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1.(2023六下·静宁期末) 快小学毕业了,请用一句你积累的古诗词或名人名言,写几句话来作为你对同桌的毕业留言,你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书写款式。
2.(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伶俐(líng) 徘徊(huí) 汲水(jí) 萦绕(yíng)
B.爱憎(zēng) 纽扣(niǔ) 倒霉(méi) 谚语(yàn)
C.蜜饯(jiàn) 娴熟(xián) 纯熟(chún) 莱茵河(lá)
D.鄙夷(bǐ) 和蔼(ǎi) 花圃(pǔ) 疙瘩(qǐ)
3.(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歌曼舞 难以至信 天懒之音 排山倒海
B.心平气和 行云流水 沧海一栗 心惊肉跳
C.过优不及 五湖四海 万不得已 全神贯注
D.别出心裁 大步流星 居高临下 威风凛凛
4.(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的一年开始了,万象更新,每个人都有一个新希望。
B.这次毕业联欢会办得栩栩如生,令同学们难以忘怀。
C.我暑假回到乡下被一条蛇吓坏了,可别的孩子却司空见惯地把它挑走了。
D.生活中的美学和智慧是靠自己去细心发现的,所谓的见微知著也是有道理的。
5.(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列名句与语境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②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⑴在学习上,我们应该追求“学高为师”,互学互进,这样才能“____”。
⑵制定规则,要遵循“____”,以人民利益为根本,而不是照搬惯例。
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节约,要有“____”这样的想法才能永享美好生活。
⑷学习需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因为古人说“____”。
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2023六下·静宁期末)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引用 D.拟人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8.“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9.(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列诗词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但爱鲈鱼美(可是)
B.今乃掉尾而斗(扔掉)
C.巍巍乎若太山(矮小的样子)
D.渭城朝雨润轻尘(湿润,沾湿)
10.(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匆匆》中,作者两次使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怅然若失的情感。
B.鲁滨逊流落到荒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之后被救,终于回到了英国。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主要特点就是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
D.《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将敌人的凶恶和父亲的沉稳进行对比,显示出革命者的浩然正气。
(2023六下·静宁期末)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生难忘。(改为反问句)
12.父亲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说:“这是我的两个孩子。”(改为转述句)
13.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缩句)
1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照加点部分的写法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丢了,我伤心得   。
15.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从“梅、兰、竹、菊”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作对象,写一句含有生活哲 理的话。
例:帆:无论是朗朗晴空,还是狂风骤雨,都能坚持一往无前的冲刺精神。
   :    
(2023六下·静宁期末) 根据提示填空。
16.《七律·长征》全诗围绕“红军   ,   ”这一 句展开,整首诗洋溢着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7. 生命就是像张思德那样 ;生命就是像李大钊那样   ;生命就是像   (人名)那样“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神圣的语文殿堂里,我深深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18. 吟诗可赏景。“   ,水村山郭酒旗风”是秀丽的江南;“明月别枝惊鹊,   ”是静谧的夏夜;“九曲黄河万里沙,   ”是磅礴的黄河。
19. 我们热爱古诗词,因为它们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寒食节到来,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   ”;七夕节让我们感受到“   ,脉脉不得语”的意境;遇到艰难坎坷,我们想到《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   ”;遇到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借用苏轼 《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   ”劝慰他。
(2023六下·静宁期末) 判断正误。
20. 《少年闰土》选自巴金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1. 《开国大典》一文在写阅兵式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
22.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 种字体最为典型。
23. 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通过联系上下文,我明白了“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的意思 是“判断”。
24.(2023六下·静宁期末)临近毕业,班级准备制作一本成长纪念册。讨论时,大家都发表了一些看法和困惑。针 对以下两位同学的发言,你觉得做成长纪念册有意义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发表你的观 点,并写下来。
我感觉做班级纪念册没什么意义,费时费力,再说我们现在都有微信了,联系起来也很方便。 这六年有太多值得纪念的事情,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多,又比较乱,我该怎么办呢?
