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紫茶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听读部分。(10分)1.(2025五下·江门期末) 听读音,写词语。(每个读两遍,注意把字写在格中间。)①②③④(2025五下·江门期末) 听读短文,回答问题。(短文读两遍)2.根据听到的内容作出判断。① 曹操的大儿子曹植抱负远大,志向宏伟,很有才干。 ② 曹植不来为曹操吊丧守孝,曹丕派人把他抓来临淄。 ③ 曹丕最终决定不杀曹植,只是将他贬为安乡侯。 3.根据听到的内容填写。曹植作的《七步诗》最后两句是: “本自同根生, ?”这首诗巧妙 地用釜下燃烧的的萁和釜中被煮的豆比喻 。二、积累运用(27分)(2025五下·江门期末) 看拼音,写词语。演讲比赛即将开始,选手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李青首先上场,他xiōng yǒu chéng zhú____, 侃侃而谈,观点鲜明, xián jiě____自然。观众们 yóu zhōng____地赞叹:“真棒!”最后,李青获得第一名,在小伙伴的cù yōng____下走上舞台领奖。4.看拼音,写词语。5.以上文段中的“摩”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在“摩拳擦掌” 里的意思应选 。(A.摩擦 B.抚摸)请你再写一个与“摩拳擦掌”形式相同的 词语 。6.(2025五下·江门期末) 下列加点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哗笑 喧哗 B.供应 供奉 C.血泊 湖泊 D.恐吓威吓7.(2025五下·江门期末) 画线部分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货郎放下担子,箩筐里面都是些小东西,针线、口哨、小玩意……B.你有画笔,没有颜料,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用。C.丽丽在辩论会上一针见血,指出了对方的错误。D.小刚弟弟十三四岁,正值豆蔻年华,却意外去世了。(2025五下·江门期末)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换种说法,意思不变)9.孙膑对田忌说: “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改为转述句)10.平时待人温柔有礼的她,今天却为了这支笔跟赵亮吵得面如土色。(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1.选择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校园的清晨 水中的月影(2025五下·江门期末) 根据课文内容积累填空12.在古诗诵读活动中,同学们从“ , 。”体会 到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豪情壮志;从“ , 。”感受到 谪仙诗人对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情;在雷震“ , 。” 中看到放牛娃的悠闲自在。13.《鸟鸣涧》中通过鸟儿鸣叫表现山林寂静的诗句是“ , 。”三、阅读·鉴赏(30分)(2025五下·江门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②其足,而置③之其坐。至之④市,而忘操⑤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⑥,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①履:鞋子。②度:测量。③置:放,搁在。④至之:等去到。⑤操:拿⑥罢:散了。14.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誉: 或: 持: 15.“自相矛盾”中“矛”是象形字,金文的字形就像古兵器长矛的形状。此字始见于西 周,关于“矛”的演变,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②③ 矛 ④。A.②④①③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16.《自相矛盾》的卖矛与盾者和《郑人买履》的买鞋人都很可笑, 卖矛与盾者的可笑 之处在 ;买鞋人的可笑之处在 。17.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选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2025五下·江门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小题。【材料一】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 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主要包括宣文馆、徽文馆、博文馆等主体建筑和汉字公园,是一个 主题鲜明、功能完备、风格独特的现代化文字文化中心园区。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 一级文物305件。【材料二】3月29日下午,中国文字博物馆“我爱甲骨文”汉字科普活动走进浙江省杭州市第 十中学。在活动中,社教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三千年前甲骨文字里的奥秘。同学们 学习了“人”“美”“好”等甲骨文字的字形演变和造字本义,并且用肢体模仿甲骨文 字,真正让甲骨文“舞动”了起来。【材料三】中国文字博物馆前面的字坊是一个大大的金色 “字”字,字体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18.请阅读材料一和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中国文字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艺术研究于一体的博物馆。 ②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级文物有305件。 ③博物馆前面的字坊的设计是一个大的甲骨文“金”字。 19.请阅读材料二,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活动丰富多彩,请你也以“我爱甲骨文” 为主题,设计一次博物馆走进校园的活动。(2025五下·江门期末)阅读课外短文,回答小题。天空与梦想(节选)秦桂芳是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第一位女机长,第一位前往抗美援朝前线执行战备任务的杰出女飞行员,被称为“新中国女飞行员一号”。195.1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培养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当时在广州执信中学读书的秦桂芳经过重重选拔,如愿以偿收到录取通知书。她在航校勤学苦练,表现突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1952年3月8日,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起飞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14名女飞行员驾机编队整齐地飞过天安门,接受中央首长的检阅。当这些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女飞行员走下飞机后,立刻被潮水般涌来的群众围住了,人们激动地欢呼着。1952年9月下旬的一天,秦桂芳接到紧急任务,飞往石家庄送救冷气瓶。这是秦桂芳,也是我国女飞行员第一次单独执行飞行任务。她圆满地完成了自己飞行生涯中的首飞任务。不久后,秦桂芳再次接到一项重要任务——送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到丹东大东港前线机场。飞行中,地面突然通知空中有敌情,要求他们紧急降落。情况万分危急,秦桂芳____要保证不被敌机发现、安全降落,____不能影响地面的战斗机正常起飞。她从容镇定地分析局势,迅速下降飞行高度,在大孤山机场北边的两个山腰中间低高度钻过去,然后左转弯,落地并马上离开跑道,把飞机停了下来。秦桂芳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60年5月9日下午,山西大同煤矿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瓦斯大爆炸,近千名工人被封在井下。部队接到紧急任务,要立即派飞机前往大同运送抢险人员和物资。然而,棘手的是,大同是个风口,那几天刮的大风达到六七级,阵风甚至超过八级。