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1.(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书写展示,请用楷体认真抄写下面的句子,要求书写正确、格式规范、干净美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2.(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大海开始发怒,狂风卷起巨浪,我吓得xīn jīng dǎn zhàn !我们的船在浪里颠簸摇晃,像一片小叶子。我紧紧抓住栏杆,心在xiōng táng 里剧烈跳动,qíng bù zì jīn 地惊呼出声。不知过了多久,风渐渐小了,大海终于huī fù 了静谧。望着风平浪静的大海,我深深感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如此miǎo xiǎo !(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查字典。小语不理解“纵横”的意思,请你帮他选择恰当的意思,将序号填入横线上。3.他的书法笔势纵横,一气呵成。 4.梯田如棋盘般纵横交错。 5.铁骑纵横千里,所向披靡。 6.(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揿电铃(qín) 监生(jiān) 龇牙咧嘴(zǐ) 踉跄(qiàng)B.发怔(zhèng) 徘徊(huí) 膘肥体壮(biāo) 窈窕(yáo)C.矜持(jīn) 玉箸(zhù) 自愧弗如(fú) 涟漪(yī)D.威吓(xià) 镌刻(juān) 踌躇(chú) 教诲(huì)7.(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妒忌 锻炼 喉咙 手急眼快B.眷恋 慈祥 船艄 养尊处优C.桅杆 祷告 露馅儿 摩拳擦掌D.瘙痒 难堪 屏障 出谋画策8.(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下列选项中关于年龄称谓正确的一项是( )小语的爸爸今年四十岁,正值____之年。妈妈比爸爸小5岁,爷爷年龄是妈妈的2倍,爷爷进入____之年。爷爷比奶奶大10岁,奶奶今年已届____之年。小语刚满5岁,姐姐比小语大10岁,姐姐刚好____。A.①而立 ②花甲 ③古稀 ④豆蔻B.①不惑 ②古稀 ③花甲 ④及笄C.①而立 ②古稀 ③花甲 ④及笄D.①不惑 ②古稀 ③花甲 ④豆蔻9.(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在汉字的综合性学习中,小语对汉字的演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参观博物馆时,小语发现了 这样一个字,小语分析这个字的字形、字体应该是( )A.“恋”字 隶书 B.“恋”字 小篆C.“思”字 隶书 D.“思”字 小篆10.(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名著不可以囫囵吞枣,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要反复琢磨,务必理解它的准确意思,这样才能汲取名著的精华。B.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颜勤礼碑》是其代表作之一。C.作为讲解员,可以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内容作出调整。D.阅读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11.(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下列句子中,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们在寒冬中快乐地玩冰,就像诗句“稚子金盆脱碗冰,彩丝穿取当银锭”里描绘的那样,充满童趣。B.同学间因为小事起争执,老师劝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大家要宽容相待,别为琐事伤了和气。”C.小林比赛前紧张得手心冒汗,队友拍拍他肩膀说:“别担心,你可是‘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肯定没问题!”D.妈妈每天早起晚睡照顾家人,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想起“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心中满是感激。12.(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品诗词本学期,小语学了很多古诗词,当他看到农民辛勤劳作时,想起了:“ ,村庄儿女各当家。”当站在玉门关外,他想用“黄沙百战穿金甲, 。”来赞扬将士们戌守边关的决心。当登上华山山顶,小语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三万里河东入海, 。”(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赏美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洒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色》13.这一语段中,作者对月下荷塘运用了 描写。14.用“动志描写”,写一写“青蛙跳入池塘”之后的画面。青蛙跳入池塘, 。15.(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3处)南宋社会名将岳飞从小立志效国,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抱国”四个大字。岳飞率领亲家军多次打败金军,他常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方可太平。”通过阅读“岳飞传”,使我深刻体会到,爱国不仅需要满腔热忱,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读名著,完成练习16.请根据以下四则信息判断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A.薛宝钗 唐僧 诸葛亮 张飞B.林黛玉 唐僧 诸葛亮 张飞C.薛宝钗 唐僧 曹操 关羽D.林黛玉 唐僧 曹操 关羽17.假如这四人突然转学到你们班,请为他们分配最适合的校园职务,并说明理由。我推荐 担任 职务,推荐理由: 。(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文言文阅读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①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②。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③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④两字。”因⑤听⑥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⑦欢笑。乃以驴赐恪。注释:①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②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③长检:狭长的标签。④益:增加。⑤因:于是。⑥听:准许,同意。⑦举坐:所有在座的人。18.下列加点字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人牵一驴入(派,让) B.乞请笔益两字(请求)C.题目(书写,题写) D.乃以驴赐格(以为,认为)19.对于“恰续其下曰‘之驴’”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诸葛恪继续在下面说“这是驴”。B.诸葛恪在纸条下方接着写了“之驴”。C.诸葛恪追着驴说“这是驴”。D.诸葛恪把驴牵到下面说“这是驴”。20.阅读文章,用自己的话补全诸葛恪思维决策过程。(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科技与文化传承材料一:古籍修复新科技合合信息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古籍修复模型,能利用AI技术实现改造建筑物的数字化修复。通过这种方式,能对古籍中的文字、图形等内容进行多样化解析,将散落的典籍文献转化为可检索、可关联的“活态数据库”,让抽象晦涩的传统文化内容变得通俗化,更易于人们理解和学习。材料二:故宫游览新潮流故宫博物院对2019年与2024年,游客体验项目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材料三:当昆曲遇见AI苏州戏曲博物馆用人工智能分析上百段昆曲唱腔,生成新曲《牡丹亭·未来版》。演唱会上,机器人水袖翩翩,全息投影牡丹花随唱词绽放。00后观众小琳说:“没想到爷爷奶奶爱的昆曲,也能这么酷!”21.结合三则材料,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AI技术修复古籍的主要作用是把纸质书变成电子书,方便保存。 ②苏州戏曲博物馆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经典昆曲唱腔后,创作出了《牡丹亭·未来版》。 ③AI古籍修复模型只能修复文字,不能处理图片和图画。 ④故宫游览体验项目中的“数字文物修复体验课”是2024年才推出的。 22.三则材料中,科技分别从什么方面助力文化传承,请选择序号填入表格。阅读材料 文章标题 助力方向材料一 古籍修复新科技 ____材料二 故宫游览新潮流 ____材料三 当昆曲遇见AI ____A.