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学科竞赛月考科学试题1.(2025八下·鄞州竞赛)下列常见的生活用品中,不属于导体的是 ( )A.铅笔芯 B.铁锅 C.塑料尺 D.食盐水2.(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学习了《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后,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3.(2025八下·鄞州竞赛)下列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外部磁场中不正确的是( )A. B.C. D.4.(2025八下·鄞州竞赛)一名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很可能他在婴幼儿时期缺乏(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5.(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下列对其通路、开路、短路判断正确的是( )A.甲开路、乙通路、丙短路 B.甲通路、乙断路、丙短路C.甲通路、乙短路、丙开路 D.甲短路、乙开路、丙通路6.(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演示板上固定有a、b、c、d四根合金丝,长度关系为a=bA.选用a和b,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B.选用c和d,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C.选用a和c,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D.选用b和d,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7.(2025八下·鄞州竞赛)内分泌腺是一种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入血液的腺体,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唾液腺 B.甲状腺 C.睾丸 D.胰岛8.(2025八下·鄞州竞赛)某人骑行电动车佩戴劣质头盔,发生车祸后变成没有意识、不能自主活动的植物人,可推测他一定没有受损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脊髓 C.小脑 D.脑干9.(2025八下·鄞州竞赛)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蝴蝶鲜艳的体色给敌害警告——攻击行为B.蜂鸟吸食花蜜——觅食行为C.变色龙变色——防御行为D.孔雀开屏——繁殖行为10.(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11.(2025八下·鄞州竞赛)为了取出某一较深缝隙中的铁钉,小科想到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B.C. D.12.(2025八下·鄞州竞赛) 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的电阻及通过它们的电流,正确的是( )。A. B.C.<、= D.<、<13.(2025八下·鄞州竞赛)某同学探究植物的根对水的反应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实验中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B.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C.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D.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14.(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是小科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下列措施中能使电磁铁磁性增强的是( )A.滑片P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B.滑片P向左移动,其他条件不变C.开关S由1扳到2,其他条件不变D.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其他条件不变15.(2025八下·鄞州竞赛)余姚是杨梅之乡,杨梅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 B.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C.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 D.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16.(2025八下·鄞州竞赛)关于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 ab是轻质塑料棒B.根据该实验揭示的原理发明了电动机C.用该装置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D.只要开关闭合,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就会偏转17.(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因感冒在家休息,每隔2h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表(其中在13: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时间 7: 00 9: 00 11: 00 13: 00 15: 00 17: 00 19: 00体温/℃ 36.9 38.2 38.2 38.7 37.9 37.3 37.2A.小科在家安静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B.小科的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小科在服用了退烧药后,体温下降,只是因为他体内的产热量减少D.小科在一段时间内体温维持在38.2℃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18.(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19.(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图中的水银温度计在制作时,玻璃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电源的两极分别与水银和金属丝相连,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铃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B.电铃工作时,电磁铁a端为N极C.温度升高至78℃时,电铃报警D.若将温度计上端的金属丝向下调整,则报警温度将升高20.(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变到最小时,两个电阻的“U——I”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3VB.R1的阻值为5ΩC.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A21.(2025八下·鄞州竞赛)(1)人体体温调节是在神经系统和 的共同调节下进行的。如图甲、乙中,能表示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 。(选填“甲”或“乙”)(2)人喝酒喝醉了,走路会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人脑中的 ,它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22.(2025八下·鄞州竞赛)(1)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 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V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L 两端的电压为 V。(2)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灯泡的亮度将 (填“变亮”或“变暗”), 电压表示数将 (填“增大”或“减小”)23.(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爸爸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禁食8小时后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饭后2小时又做了相同的检测。这主要是检测 (填“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该激素分泌不足,人会患 (填“糖尿病”或“低血糖”)。24.(2025八下·鄞州竞赛)在测量阻值约为5Ω的定值电阻R、的实验中,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如图甲所示,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2)正确连接并操作,小科改变R。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两次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R1=5.1Ω,R =5.3Ω。第三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R3= Ω , 实验测得值应为R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5.(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伤了手,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小科被猫抓时,手会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2)小科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③传达到大脑产生痛觉,这说明脊髓还具有 功能。(3)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科的心跳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26.(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玻璃球内的导线是分开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1)当用酒精灯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当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玻璃变成了 体,此时小磁针发生了偏转;(2)小磁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着 ,这一现象最早是由 (选填“法拉第”、“奥斯特”或“安培”)发现的。(3)实验前,小磁针静止时指向 (选填“东西”或“南北”)方向。27.(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1:R2=2:3。(1)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S闭合时,两表的示数U甲: U乙= 。(2)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S断开,R1与R2的连接方式是 联,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 I乙= 。28.(2025八下·鄞州竞赛)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类药物的说明书上标明的用法为注射,那么口服生长激素是否有效呢?某学习小组就这一问题利用切除脑垂体的小白鼠进行了探究。如表是他们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组别 实验对象 实验方法 测量并记录1 15只体长、体重相同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三组 饲喂普通食物 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2 饲喂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生长激素3(1)表中1号组和2号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2)该实验还需要增设3号组才能实现探究目的,则3号的实验方法为 。