而且当时的大同机场还没有正规的航行设备,没有夜航灯,只有一条长度仅800米的土跑道,从来没有飞过大飞机。____在这种情况下降落,____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先派一架飞机去试航。谁来执行这个任务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秦桂芳。情况紧急,秦桂芳毅然接受任务,带机组做了简单的准备就起飞了。由于,是夜间飞行,在漆黑一片、狂风呼啸的大地上,秦桂芳忽然看到了两排灯光,她立刻意识到那就是机场跑道!原来,大同市将全市的公共汽车都开到了跑道两侧,车头对着跑道,同时打开车灯来代替跑道灯!秦桂芳沉着冷静地驾驶着飞机,修正大侧风对飞机的影响。为了缩短飞机着陆后的滑跑距离,她用小下滑角带着油门下滑,同时使用无灯着陆的方法,将飞机准确地落在由两排汽车大灯照亮的跑道中间。试航成功了!在秦桂芳的飞行生涯中,执行过许多重要任务。她热爱飞行事业,在怀孕七个多月的时候还在飞行。继第一批女飞行员之后,我国又相继培养出了多批女飞行员。一批批女飞行员勇敢地飞向蓝天,报效祖国,她们以翱翔的航迹,在万里长空书写下了青春与梦想的隽永篇章。20.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1.请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22.从上面的思维导图中,我知道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了秦桂芳飞行生涯中的几件事,其中重点写了 这件事,这样写的好处是 。23.结合短文,发挥你的想象,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内心。秦桂芳如愿以偿收到录取通知书24.秦桂芳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请你替《中国飞行员》节目组为秦桂芳写一段颁奖词。四、表达·交流(33分)25.(2025五下·江门期末) 口语交际。“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本学期同学们阅读了许多古典名著,请你结合自 己的读书经历,分享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26.(2025五下·江门期末) 习作。翻开中华榜样谱,聪慧幽默的杨氏之子,让我们佩服;第一位登入空间站 的中国女性王亚平,让我们引以为傲;经典名著中心怀慈悲的李逵,让我们为 之动容。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也有一些让你佩服的“榜样”人物,大家来写 一写吧。请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选择典型的事例,写出那一个让你佩服的 “榜样”的特点。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班 级和校名。五、发展题(10分)根据提示语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7.(2025五下·江门期末)“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A.焦大 B.薛蟠 C.凤姐 D.鸳鸯28.(2025五下·江门期末)下面四大古典名著中,情节与人物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张飞大闹长坂桥 B.贾宝玉神游太虚观C.林冲火烧草料场 D.镇元仙赶捉取经僧29.(2025五下·江门期末)以下成语不是出自《三国演义》的一项是( )。A.鞠躬尽瘁 B.步步为营 C.乐不思蜀 D.口出狂言30.(2025五下·江门期末)《中庸》的核心思想是( )。A.达道 B.中和 C.中立 D.修道31.(2025五下·江门期末)践其 ,行其 ,奏其 ,敬其所 ,爱其所亲。( )A.礼 乐 位 尊 B.位 礼 乐 尊C.尊 乐 礼 位 D.位 尊 乐 礼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略【知识点】听力阅读【答案】2.错误;错误;正确3.相煎何太急;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知识点】听力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听读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能力,需准确捕捉短文中的人物关系、事件细节等信息。(2)本题考查对听读内容中古诗名句及比喻义的掌握,需结合短文语境理解诗句的象征意义。2.曹操的大儿子是曹丕,曹植是小儿子,故①错误;曹植未及时吊丧,曹丕派人将其抓到洛阳而非临淄,故②错误;曹丕因曹植作《七步诗》触动,未杀他,贬为安乡侯,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3.《七步诗》最后两句为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用 “萁”(豆茎)和 “豆” 比喻同根而生的兄弟,此处即指曹丕和曹植。故答案为:相煎何太急;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答案】4.胸有成竹;衔接;由衷;簇拥5.广;11;A【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汉字查字典【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准确书写词语的能力,需结合语境和词汇积累,正确写出对应的汉字。(2)本题考查汉字的部首查字法、字义理解及成语结构的掌握,需熟悉查字步骤,结合语境理解字义,并能举一反三写出同类成语。4.据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可知对应 “胸有成竹”,形容做事有把握;“xián jiě” 为 “衔接”,指事物相连接;“yóu zhōng” 是 “由衷”,指发自内心;“cù yōng” 即 “簇拥”,指许多人紧紧围着。书写时注意 “胸”“衔”“衷”“簇” 等字的正确字形。故答案为:胸有成竹;衔接;由衷;簇拥5.“摩” 字部首为 “广”,除去部首后剩余部分为 “磨”,共 11 画;“摩拳擦掌” 中 “摩” 指摩擦,通过摩擦拳头、手掌表现急切的样子,故选 A;“摩拳擦掌” 是并列结构的成语(“摩拳” 与 “擦掌” 并列),类似的有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 等。故答案为:广;11;A;示例:摇头晃脑6.【答案】B【知识点】字音【解析】【分析】ACD.正确。B.“供应” 中的 “供” 读 “gōng”,意思是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供奉” 中的 “供” 读 “gòng”,意思是敬奉、祭祀。二者读音不同。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多音字读音的掌握。需要考生平时积累常见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结合词语含义来准确判断,通过辨析每个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找出读音不同的一项。7.【答案】D【知识点】词语搭配;词汇运用【解析】【分析】ABC.正确。D.“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小刚弟弟是男性,该词使用有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词语(含歇后语 )在语境中的正确运用,需掌握词语的含义、适用对象等,判断其与语境是否契合。【答案】8.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每一个地方都挺脱。9.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10.用替换符号把 “面如土色” 改为 “面红耳赤” 。11.校园的清晨,静悄悄的。教学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个沉默的巨人。跑道旁的柳树垂着枝条,叶子上的露珠凝着光,一动不动。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划破寂静,鸟儿从枝头跃起,翅膀带起晨风,露珠簌簌滚落。接着,陆续有学生的脚步声、谈笑声响起,校园慢慢苏醒,热闹起来,可那晨雾里的静谧,仍藏在角落,和喧闹交融成独特的晨景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遣词造句【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句式转换,需掌握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规则,保持句意一致。