互动与体验 B.保护与拯救 C.创作与创新 D.记录与存档23.科技助力之争:陕西某博物馆用AI修复唐代壁画《乐舞图》,让色彩鲜艳如新的同时,却同步掩盖了原作的自然老化裂痕和不同年代的补绘笔触,这引发了讨论:一方认为:这些“皱纹”是不同时代匠人对话的证据,过度美化会导致历史信息丢失。另一方认为:修复守护了文化遗产,而且修复后的壁画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吸引了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我认为 ,理由是 (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现代文阅读部分歪儿冯骥才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好踢。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觉得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儿,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仰头望向他第二楼那扇黑漆漆的玻璃窗。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芦笋罐儿。我的心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儿:“歪儿,快下来!用你的罐儿玩!”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和____描写,“我”此时可能在想____。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在玩“手心手背”时,大家相互配合,早早淘汰他;有时,他不小心坐庄,大家相互使个眼色,故意被他捉住顶替他。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像晨星一样光亮!⑦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每个人都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24.请认真阅读短文,把下图补充完整。25.短文第④自然段,描写玩“踢罐电报”时,用“我”的 和歪儿的 形成对比(用文中词语回答),这样写的好处是 。26.短文第⑤自然段画横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我”此时可能在想什么?请把批注框中的批注补充完整。27.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情感)是( )A.童年的游戏是人生最珍贵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玩过的“踢罐电报”的喜爱与怀念。B.当你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内心的成长与温暖。C.年龄增长比“我”懂得不该嘲笑身体有缺陷的人。D.赞扬儿童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依然坚持参与游戏的坚强品质。28.(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习作冯骥才说“每个人都有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些被他人“点亮”或“点亮”他人的瞬间,也许是老师的一句话语,也许是同学的一个眼神,也许是下雨时递过来的一把伞……这些都是成长中最珍贵的记忆。要求:围绕主题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用具体事例写出真实感受,不少于35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知识点】汉字书写【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 家 ”和“ 避 ”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2.【答案】心惊胆战;胸膛;情不自禁;恢复;渺小【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胸膛”的“膛”不要写成形近字“淌”,“恢复”的“恢”不要写成同音字“回”,“渺小”的“渺”不要写成形近字“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 正确和美观。故答案为:心惊胆战;胸膛;情不自禁;恢复;渺小【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答案】3.②4.①5.③【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多义词“纵横"在不同语境中的理解。核心思路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侧重点。破题关键在于:1区分“纵横”的三个义项:①横竖交错;②奔放自如;③奔驰无阻。2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描述,如“笔势"“交错”“千里”等,对应不同义项的特征。3.“他的书法笔势纵横,一气呵成。”句中“笔势”强调书写时笔画的流动感和力度。“一气呵成”说明动作连贯、不受拘束。对应义项②(奔放自如),体现书法的洒脱。故答案为:②4.“梯田如棋盘般纵横交错。”句中“交错”直接提示线条交叉的状态。“棋盘”是横竖格子的典型例子。对应义项①(横竖交错),描述空间布局。故答案为:①5.“铁骑纵横千里,所向披靡。”句中“千里”强调跨越广阔地域。“所向披靡”说明势不可挡。对应义项③(奔驰无阻),突出行动的迅猛。故答案为:③6.【答案】C【知识点】字音【解析】【分析】选项A, 揿电铃( qín ):错误, 应读qìn 。监生( jiān ):错误,“监"在“监生”中读 jiàn ,龇牙咧嘴(zǐ) :错误,应读 zī。选项B, 徘徊(huí) :错误。“徊"正确读音为huái。选项C,正确。选项D,威吓(xià):错误。“吓"在“威吓”中应读hè。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形近字、易错字的读音辨析。解题关键在于准确记忆常见字词的正确读音,尤其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发音差异,以及形近字的读音区别。需逐项排除错误选项,重点核对加点字的拼音是否正确。7.【答案】C【知识点】词形辨析【解析】【分析】A.手急眼快:应为“手疾眼快”(“疾”表示迅速)。B.慈详:应为“慈祥”(“祥"表示和善)。C.正确。D.出谋画策:应为“出谋划策”(“划”指计划,“画”为书写动作)。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8.【答案】B【知识点】词汇运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年龄称谓的准确运用,需结合具体年龄判断对应的称谓。关键点在于:1.掌握常见年龄称谓的对应年龄:如“而立”(30岁)、“不惑”"(40岁)、“花甲”(6o岁)、“古稀”(70岁)、“豆蔻”(约13岁)、“及笄”(15岁)。2.理清题目中人物年龄关系:通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的年龄计算,确定每个空对应的准确年龄,再匹配称谓。第一个空(爸爸40岁),不惑之年对应40岁,因此选“不惑”。第二个空(爷爷年龄),妈妈年龄:40-5=35岁,爷爷年龄:35×2=70岁,古稀之年对应70岁,因此选“古稀”。第三个空(奶奶年龄),爷爷比奶奶大10岁,奶奶年龄:70-10 =60岁,花甲之年对应60岁,因此选“花甲”。第四个空(姐姐年龄),小语5岁,姐姐年龄:5+10=15岁,及笄之年对应15岁(泛指成年),因此选“及笄”。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中国古代对于年龄特殊称谓的积累与应用,结合平时的积累与理解完成。在课内外的学习中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9.【答案】D【知识点】汉字演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字体演变和字形结构的辨识能力。“思”与“恋”的区别:“思”下半部分为“心”,而“恋”下半部分为“心”与“亦”的组合。若字形下半部分仅含“心”,则应为“思”。小篆特点:笔画细长,结构匀称,如“思”字小篆写法中,“田”和“心”均呈圆润线条。隶书特点:笔画方折,横画末端上扬,如“思”字隶书写法中,“田”部分横画明显上扬。题目中字体特征:若字形笔画圆润、结构匀称,则应为小篆;若横画上扬,则为隶书。综合判断,题目中字形为“思”,且字体特征符合小篆,(圆润线条),故正确选项为D。故答案为:D【点评】解题关键在于:1.区分“思”与“恋”的字形:“思"由“田”和“心”组成,“恋"由“亦”(变形)和“心“组成。2.识别字体特征:小篆字形圆润、线条均匀,隶书字形方正、横画末端上扬。3.结合博物馆常见文物:秦代统一文字后,小篆多用于官方碑刻,隶书则在汉代广泛使用。10.【答案】A【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语文学习方法、文学常识、阅读策略的理解。核心在于辨析选项中表述不准确的内容。A.“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要反复琢磨,务必理解它的准确意思”的表述存在问题。阅读名著时,遇到生僻词可结合上下文推测大致含义,不必过度纠结每个词语的精准解释,否则可能影响整体阅读体验。因此,选项A的表述过于绝对,是错误的。B.颜真卿是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法特点为“筋肉丰满,浑厚有力”,《颜勤礼碑》确为其代表作。