(3)一段时间后,若测量和记录的结果为 ,则说明注射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口服无效。29.(2025八下·鄞州竞赛)“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步骤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1)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是否有感应电流,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2)在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3)闭合开关后,若导体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选填“有”或“无”)。(4)实验过程中,某些同学按图甲方法进行操作时,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你从实验装置方面提出一条改进的措施: (写出一条)。30.(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的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一个“15Ω2A”的滑动变阻器,5Ω、10Ω、15Ω、30Ω四个定值电阻,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若干导线等。如图是小科连接的实物图:实验次数 1 2 3电压/V 1.0 1.5 2.0电流/A 0.2 0.3 0.4(1)小科用10Ω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此次电路的故障可能是电阻R (填”短路”或”断路”)。(2)小科之后选用30Ω电阻并预设了电阻两端“1V”、“1.5V”、“2V”三个电压值进行实验,但计算后发现:若要达到这三个预设的电压值,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得小于 Ω,小科仍想按这三个预设的电压进行实验,利用现有的这些器材,无需改变电源电压和更换滑动变阻器,小科只要 ,就能顺利完成实验。(3)小科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小科想到用此电路连接图来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只需要多次改变电阻的大小,且保持 (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不变。31.(2025八下·鄞州竞赛)植物的向光性与 分布有关,单侧光照使这种物质在植物体背光一侧浓度 ,从而产生向光弯曲现象。比较图中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该植物激素是由 部位产生的。32.(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的电路, 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4A,求:(1)电源电压;(2) 通过R2的电流:(3)干路中的电流:(4)电路中的总电阻。33.(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设计了一种“自动限重器”,如图甲所示。该装置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其主要元件有电磁继电器、货物装载机、压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 等。压敏电阻 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阻值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 连接电路: 货物装载机应接在接线柱 (填“AB””“BC"或“AC")之间。(2)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上端为 (填“N”或“S”)极。(3)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若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少欧姆 (4)若要提高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应 (填“调大”“调小”或“不变”)。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塑料、橡胶、玻璃等。然后据此分析每个选项。【解答】A、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导体,故A错误。B、铁锅是由金属铁制成,金属是良好的导体,故B错误。C、塑料尺是由塑料制成,塑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故C正确。D、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导体,故D错误。故答案为:C。2.【答案】A【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得组成:【解答】A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 B错误。C、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错误。D、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D错误。故答案为:A。3.【答案】D【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解析】【分析】磁感线是人为引入的模型,是封闭的曲线,实际并不存在,但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解答】地理北极附近是地磁南极,地理南极附近是地磁北极;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用磁感线描述,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4.【答案】D【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解答】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的功能、激素分泌异常症如图所示:某人成年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无生育能力,可判断其幼年时期体内很可能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选D。5.【答案】B【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解析】【解答】甲图电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是通路;乙图电路由于开关断开是开路;丙图电路中由于灯泡两端并联了一根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两极相连,则引起电源短路。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电路的三种状态,较简单。6.【答案】A【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某一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必须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对,而改变材料,故选a、b,故A正确,D错误;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等,而改变长度,故选a、c,故B错误;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改变横截面积,故选c、d,故C错误。故选A。7.【答案】A【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 据此解答。【解答】 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是分泌物是否由导管排出体外,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答案】D【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解答】 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据此可知,“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一切活动的病人,说明至少脑干未受损。故选D。9.【答案】A【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解析】【分析】捕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解答】A.蝴蝶的翅膀色彩鲜艳,颜色各异的体色属于警戒色,不属于攻击行为,故A错误符合题意;B.蜂鸟吸食花蜜有助于植物的传粉,属于觅食行为,故B正确不合题意;C.变色龙变色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故C正确不合题意;D.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雌性孔雀的注意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0.【答案】B【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解答】塑料丝和塑料管都比毛皮容易失去电子,则它们与毛皮摩擦后都会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塑料丝之间相互排斥而形成章鱼状,塑料丝与塑料管之间相互排斥从而使塑料丝悬浮在空中,故A错误,B正确;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C错误;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只等于毛皮与它摩擦时失去的电子数,故D错误。故选B。11.【答案】D【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能被磁化的物质:铁、钴、镍。【解答】铁棒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铜棒不是磁性材料,它不能被磁化,所以方法不能取出铁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答案】C【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 (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故在分析时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2)对于串联电路,电流是处处相等的。【解答】 对于A和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两段导体,由于B段的横截面积小,A段的横截面积大,故B段的电阻大于A段的电阻;且此两段电阻串联,据串联电流处处相等的关系可知,这两段导体中的电流是相等的。故选C。13.【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 探究实验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这样两组所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说明是由这一环境因素引起的。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解答】AD.幼苗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变量就是水的含量不同,根表现出的是向水性,故A正确,D错误;B.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没有其他因素(例如光照等)的影响,不需录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故B错误;C.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不能探究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故C错误。故选A。14.【答案】B【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解析】【分析】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受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以及铁芯的有无等因素的影响,从这一角度,对照各选项可进行针对性地分析。