(2023六下·静宁期末)课内阅读。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6.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7.本文通过学弈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023六下·静宁期末)课外阅读。
烧炭工和绅士
亚米契斯
①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②午饭过后,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③“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烧炭工以和事佬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且断断续续地说:“我说——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④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⑤“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28.选文的写作是按____顺序进行的。
A.先总后分 B.时间 C.先分后总
29.你从诺比斯听从父亲教诲的愧疚中,觉得他是一个   的孩子;从他赔礼道 歉的言行举止中,觉得他又是一个   的孩子。
30.你从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31.选文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
32.(2023六下·静宁期末)习作
⑴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兴奋、自得、自豪、遗 憾、后悔、困惑 如果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呢?请你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 学生”为题,写一篇作文。
⑵小学六年,我们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拥有了许多朋友,如令人尊敬的老师、亲密无间的同 学 分别在即,请选取一个令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最大的人,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注 意结合我们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写清楚。
要求:①以上题目二选一;②语句流畅,书写工整,写出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愿你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首先,需要回顾并选择一句自己熟悉且适合作为毕业留言的古诗句或名人名言。其次,根据所选诗句或名言的含义,构思几句简洁而真挚的留言,表达对同桌的祝福或期待。最后,可以自由发挥,设计自己喜欢的书写款式,使留言更加独特和有意义。
故答案为:如:愿你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和诗句、名言的积累,要求用诗句或名言作为对同桌的毕业留言。
2.【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徘徊”的“徊”应读“huái”,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
B.正确。
C.有误。“莱茵河”的“莱”应读“lái”,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欧洲最大的水运动脉。
D.有误。“疙瘩”的“疙"应读“gē”,指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易误读字的字音。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3.【答案】D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难以至信:正确写法为“难以置信”(“置”表示“放置”,强调无法安放信任)。天懒之音:正确写法为“天籁之音”(“籁”指自然声响,与“懒”字形、义均不同)。
B.沧海一栗:正确写法为“沧海一粟”(“粟”指小米。形容渺小;“栗"为树木名)。
C.过优不及:正确写法为“过犹不及”(“犹”表示“如同”,强调过度如同不足)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和词语的正确书写能力,需准确识别选项中每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解题核心在于掌握常见成语的规范写法。尤其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分。例如。“轻歌曼舞”中的“曼”易误写为“慢”,“威风凛凛"中的“凛”易误写为"凌”等。需逐项排除含有错别字的选项。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4.【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选项“万象更新”形容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符合新年新气象的语境;
C选项“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符合乡下孩子对常见事物的反应。
B选项“栩栩如生”专用于形容艺术形象逼真如活物,不能修饰动态的联欢会。
D选项“见微知著”'指通过细节发现本质,与'细心发现生活智慧'的语境契合。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使用。需注意三点:1.成语的适用对象是否与语境匹配(如静态/动态、具体/抽象)。2.成语的感彩是否符合语境。3.成语的语义是否与句子逻辑相吻合。
5.【答案】B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①句子“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②"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此句话意思是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大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本意是:靛青是通过蓼蓝提取出来的,但是颜色却比蓼蓝更深。此句常常用来比喻学生如果能努力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拼搏,就能够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政策有利于人民,就不一定要效法先人的制度;只要新制度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老规矩。
(1)由句子语境“学高为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可知,应是努力研究学问,争取有所成就。故选③。
(2)由语句语境“制定规则应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故应填“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故选④。
(3)由句子语境“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节约”因此要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填“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故选②。
(4)由语句语境“学习需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故要不松懈,“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故选①。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的积累与运用,要求根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名句。通过分析题目中的语境和名句的含义,选择最符合语境的名句。
【答案】6.D
7.A
8.A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句中将“雨"赋予了人的“知”的行为和意识,把雨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仿佛懂得时节变化,在春天到来时及时降临的特点,所以选D。
故答案为:D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美人流动的眼波,将“山”比作美人蹙起的眉峰,让无情的山水顿时变得有情有义,所以选A。
故答案为:A
8.“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直接引用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句话来表达观点,同时把写文章比作说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选AC。
故答案为:AC
9.【答案】D
【知识点】字义;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A、错误。“但爱鲈鱼美"出自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全句意思是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但”在这里是“只”的意思,而不是“可是”,所以该选项解释错误。
B.错误。“今乃掉尾而斗”出自《书戴嵩画牛》,意思是现在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掉”是“摆动,摇”的意思,并非“扔掉”,所以该选项解释错误。
C、错误。“巍巍乎若太山”出自《伯牙鼓琴》,意思是高大的样子像泰山。“巍巍”形容高大的样子,而不是“矮小的样子”,所以该选项解释错误。
D.正确。“渭城朝雨润轻尘”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漫"解释为“湿润,沾湿”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古诗文重点字词理解,涉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
10.【答案】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选项正确:《匆匆》中反复使用问句,如“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通过直接抒情强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选项正确:课文通过波义耳发现酸碱试纸、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等三个具体事例,论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论点。
B选项错误:鲁滨逊在荒岛生活期间救下野人“星期五”,两人共同生活了两年左右(具体时间需结合原著),因此『独自生活』的表述不准确。
