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实数a,b满足,则( )A. B. C.1 D.3【答案】D【知识点】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解析】【解答】解:由得,解得,所以.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围绕复数运算与复数相等的条件展开,解题思路是:先对进行复数乘法运算展开,再依据复数相等的定义(实部与实部相等,虚部与虚部相等 )列出方程组,求解得到、的值,最后计算,核心是复数运算规则与相等条件的运用.2.(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集合,若,则实数( )A.1 B. C.2 D.4【答案】C【知识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值域与最值【解析】【解答】解:,所以,的定义域为,即,解得,所以,,且,所以.故答案为:.【分析】本题需要分别求出集合A(函数值域)和集合B(函数定义域),再根据A = B建立等式求解a,核心是三角函数值域与二次根式定义域的求解.3.(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设,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C. D.【答案】B【知识点】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析】【分析】因为设,则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判定对数、指数函数、,从而可知结论为,选B。【点评】解决该试题的关键是利用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选择中间变量0,1,来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结论。4.(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函数的值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D【知识点】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析】【解答】解:当时,函数单调递增,所以,要使得函数的值域为,则当时,,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需分别分析分段函数两部分的单调性与取值范围,结合值域为的条件,确定对数函数部分需满足的关系,进而求解的取值范围.5.(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平面向量,是两个单位向量,在上的投影向量为,则( )A. B.1 C.0 D.【答案】D【知识点】单位向量;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平面向量的投影向量【解析】【解答】解:因为平面向量,是两个单位向量,故在上的投影向量为,得,所以.故答案为:.【分析】本题要先利用投影向量的定义求出,再依据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规则,结合单位向量模长为的性质,计算的值,关键在于理解投影向量与数量积的联系以及向量运算律的运用.6.(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设F为双曲线(,)的右焦点,,分别为C的两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且满足,已知点F到其中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C的焦距为( )A. B.2 C. D.4【答案】C【知识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双曲线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即.,分别为C的两条渐近线的倾斜角,.又,,,.又双曲线的右焦点到其中一条渐近线(不妨取这条)的距离为,,,,双曲线C的焦距为.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需先根据双曲线渐近线倾斜角的关系求出渐近线斜率,得到a、b的联系,再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b,最后结合a、b、c关系求焦距,核心是双曲线渐近线性质与点到直线距离的运用.7.(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数列满足的前12项组成一组数据,其第90百分位数为( )A. B. C. D.【答案】B【知识点】数列的函数特性;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百分位数【解析】【解答】解:对于个数据,第百分位数的位置为,根据百分位数定义,位置为小数时,向上取整,即第个数据为第百分位数,又,则,,即数列前9项逐渐增大,从第10项开始又逐渐减小,且,由此可得和是数列的最大项,故将数列的前12项从小到大排序后,或将排在第11,12位所以第90百分位数为或.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需先判断数列的单调性,确定其最大项的位置,再依据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数据个数乘以百分位比例,确定对应位置数据 )求解,核心是数列单调性分析与百分位数定义的运用.8.(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设函数的定义域为,若,且对任意,满足:,,则的值为( )A. B. C. D.【答案】B【知识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数列的求和【解析】【解答】解:已知,将换为,得.又因为,而,所以:结合,可得,则.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需要通过对已知不等式进行变形和推导,确定的具体表达式,再利用累加法结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关键在于不等式的放缩与通项公式的确定.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随机事件A、B满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件与事件B相互独立 B.C. D.