【解答】A、滑片右移,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故A不合题意。B、滑片左移,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会增强,故B符合题意。C、开关S由1扳到2时,线圈的匝数减少,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故C不符合题意。D、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只会改变电流的方向,对电磁铁的磁性不会有影响,故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15.【答案】B【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解答】 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因为这是一种后天性反射,只有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是先天性反射,人生来就有的。故答案为:B16.【答案】C【知识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两个:电路是闭合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两者缺一不可。【解答】 A.因AB棒是电路中的一部分,所以AB棒应该用导体棒(金属棒),而不能用塑料棒,故A错误;B.根据该实验揭示的原理发明了发电机,故B错误;C.用该装置可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即“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故C正确;D.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两个:电路是闭合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两者缺一不可,故D错误。故选C。17.【答案】C【知识点】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A.人体在安静下,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则会发生变化;B.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不是绝对不变的;CD.人体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时体温才能保持平衡。【解答】 A.在平静状态下,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器官是内脏,故A正确不合题意;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8℃左右,是相对恒定的,但不是绝对不变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C.小江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4小时内,体温明显降低,说明体内的产热速度小于散热速度,故C错误符合题意;D.小江在一段时间内体温维持在38.7℃时,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说明其体内产热与散热相互平衡,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8.【答案】D【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首先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然后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并联,电压表测总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的阻值增大,则总电阻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根据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选D。19.【答案】C【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明确这一装置由两部分电路组成,左端电路的控制要点在于水银柱的变化,而右端的控制要点则在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再由此分析电路中温度变化时的工作情况。【解答】A、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B、由安培定则可知,当电铃工作时,电磁铁的a端为S极,故B错误。C、温度升高到78℃时,水银柱与上方金属丝连通,使左侧形成通路,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吸引衔铁,使触点接触,右侧电路接通,电铃发出报警信号,故C正确。D、若将温度计上端的金属丝向下调整,则报警温度将降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C。20.【答案】D【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变到最小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由最小变到最大,R1两端的电压由最小变到最大,据此可知图乙中两个电阻的“U-I”图线。(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电源电压大小;(2)根据欧姆定律求得R1的阻值和R2的最大值,从而可知R2的阻值变化范围;(3)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可知R1与R2两端的电压关系,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即电流表示数大小。【解答】 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变到最小时,电路中的总电阻由最大变到最小,根据可知,电路中电流由最小变到最大,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由最小变到最大,所以图乙中图线乙为R1的“U-I”图线,图线甲为R2的“U-I”图线。A.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结合图乙可知,电源电压为:U=U1+U2=1V+2V=3V,故A正确不合题意;BC.由图乙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I小=0.2A时,U1=1V,U2=2V,R1的阻值为:,故B正确不合题意;R2的最大阻值为:,则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故C正确;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由U=IR可知,此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图乙可知,此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1.5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故D错误。故选D。21.【答案】(1)激素;乙(2)小脑【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1)根据人体体温条件的方法解答。血管膨胀,散热面积增大;血管缩小,散热面积减小;(2)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解答】(1)人体体温调节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进行的。如图甲、乙中,能表示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血管膨胀,则血管口径变粗,故选乙。(2)人喝酒喝醉了,走路会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人脑中的小脑,它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22.【答案】(1)b;12(2)变暗;减小【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阻的串联、并联【解析】【分析】(1)在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要求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根据图片乙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即可。(2)根据滑片运动方向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流的变化,进而确定灯泡亮度变化,根据U=IR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即可。【解答】(1) 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阻值最大的b端。根据图乙可知,电压表选择量程0-15V,分度值为0.5V,则示数为12V。(2) 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变阻器的阻值变大。根据R总=R+RL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小,则灯泡的亮度将变暗。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小。23.【答案】胰岛素;糖尿病【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胰岛素对血糖高低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解答】 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 ,胰岛素和血糖浓度密切相关, 这主要是检测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人会患糖尿病。24.【答案】(1)(2)5;5.1【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应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需要待测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用导线组成串联电路,根据滑片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电阻减小,确定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连接;根据电源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并且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测量两端电压;(2)分清电流表量程及分度值,由图读出电流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电阻;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待测电阻的阻值。【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即滑片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那么变阻器应该接右下角的接线柱。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实物连接如图:(2)图乙中电流表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此时的示数为I=0.3A,根据欧姆定律,此时电阻阻值为;测量结果为。25.【答案】(1)①→②→⑤→⑥→⑦(2)传导(3)复杂【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⑥传出神经、⑦效应器。(2)根据脊髓的功能解答;(3)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解答】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小明被猫抓时,手会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①→②→⑤→⑥→⑦。(2)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③通向大脑的神经元传达到大脑产生痛觉,说明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3)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26.