D选项正确:通过敌人“满脸横肉”与父亲“安定沉着”的对比描写,突出李大钊坚贞不屈的革命形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细节把握,重点在于辨析作品情节、人物描写与写作手法的准确性。
【答案】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怎能不终生难忘呢
12.父亲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说,那是他的两个孩子。
13.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14.快要窒息了
15.梅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寒风凉冽;都能坚守傲霜斗雪的高洁品质。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缩句
【解析】【点评】考查了句子仿写、改写句子。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11.陈述句改反问句,在句首加“难道"或在“我们”前加“怎么”,“终生难忘”改为"怎能不终生难忘”,句末加"呢"和问号。
故答案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怎能不终生难忘呢
12.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这”改为“那”,“我”改为“他”。
故答案为:父亲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说,那是他的两个孩子。
13.缩句就是去掉修饰成分,“微波粼粼的”是修饰“海面”的定语,“霎时间”是状语,都去掉,保留句子主干。
故答案为: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14.例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所以补充句子时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伤心的程度。
故答案为:快要窒息了
15.先选择对象“梅”,然后根据梅的特点,写出在不同环境下它所体现的哲理,句式与例句一致。
故答案为:梅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寒风凉冽,都能坚守傲霜斗雪的高洁品质。
【答案】1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7.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忠于革命事业;鲁迅
18.千里莺啼绿映红;清风半夜鸣蝉;浪淘风簸自天涯
19.寒食东风御柳斜;盈盈一水间;任尔东西南北风;门前流水尚能西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点评】古诗文默写、课文内容理解、诗句赏析与应用。只要平时认真积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就能很好完成题目。
16.本题考查《七律·长征》的中心句。全诗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篇,后文通过五岭、乌蒙、金沙江等具体事例展开,体现红军蔑视困难的英雄气概。注意'只等闲'要写正确,不能写成只等闲'的同音词。
故答案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7.本题考查课文人物精神的概括。张思德在《为人民服务》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李大钊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展现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鲁迅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用“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奉献精神。注意孺子牛不能写成'如子牛'。
故答案为: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忠于革命事业;鲁迅
18.本题考查诗句意象对应:①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用视觉听觉结合描绘江南春景;②辛弃疾《西江月》'清风半夜鸣蝉'以动衬静写夏夜;③刘禹锡《浪淘沙》'浪淘风篮自天涯'用夸张手法写黄河气势。注意'簸'字易错写为'波'。
故答案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清风半夜鸣蝉;浪淘风簸自天涯
19.本题考查古诗词情境应用:①寒食节对应韩栩诗中'寒食东风御柳斜'的皇城景象;②七夕用《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的相思;③《竹石》'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坚韧;④苏轼词用‘门前流水尚能西'反驳衰老哀叹,注意'尚能西'不能写成'尚能东'。
故答案为:寒食东风御柳斜;盈盈一水间;任尔东西南北风;门前流水尚能西
【答案】20.错误
21.正确
22.正确
23.正确
【知识点】字义;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汉字演变
【解析】【点评】文学常识判断、写作手法分析、汉字演变知识、文言文字词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20.错误。《少年闺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而不是巴金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故答案为:错误
21.正确。《开国大典》一文在描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描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这是“面”的描写;又通过对不同兵种的具体描写,如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等,展现了各兵种的特点和风采,这是“点”的描写。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生动地再现了阅兵式的盛大场面。
故答案为:正确
22.正确。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甲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标准字体,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楷书则是在隶书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成为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这五种字体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故答案为:正确
23.正确。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结合上下文语境,“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决"在这里就是“判断”的意思,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故答案为:正确
24.【答案】制作成长纪念册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能够记录和珍藏小学阶段的宝贵记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面对资料多且乱的情况,可以通过分类整理、精选内容、图文结合等方式来制作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形式多样的成长纪念册。同时,鼓励每位同学参与到纪念册的制作过程中来,共同完成这一有意义的项目。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分析】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意义在于记录和珍藏小学阶段的宝贵记忆,包括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度过的时光、参与的各种活动、取得的成就等。它不仅是一个个人成长的记录,也是一个班级集体记忆的载体,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面对资料多且乱的情况,可以通过分类整理、精选内容、图文结合等方式来制作—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形式多样的成长纪念册。同时,鼓励每位同学参与到纪念册的制作过程中来,共同完成这一有意义的项目。
故答案为:制作成长纪念册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能够记录和珍藏小学阶段的宝贵记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面对资料多且乱的情况,可以通过分类整理、精选内容、图文结合等方式来制作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形式多样的成长纪念册。同时,鼓励每位同学参与到纪念册的制作过程中来,共同完成这一有意义的项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制作成长纪念册意义的理解和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重难点在于如何有效整理和展示资料,以及如何通过纪念册增强班级凝聚力。
【答案】25.教诲;这样;引,拉;因为
26.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7.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实词理解、文言句子翻译、主旨理解。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25.考查字词解释。结合句意理解,①使弈秋诲二人弈。句意:他曾经教了两个徒弟学习下棋。海:教诲。②非然也。句意:当然不是这样啊!然:这样。③思援弓缴而射之。句意:老想着该怎么样拉开弓箭将它射下。援:引,拉。④为是其智弗若与。句意:这是因为他不如人家聪明吗 为:因为。
故答案为: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因为。
26.考查句子翻译。重点词:其:他。弗若:不如曰。然:这样。句意为: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故答案为: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7.考查情感主旨。从文中两个人学习下棋的不同态度和结果可以看出,专心致志学习的人效果好,三心二意的人效果差。如原文中“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的人学习效果好,而“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人学习效果不佳。根据故事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旨在通过两个学棋者的表现与结果,来表现出做事情要认真,不可三心二意。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故答案为: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答案】28.B