(2)本题考查直述句改转述句,要依据人称转换、标点变化的规则准确改写。(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需结合语境辨析词语搭配是否恰当,选择合适修改符号订正。(4)本题考查情景描写中动静之美的呈现,需把握情景特点,合理安排静态与动态描写,营造画面感。8.原句是双重否定句,“没有一个地方不” 表肯定,改为肯定句 “每一个地方都” ,意思不变。故答案为: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每一个地方都挺脱。9.改转述句,把第一人称 “我” 改为第三人称 “他” ,第二人称 “您” 改为 “田忌” ,去掉冒号、引号 。故答案为: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10.“面如土色” 形容极端惊恐,与 “吵架” 情境不符;“面红耳赤” 形容因激动、争执而脸色发红,更合适 。故答案为:用替换符号把 “面如土色” 改为 “面红耳赤” 。11.先写静态(教学楼、柳树、露珠 ),再写动态(鸟鸣、鸟儿飞、学生活动 ),通过动静结合展现校园清晨之美 。故答案为:校园的清晨,静悄悄的。教学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个沉默的巨人。跑道旁的柳树垂着枝条,叶子上的露珠凝着光,一动不动。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划破寂静,鸟儿从枝头跃起,翅膀带起晨风,露珠簌簌滚落。接着,陆续有学生的脚步声、谈笑声响起,校园慢慢苏醒,热闹起来,可那晨雾里的静谧,仍藏在角落,和喧闹交融成独特的晨景 。【答案】1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知识点】古诗词运用【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及情感的理解与记忆,需熟悉经典古诗,准确匹配诗人、情感与诗句。(2)本题考查对古诗以动衬静手法及诗句的掌握,需理解诗句营造意境的技巧,准确背诵默写。12.王昌龄《从军行》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展现边塞征战的豪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借景抒情,表不舍;雷震《村晚》中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描绘牧童自在画面。故答案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3.《鸟鸣涧》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亮升起惊动山鸟,鸟儿偶尔鸣叫,以动衬静,突出山林寂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答案】14.夸耀;有的人;拿15.D16.夸大其词;前后说法矛盾,无法自圆其说;迷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不知灵活变通17.宋国有个农夫,田里有树桩,兔子撞桩而死,他便放下农具守株,盼再获兔子,最后田地荒芜,被人嘲笑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理解,需结合文言文语境和常见文言词义积累,准确解释字词。(2)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知识,需了解象形字 “矛”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字形变化特点,进行正确排序。(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寓意及人物形象的理解,需分析人物行为、言论的不合理之处,把握故事讽刺的内容。(4)本题考查对成语故事的积累与概括能力,需选取熟悉的成语故事,抓住关键情节,用简洁语言表述。14.“誉之曰” 中 “誉” 是夸耀自己的盾;“或曰” 即有的人说;“吾忘持度” 指忘记拿尺码,“持” 为拿的意思 。故答案为:夸耀;有的人;拿15.“矛” 字的演变是从甲骨文(像长矛形状 )到金文、篆文等逐步规范,④是较早的形态,接着是② 、① ,最后演变为③ 现代的 “矛” 字,所以排序为④②①③ ,选 D 。故答案为:D16.卖矛与盾者既说盾坚不可破,又说矛无坚不摧,言论矛盾;买鞋人不相信自己的脚,非要回去拿尺码,不知灵活应对,显得可笑 。故答案为:夸大其词;前后说法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迷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不知灵活变通17.选择 “守株待兔” 成语故事,简洁概括农夫因偶然事件产生侥幸心理,放弃劳作守株的情节 。故答案为:宋国有个农夫,田里有树桩,兔子撞桩而死,他便放下农具守株,盼再获兔子,最后田地荒芜,被人嘲笑 。【答案】18.错误;正确;错误19.“我爱甲骨文” 主题活动可设计:①“甲骨文拼图大挑战”:将甲骨文拆解成部件,让学生分组拼出完整甲骨文字,了解字形结构;②“甲骨文故事创编”:选取简单甲骨文字,如 “日”“月”“山” 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创编包含这些字的故事,理解造字本义;③“甲骨文书签制作”:学生用彩笔在书签上书写喜欢的甲骨文字(可配上释义 ),制作专属甲骨文书签,留存纪念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多则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比对能力,需准确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判断说法正误。(2)本题考查基于材料的活动设计能力,需紧扣主题,结合甲骨文特点,设计出新颖、可操作的校园活动,体现对甲骨文的推广与学习。18.①材料一明确是 “科学研究”,不是 “艺术研究”,所以错误。②材料一提到 “入藏文物 4123 件,其中一级文物 305 件”,说法正确。③材料三表明字坊是金色 “字” 字,取甲骨文、金文中 “字” 之形,不是 “金” 字,错误。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19.围绕 “我爱甲骨文” 主题,从互动体验(拼图 )、创意表达(故事创编 )、实践制作(书签 )等角度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甲骨文。故答案为:“我爱甲骨文” 主题活动可设计:①“甲骨文拼图大挑战”:将甲骨文拆解成部件,让学生分组拼出完整甲骨文字,了解字形结构;②“甲骨文故事创编”:选取简单甲骨文字,如 “日”“月”“山” 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创编包含这些字的故事,理解造字本义;③“甲骨文书签制作”:学生用彩笔在书签上书写喜欢的甲骨文字(可配上释义 ),制作专属甲骨文书签,留存纪念 。【答案】20.既…… 又……;如果…… 就……21.1951 年:入选航校,勤学苦练毕业;1952 年 9 月:首飞单独执行送救气瓶任务;不久后:送刘震赴前线,遇敌情紧急降落;1960 年 5 月 9 日:大同试航,克服困难成功 。22.时间;1960 年 5 月 9 日大同试航;突出重点事件,展现秦桂芳面对极大风险时的勇敢、沉着,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文章详略得当23.秦桂芳双手颤抖着接过录取通知书,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她猛地站起身,把通知书紧紧捂在胸口,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真的考上了!终于可以飞了……” 。24.她是新中国女飞行员的先驱,秦桂芳!从入选航校的青春热忱,到首飞任务的从容担当;从遇敌情时的冷静突围,到风口试航的无畏逆行。怀孕七月仍翱翔天际,风险面前总毅然前行。她以机翼为笔,以长空为卷,书写女飞行员的使命与荣光,用一生诠释对飞行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是蓝天永远的骄傲!【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需分析句子间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需抓住时间节点和关键事件,提炼信息完成思维导图。(3)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顺序、详略安排及作用的理解,需把握时间线,分析重点事件对表现人物、服务主题的作用。