【答案】(1)导(2)磁场;奥斯特(3)南北【知识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2)根据对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认识解答即可;(3)当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解答】(1)正常状态下的玻璃为绝缘体,此时没有电流经过电磁铁,因此不产生磁场,那么小磁针的指向没有发生偏转。当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即玻璃变成了导体。(2)小磁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这一现象最早是由奥斯特发现的。(3)实验前,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南极指向南方,北极指向北方,则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南北方向。27.【答案】(1)2∶5(2)并;5∶3【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据此对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和电表测量的物理量进行判断,然后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分析计算即可。【解答】(1)如果两个都是电压表,则R1与R2串联,电压表甲测R1的电压,乙测总电压。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则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比:.(2)如果过两个电表都是电流表,则R1与R2并联,电流表甲测总电流,乙测R1的电流。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则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之比:。28.【答案】(1)生长激素(2)饲喂等量含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3)若1、3组的小白鼠生长缓慢,体长体重相近,而第2组小白鼠的体长体重明显增加【知识点】控制变量法;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解答】(1)对比1和2,可知1号组只是饲喂普通食物,而2号组除了食物之外还注射了生长激素,所以两组对比时其变量是生长激素;(2)该实验是为了探究生长激素能否口服,所以第3组的实验方法是饲喂等量含有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3)注射生长激素能够促进发育而口服无效,则2号组与3号组对比,2号组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明显大于3号组小白鼠;故答案为:(1)生长激素;(2)饲喂等量含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3)若1、3组的小白鼠生长缓慢,体长体重相近,而第2组小白鼠的体长体重明显增加。29.【答案】(1)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甲(2)导体运动方向(3)有(4)将导体棒换成矩形线圈【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回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2)根据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和控制变量法进行解答。(3)导体未动,磁体在动,相当于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4)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度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据此提出改进措施。【解答】(1)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所以可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来反映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甲中电路闭合且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甲中有感应电流产生。乙中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没有感应电流产生;丙中电路没有闭合,没有感应电流产生。(2)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在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时,应控制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不变。(3)闭合开关后,若导体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导体和磁体间存在相对运动,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有感应电流产生。(4)现象不明显说明感应电流过大,可通过使用磁场强度更大的磁体或用电磁铁来代替永磁体,也可以用矩形线圈来代替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0.【答案】(1)断路(2)60;将30Ω电阻替换为5Ω电阻(3)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电压表【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如果电阻R发生断路,那么电压表将串联在电路中,此时测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2) 先设出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得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表达式,然后把“1V”、“1.5V”、“2V”三个电压值代入得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后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然后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进一步得出实验的改进方法;(3)分别计算出每组数据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然后比较比值大小,从而得到结论;(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压相同,只改变电阻即可。【解答】(1) 小科用10Ω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此次电路的故障可能是电阻R断路;(2) 设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U1,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得到:;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把“1V”、“1.5V”、“2V”三个电压值代入可得,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分别为60Ω、30Ω、15Ω,故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不得小于60Ω;若仍想按预设电压进行实验,即滑动变阻器分担电压仍分别为“1V”、“1.5V”、“2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5Ω,当变阻器两端电压为2V时,电阻两端电压为变阻器两端电压倍,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电阻阻值为,则电阻阻值只需小于7.5Ω,故符合条件的电阻阻值为5Ω的电阻,即将30Ω电阻替换为5Ω电阻;(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组数据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都是5,即比值相等,那么得到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小科想到用此电路连接图来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只需要多次改变电阻的大小,且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31.【答案】生长素;较高;胚芽【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 植物向光性是由于光照下生长素自顶端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背侧生长较快而导致茎叶向光弯曲的缘故,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有关,单侧光照使这种物质在植物体背光一侧浓度较高,从而产生向光弯曲现象。比较图中两组实验,图1中具有完整的胚芽,受到单侧光照射后向一侧弯曲;图2中切去尖端的胚芽,受到单侧光照射后向没有向一侧弯曲的现象,这说明该植物激素是由胚芽部位产生的。32.【答案】(1)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源电压:U=U1=I1R1=0.4A×30Ω=12V。(2)解:通过R2的电流:。(3)解: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I=I1+I2=0.4A+1.2A=1.6A。(4)解: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2的电流,(3)知道通过R1、R2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中的电流;(4)由欧姆定律求出总电阻。33.【答案】(1)AB(2)N(3)解:因为R1和线圈电阻及变阻器R2串联,所以I1=I2=Imax=30mA=0.03A,由图乙可知:F=800N时,R1=80Ω,由得,R1两端的电压U1=I1R1=0.03A×80Ω=2.4V,那么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U-U1=6V-2.4V=3.6V,则。即: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120Ω-10Ω=110Ω。(4)调大【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 (1)根据乙图分析压敏电阻与压力大小的变化关系;当压力增大时,根据电阻的变化判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电磁铁磁性的变化,从而判定出衔铁的状态,然后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2)由安培定则可判断电磁铁的磁极;(3)压敏电阻受到最大压力是800N,从图像上找到此时压敏电阻对应的电阻值是80Ω,电源电压是6V,根据R1与R2串联和欧姆定律就可以求出R2的最大阻值。(4)据题目中所提示的“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即要增大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此时的压敏电阻值会更小,故电流会变大,使得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所以从避免“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的角度分析判断即可确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化。【解答】 (1)根据乙图可知,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从而能断开AB所在的电路,所以货物装载机应接在接线柱AB之间;(2)已知电源正负极,则线圈上电流方向右。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上端为N极,下端是S极;(4)想“提高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同时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所以衔铁刚被吸下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总电阻不变,而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其电阻会减小,根据电阻串联的特点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应调大。