29.能认识错误听话;知错能改
30.体会到烧炭工希望孩子放下矛盾、重归于好的心意,也体现出孩子间的纯真,矛盾化解后能迅速拥抱,展现出宽容与和解的力量。
31.“精彩"在于这一课让学生懂得:①人人平等,不能因出身(贫富)歧视他人;②要知错能改,勇于为错误道歉;③大人应以身作则,用正确方式教育孩子;④宽容与和解能化解矛盾,传递善意。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烧炭工和绅士》讲述绅士之子诺比斯羞辱烧炭工之子倍梯,倍梯父亲找老师抱怨,绅士父亲得知后,要求诺比斯向倍梯诚恳道歉,最终两个孩子和解,老师称此为最精彩一课,展现了绅士父亲的正直、平等观念,传递了尊重他人、知错能改的教育意义。寓言故事在小学课文中十分常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8.考查写作顺序。文中“昨天上午”“午饭过后”等时间词,清晰呈现事件按时间先后发展,是时间顺序。故选B。
故答案为:B
29.考查形象分析。结合“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且断断续续地说:‘我说——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可知,诺比斯“低着头不言不语”,体现能认识错误(有羞耻感)—。虽“轻声细气、断断续续”,但听从父亲教导照做,体现听话、知错能改。
故答案为:能认识错误听话、知错能改
30.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结合“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可知,“推了儿子一把”(烧炭工主动和解)“扑到怀里、紧紧拥抱”(孩子间的和解)体现宽容、和解的力量。从“成人引导和解"到“孩子纯真拥抱”,传递“放下矛盾、重拾善意”的情感。体会到“烧炭工的宽容。孩子的纯真。以及和解的温暖”。
故答案为:“精彩"在于这一课让学生懂得:①人人平等,不能因出身(贫富)歧视他人;②要知错能改,勇于为错误道歉;③大人应以身作则,用正确方式教育孩子;④宽容与和解能化解矛盾,传递善意。
3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开放探究。阅读全文,从人物行为找“教育意义”。结合“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可知,绅士父亲不因身份歧视,要求儿子道歉,体现了平等尊重。结合“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且断断续续地说:‘我说——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可知,诺比斯“低着头不言不语”,体现能认识错误(有羞耻感)。虽“轻声细气、断断续续”,但听从父亲教导照做,体现听话、知错能改。结合“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可知,“推了儿子一把”(烧炭工主动和解)。“扑到怀里、紧紧拥抱”(孩子间的和解)体现宽容、和解的力量。所以。“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是因为这一课教给学生“平等、知错能改、宽容、成人以身作则”等道理,这些品质珍贵,所以“精彩”。
故答案为:“精彩"在于这一课让学生懂得:①人人平等,不能因出身(贫富)歧视他人;②要知错能改,勇于为错误道歉;③大人应以身作则,用正确方式教育孩子;④宽容与和解能化解矛盾,传递善意。
32.【答案】(1)
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
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定会以全新的姿态去拥拖那段时光,珍惜每一个成长约瞬间。
我会更加珍惜与同学的情谊,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闹别扭,而是学会宽容和理解。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嬉戏,一起为了班级的荣誉而努力拼搏,在课间,我们会围坐在一起分享有短的故事和零食,让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教空。
课堂上,我会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不再开小差,我会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不再敷衍了事,我会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和老师建立更深厚的师生情。我要把老师传授的知识都装进脑袋里,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也会积极参加各种谓外活动。报名参加绘画比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参加朗诵比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加入志愿者团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成长。
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会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不会再留下任何遗憾。我会带着满满的热情和梦想,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
我的语文老师
你知道我们的语文老师是谁吗 没错,她就是学校的高级教师——肖老师。
“肖老师长得清秀文静,椭圆形的脸蛋白里透红;眼睛十分明亮,像闪烁的星星,炯炯有神;她身材苗条,披着长发,走起路来轻快敏捷,就像童话中的白雪公主。
肖老师多才多艺,能唱歌会跳舞,口才好,普通话说得像唱歌一样动听。她认真为我们讲课,讲课时总是认真讲解,晚上废寝忘食地给我们批改作业,她改作业可一丝不苟、认真细致啦,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多一点少一笔,都被她——地找出来,好像啄木鸟找虫子一样,我写“虎"字常常忘记第三画的一折,每次都给她改过来了。
她性格温和,总是容光满面,笑容可掬,看不出有什么苦恼,总是把最灿烂的笑容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开心愉快地学习。可是,你别以为她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为所欲为。她对我们可严格啦,常常把学习抓得紧紧的,她经常说:“严是爱,松是害。”这不,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总排在全年级的前列,特别是语文成绩,段考期考总是拿到前几名。
肖老师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平时常常给我们问寒问暖,想方设法帮助我们。有一次,我们几个班干和肖老师去看望生病的数学老师,回来时,天色已经很黑很晚了,我们想自己回家,可是肖老师怕我们遇上坏蛋,出现意外,她就出钱让我们搭车回家。
肖老师就是这样处处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给我们知识:给我们温暖,让我们开心学习,“做文明学生,做儒雅少年。"她真是我们的好老师。肖老师永远是我们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1)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为题,写一篇作文。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兴奋、自得、自豪、遗憾、后悔、困惑......如果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呢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写作时要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2)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取一个令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最大的人,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小学六年,我们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相信大家有了许多熟悉的朋友,如令人尊敬的老师、亲密无间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想想她(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他)和你在学习或生活中发生过怎样难忘的回忆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注意选择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情进行描写,用具体事例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同时要注意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点评】(1)这篇《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紧扣题目,围绕再做小学生的梦想和打算展开,叙事具体,情感真挚。开篇直接表明若能再做小学生会以新姿态拥抱时光,引出下文。分别从珍惜同学情谊、认真对待学习、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打算,条理清晰。如描述珍惜同学情谊时,提及不再闹别扭、一起嬉戏、分享故事零食等,画面感十足;说认真学习时,具体到课堂表现和作业态度。整体语言流畅自然,生动展现出对再做小学生的期待和向往,结尾强调要让每一天充实有意义、书写精彩篇章,升华了主题,很好地达成了习作要求。
(2)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眼睛十分明亮,像闪烁的星星,炯炯有神;她身材苗条,披着长发,走起路来轻快敏捷,就像童话中的白雪公主”等比喻使得老师美丽的形象十分生动,行文流畅,结构完整。
1 / 1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1.(2023六下·静宁期末) 快小学毕业了,请用一句你积累的古诗词或名人名言,写几句话来作为你对同桌的毕业留言,你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书写款式。
【答案】愿你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首先,需要回顾并选择一句自己熟悉且适合作为毕业留言的古诗句或名人名言。其次,根据所选诗句或名言的含义,构思几句简洁而真挚的留言,表达对同桌的祝福或期待。最后,可以自由发挥,设计自己喜欢的书写款式,使留言更加独特和有意义。
故答案为:如:愿你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和诗句、名言的积累,要求用诗句或名言作为对同桌的毕业留言。