此选项表述正确。C.讲解员需根据听众反应调整内容,以增强讲解效果。此选项符合实际工作要求,表述正确。D.将自己代入文中“我”的视角,能更深刻体会情感。此阅读策略有效,表述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需注意:1.名著阅读方法是否合理;2.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是否正确;3.讲解员职责的灵活性;4.阅读代入感的作用。11.【答案】C【知识点】歇后语;惯用语、俗语;古诗词运用【解析】【分析】A:诗句出自宋代杨万里《稚子弄冰》,描写儿童玩冰的童趣,与“孩子们寒冬玩冰”场景完全契合。B:孔子《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强调宽容豁达,符合老师劝解争执的语境。C“早开的红梅——枝独秀”是歇后语,原意强调“早”和“独”,比喻某人或某事领先、独特。问题:小林比赛前紧张,队友用此句鼓励他“肯定没问题”。但“枝独秀”侧重“独特出众”,与“消除紧张”无直接关联,且可能暗示“独自优秀”,反而加重压力。引用与语境不匹配,属于不当使用。D:诗句出自翁卷《乡村四月》,描写农忙景象,与“妈妈辛勤劳作"形成类比,表达感激合理。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或俗语引用恰当性的判断。核心思路在于理解各选项中引用内容的原意与语境是否匹配。需注意:1.诗句或俗语的本意(如描写对象、情感倾向);2.引用场景与原意的契合度(如是否符合语境、是否产生歧义);3.比喻或象征意义是否合理(如选项C中“早开的红梅”是否适合表达信心)。12.【答案】昼出耘田夜绩麻;不破楼兰终不还;五千仞岳上摩天【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对应的诗句。第一空场景:农民辛勤劳作,对应诗句:出自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前句描写农民白天耕田、夜晚搓麻的辛劳,后句点明男女各司其职。第二空场景:将士成守边关的决心对应诗句:出自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后句通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直接表达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坚定信念。第三空场景:登华山山顶的感慨对应诗句:出自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后句用夸张手法描写华山的高峻,与“三万里河”形成对仗。故答案为:昼出耘田夜绩麻;不破楼兰终不还;五千仞岳上摩天【点评】解题关键在于:1.联系诗句主题:根据题目中描述的场景(如农民劳作、将士成边、登高望远),回忆学过的相关诗句。2.抓住关键词:如“村庄儿女各当家"对应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玉门关对应王昌龄的《从军行》,华山对应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 .注意诗句完整性:填写时需确保诗句前后连贯,符合原诗内容。【答案】13.静态14.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水花轻轻溅起,又迅速恢复平静。【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文章大意理解【解析】【点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辨析与运用,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13.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判断。原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用'静静‘修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中‘浮起'虽是动词,但整体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用比喻手法强化静态美感,没有明显动作变化。故答案为:静态14.本题考查动态描写能力。需抓住'跳入'后的瞬间变化:①水花溅起的瞬间动态(如'溅起');②涟漪扩散的过程(如'泛起层层');③动态消退的结果(如"恢复平静')三个层次构成完整的动态画面。故答案为: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水花轻轻溅起,又迅速恢复平静。15.【答案】用修改符号将“ 社会 ”删掉;用修改符号将“抱"改为“报”;用修改符号将“使”删除。【知识点】修改病句【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成分残缺;前后矛盾;用词不当;词序颠倒;搭配不当;语义重复;不合逻辑;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该语段有三处错误:1.“ 社会 ”删掉2.“精忠抱国”应改为“精忠报国”。3.“通过阅读‘岳飞传’,使我深受体会到”应改为“通过阅读‘岳飞传’,我深受体会到”:句子成分冗余,“使”字多余,应删除。故答案为:用修改符号将“ 社会 ”删掉;用修改符号将“抱"改为“报”;用修改符号将“使”删除。【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答案】16.D17.林黛玉;文学社社长职务;她才华出众,擅长写诗填词,在大观园诗社中多次夺魁,能带领同学们开展丰富的文学活动。【知识点】推荐介绍;其他文学常识【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阅读,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16.关键线索:1第一则信息:“居住在潇湘馆,院子里全是竹子”→林黛玉(潇湘馆是黛玉住所,竹子象征其清高性格)。2第二则信息:诗句中“西天万里求其法”→唐僧(西天取经的核心人物)。3第三则信息:职务“曹魏集团创始人”,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曹操(符合其政治家身份与经典台词)。4第四则信息:生平“桃园结义→镇守荆州”→关羽(刘备结义兄弟,曾镇守荆州)排除干扰项:选项A、B中“诸葛亮”不符合第三则信息(职务为曹魏集团创始人)。选项B中“张飞"不符合第四则信息(张飞未镇守荆州)。正确答案为D。故答案为:D17.推荐逻辑示例:1林黛玉→文学社社长:才华横溢,擅长写诗(如海棠诗社活动)。2唐僧→德育主任:坚守原则,注重品德教育(取经途中严守戒律)。3曹操→学生会主席:领导力强,善于统筹(官渡之战以少胜多)。4关羽→体育部长:武艺高强,忠义可靠(温酒斩华雄)。我推荐林黛玉担任文学社社长职务,推荐理由:她才华出众,擅长写诗填词,在大观园诗社中多次夺魁,能带领同学们开展丰富的文学活动。故答案为:林黛玉;文学社社长职务;她才华出众,擅长写诗填词,在大观园诗社中多次夺魁,能带领同学们开展丰富的文学活动。【答案】18.D19.B20.公开羞辱诸葛格的父亲诸葛瑾;会默认孙权的侮辱,损害家族名誉;会激怒孙权,可能招致更严重的羞辱。【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点评】文言实词理解、句意翻译、文本逻辑推断。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一样,必须通过背诵一定数量的文章去积累语言,掌握文言的字、词和句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它们在词意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别。1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D选项中的'以在'乃以驴赐恪’中是介词'把的意思,指孙权把驴赏赐给诸葛 格 。而选项中解释为'以为,认为',明显与‘把东西给人'的赏赐动作不符。其他选项皆可对应:A的'使'对应命令动作,B的乞请是请求,C的'题'指书写动作。故答案为:D19.关键理解'续其下'的动作。原句长检其面'指在驴脸上贴长标签,而诸葛恪是在原有‘诸葛子瑜'的题字后面接着写'之驴',形成'诸葛子瑜之驴。B选项准确描述了这个动作,其他选项中的‘下方'误作位置描述、'追着驴'等均不符合原文情境。故答案为:B20.孙权在群臣面前展示'诸葛子瑜'的驴脸标签,意在公开嘲讽诸葛瑾面容似驴(第一段末句);若忍气吞声会坐实悔辱(需联系古代家族名誉观念);直接争辩可能触怒君主。诸葛恪通过添加'之驴'二字,既化解父亲受辱的危机,又巧妙赢得赏赐(结尾'举坐欢笑'体现化解成功)。故答案为:公开羞辱诸葛格的父亲诸葛瑾;会默认孙权的侮辱,损害家族名誉;会激怒孙权,可能招致更严重的羞辱。【答案】21.正确;正确;错误;错误22.C23.我认为科技修复壁画应适度,不能过度美化。;一方面,壁画上的自然老化裂痕和不同年代的补绘笔触是历史的痕迹,承载着不同时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艺,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过度美化会掩盖这些珍贵的历史信息,不利于后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另一方面,虽然科技修复能让壁画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但这种关注应建立在尊重和保护历史原貌的基础上,适度修复既能让壁画以较好的状态展示,又能保留其历史价值,这才是对文化遗产真正的守护。【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多练多思考,我们就能熟练解题。21.