【答案】A,C【知识点】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条件概率乘法公式【解析】【解答】解:根据,可得;又,可得;A、即满足,因此事件与事件B相互独立,A正确;B、易知,B错误;C、由可得,C正确;D、计算可得,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AC.【分析】利用独立事件计算公式可判断A正确,易知,可得B错误,根据全概率公式可得C正确,计算可得D错误.10.(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若,则正确的是( )A.B.C.除以6所得余数为5D.【答案】A,C,D【知识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对于A:由已知,令,得,∴,所以A正确;对于B:令∴,所以,所以B错误;对于C:由A知,所以,除以6的余数为5,C正确;对于D:由,得,令,得,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ACD.【分析】利用赋值法结合二项式定理计算即可.11.(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四面体中,,,,为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则平面B.若,则的取值范围是C.若,则的取值范围是D.若,直线与所成的角为,则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答案】A,B,C【知识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球内接多面体;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解析】【解答】解:A、若,又因为,,、平面,故平面,A正确;B、,由题意,所以,因为、互为异面直线,则,故,故,B正确;C、不妨取的中点,连接、,则,,同理可得,,所以,,因为,故,故,C正确;D、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为矩形,故的各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如下图所示:则,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且,如下图所示:圆柱的底面圆直径为,母线长为,则的中点到圆柱底面圆上每点的距离都相等,则为圆柱的外接球球心.可将三棱锥置于圆柱内,使得的外接圆为圆,如下图所示:因为,故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或其补角,当时,为等边三角形,则该三角形外接圆直径为,设球的半径为,则,此时,球的表面积为;当时,由于,则,则外接圆直径为,则,此时,球的表面积为.综上所述,球的表面积为或,D错误.故答案为:ABC.【分析】A、核心是线面垂直判定定理,需验证直线是否垂直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和.B、核心是空间向量模长公式,先将分解为,再利用向量垂直性质化简模长平方,结合异面直线夹角范围求范围 .C、核心是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通过取中点,结合球心性质,对展开分解,代入的条件,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取值范围 .D、核心是外接球构造与表面积计算,通过作平行四边形将异面直线成角转化为平面角,分两种夹角情况,利用外接球直径与矩形、异面直线的关系,结合球表面积公式判断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设函数,,若是奇函数,则 .【答案】 【知识点】正弦函数的性质;辅助角公式【解析】【解答】解:函数,由是奇函数,得,则,所以.故答案为:.【分析】本题需要先利用辅助角公式对函数进行化简,再根据奇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在处有定义时, ,或正弦函数为奇函数的条件 )确定的取值,最后计算,核心是辅助角公式与奇函数性质的运用.13.(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点M在C上,则的最大值为 .【答案】16【知识点】基本不等式;椭圆的定义【解析】【解答】解:由椭圆的定义可得:,由基本不等式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的最大值为16.故答案为:16.【分析】本题要先依据椭圆定义得出 的定值,再运用基本不等式(均值不等式)求 的最大值,核心是椭圆定义与基本不等式的结合运用.14.(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函数.若函数有七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知识点】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及其图象的作法;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作出函数的图象.由得,,∴或,由图象可得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4个交点,故方程有4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要使函数有七个不同的零点,需方程有3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3交点,结合图象可得,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分析】本题需先将函数g(x)的零点问题转化为关于f(x)的方程的根的问题,再通过分析分段函数f(x)的图象,结合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图象交点个数的关系,确定实数t的取值范围,核心是函数零点与图象交点的转化及分段函数图象的分析.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1)求B;(2)若,且满足,求的周长.【答案】(1)解:在中,由及正弦定理,得,即,由余弦定理得,而所以.(2)解:由,得,解得,由,得,由(1)得,则,即,解得,,所以的周长为.【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解析】【分析】(1)核心是正弦定理角化边(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 ),再结合余弦定理求角,关键是利用定理实现边角转化.