2.(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伶俐(líng) 徘徊(huí) 汲水(jí) 萦绕(yíng)
B.爱憎(zēng) 纽扣(niǔ) 倒霉(méi) 谚语(yàn)
C.蜜饯(jiàn) 娴熟(xián) 纯熟(chún) 莱茵河(lá)
D.鄙夷(bǐ) 和蔼(ǎi) 花圃(pǔ) 疙瘩(qǐ)
【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徘徊”的“徊”应读“huái”,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
B.正确。
C.有误。“莱茵河”的“莱”应读“lái”,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欧洲最大的水运动脉。
D.有误。“疙瘩”的“疙"应读“gē”,指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易误读字的字音。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3.(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歌曼舞 难以至信 天懒之音 排山倒海
B.心平气和 行云流水 沧海一栗 心惊肉跳
C.过优不及 五湖四海 万不得已 全神贯注
D.别出心裁 大步流星 居高临下 威风凛凛
【答案】D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难以至信:正确写法为“难以置信”(“置”表示“放置”,强调无法安放信任)。天懒之音:正确写法为“天籁之音”(“籁”指自然声响,与“懒”字形、义均不同)。
B.沧海一栗:正确写法为“沧海一粟”(“粟”指小米。形容渺小;“栗"为树木名)。
C.过优不及:正确写法为“过犹不及”(“犹”表示“如同”,强调过度如同不足)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和词语的正确书写能力,需准确识别选项中每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解题核心在于掌握常见成语的规范写法。尤其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分。例如。“轻歌曼舞”中的“曼”易误写为“慢”,“威风凛凛"中的“凛”易误写为"凌”等。需逐项排除含有错别字的选项。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4.(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的一年开始了,万象更新,每个人都有一个新希望。
B.这次毕业联欢会办得栩栩如生,令同学们难以忘怀。
C.我暑假回到乡下被一条蛇吓坏了,可别的孩子却司空见惯地把它挑走了。
D.生活中的美学和智慧是靠自己去细心发现的,所谓的见微知著也是有道理的。
【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选项“万象更新”形容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符合新年新气象的语境;
C选项“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符合乡下孩子对常见事物的反应。
B选项“栩栩如生”专用于形容艺术形象逼真如活物,不能修饰动态的联欢会。
D选项“见微知著”'指通过细节发现本质,与'细心发现生活智慧'的语境契合。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使用。需注意三点:1.成语的适用对象是否与语境匹配(如静态/动态、具体/抽象)。2.成语的感彩是否符合语境。3.成语的语义是否与句子逻辑相吻合。
5.(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列名句与语境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②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⑴在学习上,我们应该追求“学高为师”,互学互进,这样才能“____”。
⑵制定规则,要遵循“____”,以人民利益为根本,而不是照搬惯例。
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节约,要有“____”这样的想法才能永享美好生活。
⑷学习需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因为古人说“____”。
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答案】B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①句子“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②"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此句话意思是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大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本意是:靛青是通过蓼蓝提取出来的,但是颜色却比蓼蓝更深。此句常常用来比喻学生如果能努力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拼搏,就能够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政策有利于人民,就不一定要效法先人的制度;只要新制度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老规矩。
(1)由句子语境“学高为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可知,应是努力研究学问,争取有所成就。故选③。
(2)由语句语境“制定规则应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故应填“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故选④。
(3)由句子语境“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节约”因此要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填“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故选②。
(4)由语句语境“学习需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故要不松懈,“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故选①。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的积累与运用,要求根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名句。通过分析题目中的语境和名句的含义,选择最符合语境的名句。
(2023六下·静宁期末)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引用 D.拟人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8.“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答案】6.D
7.A
8.A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句中将“雨"赋予了人的“知”的行为和意识,把雨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仿佛懂得时节变化,在春天到来时及时降临的特点,所以选D。
故答案为:D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美人流动的眼波,将“山”比作美人蹙起的眉峰,让无情的山水顿时变得有情有义,所以选A。
故答案为:A
8.“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直接引用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句话来表达观点,同时把写文章比作说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选AC。
故答案为:AC
9.(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列诗词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但爱鲈鱼美(可是)
B.今乃掉尾而斗(扔掉)
C.巍巍乎若太山(矮小的样子)
D.渭城朝雨润轻尘(湿润,沾湿)
【答案】D
【知识点】字义;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A、错误。“但爱鲈鱼美"出自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全句意思是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但”在这里是“只”的意思,而不是“可是”,所以该选项解释错误。
B.错误。“今乃掉尾而斗”出自《书戴嵩画牛》,意思是现在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掉”是“摆动,摇”的意思,并非“扔掉”,所以该选项解释错误。
C、错误。“巍巍乎若太山”出自《伯牙鼓琴》,意思是高大的样子像泰山。“巍巍”形容高大的样子,而不是“矮小的样子”,所以该选项解释错误。
D.正确。“渭城朝雨润轻尘”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漫"解释为“湿润,沾湿”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古诗文重点字词理解,涉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
10.(2023六下·静宁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匆匆》中,作者两次使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怅然若失的情感。
B.鲁滨逊流落到荒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之后被救,终于回到了英国。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主要特点就是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
D.《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将敌人的凶恶和父亲的沉稳进行对比,显示出革命者的浩然正气。
【答案】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选项正确:《匆匆》中反复使用问句,如“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通过直接抒情强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选项正确:课文通过波义耳发现酸碱试纸、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等三个具体事例,论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论点。