1 /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学科竞赛月考科学试题1.(2025八下·鄞州竞赛)下列常见的生活用品中,不属于导体的是 ( )A.铅笔芯 B.铁锅 C.塑料尺 D.食盐水【答案】C【知识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塑料、橡胶、玻璃等。然后据此分析每个选项。【解答】A、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导体,故A错误。B、铁锅是由金属铁制成,金属是良好的导体,故B错误。C、塑料尺是由塑料制成,塑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故C正确。D、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导体,故D错误。故答案为:C。2.(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学习了《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后,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得组成:【解答】A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 B错误。C、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错误。D、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D错误。故答案为:A。3.(2025八下·鄞州竞赛)下列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外部磁场中不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解析】【分析】磁感线是人为引入的模型,是封闭的曲线,实际并不存在,但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解答】地理北极附近是地磁南极,地理南极附近是地磁北极;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用磁感线描述,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4.(2025八下·鄞州竞赛)一名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很可能他在婴幼儿时期缺乏(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答案】D【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解答】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的功能、激素分泌异常症如图所示:某人成年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无生育能力,可判断其幼年时期体内很可能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选D。5.(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下列对其通路、开路、短路判断正确的是( )A.甲开路、乙通路、丙短路 B.甲通路、乙断路、丙短路C.甲通路、乙短路、丙开路 D.甲短路、乙开路、丙通路【答案】B【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解析】【解答】甲图电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是通路;乙图电路由于开关断开是开路;丙图电路中由于灯泡两端并联了一根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两极相连,则引起电源短路。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电路的三种状态,较简单。6.(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演示板上固定有a、b、c、d四根合金丝,长度关系为a=bA.选用a和b,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B.选用c和d,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C.选用a和c,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D.选用b和d,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答案】A【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某一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必须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对,而改变材料,故选a、b,故A正确,D错误;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等,而改变长度,故选a、c,故B错误;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改变横截面积,故选c、d,故C错误。故选A。7.(2025八下·鄞州竞赛)内分泌腺是一种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入血液的腺体,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唾液腺 B.甲状腺 C.睾丸 D.胰岛【答案】A【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 据此解答。【解答】 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是分泌物是否由导管排出体外,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2025八下·鄞州竞赛)某人骑行电动车佩戴劣质头盔,发生车祸后变成没有意识、不能自主活动的植物人,可推测他一定没有受损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脊髓 C.小脑 D.脑干【答案】D【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解答】 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据此可知,“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一切活动的病人,说明至少脑干未受损。故选D。9.(2025八下·鄞州竞赛)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蝴蝶鲜艳的体色给敌害警告——攻击行为B.蜂鸟吸食花蜜——觅食行为C.变色龙变色——防御行为D.孔雀开屏——繁殖行为【答案】A【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解析】【分析】捕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解答】A.蝴蝶的翅膀色彩鲜艳,颜色各异的体色属于警戒色,不属于攻击行为,故A错误符合题意;B.蜂鸟吸食花蜜有助于植物的传粉,属于觅食行为,故B正确不合题意;C.变色龙变色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故C正确不合题意;D.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雌性孔雀的注意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0.(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答案】B【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解答】塑料丝和塑料管都比毛皮容易失去电子,则它们与毛皮摩擦后都会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塑料丝之间相互排斥而形成章鱼状,塑料丝与塑料管之间相互排斥从而使塑料丝悬浮在空中,故A错误,B正确;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C错误;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只等于毛皮与它摩擦时失去的电子数,故D错误。故选B。11.(2025八下·鄞州竞赛)为了取出某一较深缝隙中的铁钉,小科想到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能被磁化的物质:铁、钴、镍。【解答】铁棒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铜棒不是磁性材料,它不能被磁化,所以方法不能取出铁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2025八下·鄞州竞赛) 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的电阻及通过它们的电流,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 (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故在分析时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2)对于串联电路,电流是处处相等的。【解答】 对于A和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两段导体,由于B段的横截面积小,A段的横截面积大,故B段的电阻大于A段的电阻;且此两段电阻串联,据串联电流处处相等的关系可知,这两段导体中的电流是相等的。故选C。13.(2025八下·鄞州竞赛)某同学探究植物的根对水的反应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实验中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B.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C.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D.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 探究实验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这样两组所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说明是由这一环境因素引起的。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解答】AD.幼苗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变量就是水的含量不同,根表现出的是向水性,故A正确,D错误;B.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没有其他因素(例如光照等)的影响,不需录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故B错误;C.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不能探究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故C错误。故选A。14.(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是小科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下列措施中能使电磁铁磁性增强的是( )A.滑片P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B.滑片P向左移动,其他条件不变C.开关S由1扳到2,其他条件不变D.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其他条件不变【答案】B【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解析】【分析】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受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以及铁芯的有无等因素的影响,从这一角度,对照各选项可进行针对性地分析。【解答】A、滑片右移,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故A不合题意。B、滑片左移,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会增强,故B符合题意。