(2)先由向量数量积定义结合(1)的结论求出ac,再用正弦定理角化边得到a + c与b的关系,最后联立(1)中边的等式求解边长,进而得周长,核心是向量与定理的综合运用.(1)在中,由及正弦定理,得,即,由余弦定理得,而所以.(2)由,得,解得,由,得,由(1)得,则,即,解得,,所以的周长为.16.(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为了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某高中学校计划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某体质监测中心抽取了该校1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得到如下表格:序号i 1 2 3 4 5 6 7 8 9 10成绩(分) 38 41 44 51 54 56 58 64 74 80记这10名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与方差分别为,,经计算,.(1)规定体质测试成绩低于50分为不合格,从这10名学生中任取3名,记体质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2)经统计,高中生体质测试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用,的值分别作为,的近似值,若监测中心计划从全省抽查10000名高中生进行体质测试,记这10000名高中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恰好落在区间的人数为Y,求Y的数学期望.附:若,则,,.【答案】(1)解:依题意,体质测试不合格的学生有3名,则X的可能取值为0,1,2,3,,,,,所以X的分布列为X 0 1 2 3P(2)解:由题意得,,,则,,于是,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恰好落在区间的概率约为0.9545,,所以Y的数学期望.【知识点】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组合及组合数公式;正态分布定义【解析】【分析】(1)分布列求解:先确定不合格人数,明确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再利用超几何分布概率公式(从有限个物件中抽取个,其中含个指定物件,计算抽取个指定物件的概率 )计算每个取值的概率,构建分布列.(2)期望计算:先根据样本数据求出均值和方差(即正态分布的和 ),再利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求出成绩落在区间的概率,最后结合二项分布期望公式(,为试验次数,为成功概率 )计算期望.(1)依题意,体质测试不合格的学生有3名,则X的可能取值为0,1,2,3,,,,,所以X的分布列为X 0 1 2 3P(2)依题意,,,则,,于是,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恰好落在区间的概率约为0.9545,,所以Y的数学期望.17.(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如图,在圆柱中,四边形ABCD是其轴截面,EF为的直径,,,.(1)求证:;(2)若四面体ABEF的体积为,求二面角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连接.在圆柱中,平面CEDF,平面CEDF,.,,平面,平面ABCD.又平面ABCD,.又为EF的中点,.(2)解:连接,,如图所示,由四面体ABEF的体积,得.因为与该圆柱的底面垂直,以点O为坐标原点,OB,所在直线分别为y,z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BEF的法向量是.由,得,取,得.设平面ABE的法向量是.由,得,取,得.所以,由图象可知,二面角为锐角,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解析】【分析】(1)核心是利用圆柱的垂直关系与三角形全等,通过证明,得出对应边相等,关键是找到全等的条件(边、角关系) .(2)先根据四面体体积求出的值,再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两个平面法向量,计算法向量夹角余弦值 )求解二面角,核心是坐标系构建与法向量运算.(1)连接.在圆柱中,平面CEDF,平面CEDF,.,,平面,平面ABCD.又平面ABCD,.又为EF的中点,.(2)连接,,如图所示,由四面体ABEF的体积,得.因为与该圆柱的底面垂直,以点O为坐标原点,OB,所在直线分别为y,z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BEF的法向量是.由,得,取,得.设平面ABE的法向量是.由,得,取,得.所以,由图象可知,二面角为锐角,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8.(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在点处与轴相切.(1)求的值;(2)求的单调区间;(3)若,求证.【答案】(1)解:因为在点处与轴相切,,所以,,解得.即:.(2)解:由(1)得,定义域,导数:令,求 的单调性(二次导数 ):当 时,, 单调递增,故(因 ), 单调递减。当 时,, 单调递减,故, 单调递减。综上,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3)证明:因为,则,要证,即证,即证,设,则,即证,即证,令,,又,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即,故不等式成立.即:.【知识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解析】【分析】(1):利用“相切条件(函数值为0、导数值为0 )”联立方程,直接解。(2):通过“导数的导数(二次导数 )”分析一阶导数的单调性,进而确定原函数的单调区间。(3):不等式变形后换元( ),构造函数,利用导数判断单调性证明不等式。(1)因为在点处与轴相切,,所以,,解得.(2)由(1)得,,定义域为,,令,则,令,则,当时,,单调递增,所以,所以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减,,所以单调递减,所以的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3)因为,则,要证,即证,即证,设,则,即证,即证,令,,又,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即,故不等式成立.19.