(4)本题考查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能力,需结合语境,选取恰当的动作、神态词,准确传达人物内心。(5)本题考查颁奖词的创作,需结合人物事迹与精神,运用抒情、议论语言,概括人物贡献,彰显其价值。20.第一处,“要保证不被敌机发现、安全降落” 与 “不能影响地面的战斗机正常起飞” 是并列关系,用 “既…… 又……” ;第二处,“在这种情况下降落” 是假设,“要冒极大的风险” 是结果,用 “如果…… 就……” 。故答案为:既…… 又……;如果…… 就……21.根据短文时间线索,提取各时间段秦桂芳的主要飞行事件,梳理内容填空。故答案为:1951 年:入选航校,勤学苦练毕业;1952 年 9 月:首飞单独执行送救气瓶任务;不久后:送刘震赴前线,遇敌情紧急降落;1960 年 5 月 9 日:大同试航,克服困难成功 。22.短文按时间顺序叙述,大同试航的过程描写详细,通过突出该事件,凸显秦桂芳的精神品质,让文章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故答案为:时间;1960 年 5 月 9 日大同试航;突出重点事件,展现秦桂芳面对极大风险时的勇敢、沉着,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文章详略得当 。23.通过 “双手颤抖”“眼睛亮”“嘴角上扬”“捂在胸口”“来回踱步” 等动作、神态,表现她收到通知书时的激动、喜悦与对飞行的期待。故答案为:秦桂芳双手颤抖着接过录取通知书,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她猛地站起身,把通知书紧紧捂在胸口,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真的考上了!终于可以飞了……” 。24.回顾秦桂芳飞行生涯的关键事件,突出她的勇敢、担当、热爱等品质,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撰写颁奖词。故答案为:她是新中国女飞行员的先驱,秦桂芳!从入选航校的青春热忱,到首飞任务的从容担当;从遇敌情时的冷静突围,到风口试航的无畏逆行。怀孕七月仍翱翔天际,风险面前总毅然前行。她以机翼为笔,以长空为卷,书写女飞行员的使命与荣光,用一生诠释对飞行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是蓝天永远的骄傲!25.【答案】阅读古典名著,可采用这些方法:一是 梳理人物关系 ,像《三国演义》人物众多,画思维导图理清刘备、曹操等人物关联,能更好理解情节;二是 关注细节与伏笔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等细节,暗示人物命运;三是 结合时代背景 ,读《水浒传》了解北宋社会矛盾,明白梁山好汉起义根源;四是 阅读辅助资料 ,借助名家点评、文史知识读本,加深对名著内涵的理解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解析】【分析】从人物、情节、背景、辅助工具等角度,结合具体名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 ),阐述实用的阅读方法,让分享有针对性、可操作。故答案为:阅读古典名著,可采用这些方法:一是 梳理人物关系 ,像《三国演义》人物众多,画思维导图理清刘备、曹操等人物关联,能更好理解情节;二是 关注细节与伏笔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等细节,暗示人物命运;三是 结合时代背景 ,读《水浒传》了解北宋社会矛盾,明白梁山好汉起义根源;四是 阅读辅助资料 ,借助名家点评、文史知识读本,加深对名著内涵的理解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典名著阅读方法的总结与分享能力,需结合阅读经验,从不同维度提炼方法,且结合实例说明,让方法更易理解。26.【答案】例文:我的 “全能” 同桌在我的身边,有个让我打心眼里佩服的榜样 —— 我的同桌林小宇。他就像个 “宝藏男孩”,身上的闪光点数不清,是我成长路上的 “小太阳”。 小宇的 “全能”,首先体现在学习上。一次数学考试前,最后一道几何证明题像 “拦路虎”,我盯着题目急得抓耳挠腮。小宇察觉到我的窘迫,轻轻推推我的胳膊:“别急,我教你。” 他拿出草稿纸,先画好图形,然后用红笔标出已知条件,眼睛亮晶晶的,语速不紧不慢:“你看,这里可以连接辅助线,把三角形转化成……” 他的手指在纸上快速移动,每一步推导都清晰明了,我听得入神,跟着他的思路,难题居然迎刃而解。 除了学习厉害,小宇还是班级的 “热心担当”。学校运动会前,班级接力赛选手小明意外扭伤脚。小宇知道后,主动找到老师:“我能代替小明跑接力!” 训练时,他认真琢磨交接棒技巧,反复和队友练习。比赛那天,发令枪响,小宇像离弦的箭冲出去,跑到我面前时,额前的碎发被风吹起,眼神里满是坚定。他顺利完成交接,助力班级拿到第三名。下场后,他累得大口喘气,却笑着说:“能为班级出力,值!” 更让我佩服的是他的 “坚持”。为了参加学校朗诵比赛,他每天早起半小时练习。有次我路过他家楼下,听到他清晰的朗诵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声音里满是深情。遇到生僻字的发音,他就查字典、找老师请教,从未喊过累。最终,他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那闪闪发光的证书,是他坚持的成果。 小宇用行动告诉我,榜样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努力发光,就能照亮身边人。我愿跟着他的脚步,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知识点】写人类作文【解析】【分析】本次是命题作文创作,主题围绕 “身边的榜样人物”,需运用描写人物方法,通过典型事例展现榜样特点,体裁为记叙文。【题干分析】材料意义及关键词:关键词:“身边榜样”“描写人物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典型事例”“特点(让人佩服的地方 )” 。“身边榜样” 限定人物是身边熟悉的人,如同学、邻居、家人等;“描写人物方法” 要求作文中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典型事例” 需选取能体现榜样特点的具体事件;“特点” 要突出人物让人佩服之处,如热心、勤奋、勇敢等 。写作思路:是什么:开篇点明身边的榜样是谁,简单介绍其身份,如 “我的邻居李叔叔,是我心中的‘热心肠’榜样,他总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手” 。为什么:说明他成为榜样的原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比如写他热心帮助邻居:有次邻居老奶奶生病,子女不在家,李叔叔发现后,二话不说背起老奶奶送医,跑前跑后挂号、拿药,还陪床照顾,用动作(“背起”“跑前跑后” )、语言(安慰老奶奶的话 )、神态(“着急又坚定的神情” )等描写,突出他热心、善良的特点 。怎么做:结尾总结从榜样身上学到的品质,表达向他学习的决心,如 “李叔叔的热心肠,让我懂得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也要成为这样温暖的人” 。开头写法:可场景式开头,“清晨,小区的垃圾桶旁,一个身影正弯腰清理垃圾,那是我的榜样 —— 环保志愿者张阿姨” ;或直述式,“在我的身边,有个让我佩服的榜样,他是我的同学小林,靠坚持和努力成为大家学习的标杆” 。结尾写法:总结感悟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他 / 她用行动教会我…… 我愿追随这份光,成为更好的自己” ;或呼应开头式,“这就是我身边的榜样,那个总在…… 的人,他 / 她的精神,如同一束光,照亮我成长的路” 。【立意提取】1.我的 “热心肠” 邻居:写邻居热心帮助他人的事例,展现热心榜样 。2.班级里的 “学霸榜样”:聚焦同学勤奋学习、乐于分享的特点,体现榜样力量。【点评】人物刻画立体:运用多种描写人物方法,如语言描写(教数学题时的讲解 )、动作描写(画图形、标条件 )、神态描写(“眼睛亮晶晶的”“眼神里满是坚定” ),让林小宇的 “全能” 特点鲜活起来,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的优秀 。事例典型多样:选取学习帮助同学、运动会替跑、坚持朗诵比赛三个事例,分别从学习、热心、坚持三个角度,全面展现 “全能” 榜样的特点,事例丰富且典型,支撑起 “榜样” 形象 。情感真挚自然:以第一人称叙述,从自身视角出发,写出对同桌的佩服与向他学习的决心,情感真实,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让 “榜样” 的感染力更强 。27.【答案】C【知识点】《红楼梦》【解析】【分析】在《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凤姐对尤二姐说 “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展现其性格中泼辣、果敢且有野心的一面。