① 利用AI技术实现改造建筑物的数字化修复。通过这种方式,能对古籍中的文字、图形等内容进行多样化解析,将散落的典籍文献转化为可检索、可关联的“活态数据库”,让抽象晦涩的传统文化内容变得通俗化,更易于人们理解和学习。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正确。② 苏州戏曲博物馆用人工智能分析上百段昆曲唱腔,生成新曲《牡丹亭·未来版》。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正确。③AI古籍修复模型不仅能修复文字,也能处理图片和图画,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④故宫游览体验项目中的“数字文物修复体验课”是2019年才推出的。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故答案为: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错误2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及科技助力文化传承方向的匹配能力。核心思路是通过材料标题中的关键词,结合选项中的科技作用方向,进行逻辑对应。破题关键在于:1抓取材料标题中的核心领域(如古籍修复、游览方式、昆曲与Al);2分析科技在该领域的具体作用〔如修复属于保护,游览方式创新属于互动体验,AI创作属于创新);3排除干扰项(如“记录与存档”未在材料标题中直接体现)。材料一:古籍修复新科技。关键词:“古籍修复”指向对文化遗产的物理保护。对应方向:B.保护与拯救(科技手段用于修复古籍、防止文化载体损毁)材料二:故宫游览新潮流·关键词:“游览新潮流”暗示通过科技提升参观体验。对应方向:A.互动与体验(如虚拟现实、数字导览等技术增强游客互动)。材料三:当昆曲遇见AI关键词:“Al”与艺术形式结合,强调创作方式革新。对应方向:C.创作与创新(AI技术辅助或改变传统艺术创作过程)。故答案为:B;A;C23.此题考查就某一观点谈看法的能力。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我认为科技修复壁画应适度,不能过度美化。理由是:一方面,壁画上的自然老化裂痕和不同年代的补绘笔触是历史的痕迹,承载着不同时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艺,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过度美化会掩盖这些珍贵的历史信息,不利于后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另一方面,虽然科技修复能让壁画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但这种关注应建立在尊重和保护历史原貌的基础上,适度修复既能让壁画以较好的状态展示,又能保留其历史价值,这才是对文化遗产真正的守护。故答案为:我认为科技修复壁画应适度,不能过度美化。理由是:一方面,壁画上的自然老化裂痕和不同年代的补绘笔触是历史的痕迹,承载着不同时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艺,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过度美化会掩盖这些珍贵的历史信息,不利于后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另一方面,虽然科技修复能让壁画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但这种关注应建立在尊重和保护历史原貌的基础上,适度修复既能让壁画以较好的状态展示,又能保留其历史价值,这才是对文化遗产真正的守护。【答案】24.拿歪儿取乐;歪儿挨打;深感内疚;歪儿回来25.迅猛威风;疲于奔命;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26.动作;心理;歪儿看着小伙伴们的游戏因为少了自家的铁罐,而使快乐减色许多,虽然之前曾经受到他们的欺负,但是终究于心不忍,不计前嫌地把铁罐从窗口扔了下去,希望小伙伴们能尽兴的游戏。歪儿的这一举动,表现了他善良、淳朴的本性。27.B【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我”和小伙伴在玩游戏时欺负身材矮小的歪儿,但因歪儿热爱这项游戏,不顾自己跑步的奇怪姿势和我们的嘲弄,为我们提供铁罐还加入了游戏;直到有一次歪儿为我们的捉弄而哭泣,他妈妈对他的谴责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以后,我们对歪儿体贴帮助,让他在游戏中感受来自朋友的关爱和尊重带来的温暖。我们的行为终于使他的心灵充满阳光,从而点亮了他的眼睛。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2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第④段中的“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可知,歪儿坐庄时,我“拿歪儿取乐”,根据第④段中“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可知,“歪儿挨打”时,我感到不安,根据第⑤段中“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可知,歪儿扔罐儿给我时,我“深感内疚”;根据第⑦段中的“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异常的快乐啊!"可知,“歪儿回来”,让我感到异常的快乐。故答案为:拿歪儿取乐;歪儿挨打;深感内疚;歪儿回来25.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解答时需要从人物形象和情节作用方面加以分析。第④段中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一是与歪儿的疲于奔命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和伙伴们对歪儿的欺负;二是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故答案为:迅猛威风;疲于奔命;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26.本题考查描写方法,解答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此时歪儿已经不和我们游戏,他发现我们的没有好用的铁罐还能把自己的芦笋罐儿贡献出来,说明歪儿是个善良、淳朴的孩子,运用的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故答案为:动作;心理;歪儿看着小伙伴们的游戏因为少了自家的铁罐,而使快乐减色许多,虽然之前曾经受到他们的欺负,但是终究于心不忍,不计前嫌地把铁罐从窗口扔了下去,希望小伙伴们能尽兴的游戏。歪儿的这一举动,表现了他善良、淳朴的本性。27.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阅读可知,文章通过描写"踢罐电报”游戏,叙述了起初,“我”因身体优越享受游戏中的胜利,而忽视了歪儿的艰辛。后因歪儿不再出现,“我”意识到了游戏失去的乐趣和对歪儿的不公,产生愧疚并主动邀请歪儿加入。歪儿又重新回到我们中间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便是游戏中,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关爱与尊重,通过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关爱,才能让人们展现出最好的一面,构筑美好的世界。故选B。故答案为:B28.【答案】那个点亮我的瞬间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有无数个瞬间如繁星般闪烁,但那个被老师“点亮”的瞬间,却格外耀眼。那是一次数学考试,我考得很糟糕。试卷发下来,看着那刺眼的分数,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我垂头丧气地坐在座位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时,老师走到了我身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温和地说:“一次失败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老师的话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心中的阴霾。我抬起头,看着老师鼓励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力量。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分析错题,努力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成绩逐渐提高。那个被老师“点亮”的瞬间,让我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对,就能迎来成功。它成为了我成长中最珍贵的记忆。【知识点】叙事类作文【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点评】文章中选的事例特别好,能够很好地突出“点亮”这一主题,叙述过程中的条理也较为清晰,文章内容丰富。不足之处是文章语言仍不够生动,有几处原本应该用描绘性的词语进行具体描写的地方却被一笔带过了,因此,需要在文章中增加故事发生时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才能让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1 / 1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1.