(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动点到点的距离比它到直线的距离小,记动点的轨迹为.(1)求轨迹的方程.(2)直线与分别与轨迹交于点和点(与同向),且,线段与交于点,线段与的中点分别为.(ⅰ)求证:三点共线;(ⅱ)若,,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答案】(1)解动点到点的距离比它到直线的距离小,点到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则动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轨迹的方程为.(2)(ⅰ)解:设,,,,则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即,故.又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令,得,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令,得,所以直线与的交点和直线与的交点重合,即为点.所以三点共线;(ⅱ)解:,,,,得,,,上面两式相减得,由(ⅰ)知,即,,过点作交于点,,,,,,则,又,不妨设,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分别是的中点,,,,,设的边上的高为,的边上的高为,则,,,,,,,.【知识点】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解析】【分析】(1)核心是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通过分析动点的距离关系,转化为抛物线的定义形式,确定焦点和准线,进而得方程.(2)(ⅰ)证明三点共线:通过设点坐标,利用点差法求出直线斜率,再结合直线、的方程,证明它们的交点在所在直线上,关键是斜率计算与方程联立.(ⅱ)求四边形的面积:先根据,及直线平行关系,结合(ⅰ)中斜率与中点的联系,求出直线、的斜率和长度,再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因 )计算,核心是斜率、长度与面积公式的结合.(1)动点到点的距离比它到直线的距离小,点到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则动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轨迹的方程为.(2)(ⅰ)设,,,,则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即,故.又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令,得,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令,得,所以直线与的交点和直线与的交点重合,即为点.所以三点共线;(ⅱ),,,,得,,,上面两式相减得,由(ⅰ)知,即,,过点作交于点,,,,,,则,又,不妨设,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分别是的中点,,,,,设的边上的高为,的边上的高为,则,,,,,,,.1 / 1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实数a,b满足,则( )A. B. C.1 D.32.(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集合,若,则实数( )A.1 B. C.2 D.43.(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设,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C. D.4.(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函数的值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5.(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平面向量,是两个单位向量,在上的投影向量为,则( )A. B.1 C.0 D.6.(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设F为双曲线(,)的右焦点,,分别为C的两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且满足,已知点F到其中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C的焦距为( )A. B.2 C. D.47.(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数列满足的前12项组成一组数据,其第90百分位数为( )A. B. C. D.8.(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设函数的定义域为,若,且对任意,满足:,,则的值为( )A. B. C. D.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随机事件A、B满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件与事件B相互独立 B.C. D.10.(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若,则正确的是( )A.B.C.除以6所得余数为5D.11.(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四面体中,,,,为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则平面B.若,则的取值范围是C.若,则的取值范围是D.若,直线与所成的角为,则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设函数,,若是奇函数,则 .13.(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点M在C上,则的最大值为 .14.(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函数.若函数有七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1)求B;(2)若,且满足,求的周长.16.