面爱好某事物却并非真心的人。
B:《刻舟求剑》主人公是楚国人,讽刺拘泥成法、不知变通的行为。
C:《滥竽充数》主人公是南郭先生,讲述他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中凑数,最终因齐湣王要求独奏而露馅的故事。
D:《纪昌学射》主人公是纪昌,强调刻苦练习对掌握技能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C
19.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A:《东施效颦》讲的是东施模仿西施皱眉,结果更丑,讽刺盲目模仿却适得其反,但未涉及“丧失原有技能”。
B:《邯郸学步》讲的是燕国人到邯郸学走路,不仅没学会别人的步法,连自己原本的走路方式也忘了,最终只能爬行回去。这一寓言明确体现“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原有技能”的寓意。
C:《井底之蛙》讽刺眼界狭窄、见识短浅,与“模仿”无关。
D:《螳螂捕蝉》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同样不涉及“模仿导致丧失技能”。
故答案为:B
20.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A:《郑人买履》讽刺拘泥成法、不知变通的人(只信尺码,不信脚的实际尺寸),与“行动与目的相反”无关。
B:《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担心天塌地陷),核心是“过度担忧”,不涉及行动与目的的矛盾。
C:《塞翁失马》强调“祸福相依”的辩证关系(坏事可能变好事,反之亦然),与“行动方向错误”无关。
D:《南辕北辙》故事中,有人欲往南方却驾车向北行,且固执地认为“马好、钱多、车夫技术好”就能到达目标。其核心寓意正是“行动方向与目的完全相反”,最终离目标越来越远。
故答案为:D
21.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A(鹬)与B(蚌):二者因争斗被渔夫捕获,均未获得好处。C(打渔的人):渔夫趁鹬蚌相持时将其一并抓获,是实际得利的第三方。D(过河的人):故事中未提及“过河的人”,属无关选项。
故答案为:C
22.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讲述的是东汉末年曹操率军行军途中的故事:当时士兵因长途跋涉极度口渴,士气低落。曹操为鼓舞士气,谎称前方有片梅林,梅子酸甜可解渴。士兵听后联想到梅子的酸味,口中生津,暂时缓解了口渴,得以继续前进。A(刘备)、C(关羽)、D(孙权):均为三国时期其他势力代表人物,但历史或典故中无他们与“望梅止渴”相关的记载。B(曹操):是故事的核心人物,通过“望梅”的心理暗示解决了士兵口渴的问题,符合史实与典故内容。
故答案为:B
【答案】23.mó;mú
24.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
25.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形状变化迅速
26. 忽然出现了一只小鹿。它低着头,鹿角像两根细树枝微微翘起,四条腿纤细却有力,像是正低头啃食着草叶。
过了两三秒钟,小鹿的身子开始拉长,鹿角变得又粗又大,像两棵小树杈;原本细短的腿延长了许多,后蹄高高抬起,仿佛要向前猛冲。看的人正惊叹它的灵动,小鹿的轮廓却渐渐模糊——头先淡了,接着腿变得透明,最后只剩下一团淡淡的影子,眨眼间就消散在火烧云里了。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3.本题考查多音字。“ 模糊 ” 形容不分明;不清楚。“模”读 mó 。“一模一样” 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两样。 “模”读 mú 。
故答案为:mó;mú
24.本题考查原文填空。原句为: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 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故答案为: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
25.本题考查中心句的把握、段落词句的理解。仔细阅读选文, 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第3~5自然段主要讲了火烧云形状变化极多。所以,第2~5自然段是围绕“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一句写的。第2自然段中“一会儿”重复出现四次,依次描述了火烧云颜色的快速切换(红彤彤→另一种颜色→半紫半黄→另一种颜色),直接体现了颜色变化“多且快”的特点。第3~5自然段用“一会儿、忽然、接着”串联起火烧云形状的变化过程(马→大狗→大狮子),这些时间副词强调了形状变化的“快速、短暂”,突出其“形状变化迅速”的特点。
故答案为: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变化迅速
26.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平时观察,按照题干要求写话即可。如:忽然出现了一只小鹿。它低着头,鹿角像两根细树枝微微翘起,四条腿纤细却有力,像是正低头啃食着草叶。过了两三秒钟,小鹿的身子开始拉长,鹿角变得又粗又大,像两棵小树杈;原本细短的腿延长了许多,后蹄高高抬起,仿佛要向前猛冲。看的人正惊叹它的灵动,小鹿的轮廓却渐渐模糊——头先淡了,接着腿变得透明,最后只剩下一团淡淡的影子,眨眼间就消散在火烧云里了。
故答案为:忽然出现了一只小鹿。它低着头,鹿角像两根细树枝微微翘起,四条腿纤细却有力,像是正低头啃食着草叶。过了两三秒钟,小鹿的身子开始拉长,鹿角变得又粗又大,像两棵小树杈;原本细短的腿延长了许多,后蹄高高抬起,仿佛要向前猛冲。看的人正惊叹它的灵动,小鹿的轮廓却渐渐模糊——头先淡了,接着腿变得透明,最后只剩下一团淡淡的影子,眨眼间就消散在火烧云里了。
【答案】27.时间;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28.在每家的窗台上,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
29.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亭亭玉立