(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书写展示,请用楷体认真抄写下面的句子,要求书写正确、格式规范、干净美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答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知识点】汉字书写【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 家 ”和“ 避 ”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2.(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大海开始发怒,狂风卷起巨浪,我吓得xīn jīng dǎn zhàn !我们的船在浪里颠簸摇晃,像一片小叶子。我紧紧抓住栏杆,心在xiōng táng 里剧烈跳动,qíng bù zì jīn 地惊呼出声。不知过了多久,风渐渐小了,大海终于huī fù 了静谧。望着风平浪静的大海,我深深感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如此miǎo xiǎo !【答案】心惊胆战;胸膛;情不自禁;恢复;渺小【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胸膛”的“膛”不要写成形近字“淌”,“恢复”的“恢”不要写成同音字“回”,“渺小”的“渺”不要写成形近字“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 正确和美观。故答案为:心惊胆战;胸膛;情不自禁;恢复;渺小【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查字典。小语不理解“纵横”的意思,请你帮他选择恰当的意思,将序号填入横线上。3.他的书法笔势纵横,一气呵成。 4.梯田如棋盘般纵横交错。 5.铁骑纵横千里,所向披靡。 【答案】3.②4.①5.③【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多义词“纵横"在不同语境中的理解。核心思路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侧重点。破题关键在于:1区分“纵横”的三个义项:①横竖交错;②奔放自如;③奔驰无阻。2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描述,如“笔势"“交错”“千里”等,对应不同义项的特征。3.“他的书法笔势纵横,一气呵成。”句中“笔势”强调书写时笔画的流动感和力度。“一气呵成”说明动作连贯、不受拘束。对应义项②(奔放自如),体现书法的洒脱。故答案为:②4.“梯田如棋盘般纵横交错。”句中“交错”直接提示线条交叉的状态。“棋盘”是横竖格子的典型例子。对应义项①(横竖交错),描述空间布局。故答案为:①5.“铁骑纵横千里,所向披靡。”句中“千里”强调跨越广阔地域。“所向披靡”说明势不可挡。对应义项③(奔驰无阻),突出行动的迅猛。故答案为:③6.(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揿电铃(qín) 监生(jiān) 龇牙咧嘴(zǐ) 踉跄(qiàng)B.发怔(zhèng) 徘徊(huí) 膘肥体壮(biāo) 窈窕(yáo)C.矜持(jīn) 玉箸(zhù) 自愧弗如(fú) 涟漪(yī)D.威吓(xià) 镌刻(juān) 踌躇(chú) 教诲(huì)【答案】C【知识点】字音【解析】【分析】选项A, 揿电铃( qín ):错误, 应读qìn 。监生( jiān ):错误,“监"在“监生”中读 jiàn ,龇牙咧嘴(zǐ) :错误,应读 zī。选项B, 徘徊(huí) :错误。“徊"正确读音为huái。选项C,正确。选项D,威吓(xià):错误。“吓"在“威吓”中应读hè。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形近字、易错字的读音辨析。解题关键在于准确记忆常见字词的正确读音,尤其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发音差异,以及形近字的读音区别。需逐项排除错误选项,重点核对加点字的拼音是否正确。7.(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妒忌 锻炼 喉咙 手急眼快B.眷恋 慈祥 船艄 养尊处优C.桅杆 祷告 露馅儿 摩拳擦掌D.瘙痒 难堪 屏障 出谋画策【答案】C【知识点】词形辨析【解析】【分析】A.手急眼快:应为“手疾眼快”(“疾”表示迅速)。B.慈详:应为“慈祥”(“祥"表示和善)。C.正确。D.出谋画策:应为“出谋划策”(“划”指计划,“画”为书写动作)。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8.(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下列选项中关于年龄称谓正确的一项是( )小语的爸爸今年四十岁,正值____之年。妈妈比爸爸小5岁,爷爷年龄是妈妈的2倍,爷爷进入____之年。爷爷比奶奶大10岁,奶奶今年已届____之年。小语刚满5岁,姐姐比小语大10岁,姐姐刚好____。A.①而立 ②花甲 ③古稀 ④豆蔻B.①不惑 ②古稀 ③花甲 ④及笄C.①而立 ②古稀 ③花甲 ④及笄D.①不惑 ②古稀 ③花甲 ④豆蔻【答案】B【知识点】词汇运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年龄称谓的准确运用,需结合具体年龄判断对应的称谓。关键点在于:1.掌握常见年龄称谓的对应年龄:如“而立”(30岁)、“不惑”"(40岁)、“花甲”(6o岁)、“古稀”(70岁)、“豆蔻”(约13岁)、“及笄”(15岁)。2.理清题目中人物年龄关系:通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的年龄计算,确定每个空对应的准确年龄,再匹配称谓。第一个空(爸爸40岁),不惑之年对应40岁,因此选“不惑”。第二个空(爷爷年龄),妈妈年龄:40-5=35岁,爷爷年龄:35×2=70岁,古稀之年对应70岁,因此选“古稀”。第三个空(奶奶年龄),爷爷比奶奶大10岁,奶奶年龄:70-10 =60岁,花甲之年对应60岁,因此选“花甲”。第四个空(姐姐年龄),小语5岁,姐姐年龄:5+10=15岁,及笄之年对应15岁(泛指成年),因此选“及笄”。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中国古代对于年龄特殊称谓的积累与应用,结合平时的积累与理解完成。在课内外的学习中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9.(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在汉字的综合性学习中,小语对汉字的演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参观博物馆时,小语发现了 这样一个字,小语分析这个字的字形、字体应该是( )A.“恋”字 隶书 B.“恋”字 小篆C.“思”字 隶书 D.“思”字 小篆【答案】D【知识点】汉字演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字体演变和字形结构的辨识能力。“思”与“恋”的区别:“思”下半部分为“心”,而“恋”下半部分为“心”与“亦”的组合。若字形下半部分仅含“心”,则应为“思”。小篆特点:笔画细长,结构匀称,如“思”字小篆写法中,“田”和“心”均呈圆润线条。隶书特点:笔画方折,横画末端上扬,如“思”字隶书写法中,“田”部分横画明显上扬。题目中字体特征:若字形笔画圆润、结构匀称,则应为小篆;若横画上扬,则为隶书。综合判断,题目中字形为“思”,且字体特征符合小篆,(圆润线条),故正确选项为D。故答案为:D【点评】解题关键在于:1.区分“思”与“恋”的字形:“思"由“田”和“心”组成,“恋"由“亦”(变形)和“心“组成。2.识别字体特征:小篆字形圆润、线条均匀,隶书字形方正、横画末端上扬。3.结合博物馆常见文物:秦代统一文字后,小篆多用于官方碑刻,隶书则在汉代广泛使用。10.(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名著不可以囫囵吞枣,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要反复琢磨,务必理解它的准确意思,这样才能汲取名著的精华。B.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颜勤礼碑》是其代表作之一。C.作为讲解员,可以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内容作出调整。D.阅读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A【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语文学习方法、文学常识、阅读策略的理解。核心在于辨析选项中表述不准确的内容。A.“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要反复琢磨,务必理解它的准确意思”的表述存在问题。阅读名著时,遇到生僻词可结合上下文推测大致含义,不必过度纠结每个词语的精准解释,否则可能影响整体阅读体验。因此,选项A的表述过于绝对,是错误的。B.颜真卿是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法特点为“筋肉丰满,浑厚有力”,《颜勤礼碑》确为其代表作。此选项表述正确。C.讲解员需根据听众反应调整内容,以增强讲解效果。此选项符合实际工作要求,表述正确。D.将自己代入文中“我”的视角,能更深刻体会情感。此阅读策略有效,表述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需注意:1.