(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为了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某高中学校计划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某体质监测中心抽取了该校1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得到如下表格:序号i 1 2 3 4 5 6 7 8 9 10成绩(分) 38 41 44 51 54 56 58 64 74 80记这10名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与方差分别为,,经计算,.(1)规定体质测试成绩低于50分为不合格,从这10名学生中任取3名,记体质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2)经统计,高中生体质测试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用,的值分别作为,的近似值,若监测中心计划从全省抽查10000名高中生进行体质测试,记这10000名高中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恰好落在区间的人数为Y,求Y的数学期望.附:若,则,,.17.(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如图,在圆柱中,四边形ABCD是其轴截面,EF为的直径,,,.(1)求证:;(2)若四面体ABEF的体积为,求二面角平面角的余弦值.18.(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在点处与轴相切.(1)求的值;(2)求的单调区间;(3)若,求证.19.(2025高二下·长沙期末)已知动点到点的距离比它到直线的距离小,记动点的轨迹为.(1)求轨迹的方程.(2)直线与分别与轨迹交于点和点(与同向),且,线段与交于点,线段与的中点分别为.(ⅰ)求证:三点共线;(ⅱ)若,,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解析】【解答】解:由得,解得,所以.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围绕复数运算与复数相等的条件展开,解题思路是:先对进行复数乘法运算展开,再依据复数相等的定义(实部与实部相等,虚部与虚部相等 )列出方程组,求解得到、的值,最后计算,核心是复数运算规则与相等条件的运用.2.【答案】C【知识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值域与最值【解析】【解答】解:,所以,的定义域为,即,解得,所以,,且,所以.故答案为:.【分析】本题需要分别求出集合A(函数值域)和集合B(函数定义域),再根据A = B建立等式求解a,核心是三角函数值域与二次根式定义域的求解.3.【答案】B【知识点】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析】【分析】因为设,则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判定对数、指数函数、,从而可知结论为,选B。【点评】解决该试题的关键是利用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选择中间变量0,1,来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结论。4.【答案】D【知识点】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析】【解答】解:当时,函数单调递增,所以,要使得函数的值域为,则当时,,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需分别分析分段函数两部分的单调性与取值范围,结合值域为的条件,确定对数函数部分需满足的关系,进而求解的取值范围.5.【答案】D【知识点】单位向量;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平面向量的投影向量【解析】【解答】解:因为平面向量,是两个单位向量,故在上的投影向量为,得,所以.故答案为:.【分析】本题要先利用投影向量的定义求出,再依据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规则,结合单位向量模长为的性质,计算的值,关键在于理解投影向量与数量积的联系以及向量运算律的运用.6.【答案】C【知识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双曲线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即.,分别为C的两条渐近线的倾斜角,.又,,,.又双曲线的右焦点到其中一条渐近线(不妨取这条)的距离为,,,,双曲线C的焦距为.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需先根据双曲线渐近线倾斜角的关系求出渐近线斜率,得到a、b的联系,再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b,最后结合a、b、c关系求焦距,核心是双曲线渐近线性质与点到直线距离的运用.7.【答案】B【知识点】数列的函数特性;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百分位数【解析】【解答】解:对于个数据,第百分位数的位置为,根据百分位数定义,位置为小数时,向上取整,即第个数据为第百分位数,又,则,,即数列前9项逐渐增大,从第10项开始又逐渐减小,且,由此可得和是数列的最大项,故将数列的前12项从小到大排序后,或将排在第11,12位所以第90百分位数为或.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需先判断数列的单调性,确定其最大项的位置,再依据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数据个数乘以百分位比例,确定对应位置数据 )求解,核心是数列单调性分析与百分位数定义的运用.8.【答案】B【知识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数列的求和【解析】【解答】解:已知,将换为,得.又因为,而,所以:结合,可得,则.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需要通过对已知不等式进行变形和推导,确定的具体表达式,再利用累加法结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关键在于不等式的放缩与通项公式的确定.9.