30.颜色多;姿态美;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31.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花城的花以及花城的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27.本题考查文段写作顺序、中心句的把握。结合文中句子“ 记得春节时 ”“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 ”“ 秋风飒飒 ”“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 ”可知,本文按时间顺序写出了花城四季开放的花:春天的木棉花,夏天的白兰花、凤凰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水仙花。“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既是对选文内容的总结,又通过此句表现了作者对花城的喜爱和对装点花城的人们的赞美。
故答案为:时间;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28.本题考查句子之间的转换。“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吗?”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把“ 不正有 ”改为“有”,问号改为句号,去掉语气词即可。
故答案为:在每家的窗台上,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
29.本题考查词语理解。① 文中“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眼花缭乱”,意为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②文中“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 “目不暇接”意为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与“眼花缭乱”并列描述菊花数量多、姿态繁复的状态。
③ 文中 “亭亭玉立” 用来形容水仙花“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的挺拔姿态,符合“花木形体挺拔”的释义。
故答案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亭亭玉立
30.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句子“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可知,写了菊花的颜色多; 结合文中句子“菊花的姿态更美,有 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可知,写了菊花的姿态美。“五颜六色”在文中形容菊花的颜色非常多;“ 千姿百态 ”在文中形容菊花的姿态非常多。
故答案为:颜色多;姿态美;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31.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从段落中的三个“我爱”可知,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花城的花以及花城的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花城的花以及花城的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2.【答案】我的“运动达人”同桌 我的同桌李明,是个名副其实的“运动达人”。
体育课上,他就像一匹脱缰的骏马。每次跑步比赛,老师一声令下,他便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他的步伐矫健有力,双臂有节奏地摆动着,很快就把其他同学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记得那次学校运动会的400米赛跑,他全程保持领先,最后冲过终点线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同学们都为他欢呼喝彩。
篮球场上的他,更是光芒四射。他熟练地运球,灵活地穿梭在对手之间,眼神专注地盯着篮筐,一个漂亮的起跳,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入篮筐。他还经常组织我们进行篮球友谊赛,在比赛中,他不仅展现出超强的个人实力,还不断给队友传球、指导战术,带着大家一起
享受运动的乐趣。
课余时间,他也闲不住。跳绳、踢键子、打羽毛球.各项运动他都得心应手。他常说:“运动能让我充满活力,还能锻炼意志。”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渐渐爱上了运动。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是自由命题作文,要求在你的班级里选择一个让你印象最深的人写一篇习作。你班级里的同学都有各自的爱好,不同的特长,想想他们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确定好要写的人。可以通过一件事详细描写这个人的特点,也可通过描写他(她)的其他方面突出他(她)的品质,体现出你的印象深刻。无论写什么,都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这篇作文以“运动达人”为核心,通过具体场景和生动细节,成功塑造了一位热爱运动、活力十足的同桌形象,读来真实亲切。作者巧用生活场景串联人物特点:体育课上的跑步比赛,用“脱缰的骏马”“离弦之箭”的比喻,直观展现李明的速度与爆发力;篮球场上的运球、起跳、投篮,细节描写精准,“穿梭”“专注”“优美的弧线”等词,活画出他的灵活与技术;课余时间的多元运动(跳绳、踢毽子、羽毛球),则体现他对运动的热爱不仅限于擅长,更在于享受。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