名著阅读方法是否合理;2.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是否正确;3.讲解员职责的灵活性;4.阅读代入感的作用。11.(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下列句子中,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们在寒冬中快乐地玩冰,就像诗句“稚子金盆脱碗冰,彩丝穿取当银锭”里描绘的那样,充满童趣。B.同学间因为小事起争执,老师劝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大家要宽容相待,别为琐事伤了和气。”C.小林比赛前紧张得手心冒汗,队友拍拍他肩膀说:“别担心,你可是‘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肯定没问题!”D.妈妈每天早起晚睡照顾家人,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想起“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心中满是感激。【答案】C【知识点】歇后语;惯用语、俗语;古诗词运用【解析】【分析】A:诗句出自宋代杨万里《稚子弄冰》,描写儿童玩冰的童趣,与“孩子们寒冬玩冰”场景完全契合。B:孔子《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强调宽容豁达,符合老师劝解争执的语境。C“早开的红梅——枝独秀”是歇后语,原意强调“早”和“独”,比喻某人或某事领先、独特。问题:小林比赛前紧张,队友用此句鼓励他“肯定没问题”。但“枝独秀”侧重“独特出众”,与“消除紧张”无直接关联,且可能暗示“独自优秀”,反而加重压力。引用与语境不匹配,属于不当使用。D:诗句出自翁卷《乡村四月》,描写农忙景象,与“妈妈辛勤劳作"形成类比,表达感激合理。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或俗语引用恰当性的判断。核心思路在于理解各选项中引用内容的原意与语境是否匹配。需注意:1.诗句或俗语的本意(如描写对象、情感倾向);2.引用场景与原意的契合度(如是否符合语境、是否产生歧义);3.比喻或象征意义是否合理(如选项C中“早开的红梅”是否适合表达信心)。12.(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品诗词本学期,小语学了很多古诗词,当他看到农民辛勤劳作时,想起了:“ ,村庄儿女各当家。”当站在玉门关外,他想用“黄沙百战穿金甲, 。”来赞扬将士们戌守边关的决心。当登上华山山顶,小语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三万里河东入海, 。”【答案】昼出耘田夜绩麻;不破楼兰终不还;五千仞岳上摩天【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对应的诗句。第一空场景:农民辛勤劳作,对应诗句:出自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前句描写农民白天耕田、夜晚搓麻的辛劳,后句点明男女各司其职。第二空场景:将士成守边关的决心对应诗句:出自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后句通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直接表达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坚定信念。第三空场景:登华山山顶的感慨对应诗句:出自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后句用夸张手法描写华山的高峻,与“三万里河”形成对仗。故答案为:昼出耘田夜绩麻;不破楼兰终不还;五千仞岳上摩天【点评】解题关键在于:1.联系诗句主题:根据题目中描述的场景(如农民劳作、将士成边、登高望远),回忆学过的相关诗句。2.抓住关键词:如“村庄儿女各当家"对应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玉门关对应王昌龄的《从军行》,华山对应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 .注意诗句完整性:填写时需确保诗句前后连贯,符合原诗内容。(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赏美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洒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色》13.这一语段中,作者对月下荷塘运用了 描写。14.用“动志描写”,写一写“青蛙跳入池塘”之后的画面。青蛙跳入池塘, 。【答案】13.静态14.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水花轻轻溅起,又迅速恢复平静。【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文章大意理解【解析】【点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辨析与运用,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13.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判断。原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用'静静‘修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中‘浮起'虽是动词,但整体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用比喻手法强化静态美感,没有明显动作变化。故答案为:静态14.本题考查动态描写能力。需抓住'跳入'后的瞬间变化:①水花溅起的瞬间动态(如'溅起');②涟漪扩散的过程(如'泛起层层');③动态消退的结果(如"恢复平静')三个层次构成完整的动态画面。故答案为: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水花轻轻溅起,又迅速恢复平静。15.(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3处)南宋社会名将岳飞从小立志效国,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抱国”四个大字。岳飞率领亲家军多次打败金军,他常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方可太平。”通过阅读“岳飞传”,使我深刻体会到,爱国不仅需要满腔热忱,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答案】用修改符号将“ 社会 ”删掉;用修改符号将“抱"改为“报”;用修改符号将“使”删除。【知识点】修改病句【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成分残缺;前后矛盾;用词不当;词序颠倒;搭配不当;语义重复;不合逻辑;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该语段有三处错误:1.“ 社会 ”删掉2.“精忠抱国”应改为“精忠报国”。3.“通过阅读‘岳飞传’,使我深受体会到”应改为“通过阅读‘岳飞传’,我深受体会到”:句子成分冗余,“使”字多余,应删除。故答案为:用修改符号将“ 社会 ”删掉;用修改符号将“抱"改为“报”;用修改符号将“使”删除。【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读名著,完成练习16.请根据以下四则信息判断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A.薛宝钗 唐僧 诸葛亮 张飞B.林黛玉 唐僧 诸葛亮 张飞C.薛宝钗 唐僧 曹操 关羽D.林黛玉 唐僧 曹操 关羽17.假如这四人突然转学到你们班,请为他们分配最适合的校园职务,并说明理由。我推荐 担任 职务,推荐理由: 。【答案】16.D17.林黛玉;文学社社长职务;她才华出众,擅长写诗填词,在大观园诗社中多次夺魁,能带领同学们开展丰富的文学活动。【知识点】推荐介绍;其他文学常识【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阅读,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16.关键线索:1第一则信息:“居住在潇湘馆,院子里全是竹子”→林黛玉(潇湘馆是黛玉住所,竹子象征其清高性格)。2第二则信息:诗句中“西天万里求其法”→唐僧(西天取经的核心人物)。3第三则信息:职务“曹魏集团创始人”,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曹操(符合其政治家身份与经典台词)。4第四则信息:生平“桃园结义→镇守荆州”→关羽(刘备结义兄弟,曾镇守荆州)排除干扰项:选项A、B中“诸葛亮”不符合第三则信息(职务为曹魏集团创始人)。选项B中“张飞"不符合第四则信息(张飞未镇守荆州)。正确答案为D。故答案为:D17.推荐逻辑示例:1林黛玉→文学社社长:才华横溢,擅长写诗(如海棠诗社活动)。2唐僧→德育主任:坚守原则,注重品德教育(取经途中严守戒律)。3曹操→学生会主席:领导力强,善于统筹(官渡之战以少胜多)。4关羽→体育部长:武艺高强,忠义可靠(温酒斩华雄)。我推荐林黛玉担任文学社社长职务,推荐理由:她才华出众,擅长写诗填词,在大观园诗社中多次夺魁,能带领同学们开展丰富的文学活动。故答案为:林黛玉;文学社社长职务;她才华出众,擅长写诗填词,在大观园诗社中多次夺魁,能带领同学们开展丰富的文学活动。