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红楼梦》经典语句及人物的对应掌握,需熟悉名著情节、人物语言特点来准确判断。28.【答案】B【知识点】《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解析】【分析】ACD.正确。B.“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不是 “太虚观” ,该情节出自《红楼梦》,展现宝玉对金陵十二钗命运的初窥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古典名著中人物与情节的对应,需准确记忆名著关键情节及人物,判断搭配正误。29.【答案】D【知识点】《三国演义》【解析】【分析】ABC.正确。D.并非出自《三国演义》,该成语更偏向于通用词汇,形容人说话狂妄自大,在多部文学作品中都有使用,但并非《三国演义》的专属典故。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三国演义》中成语典故的积累与辨析,需准确掌握成语的出处及相关背景,区分专属典故与通用词汇。30.【答案】B【知识点】国学常识【解析】【分析】《中庸》开篇即提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明确将 “中和” 视为核心思想。“中和” 强调事物的平衡与适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是儒家追求的理想状态。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庸》核心思想的理解与把握,需结合经典原文,准确区分核心概念与相关范畴的关系。31.【答案】B【知识点】国学常识【解析】【分析】此句出自《中庸》,原文为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意思是身处其位,就践行相应的礼仪,演奏相应的乐章,尊敬所应尊敬的人,爱护所应亲近的人。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庸》经典语句的记忆与理解,需准确掌握原文字词顺序,理解其体现的儒家 “正位、行礼、乐和、敬尊、爱亲” 的伦理思想。1 / 1广东省江门市紫茶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听读部分。(10分)1.(2025五下·江门期末) 听读音,写词语。(每个读两遍,注意把字写在格中间。)①②③④【答案】略【知识点】听力阅读(2025五下·江门期末) 听读短文,回答问题。(短文读两遍)2.根据听到的内容作出判断。① 曹操的大儿子曹植抱负远大,志向宏伟,很有才干。 ② 曹植不来为曹操吊丧守孝,曹丕派人把他抓来临淄。 ③ 曹丕最终决定不杀曹植,只是将他贬为安乡侯。 3.根据听到的内容填写。曹植作的《七步诗》最后两句是: “本自同根生, ?”这首诗巧妙 地用釜下燃烧的的萁和釜中被煮的豆比喻 。【答案】2.错误;错误;正确3.相煎何太急;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知识点】听力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听读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能力,需准确捕捉短文中的人物关系、事件细节等信息。(2)本题考查对听读内容中古诗名句及比喻义的掌握,需结合短文语境理解诗句的象征意义。2.曹操的大儿子是曹丕,曹植是小儿子,故①错误;曹植未及时吊丧,曹丕派人将其抓到洛阳而非临淄,故②错误;曹丕因曹植作《七步诗》触动,未杀他,贬为安乡侯,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3.《七步诗》最后两句为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用 “萁”(豆茎)和 “豆” 比喻同根而生的兄弟,此处即指曹丕和曹植。故答案为:相煎何太急;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二、积累运用(27分)(2025五下·江门期末) 看拼音,写词语。演讲比赛即将开始,选手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李青首先上场,他xiōng yǒu chéng zhú____, 侃侃而谈,观点鲜明, xián jiě____自然。观众们 yóu zhōng____地赞叹:“真棒!”最后,李青获得第一名,在小伙伴的cù yōng____下走上舞台领奖。4.看拼音,写词语。5.以上文段中的“摩”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在“摩拳擦掌” 里的意思应选 。(A.摩擦 B.抚摸)请你再写一个与“摩拳擦掌”形式相同的 词语 。【答案】4.胸有成竹;衔接;由衷;簇拥5.广;11;A【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汉字查字典【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准确书写词语的能力,需结合语境和词汇积累,正确写出对应的汉字。(2)本题考查汉字的部首查字法、字义理解及成语结构的掌握,需熟悉查字步骤,结合语境理解字义,并能举一反三写出同类成语。4.据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可知对应 “胸有成竹”,形容做事有把握;“xián jiě” 为 “衔接”,指事物相连接;“yóu zhōng” 是 “由衷”,指发自内心;“cù yōng” 即 “簇拥”,指许多人紧紧围着。书写时注意 “胸”“衔”“衷”“簇” 等字的正确字形。故答案为:胸有成竹;衔接;由衷;簇拥5.“摩” 字部首为 “广”,除去部首后剩余部分为 “磨”,共 11 画;“摩拳擦掌” 中 “摩” 指摩擦,通过摩擦拳头、手掌表现急切的样子,故选 A;“摩拳擦掌” 是并列结构的成语(“摩拳” 与 “擦掌” 并列),类似的有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 等。故答案为:广;11;A;示例:摇头晃脑6.(2025五下·江门期末) 下列加点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哗笑 喧哗 B.供应 供奉 C.血泊 湖泊 D.恐吓威吓【答案】B【知识点】字音【解析】【分析】ACD.正确。B.“供应” 中的 “供” 读 “gōng”,意思是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供奉” 中的 “供” 读 “gòng”,意思是敬奉、祭祀。二者读音不同。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多音字读音的掌握。需要考生平时积累常见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结合词语含义来准确判断,通过辨析每个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找出读音不同的一项。7.(2025五下·江门期末) 画线部分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货郎放下担子,箩筐里面都是些小东西,针线、口哨、小玩意……B.你有画笔,没有颜料,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用。C.丽丽在辩论会上一针见血,指出了对方的错误。D.小刚弟弟十三四岁,正值豆蔻年华,却意外去世了。【答案】D【知识点】词语搭配;词汇运用【解析】【分析】ABC.正确。D.“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小刚弟弟是男性,该词使用有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词语(含歇后语 )在语境中的正确运用,需掌握词语的含义、适用对象等,判断其与语境是否契合。(2025五下·江门期末)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换种说法,意思不变)9.孙膑对田忌说: “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改为转述句)10.平时待人温柔有礼的她,今天却为了这支笔跟赵亮吵得面如土色。(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1.选择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校园的清晨 水中的月影【答案】8.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每一个地方都挺脱。9.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10.