B选项错误:鲁滨逊在荒岛生活期间救下野人“星期五”,两人共同生活了两年左右(具体时间需结合原著),因此『独自生活』的表述不准确。
D选项正确:通过敌人“满脸横肉”与父亲“安定沉着”的对比描写,突出李大钊坚贞不屈的革命形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细节把握,重点在于辨析作品情节、人物描写与写作手法的准确性。
(2023六下·静宁期末)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生难忘。(改为反问句)
12.父亲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说:“这是我的两个孩子。”(改为转述句)
13.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缩句)
1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照加点部分的写法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丢了,我伤心得   。
15.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从“梅、兰、竹、菊”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作对象,写一句含有生活哲 理的话。
例:帆:无论是朗朗晴空,还是狂风骤雨,都能坚持一往无前的冲刺精神。
   :    
【答案】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怎能不终生难忘呢
12.父亲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说,那是他的两个孩子。
13.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14.快要窒息了
15.梅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寒风凉冽;都能坚守傲霜斗雪的高洁品质。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缩句
【解析】【点评】考查了句子仿写、改写句子。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11.陈述句改反问句,在句首加“难道"或在“我们”前加“怎么”,“终生难忘”改为"怎能不终生难忘”,句末加"呢"和问号。
故答案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怎能不终生难忘呢
12.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这”改为“那”,“我”改为“他”。
故答案为:父亲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说,那是他的两个孩子。
13.缩句就是去掉修饰成分,“微波粼粼的”是修饰“海面”的定语,“霎时间”是状语,都去掉,保留句子主干。
故答案为: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14.例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所以补充句子时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伤心的程度。
故答案为:快要窒息了
15.先选择对象“梅”,然后根据梅的特点,写出在不同环境下它所体现的哲理,句式与例句一致。
故答案为:梅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寒风凉冽,都能坚守傲霜斗雪的高洁品质。
(2023六下·静宁期末) 根据提示填空。
16.《七律·长征》全诗围绕“红军   ,   ”这一 句展开,整首诗洋溢着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7. 生命就是像张思德那样 ;生命就是像李大钊那样   ;生命就是像   (人名)那样“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神圣的语文殿堂里,我深深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18. 吟诗可赏景。“   ,水村山郭酒旗风”是秀丽的江南;“明月别枝惊鹊,   ”是静谧的夏夜;“九曲黄河万里沙,   ”是磅礴的黄河。
19. 我们热爱古诗词,因为它们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寒食节到来,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   ”;七夕节让我们感受到“   ,脉脉不得语”的意境;遇到艰难坎坷,我们想到《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   ”;遇到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借用苏轼 《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   ”劝慰他。
【答案】1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7.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忠于革命事业;鲁迅
18.千里莺啼绿映红;清风半夜鸣蝉;浪淘风簸自天涯
19.寒食东风御柳斜;盈盈一水间;任尔东西南北风;门前流水尚能西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点评】古诗文默写、课文内容理解、诗句赏析与应用。只要平时认真积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就能很好完成题目。
16.本题考查《七律·长征》的中心句。全诗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篇,后文通过五岭、乌蒙、金沙江等具体事例展开,体现红军蔑视困难的英雄气概。注意'只等闲'要写正确,不能写成只等闲'的同音词。
故答案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7.本题考查课文人物精神的概括。张思德在《为人民服务》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李大钊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展现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鲁迅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用“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奉献精神。注意孺子牛不能写成'如子牛'。
故答案为: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忠于革命事业;鲁迅
18.本题考查诗句意象对应:①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用视觉听觉结合描绘江南春景;②辛弃疾《西江月》'清风半夜鸣蝉'以动衬静写夏夜;③刘禹锡《浪淘沙》'浪淘风篮自天涯'用夸张手法写黄河气势。注意'簸'字易错写为'波'。
故答案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清风半夜鸣蝉;浪淘风簸自天涯
19.本题考查古诗词情境应用:①寒食节对应韩栩诗中'寒食东风御柳斜'的皇城景象;②七夕用《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的相思;③《竹石》'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坚韧;④苏轼词用‘门前流水尚能西'反驳衰老哀叹,注意'尚能西'不能写成'尚能东'。
故答案为:寒食东风御柳斜;盈盈一水间;任尔东西南北风;门前流水尚能西
(2023六下·静宁期末) 判断正误。
20. 《少年闰土》选自巴金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1. 《开国大典》一文在写阅兵式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
22.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 种字体最为典型。
23. 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通过联系上下文,我明白了“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的意思 是“判断”。
【答案】20.错误
21.正确
22.正确
23.正确
【知识点】字义;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汉字演变
【解析】【点评】文学常识判断、写作手法分析、汉字演变知识、文言文字词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20.错误。《少年闺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而不是巴金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故答案为:错误
21.正确。《开国大典》一文在描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描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这是“面”的描写;又通过对不同兵种的具体描写,如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等,展现了各兵种的特点和风采,这是“点”的描写。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生动地再现了阅兵式的盛大场面。
故答案为:正确
22.正确。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甲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标准字体,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楷书则是在隶书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成为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这五种字体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故答案为:正确
23.正确。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结合上下文语境,“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决"在这里就是“判断”的意思,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故答案为:正确
24.(2023六下·静宁期末)临近毕业,班级准备制作一本成长纪念册。讨论时,大家都发表了一些看法和困惑。针 对以下两位同学的发言,你觉得做成长纪念册有意义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发表你的观 点,并写下来。
我感觉做班级纪念册没什么意义,费时费力,再说我们现在都有微信了,联系起来也很方便。 这六年有太多值得纪念的事情,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多,又比较乱,我该怎么办呢?