【答案】A,C【知识点】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条件概率乘法公式【解析】【解答】解:根据,可得;又,可得;A、即满足,因此事件与事件B相互独立,A正确;B、易知,B错误;C、由可得,C正确;D、计算可得,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AC.【分析】利用独立事件计算公式可判断A正确,易知,可得B错误,根据全概率公式可得C正确,计算可得D错误.10.【答案】A,C,D【知识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对于A:由已知,令,得,∴,所以A正确;对于B:令∴,所以,所以B错误;对于C:由A知,所以,除以6的余数为5,C正确;对于D:由,得,令,得,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ACD.【分析】利用赋值法结合二项式定理计算即可.11.【答案】A,B,C【知识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球内接多面体;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解析】【解答】解:A、若,又因为,,、平面,故平面,A正确;B、,由题意,所以,因为、互为异面直线,则,故,故,B正确;C、不妨取的中点,连接、,则,,同理可得,,所以,,因为,故,故,C正确;D、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为矩形,故的各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如下图所示:则,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且,如下图所示:圆柱的底面圆直径为,母线长为,则的中点到圆柱底面圆上每点的距离都相等,则为圆柱的外接球球心.可将三棱锥置于圆柱内,使得的外接圆为圆,如下图所示:因为,故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或其补角,当时,为等边三角形,则该三角形外接圆直径为,设球的半径为,则,此时,球的表面积为;当时,由于,则,则外接圆直径为,则,此时,球的表面积为.综上所述,球的表面积为或,D错误.故答案为:ABC.【分析】A、核心是线面垂直判定定理,需验证直线是否垂直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和.B、核心是空间向量模长公式,先将分解为,再利用向量垂直性质化简模长平方,结合异面直线夹角范围求范围 .C、核心是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通过取中点,结合球心性质,对展开分解,代入的条件,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取值范围 .D、核心是外接球构造与表面积计算,通过作平行四边形将异面直线成角转化为平面角,分两种夹角情况,利用外接球直径与矩形、异面直线的关系,结合球表面积公式判断 .12.【答案】 【知识点】正弦函数的性质;辅助角公式【解析】【解答】解:函数,由是奇函数,得,则,所以.故答案为:.【分析】本题需要先利用辅助角公式对函数进行化简,再根据奇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在处有定义时, ,或正弦函数为奇函数的条件 )确定的取值,最后计算,核心是辅助角公式与奇函数性质的运用.13.【答案】16【知识点】基本不等式;椭圆的定义【解析】【解答】解:由椭圆的定义可得:,由基本不等式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的最大值为16.故答案为:16.【分析】本题要先依据椭圆定义得出 的定值,再运用基本不等式(均值不等式)求 的最大值,核心是椭圆定义与基本不等式的结合运用.14.【答案】【知识点】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及其图象的作法;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作出函数的图象.由得,,∴或,由图象可得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4个交点,故方程有4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要使函数有七个不同的零点,需方程有3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3交点,结合图象可得,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分析】本题需先将函数g(x)的零点问题转化为关于f(x)的方程的根的问题,再通过分析分段函数f(x)的图象,结合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图象交点个数的关系,确定实数t的取值范围,核心是函数零点与图象交点的转化及分段函数图象的分析.15.【答案】(1)解:在中,由及正弦定理,得,即,由余弦定理得,而所以.(2)解:由,得,解得,由,得,由(1)得,则,即,解得,,所以的周长为.【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解析】【分析】(1)核心是正弦定理角化边(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 ),再结合余弦定理求角,关键是利用定理实现边角转化.(2)先由向量数量积定义结合(1)的结论求出ac,再用正弦定理角化边得到a + c与b的关系,最后联立(1)中边的等式求解边长,进而得周长,核心是向量与定理的综合运用.(1)在中,由及正弦定理,得,即,由余弦定理得,而所以.(2)由,得,解得,由,得,由(1)得,则,即,解得,,所以的周长为.16.【答案】(1)解:依题意,体质测试不合格的学生有3名,则X的可能取值为0,1,2,3,,,,,所以X的分布列为X 0 1 2 3P(2)解:由题意得,,,则,,于是,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恰好落在区间的概率约为0.9545,,所以Y的数学期望.【知识点】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组合及组合数公式;正态分布定义【解析】【分析】(1)分布列求解:先确定不合格人数,明确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再利用超几何分布概率公式(从有限个物件中抽取个,其中含个指定物件,计算抽取个指定物件的概率 )计算每个取值的概率,构建分布列.