用替换符号把 “面如土色” 改为 “面红耳赤” 。11.校园的清晨,静悄悄的。教学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个沉默的巨人。跑道旁的柳树垂着枝条,叶子上的露珠凝着光,一动不动。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划破寂静,鸟儿从枝头跃起,翅膀带起晨风,露珠簌簌滚落。接着,陆续有学生的脚步声、谈笑声响起,校园慢慢苏醒,热闹起来,可那晨雾里的静谧,仍藏在角落,和喧闹交融成独特的晨景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遣词造句【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句式转换,需掌握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规则,保持句意一致。(2)本题考查直述句改转述句,要依据人称转换、标点变化的规则准确改写。(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需结合语境辨析词语搭配是否恰当,选择合适修改符号订正。(4)本题考查情景描写中动静之美的呈现,需把握情景特点,合理安排静态与动态描写,营造画面感。8.原句是双重否定句,“没有一个地方不” 表肯定,改为肯定句 “每一个地方都” ,意思不变。故答案为: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每一个地方都挺脱。9.改转述句,把第一人称 “我” 改为第三人称 “他” ,第二人称 “您” 改为 “田忌” ,去掉冒号、引号 。故答案为: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10.“面如土色” 形容极端惊恐,与 “吵架” 情境不符;“面红耳赤” 形容因激动、争执而脸色发红,更合适 。故答案为:用替换符号把 “面如土色” 改为 “面红耳赤” 。11.先写静态(教学楼、柳树、露珠 ),再写动态(鸟鸣、鸟儿飞、学生活动 ),通过动静结合展现校园清晨之美 。故答案为:校园的清晨,静悄悄的。教学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个沉默的巨人。跑道旁的柳树垂着枝条,叶子上的露珠凝着光,一动不动。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划破寂静,鸟儿从枝头跃起,翅膀带起晨风,露珠簌簌滚落。接着,陆续有学生的脚步声、谈笑声响起,校园慢慢苏醒,热闹起来,可那晨雾里的静谧,仍藏在角落,和喧闹交融成独特的晨景 。(2025五下·江门期末) 根据课文内容积累填空12.在古诗诵读活动中,同学们从“ , 。”体会 到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豪情壮志;从“ , 。”感受到 谪仙诗人对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情;在雷震“ , 。” 中看到放牛娃的悠闲自在。13.《鸟鸣涧》中通过鸟儿鸣叫表现山林寂静的诗句是“ , 。”【答案】1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知识点】古诗词运用【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及情感的理解与记忆,需熟悉经典古诗,准确匹配诗人、情感与诗句。(2)本题考查对古诗以动衬静手法及诗句的掌握,需理解诗句营造意境的技巧,准确背诵默写。12.王昌龄《从军行》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展现边塞征战的豪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借景抒情,表不舍;雷震《村晚》中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描绘牧童自在画面。故答案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3.《鸟鸣涧》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亮升起惊动山鸟,鸟儿偶尔鸣叫,以动衬静,突出山林寂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三、阅读·鉴赏(30分)(2025五下·江门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②其足,而置③之其坐。至之④市,而忘操⑤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⑥,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①履:鞋子。②度:测量。③置:放,搁在。④至之:等去到。⑤操:拿⑥罢:散了。14.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誉: 或: 持: 15.“自相矛盾”中“矛”是象形字,金文的字形就像古兵器长矛的形状。此字始见于西 周,关于“矛”的演变,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②③ 矛 ④。A.②④①③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16.《自相矛盾》的卖矛与盾者和《郑人买履》的买鞋人都很可笑, 卖矛与盾者的可笑 之处在 ;买鞋人的可笑之处在 。17.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选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答案】14.夸耀;有的人;拿15.D16.夸大其词;前后说法矛盾,无法自圆其说;迷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不知灵活变通17.宋国有个农夫,田里有树桩,兔子撞桩而死,他便放下农具守株,盼再获兔子,最后田地荒芜,被人嘲笑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理解,需结合文言文语境和常见文言词义积累,准确解释字词。(2)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知识,需了解象形字 “矛”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字形变化特点,进行正确排序。(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寓意及人物形象的理解,需分析人物行为、言论的不合理之处,把握故事讽刺的内容。(4)本题考查对成语故事的积累与概括能力,需选取熟悉的成语故事,抓住关键情节,用简洁语言表述。14.“誉之曰” 中 “誉” 是夸耀自己的盾;“或曰” 即有的人说;“吾忘持度” 指忘记拿尺码,“持” 为拿的意思 。故答案为:夸耀;有的人;拿15.“矛” 字的演变是从甲骨文(像长矛形状 )到金文、篆文等逐步规范,④是较早的形态,接着是② 、① ,最后演变为③ 现代的 “矛” 字,所以排序为④②①③ ,选 D 。故答案为:D16.卖矛与盾者既说盾坚不可破,又说矛无坚不摧,言论矛盾;买鞋人不相信自己的脚,非要回去拿尺码,不知灵活应对,显得可笑 。故答案为:夸大其词;前后说法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迷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不知灵活变通17.选择 “守株待兔” 成语故事,简洁概括农夫因偶然事件产生侥幸心理,放弃劳作守株的情节 。故答案为:宋国有个农夫,田里有树桩,兔子撞桩而死,他便放下农具守株,盼再获兔子,最后田地荒芜,被人嘲笑 。(2025五下·江门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小题。【材料一】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 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主要包括宣文馆、徽文馆、博文馆等主体建筑和汉字公园,是一个 主题鲜明、功能完备、风格独特的现代化文字文化中心园区。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 一级文物305件。【材料二】3月29日下午,中国文字博物馆“我爱甲骨文”汉字科普活动走进浙江省杭州市第 十中学。在活动中,社教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三千年前甲骨文字里的奥秘。同学们 学习了“人”“美”“好”等甲骨文字的字形演变和造字本义,并且用肢体模仿甲骨文 字,真正让甲骨文“舞动”了起来。