【答案】制作成长纪念册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能够记录和珍藏小学阶段的宝贵记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面对资料多且乱的情况,可以通过分类整理、精选内容、图文结合等方式来制作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形式多样的成长纪念册。同时,鼓励每位同学参与到纪念册的制作过程中来,共同完成这一有意义的项目。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分析】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意义在于记录和珍藏小学阶段的宝贵记忆,包括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度过的时光、参与的各种活动、取得的成就等。它不仅是一个个人成长的记录,也是一个班级集体记忆的载体,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面对资料多且乱的情况,可以通过分类整理、精选内容、图文结合等方式来制作—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形式多样的成长纪念册。同时,鼓励每位同学参与到纪念册的制作过程中来,共同完成这一有意义的项目。
故答案为:制作成长纪念册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能够记录和珍藏小学阶段的宝贵记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面对资料多且乱的情况,可以通过分类整理、精选内容、图文结合等方式来制作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形式多样的成长纪念册。同时,鼓励每位同学参与到纪念册的制作过程中来,共同完成这一有意义的项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制作成长纪念册意义的理解和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重难点在于如何有效整理和展示资料,以及如何通过纪念册增强班级凝聚力。
(2023六下·静宁期末)课内阅读。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6.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7.本文通过学弈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25.教诲;这样;引,拉;因为
26.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7.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实词理解、文言句子翻译、主旨理解。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25.考查字词解释。结合句意理解,①使弈秋诲二人弈。句意:他曾经教了两个徒弟学习下棋。海:教诲。②非然也。句意:当然不是这样啊!然:这样。③思援弓缴而射之。句意:老想着该怎么样拉开弓箭将它射下。援:引,拉。④为是其智弗若与。句意:这是因为他不如人家聪明吗 为:因为。
故答案为: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因为。
26.考查句子翻译。重点词:其:他。弗若:不如曰。然:这样。句意为: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故答案为: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7.考查情感主旨。从文中两个人学习下棋的不同态度和结果可以看出,专心致志学习的人效果好,三心二意的人效果差。如原文中“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的人学习效果好,而“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人学习效果不佳。根据故事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旨在通过两个学棋者的表现与结果,来表现出做事情要认真,不可三心二意。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故答案为: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2023六下·静宁期末)课外阅读。
烧炭工和绅士
亚米契斯
①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②午饭过后,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③“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烧炭工以和事佬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且断断续续地说:“我说——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④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⑤“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28.选文的写作是按____顺序进行的。
A.先总后分 B.时间 C.先分后总
29.你从诺比斯听从父亲教诲的愧疚中,觉得他是一个   的孩子;从他赔礼道 歉的言行举止中,觉得他又是一个   的孩子。
30.你从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31.选文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
【答案】28.B
29.能认识错误听话;知错能改
30.体会到烧炭工希望孩子放下矛盾、重归于好的心意,也体现出孩子间的纯真,矛盾化解后能迅速拥抱,展现出宽容与和解的力量。
31.“精彩"在于这一课让学生懂得:①人人平等,不能因出身(贫富)歧视他人;②要知错能改,勇于为错误道歉;③大人应以身作则,用正确方式教育孩子;④宽容与和解能化解矛盾,传递善意。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烧炭工和绅士》讲述绅士之子诺比斯羞辱烧炭工之子倍梯,倍梯父亲找老师抱怨,绅士父亲得知后,要求诺比斯向倍梯诚恳道歉,最终两个孩子和解,老师称此为最精彩一课,展现了绅士父亲的正直、平等观念,传递了尊重他人、知错能改的教育意义。寓言故事在小学课文中十分常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8.考查写作顺序。文中“昨天上午”“午饭过后”等时间词,清晰呈现事件按时间先后发展,是时间顺序。故选B。
故答案为:B
29.考查形象分析。结合“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且断断续续地说:‘我说——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可知,诺比斯“低着头不言不语”,体现能认识错误(有羞耻感)—。虽“轻声细气、断断续续”,但听从父亲教导照做,体现听话、知错能改。
故答案为:能认识错误听话、知错能改
30.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结合“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可知,“推了儿子一把”(烧炭工主动和解)“扑到怀里、紧紧拥抱”(孩子间的和解)体现宽容、和解的力量。从“成人引导和解"到“孩子纯真拥抱”,传递“放下矛盾、重拾善意”的情感。体会到“烧炭工的宽容。孩子的纯真。以及和解的温暖”。
故答案为:“精彩"在于这一课让学生懂得:①人人平等,不能因出身(贫富)歧视他人;②要知错能改,勇于为错误道歉;③大人应以身作则,用正确方式教育孩子;④宽容与和解能化解矛盾,传递善意。
3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开放探究。阅读全文,从人物行为找“教育意义”。结合“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可知,绅士父亲不因身份歧视,要求儿子道歉,体现了平等尊重。结合“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且断断续续地说:‘我说——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可知,诺比斯“低着头不言不语”,体现能认识错误(有羞耻感)。虽“轻声细气、断断续续”,但听从父亲教导照做,体现听话、知错能改。结合“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可知,“推了儿子一把”(烧炭工主动和解)。“扑到怀里、紧紧拥抱”(孩子间的和解)体现宽容、和解的力量。所以。“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是因为这一课教给学生“平等、知错能改、宽容、成人以身作则”等道理,这些品质珍贵,所以“精彩”。