(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文言文阅读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①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②。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③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④两字。”因⑤听⑥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⑦欢笑。乃以驴赐恪。注释:①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②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③长检:狭长的标签。④益:增加。⑤因:于是。⑥听:准许,同意。⑦举坐:所有在座的人。18.下列加点字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人牵一驴入(派,让) B.乞请笔益两字(请求)C.题目(书写,题写) D.乃以驴赐格(以为,认为)19.对于“恰续其下曰‘之驴’”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诸葛恪继续在下面说“这是驴”。B.诸葛恪在纸条下方接着写了“之驴”。C.诸葛恪追着驴说“这是驴”。D.诸葛恪把驴牵到下面说“这是驴”。20.阅读文章,用自己的话补全诸葛恪思维决策过程。【答案】18.D19.B20.公开羞辱诸葛格的父亲诸葛瑾;会默认孙权的侮辱,损害家族名誉;会激怒孙权,可能招致更严重的羞辱。【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点评】文言实词理解、句意翻译、文本逻辑推断。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一样,必须通过背诵一定数量的文章去积累语言,掌握文言的字、词和句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它们在词意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别。1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D选项中的'以在'乃以驴赐恪’中是介词'把的意思,指孙权把驴赏赐给诸葛 格 。而选项中解释为'以为,认为',明显与‘把东西给人'的赏赐动作不符。其他选项皆可对应:A的'使'对应命令动作,B的乞请是请求,C的'题'指书写动作。故答案为:D19.关键理解'续其下'的动作。原句长检其面'指在驴脸上贴长标签,而诸葛恪是在原有‘诸葛子瑜'的题字后面接着写'之驴',形成'诸葛子瑜之驴。B选项准确描述了这个动作,其他选项中的‘下方'误作位置描述、'追着驴'等均不符合原文情境。故答案为:B20.孙权在群臣面前展示'诸葛子瑜'的驴脸标签,意在公开嘲讽诸葛瑾面容似驴(第一段末句);若忍气吞声会坐实悔辱(需联系古代家族名誉观念);直接争辩可能触怒君主。诸葛恪通过添加'之驴'二字,既化解父亲受辱的危机,又巧妙赢得赏赐(结尾'举坐欢笑'体现化解成功)。故答案为:公开羞辱诸葛格的父亲诸葛瑾;会默认孙权的侮辱,损害家族名誉;会激怒孙权,可能招致更严重的羞辱。(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科技与文化传承材料一:古籍修复新科技合合信息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古籍修复模型,能利用AI技术实现改造建筑物的数字化修复。通过这种方式,能对古籍中的文字、图形等内容进行多样化解析,将散落的典籍文献转化为可检索、可关联的“活态数据库”,让抽象晦涩的传统文化内容变得通俗化,更易于人们理解和学习。材料二:故宫游览新潮流故宫博物院对2019年与2024年,游客体验项目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材料三:当昆曲遇见AI苏州戏曲博物馆用人工智能分析上百段昆曲唱腔,生成新曲《牡丹亭·未来版》。演唱会上,机器人水袖翩翩,全息投影牡丹花随唱词绽放。00后观众小琳说:“没想到爷爷奶奶爱的昆曲,也能这么酷!”21.结合三则材料,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AI技术修复古籍的主要作用是把纸质书变成电子书,方便保存。 ②苏州戏曲博物馆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经典昆曲唱腔后,创作出了《牡丹亭·未来版》。 ③AI古籍修复模型只能修复文字,不能处理图片和图画。 ④故宫游览体验项目中的“数字文物修复体验课”是2024年才推出的。 22.三则材料中,科技分别从什么方面助力文化传承,请选择序号填入表格。阅读材料 文章标题 助力方向材料一 古籍修复新科技 ____材料二 故宫游览新潮流 ____材料三 当昆曲遇见AI ____A.互动与体验 B.保护与拯救 C.创作与创新 D.记录与存档23.科技助力之争:陕西某博物馆用AI修复唐代壁画《乐舞图》,让色彩鲜艳如新的同时,却同步掩盖了原作的自然老化裂痕和不同年代的补绘笔触,这引发了讨论:一方认为:这些“皱纹”是不同时代匠人对话的证据,过度美化会导致历史信息丢失。另一方认为:修复守护了文化遗产,而且修复后的壁画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吸引了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我认为 ,理由是 【答案】21.正确;正确;错误;错误22.C23.我认为科技修复壁画应适度,不能过度美化。;一方面,壁画上的自然老化裂痕和不同年代的补绘笔触是历史的痕迹,承载着不同时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艺,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过度美化会掩盖这些珍贵的历史信息,不利于后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另一方面,虽然科技修复能让壁画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但这种关注应建立在尊重和保护历史原貌的基础上,适度修复既能让壁画以较好的状态展示,又能保留其历史价值,这才是对文化遗产真正的守护。【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多练多思考,我们就能熟练解题。21.① 利用AI技术实现改造建筑物的数字化修复。通过这种方式,能对古籍中的文字、图形等内容进行多样化解析,将散落的典籍文献转化为可检索、可关联的“活态数据库”,让抽象晦涩的传统文化内容变得通俗化,更易于人们理解和学习。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正确。② 苏州戏曲博物馆用人工智能分析上百段昆曲唱腔,生成新曲《牡丹亭·未来版》。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正确。③AI古籍修复模型不仅能修复文字,也能处理图片和图画,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④故宫游览体验项目中的“数字文物修复体验课”是2019年才推出的。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故答案为: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错误2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及科技助力文化传承方向的匹配能力。核心思路是通过材料标题中的关键词,结合选项中的科技作用方向,进行逻辑对应。破题关键在于:1抓取材料标题中的核心领域(如古籍修复、游览方式、昆曲与Al);2分析科技在该领域的具体作用〔如修复属于保护,游览方式创新属于互动体验,AI创作属于创新);3排除干扰项(如“记录与存档”未在材料标题中直接体现)。材料一:古籍修复新科技。关键词:“古籍修复”指向对文化遗产的物理保护。对应方向:B.保护与拯救(科技手段用于修复古籍、防止文化载体损毁)材料二:故宫游览新潮流·关键词:“游览新潮流”暗示通过科技提升参观体验。对应方向:A.互动与体验(如虚拟现实、数字导览等技术增强游客互动)。材料三:当昆曲遇见AI关键词:“Al”与艺术形式结合,强调创作方式革新。对应方向:C.创作与创新(AI技术辅助或改变传统艺术创作过程)。故答案为:B;A;C23.此题考查就某一观点谈看法的能力。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我认为科技修复壁画应适度,不能过度美化。理由是:一方面,壁画上的自然老化裂痕和不同年代的补绘笔触是历史的痕迹,承载着不同时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艺,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过度美化会掩盖这些珍贵的历史信息,不利于后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另一方面,虽然科技修复能让壁画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但这种关注应建立在尊重和保护历史原貌的基础上,适度修复既能让壁画以较好的状态展示,又能保留其历史价值,这才是对文化遗产真正的守护。故答案为:我认为科技修复壁画应适度,不能过度美化。理由是:一方面,壁画上的自然老化裂痕和不同年代的补绘笔触是历史的痕迹,承载着不同时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艺,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过度美化会掩盖这些珍贵的历史信息,不利于后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另一方面,虽然科技修复能让壁画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但这种关注应建立在尊重和保护历史原貌的基础上,适度修复既能让壁画以较好的状态展示,又能保留其历史价值,这才是对文化遗产真正的守护。