【材料三】中国文字博物馆前面的字坊是一个大大的金色 “字”字,字体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18.请阅读材料一和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中国文字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艺术研究于一体的博物馆。 ②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级文物有305件。 ③博物馆前面的字坊的设计是一个大的甲骨文“金”字。 19.请阅读材料二,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活动丰富多彩,请你也以“我爱甲骨文” 为主题,设计一次博物馆走进校园的活动。【答案】18.错误;正确;错误19.“我爱甲骨文” 主题活动可设计:①“甲骨文拼图大挑战”:将甲骨文拆解成部件,让学生分组拼出完整甲骨文字,了解字形结构;②“甲骨文故事创编”:选取简单甲骨文字,如 “日”“月”“山” 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创编包含这些字的故事,理解造字本义;③“甲骨文书签制作”:学生用彩笔在书签上书写喜欢的甲骨文字(可配上释义 ),制作专属甲骨文书签,留存纪念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多则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比对能力,需准确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判断说法正误。(2)本题考查基于材料的活动设计能力,需紧扣主题,结合甲骨文特点,设计出新颖、可操作的校园活动,体现对甲骨文的推广与学习。18.①材料一明确是 “科学研究”,不是 “艺术研究”,所以错误。②材料一提到 “入藏文物 4123 件,其中一级文物 305 件”,说法正确。③材料三表明字坊是金色 “字” 字,取甲骨文、金文中 “字” 之形,不是 “金” 字,错误。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19.围绕 “我爱甲骨文” 主题,从互动体验(拼图 )、创意表达(故事创编 )、实践制作(书签 )等角度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甲骨文。故答案为:“我爱甲骨文” 主题活动可设计:①“甲骨文拼图大挑战”:将甲骨文拆解成部件,让学生分组拼出完整甲骨文字,了解字形结构;②“甲骨文故事创编”:选取简单甲骨文字,如 “日”“月”“山” 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创编包含这些字的故事,理解造字本义;③“甲骨文书签制作”:学生用彩笔在书签上书写喜欢的甲骨文字(可配上释义 ),制作专属甲骨文书签,留存纪念 。(2025五下·江门期末)阅读课外短文,回答小题。天空与梦想(节选)秦桂芳是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第一位女机长,第一位前往抗美援朝前线执行战备任务的杰出女飞行员,被称为“新中国女飞行员一号”。195.1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培养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当时在广州执信中学读书的秦桂芳经过重重选拔,如愿以偿收到录取通知书。她在航校勤学苦练,表现突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1952年3月8日,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起飞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14名女飞行员驾机编队整齐地飞过天安门,接受中央首长的检阅。当这些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女飞行员走下飞机后,立刻被潮水般涌来的群众围住了,人们激动地欢呼着。1952年9月下旬的一天,秦桂芳接到紧急任务,飞往石家庄送救冷气瓶。这是秦桂芳,也是我国女飞行员第一次单独执行飞行任务。她圆满地完成了自己飞行生涯中的首飞任务。不久后,秦桂芳再次接到一项重要任务——送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到丹东大东港前线机场。飞行中,地面突然通知空中有敌情,要求他们紧急降落。情况万分危急,秦桂芳____要保证不被敌机发现、安全降落,____不能影响地面的战斗机正常起飞。她从容镇定地分析局势,迅速下降飞行高度,在大孤山机场北边的两个山腰中间低高度钻过去,然后左转弯,落地并马上离开跑道,把飞机停了下来。秦桂芳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60年5月9日下午,山西大同煤矿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瓦斯大爆炸,近千名工人被封在井下。部队接到紧急任务,要立即派飞机前往大同运送抢险人员和物资。然而,棘手的是,大同是个风口,那几天刮的大风达到六七级,阵风甚至超过八级。而且当时的大同机场还没有正规的航行设备,没有夜航灯,只有一条长度仅800米的土跑道,从来没有飞过大飞机。____在这种情况下降落,____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先派一架飞机去试航。谁来执行这个任务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秦桂芳。情况紧急,秦桂芳毅然接受任务,带机组做了简单的准备就起飞了。由于,是夜间飞行,在漆黑一片、狂风呼啸的大地上,秦桂芳忽然看到了两排灯光,她立刻意识到那就是机场跑道!原来,大同市将全市的公共汽车都开到了跑道两侧,车头对着跑道,同时打开车灯来代替跑道灯!秦桂芳沉着冷静地驾驶着飞机,修正大侧风对飞机的影响。为了缩短飞机着陆后的滑跑距离,她用小下滑角带着油门下滑,同时使用无灯着陆的方法,将飞机准确地落在由两排汽车大灯照亮的跑道中间。试航成功了!在秦桂芳的飞行生涯中,执行过许多重要任务。她热爱飞行事业,在怀孕七个多月的时候还在飞行。继第一批女飞行员之后,我国又相继培养出了多批女飞行员。一批批女飞行员勇敢地飞向蓝天,报效祖国,她们以翱翔的航迹,在万里长空书写下了青春与梦想的隽永篇章。20.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1.请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22.从上面的思维导图中,我知道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了秦桂芳飞行生涯中的几件事,其中重点写了 这件事,这样写的好处是 。23.结合短文,发挥你的想象,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内心。秦桂芳如愿以偿收到录取通知书24.秦桂芳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请你替《中国飞行员》节目组为秦桂芳写一段颁奖词。【答案】20.既…… 又……;如果…… 就……21.1951 年:入选航校,勤学苦练毕业;1952 年 9 月:首飞单独执行送救气瓶任务;不久后:送刘震赴前线,遇敌情紧急降落;1960 年 5 月 9 日:大同试航,克服困难成功 。22.时间;1960 年 5 月 9 日大同试航;突出重点事件,展现秦桂芳面对极大风险时的勇敢、沉着,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文章详略得当23.秦桂芳双手颤抖着接过录取通知书,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她猛地站起身,把通知书紧紧捂在胸口,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真的考上了!终于可以飞了……” 。24.她是新中国女飞行员的先驱,秦桂芳!从入选航校的青春热忱,到首飞任务的从容担当;从遇敌情时的冷静突围,到风口试航的无畏逆行。怀孕七月仍翱翔天际,风险面前总毅然前行。她以机翼为笔,以长空为卷,书写女飞行员的使命与荣光,用一生诠释对飞行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是蓝天永远的骄傲!【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需分析句子间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需抓住时间节点和关键事件,提炼信息完成思维导图。(3)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顺序、详略安排及作用的理解,需把握时间线,分析重点事件对表现人物、服务主题的作用。