C、开关S由1扳到2时,线圈的匝数减少,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故C不符合题意。D、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只会改变电流的方向,对电磁铁的磁性不会有影响,故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15.(2025八下·鄞州竞赛)余姚是杨梅之乡,杨梅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 B.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C.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 D.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答案】B【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解答】 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因为这是一种后天性反射,只有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是先天性反射,人生来就有的。故答案为:B16.(2025八下·鄞州竞赛)关于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 ab是轻质塑料棒B.根据该实验揭示的原理发明了电动机C.用该装置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D.只要开关闭合,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就会偏转【答案】C【知识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两个:电路是闭合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两者缺一不可。【解答】 A.因AB棒是电路中的一部分,所以AB棒应该用导体棒(金属棒),而不能用塑料棒,故A错误;B.根据该实验揭示的原理发明了发电机,故B错误;C.用该装置可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即“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故C正确;D.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两个:电路是闭合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两者缺一不可,故D错误。故选C。17.(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因感冒在家休息,每隔2h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表(其中在13: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时间 7: 00 9: 00 11: 00 13: 00 15: 00 17: 00 19: 00体温/℃ 36.9 38.2 38.2 38.7 37.9 37.3 37.2A.小科在家安静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B.小科的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小科在服用了退烧药后,体温下降,只是因为他体内的产热量减少D.小科在一段时间内体温维持在38.2℃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答案】C【知识点】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A.人体在安静下,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则会发生变化;B.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不是绝对不变的;CD.人体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时体温才能保持平衡。【解答】 A.在平静状态下,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器官是内脏,故A正确不合题意;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8℃左右,是相对恒定的,但不是绝对不变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C.小江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4小时内,体温明显降低,说明体内的产热速度小于散热速度,故C错误符合题意;D.小江在一段时间内体温维持在38.7℃时,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说明其体内产热与散热相互平衡,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8.(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答案】D【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首先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然后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并联,电压表测总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的阻值增大,则总电阻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根据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选D。19.(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图中的水银温度计在制作时,玻璃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电源的两极分别与水银和金属丝相连,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铃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B.电铃工作时,电磁铁a端为N极C.温度升高至78℃时,电铃报警D.若将温度计上端的金属丝向下调整,则报警温度将升高【答案】C【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明确这一装置由两部分电路组成,左端电路的控制要点在于水银柱的变化,而右端的控制要点则在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再由此分析电路中温度变化时的工作情况。【解答】A、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B、由安培定则可知,当电铃工作时,电磁铁的a端为S极,故B错误。C、温度升高到78℃时,水银柱与上方金属丝连通,使左侧形成通路,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吸引衔铁,使触点接触,右侧电路接通,电铃发出报警信号,故C正确。D、若将温度计上端的金属丝向下调整,则报警温度将降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C。20.(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变到最小时,两个电阻的“U——I”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3VB.R1的阻值为5ΩC.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A【答案】D【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变到最小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由最小变到最大,R1两端的电压由最小变到最大,据此可知图乙中两个电阻的“U-I”图线。(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电源电压大小;(2)根据欧姆定律求得R1的阻值和R2的最大值,从而可知R2的阻值变化范围;(3)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可知R1与R2两端的电压关系,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即电流表示数大小。【解答】 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变到最小时,电路中的总电阻由最大变到最小,根据可知,电路中电流由最小变到最大,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由最小变到最大,所以图乙中图线乙为R1的“U-I”图线,图线甲为R2的“U-I”图线。A.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结合图乙可知,电源电压为:U=U1+U2=1V+2V=3V,故A正确不合题意;BC.由图乙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I小=0.2A时,U1=1V,U2=2V,R1的阻值为:,故B正确不合题意;R2的最大阻值为:,则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故C正确;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由U=IR可知,此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图乙可知,此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1.5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故D错误。故选D。21.(2025八下·鄞州竞赛)(1)人体体温调节是在神经系统和 的共同调节下进行的。如图甲、乙中,能表示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 。(选填“甲”或“乙”)(2)人喝酒喝醉了,走路会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人脑中的 ,它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答案】(1)激素;乙(2)小脑【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1)根据人体体温条件的方法解答。血管膨胀,散热面积增大;血管缩小,散热面积减小;(2)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解答】(1)人体体温调节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进行的。如图甲、乙中,能表示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血管膨胀,则血管口径变粗,故选乙。(2)人喝酒喝醉了,走路会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人脑中的小脑,它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22.(2025八下·鄞州竞赛)(1)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 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V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L 两端的电压为 V。(2)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灯泡的亮度将 (填“变亮”或“变暗”), 电压表示数将 (填“增大”或“减小”)【答案】(1)b;12(2)变暗;减小【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阻的串联、并联【解析】【分析】(1)在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要求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根据图片乙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即可。(2)根据滑片运动方向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流的变化,进而确定灯泡亮度变化,根据U=IR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即可。【解答】(1) 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阻值最大的b端。