故答案为:“精彩"在于这一课让学生懂得:①人人平等,不能因出身(贫富)歧视他人;②要知错能改,勇于为错误道歉;③大人应以身作则,用正确方式教育孩子;④宽容与和解能化解矛盾,传递善意。
32.(2023六下·静宁期末)习作
⑴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兴奋、自得、自豪、遗 憾、后悔、困惑 如果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呢?请你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 学生”为题,写一篇作文。
⑵小学六年,我们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拥有了许多朋友,如令人尊敬的老师、亲密无间的同 学 分别在即,请选取一个令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最大的人,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注 意结合我们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写清楚。
要求:①以上题目二选一;②语句流畅,书写工整,写出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1)
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
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定会以全新的姿态去拥拖那段时光,珍惜每一个成长约瞬间。
我会更加珍惜与同学的情谊,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闹别扭,而是学会宽容和理解。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嬉戏,一起为了班级的荣誉而努力拼搏,在课间,我们会围坐在一起分享有短的故事和零食,让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教空。
课堂上,我会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不再开小差,我会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不再敷衍了事,我会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和老师建立更深厚的师生情。我要把老师传授的知识都装进脑袋里,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也会积极参加各种谓外活动。报名参加绘画比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参加朗诵比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加入志愿者团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成长。
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会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不会再留下任何遗憾。我会带着满满的热情和梦想,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
我的语文老师
你知道我们的语文老师是谁吗 没错,她就是学校的高级教师——肖老师。
“肖老师长得清秀文静,椭圆形的脸蛋白里透红;眼睛十分明亮,像闪烁的星星,炯炯有神;她身材苗条,披着长发,走起路来轻快敏捷,就像童话中的白雪公主。
肖老师多才多艺,能唱歌会跳舞,口才好,普通话说得像唱歌一样动听。她认真为我们讲课,讲课时总是认真讲解,晚上废寝忘食地给我们批改作业,她改作业可一丝不苟、认真细致啦,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多一点少一笔,都被她——地找出来,好像啄木鸟找虫子一样,我写“虎"字常常忘记第三画的一折,每次都给她改过来了。
她性格温和,总是容光满面,笑容可掬,看不出有什么苦恼,总是把最灿烂的笑容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开心愉快地学习。可是,你别以为她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为所欲为。她对我们可严格啦,常常把学习抓得紧紧的,她经常说:“严是爱,松是害。”这不,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总排在全年级的前列,特别是语文成绩,段考期考总是拿到前几名。
肖老师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平时常常给我们问寒问暖,想方设法帮助我们。有一次,我们几个班干和肖老师去看望生病的数学老师,回来时,天色已经很黑很晚了,我们想自己回家,可是肖老师怕我们遇上坏蛋,出现意外,她就出钱让我们搭车回家。
肖老师就是这样处处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给我们知识:给我们温暖,让我们开心学习,“做文明学生,做儒雅少年。"她真是我们的好老师。肖老师永远是我们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1)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为题,写一篇作文。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兴奋、自得、自豪、遗憾、后悔、困惑......如果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呢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写作时要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2)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取一个令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最大的人,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小学六年,我们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相信大家有了许多熟悉的朋友,如令人尊敬的老师、亲密无间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想想她(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他)和你在学习或生活中发生过怎样难忘的回忆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注意选择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情进行描写,用具体事例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同时要注意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点评】(1)这篇《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紧扣题目,围绕再做小学生的梦想和打算展开,叙事具体,情感真挚。开篇直接表明若能再做小学生会以新姿态拥抱时光,引出下文。分别从珍惜同学情谊、认真对待学习、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打算,条理清晰。如描述珍惜同学情谊时,提及不再闹别扭、一起嬉戏、分享故事零食等,画面感十足;说认真学习时,具体到课堂表现和作业态度。整体语言流畅自然,生动展现出对再做小学生的期待和向往,结尾强调要让每一天充实有意义、书写精彩篇章,升华了主题,很好地达成了习作要求。
(2)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眼睛十分明亮,像闪烁的星星,炯炯有神;她身材苗条,披着长发,走起路来轻快敏捷,就像童话中的白雪公主”等比喻使得老师美丽的形象十分生动,行文流畅,结构完整。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