(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现代文阅读部分歪儿冯骥才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好踢。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觉得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儿,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仰头望向他第二楼那扇黑漆漆的玻璃窗。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芦笋罐儿。我的心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儿:“歪儿,快下来!用你的罐儿玩!”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和____描写,“我”此时可能在想____。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在玩“手心手背”时,大家相互配合,早早淘汰他;有时,他不小心坐庄,大家相互使个眼色,故意被他捉住顶替他。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像晨星一样光亮!⑦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每个人都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24.请认真阅读短文,把下图补充完整。25.短文第④自然段,描写玩“踢罐电报”时,用“我”的 和歪儿的 形成对比(用文中词语回答),这样写的好处是 。26.短文第⑤自然段画横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我”此时可能在想什么?请把批注框中的批注补充完整。27.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情感)是( )A.童年的游戏是人生最珍贵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玩过的“踢罐电报”的喜爱与怀念。B.当你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内心的成长与温暖。C.年龄增长比“我”懂得不该嘲笑身体有缺陷的人。D.赞扬儿童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依然坚持参与游戏的坚强品质。【答案】24.拿歪儿取乐;歪儿挨打;深感内疚;歪儿回来25.迅猛威风;疲于奔命;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26.动作;心理;歪儿看着小伙伴们的游戏因为少了自家的铁罐,而使快乐减色许多,虽然之前曾经受到他们的欺负,但是终究于心不忍,不计前嫌地把铁罐从窗口扔了下去,希望小伙伴们能尽兴的游戏。歪儿的这一举动,表现了他善良、淳朴的本性。27.B【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我”和小伙伴在玩游戏时欺负身材矮小的歪儿,但因歪儿热爱这项游戏,不顾自己跑步的奇怪姿势和我们的嘲弄,为我们提供铁罐还加入了游戏;直到有一次歪儿为我们的捉弄而哭泣,他妈妈对他的谴责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以后,我们对歪儿体贴帮助,让他在游戏中感受来自朋友的关爱和尊重带来的温暖。我们的行为终于使他的心灵充满阳光,从而点亮了他的眼睛。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2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第④段中的“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可知,歪儿坐庄时,我“拿歪儿取乐”,根据第④段中“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可知,“歪儿挨打”时,我感到不安,根据第⑤段中“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可知,歪儿扔罐儿给我时,我“深感内疚”;根据第⑦段中的“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异常的快乐啊!"可知,“歪儿回来”,让我感到异常的快乐。故答案为:拿歪儿取乐;歪儿挨打;深感内疚;歪儿回来25.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解答时需要从人物形象和情节作用方面加以分析。第④段中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一是与歪儿的疲于奔命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和伙伴们对歪儿的欺负;二是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故答案为:迅猛威风;疲于奔命;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26.本题考查描写方法,解答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此时歪儿已经不和我们游戏,他发现我们的没有好用的铁罐还能把自己的芦笋罐儿贡献出来,说明歪儿是个善良、淳朴的孩子,运用的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故答案为:动作;心理;歪儿看着小伙伴们的游戏因为少了自家的铁罐,而使快乐减色许多,虽然之前曾经受到他们的欺负,但是终究于心不忍,不计前嫌地把铁罐从窗口扔了下去,希望小伙伴们能尽兴的游戏。歪儿的这一举动,表现了他善良、淳朴的本性。27.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阅读可知,文章通过描写"踢罐电报”游戏,叙述了起初,“我”因身体优越享受游戏中的胜利,而忽视了歪儿的艰辛。后因歪儿不再出现,“我”意识到了游戏失去的乐趣和对歪儿的不公,产生愧疚并主动邀请歪儿加入。歪儿又重新回到我们中间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便是游戏中,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关爱与尊重,通过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关爱,才能让人们展现出最好的一面,构筑美好的世界。故选B。故答案为:B28.(2025五下·桐乡市期末)习作冯骥才说“每个人都有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些被他人“点亮”或“点亮”他人的瞬间,也许是老师的一句话语,也许是同学的一个眼神,也许是下雨时递过来的一把伞……这些都是成长中最珍贵的记忆。要求:围绕主题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用具体事例写出真实感受,不少于35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答案】那个点亮我的瞬间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有无数个瞬间如繁星般闪烁,但那个被老师“点亮”的瞬间,却格外耀眼。那是一次数学考试,我考得很糟糕。试卷发下来,看着那刺眼的分数,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我垂头丧气地坐在座位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时,老师走到了我身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温和地说:“一次失败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老师的话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心中的阴霾。我抬起头,看着老师鼓励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力量。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分析错题,努力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成绩逐渐提高。那个被老师“点亮”的瞬间,让我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对,就能迎来成功。它成为了我成长中最珍贵的记忆。【知识点】叙事类作文【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点评】文章中选的事例特别好,能够很好地突出“点亮”这一主题,叙述过程中的条理也较为清晰,文章内容丰富。不足之处是文章语言仍不够生动,有几处原本应该用描绘性的词语进行具体描写的地方却被一笔带过了,因此,需要在文章中增加故事发生时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才能让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