根据图乙可知,电压表选择量程0-15V,分度值为0.5V,则示数为12V。(2) 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变阻器的阻值变大。根据R总=R+RL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小,则灯泡的亮度将变暗。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小。23.(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爸爸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禁食8小时后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饭后2小时又做了相同的检测。这主要是检测 (填“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该激素分泌不足,人会患 (填“糖尿病”或“低血糖”)。【答案】胰岛素;糖尿病【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胰岛素对血糖高低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解答】 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 ,胰岛素和血糖浓度密切相关, 这主要是检测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人会患糖尿病。24.(2025八下·鄞州竞赛)在测量阻值约为5Ω的定值电阻R、的实验中,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如图甲所示,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2)正确连接并操作,小科改变R。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两次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R1=5.1Ω,R =5.3Ω。第三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R3= Ω , 实验测得值应为R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2)5;5.1【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应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需要待测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用导线组成串联电路,根据滑片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电阻减小,确定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连接;根据电源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并且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测量两端电压;(2)分清电流表量程及分度值,由图读出电流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电阻;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待测电阻的阻值。【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即滑片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那么变阻器应该接右下角的接线柱。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实物连接如图:(2)图乙中电流表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此时的示数为I=0.3A,根据欧姆定律,此时电阻阻值为;测量结果为。25.(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伤了手,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小科被猫抓时,手会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2)小科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③传达到大脑产生痛觉,这说明脊髓还具有 功能。(3)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科的心跳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答案】(1)①→②→⑤→⑥→⑦(2)传导(3)复杂【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⑥传出神经、⑦效应器。(2)根据脊髓的功能解答;(3)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解答】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小明被猫抓时,手会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①→②→⑤→⑥→⑦。(2)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③通向大脑的神经元传达到大脑产生痛觉,说明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3)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26.(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玻璃球内的导线是分开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1)当用酒精灯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当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玻璃变成了 体,此时小磁针发生了偏转;(2)小磁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着 ,这一现象最早是由 (选填“法拉第”、“奥斯特”或“安培”)发现的。(3)实验前,小磁针静止时指向 (选填“东西”或“南北”)方向。【答案】(1)导(2)磁场;奥斯特(3)南北【知识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2)根据对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认识解答即可;(3)当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解答】(1)正常状态下的玻璃为绝缘体,此时没有电流经过电磁铁,因此不产生磁场,那么小磁针的指向没有发生偏转。当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即玻璃变成了导体。(2)小磁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这一现象最早是由奥斯特发现的。(3)实验前,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南极指向南方,北极指向北方,则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南北方向。27.(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1:R2=2:3。(1)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S闭合时,两表的示数U甲: U乙= 。(2)如果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S断开,R1与R2的连接方式是 联,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 I乙= 。【答案】(1)2∶5(2)并;5∶3【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据此对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和电表测量的物理量进行判断,然后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分析计算即可。【解答】(1)如果两个都是电压表,则R1与R2串联,电压表甲测R1的电压,乙测总电压。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则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比:.(2)如果过两个电表都是电流表,则R1与R2并联,电流表甲测总电流,乙测R1的电流。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则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之比:。28.(2025八下·鄞州竞赛)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类药物的说明书上标明的用法为注射,那么口服生长激素是否有效呢?某学习小组就这一问题利用切除脑垂体的小白鼠进行了探究。如表是他们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组别 实验对象 实验方法 测量并记录1 15只体长、体重相同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三组 饲喂普通食物 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2 饲喂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生长激素3(1)表中1号组和2号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2)该实验还需要增设3号组才能实现探究目的,则3号的实验方法为 。(3)一段时间后,若测量和记录的结果为 ,则说明注射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口服无效。【答案】(1)生长激素(2)饲喂等量含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3)若1、3组的小白鼠生长缓慢,体长体重相近,而第2组小白鼠的体长体重明显增加【知识点】控制变量法;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解答】(1)对比1和2,可知1号组只是饲喂普通食物,而2号组除了食物之外还注射了生长激素,所以两组对比时其变量是生长激素;(2)该实验是为了探究生长激素能否口服,所以第3组的实验方法是饲喂等量含有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3)注射生长激素能够促进发育而口服无效,则2号组与3号组对比,2号组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明显大于3号组小白鼠;故答案为:(1)生长激素;(2)饲喂等量含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3)若1、3组的小白鼠生长缓慢,体长体重相近,而第2组小白鼠的体长体重明显增加。29.(2025八下·鄞州竞赛)“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步骤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1)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是否有感应电流,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2)在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3)闭合开关后,若导体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选填“有”或“无”)。(4)实验过程中,某些同学按图甲方法进行操作时,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你从实验装置方面提出一条改进的措施: (写出一条)。【答案】(1)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甲(2)导体运动方向(3)有(4)将导体棒换成矩形线圈【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解析】【分析】(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回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2)根据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和控制变量法进行解答。