(2)期望计算:先根据样本数据求出均值和方差(即正态分布的和 ),再利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求出成绩落在区间的概率,最后结合二项分布期望公式(,为试验次数,为成功概率 )计算期望.(1)依题意,体质测试不合格的学生有3名,则X的可能取值为0,1,2,3,,,,,所以X的分布列为X 0 1 2 3P(2)依题意,,,则,,于是,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恰好落在区间的概率约为0.9545,,所以Y的数学期望.17.【答案】(1)证明:连接.在圆柱中,平面CEDF,平面CEDF,.,,平面,平面ABCD.又平面ABCD,.又为EF的中点,.(2)解:连接,,如图所示,由四面体ABEF的体积,得.因为与该圆柱的底面垂直,以点O为坐标原点,OB,所在直线分别为y,z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BEF的法向量是.由,得,取,得.设平面ABE的法向量是.由,得,取,得.所以,由图象可知,二面角为锐角,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解析】【分析】(1)核心是利用圆柱的垂直关系与三角形全等,通过证明,得出对应边相等,关键是找到全等的条件(边、角关系) .(2)先根据四面体体积求出的值,再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两个平面法向量,计算法向量夹角余弦值 )求解二面角,核心是坐标系构建与法向量运算.(1)连接.在圆柱中,平面CEDF,平面CEDF,.,,平面,平面ABCD.又平面ABCD,.又为EF的中点,.(2)连接,,如图所示,由四面体ABEF的体积,得.因为与该圆柱的底面垂直,以点O为坐标原点,OB,所在直线分别为y,z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BEF的法向量是.由,得,取,得.设平面ABE的法向量是.由,得,取,得.所以,由图象可知,二面角为锐角,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8.【答案】(1)解:因为在点处与轴相切,,所以,,解得.即:.(2)解:由(1)得,定义域,导数:令,求 的单调性(二次导数 ):当 时,, 单调递增,故(因 ), 单调递减。当 时,, 单调递减,故, 单调递减。综上,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3)证明:因为,则,要证,即证,即证,设,则,即证,即证,令,,又,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即,故不等式成立.即:.【知识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解析】【分析】(1):利用“相切条件(函数值为0、导数值为0 )”联立方程,直接解。(2):通过“导数的导数(二次导数 )”分析一阶导数的单调性,进而确定原函数的单调区间。(3):不等式变形后换元( ),构造函数,利用导数判断单调性证明不等式。(1)因为在点处与轴相切,,所以,,解得.(2)由(1)得,,定义域为,,令,则,令,则,当时,,单调递增,所以,所以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减,,所以单调递减,所以的单调递减区间为,无单调递增区间.(3)因为,则,要证,即证,即证,设,则,即证,即证,令,,又,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即,故不等式成立.19.【答案】(1)解动点到点的距离比它到直线的距离小,点到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则动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轨迹的方程为.(2)(ⅰ)解:设,,,,则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即,故.又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令,得,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令,得,所以直线与的交点和直线与的交点重合,即为点.所以三点共线;(ⅱ)解:,,,,得,,,上面两式相减得,由(ⅰ)知,即,,过点作交于点,,,,,,则,又,不妨设,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分别是的中点,,,,,设的边上的高为,的边上的高为,则,,,,,,,.【知识点】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解析】【分析】(1)核心是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通过分析动点的距离关系,转化为抛物线的定义形式,确定焦点和准线,进而得方程.(2)(ⅰ)证明三点共线:通过设点坐标,利用点差法求出直线斜率,再结合直线、的方程,证明它们的交点在所在直线上,关键是斜率计算与方程联立.(ⅱ)求四边形的面积:先根据,及直线平行关系,结合(ⅰ)中斜率与中点的联系,求出直线、的斜率和长度,再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因 )计算,核心是斜率、长度与面积公式的结合.(1)动点到点的距离比它到直线的距离小,点到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则动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轨迹的方程为.(2)(ⅰ)设,,,,则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即,故.又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令,得,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令,得,所以直线与的交点和直线与的交点重合,即为点.所以三点共线;(ⅱ),,,,得,,,上面两式相减得,由(ⅰ)知,即,,过点作交于点,,,,,,则,又,不妨设,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分别是的中点,,,,,设的边上的高为,的边上的高为,则,,,,,,,.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学生版).docx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