(3)导体未动,磁体在动,相当于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4)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度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据此提出改进措施。【解答】(1)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所以可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来反映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甲中电路闭合且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甲中有感应电流产生。乙中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没有感应电流产生;丙中电路没有闭合,没有感应电流产生。(2)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在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时,应控制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不变。(3)闭合开关后,若导体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导体和磁体间存在相对运动,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有感应电流产生。(4)现象不明显说明感应电流过大,可通过使用磁场强度更大的磁体或用电磁铁来代替永磁体,也可以用矩形线圈来代替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0.(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的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一个“15Ω2A”的滑动变阻器,5Ω、10Ω、15Ω、30Ω四个定值电阻,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若干导线等。如图是小科连接的实物图:实验次数 1 2 3电压/V 1.0 1.5 2.0电流/A 0.2 0.3 0.4(1)小科用10Ω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此次电路的故障可能是电阻R (填”短路”或”断路”)。(2)小科之后选用30Ω电阻并预设了电阻两端“1V”、“1.5V”、“2V”三个电压值进行实验,但计算后发现:若要达到这三个预设的电压值,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得小于 Ω,小科仍想按这三个预设的电压进行实验,利用现有的这些器材,无需改变电源电压和更换滑动变阻器,小科只要 ,就能顺利完成实验。(3)小科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小科想到用此电路连接图来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只需要多次改变电阻的大小,且保持 (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不变。【答案】(1)断路(2)60;将30Ω电阻替换为5Ω电阻(3)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电压表【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如果电阻R发生断路,那么电压表将串联在电路中,此时测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2) 先设出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得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表达式,然后把“1V”、“1.5V”、“2V”三个电压值代入得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后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然后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进一步得出实验的改进方法;(3)分别计算出每组数据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然后比较比值大小,从而得到结论;(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压相同,只改变电阻即可。【解答】(1) 小科用10Ω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此次电路的故障可能是电阻R断路;(2) 设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U1,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得到:;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把“1V”、“1.5V”、“2V”三个电压值代入可得,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分别为60Ω、30Ω、15Ω,故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不得小于60Ω;若仍想按预设电压进行实验,即滑动变阻器分担电压仍分别为“1V”、“1.5V”、“2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5Ω,当变阻器两端电压为2V时,电阻两端电压为变阻器两端电压倍,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电阻阻值为,则电阻阻值只需小于7.5Ω,故符合条件的电阻阻值为5Ω的电阻,即将30Ω电阻替换为5Ω电阻;(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组数据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都是5,即比值相等,那么得到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小科想到用此电路连接图来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只需要多次改变电阻的大小,且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31.(2025八下·鄞州竞赛)植物的向光性与 分布有关,单侧光照使这种物质在植物体背光一侧浓度 ,从而产生向光弯曲现象。比较图中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该植物激素是由 部位产生的。【答案】生长素;较高;胚芽【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 植物向光性是由于光照下生长素自顶端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背侧生长较快而导致茎叶向光弯曲的缘故,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有关,单侧光照使这种物质在植物体背光一侧浓度较高,从而产生向光弯曲现象。比较图中两组实验,图1中具有完整的胚芽,受到单侧光照射后向一侧弯曲;图2中切去尖端的胚芽,受到单侧光照射后向没有向一侧弯曲的现象,这说明该植物激素是由胚芽部位产生的。32.(2025八下·鄞州竞赛)如图所示的电路, 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4A,求:(1)电源电压;(2) 通过R2的电流:(3)干路中的电流:(4)电路中的总电阻。【答案】(1)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源电压:U=U1=I1R1=0.4A×30Ω=12V。(2)解:通过R2的电流:。(3)解: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I=I1+I2=0.4A+1.2A=1.6A。(4)解: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2的电流,(3)知道通过R1、R2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中的电流;(4)由欧姆定律求出总电阻。33.(2025八下·鄞州竞赛)小科设计了一种“自动限重器”,如图甲所示。该装置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其主要元件有电磁继电器、货物装载机、压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 等。压敏电阻 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阻值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 连接电路: 货物装载机应接在接线柱 (填“AB””“BC"或“AC")之间。(2)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上端为 (填“N”或“S”)极。(3)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若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少欧姆 (4)若要提高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应 (填“调大”“调小”或“不变”)。【答案】(1)AB(2)N(3)解:因为R1和线圈电阻及变阻器R2串联,所以I1=I2=Imax=30mA=0.03A,由图乙可知:F=800N时,R1=80Ω,由得,R1两端的电压U1=I1R1=0.03A×80Ω=2.4V,那么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U-U1=6V-2.4V=3.6V,则。即: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120Ω-10Ω=110Ω。(4)调大【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 (1)根据乙图分析压敏电阻与压力大小的变化关系;当压力增大时,根据电阻的变化判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电磁铁磁性的变化,从而判定出衔铁的状态,然后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2)由安培定则可判断电磁铁的磁极;(3)压敏电阻受到最大压力是800N,从图像上找到此时压敏电阻对应的电阻值是80Ω,电源电压是6V,根据R1与R2串联和欧姆定律就可以求出R2的最大阻值。(4)据题目中所提示的“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即要增大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此时的压敏电阻值会更小,故电流会变大,使得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所以从避免“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的角度分析判断即可确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化。【解答】 (1)根据乙图可知,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从而能断开AB所在的电路,所以货物装载机应接在接线柱AB之间;(2)已知电源正负极,则线圈上电流方向右。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上端为N极,下端是S极;(4)想“提高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同时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所以衔铁刚被吸下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总电阻不变,而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其电阻会减小,根据电阻串联的特点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应调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学科竞赛月考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学科竞赛月考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