(4)本题考查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能力,需结合语境,选取恰当的动作、神态词,准确传达人物内心。(5)本题考查颁奖词的创作,需结合人物事迹与精神,运用抒情、议论语言,概括人物贡献,彰显其价值。20.第一处,“要保证不被敌机发现、安全降落” 与 “不能影响地面的战斗机正常起飞” 是并列关系,用 “既…… 又……” ;第二处,“在这种情况下降落” 是假设,“要冒极大的风险” 是结果,用 “如果…… 就……” 。故答案为:既…… 又……;如果…… 就……21.根据短文时间线索,提取各时间段秦桂芳的主要飞行事件,梳理内容填空。故答案为:1951 年:入选航校,勤学苦练毕业;1952 年 9 月:首飞单独执行送救气瓶任务;不久后:送刘震赴前线,遇敌情紧急降落;1960 年 5 月 9 日:大同试航,克服困难成功 。22.短文按时间顺序叙述,大同试航的过程描写详细,通过突出该事件,凸显秦桂芳的精神品质,让文章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故答案为:时间;1960 年 5 月 9 日大同试航;突出重点事件,展现秦桂芳面对极大风险时的勇敢、沉着,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文章详略得当 。23.通过 “双手颤抖”“眼睛亮”“嘴角上扬”“捂在胸口”“来回踱步” 等动作、神态,表现她收到通知书时的激动、喜悦与对飞行的期待。故答案为:秦桂芳双手颤抖着接过录取通知书,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她猛地站起身,把通知书紧紧捂在胸口,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真的考上了!终于可以飞了……” 。24.回顾秦桂芳飞行生涯的关键事件,突出她的勇敢、担当、热爱等品质,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撰写颁奖词。故答案为:她是新中国女飞行员的先驱,秦桂芳!从入选航校的青春热忱,到首飞任务的从容担当;从遇敌情时的冷静突围,到风口试航的无畏逆行。怀孕七月仍翱翔天际,风险面前总毅然前行。她以机翼为笔,以长空为卷,书写女飞行员的使命与荣光,用一生诠释对飞行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是蓝天永远的骄傲!四、表达·交流(33分)25.(2025五下·江门期末) 口语交际。“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本学期同学们阅读了许多古典名著,请你结合自 己的读书经历,分享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答案】阅读古典名著,可采用这些方法:一是 梳理人物关系 ,像《三国演义》人物众多,画思维导图理清刘备、曹操等人物关联,能更好理解情节;二是 关注细节与伏笔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等细节,暗示人物命运;三是 结合时代背景 ,读《水浒传》了解北宋社会矛盾,明白梁山好汉起义根源;四是 阅读辅助资料 ,借助名家点评、文史知识读本,加深对名著内涵的理解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解析】【分析】从人物、情节、背景、辅助工具等角度,结合具体名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 ),阐述实用的阅读方法,让分享有针对性、可操作。故答案为:阅读古典名著,可采用这些方法:一是 梳理人物关系 ,像《三国演义》人物众多,画思维导图理清刘备、曹操等人物关联,能更好理解情节;二是 关注细节与伏笔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等细节,暗示人物命运;三是 结合时代背景 ,读《水浒传》了解北宋社会矛盾,明白梁山好汉起义根源;四是 阅读辅助资料 ,借助名家点评、文史知识读本,加深对名著内涵的理解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典名著阅读方法的总结与分享能力,需结合阅读经验,从不同维度提炼方法,且结合实例说明,让方法更易理解。26.(2025五下·江门期末) 习作。翻开中华榜样谱,聪慧幽默的杨氏之子,让我们佩服;第一位登入空间站 的中国女性王亚平,让我们引以为傲;经典名著中心怀慈悲的李逵,让我们为 之动容。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也有一些让你佩服的“榜样”人物,大家来写 一写吧。请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选择典型的事例,写出那一个让你佩服的 “榜样”的特点。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班 级和校名。【答案】例文:我的 “全能” 同桌在我的身边,有个让我打心眼里佩服的榜样 —— 我的同桌林小宇。他就像个 “宝藏男孩”,身上的闪光点数不清,是我成长路上的 “小太阳”。 小宇的 “全能”,首先体现在学习上。一次数学考试前,最后一道几何证明题像 “拦路虎”,我盯着题目急得抓耳挠腮。小宇察觉到我的窘迫,轻轻推推我的胳膊:“别急,我教你。” 他拿出草稿纸,先画好图形,然后用红笔标出已知条件,眼睛亮晶晶的,语速不紧不慢:“你看,这里可以连接辅助线,把三角形转化成……” 他的手指在纸上快速移动,每一步推导都清晰明了,我听得入神,跟着他的思路,难题居然迎刃而解。 除了学习厉害,小宇还是班级的 “热心担当”。学校运动会前,班级接力赛选手小明意外扭伤脚。小宇知道后,主动找到老师:“我能代替小明跑接力!” 训练时,他认真琢磨交接棒技巧,反复和队友练习。比赛那天,发令枪响,小宇像离弦的箭冲出去,跑到我面前时,额前的碎发被风吹起,眼神里满是坚定。他顺利完成交接,助力班级拿到第三名。下场后,他累得大口喘气,却笑着说:“能为班级出力,值!” 更让我佩服的是他的 “坚持”。为了参加学校朗诵比赛,他每天早起半小时练习。有次我路过他家楼下,听到他清晰的朗诵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声音里满是深情。遇到生僻字的发音,他就查字典、找老师请教,从未喊过累。最终,他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那闪闪发光的证书,是他坚持的成果。 小宇用行动告诉我,榜样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努力发光,就能照亮身边人。我愿跟着他的脚步,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知识点】写人类作文【解析】【分析】本次是命题作文创作,主题围绕 “身边的榜样人物”,需运用描写人物方法,通过典型事例展现榜样特点,体裁为记叙文。【题干分析】材料意义及关键词:关键词:“身边榜样”“描写人物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典型事例”“特点(让人佩服的地方 )” 。“身边榜样” 限定人物是身边熟悉的人,如同学、邻居、家人等;“描写人物方法” 要求作文中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典型事例” 需选取能体现榜样特点的具体事件;“特点” 要突出人物让人佩服之处,如热心、勤奋、勇敢等 。写作思路:是什么:开篇点明身边的榜样是谁,简单介绍其身份,如 “我的邻居李叔叔,是我心中的‘热心肠’榜样,他总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手” 。为什么:说明他成为榜样的原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比如写他热心帮助邻居:有次邻居老奶奶生病,子女不在家,李叔叔发现后,二话不说背起老奶奶送医,跑前跑后挂号、拿药,还陪床照顾,用动作(“背起”“跑前跑后” )、语言(安慰老奶奶的话 )、神态(“着急又坚定的神情” )等描写,突出他热心、善良的特点 。怎么做:结尾总结从榜样身上学到的品质,表达向他学习的决心,如 “李叔叔的热心肠,让我懂得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也要成为这样温暖的人” 。开头写法:可场景式开头,“清晨,小区的垃圾桶旁,一个身影正弯腰清理垃圾,那是我的榜样 —— 环保志愿者张阿姨” ;或直述式,“在我的身边,有个让我佩服的榜样,他是我的同学小林,靠坚持和努力成为大家学习的标杆” 。结尾写法:总结感悟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他 / 她用行动教会我…… 我愿追随这份光,成为更好的自己” ;或呼应开头式,“这就是我身边的榜样,那个总在…… 的人,他 / 她的精神,如同一束光,照亮我成长的路” 。【立意提取】1.我的 “热心肠” 邻居:写邻居热心帮助他人的事例,展现热心榜样 。2.班级里的 “学霸榜样”:聚焦同学勤奋学习、乐于分享的特点,体现榜样力量。【点评】人物刻画立体:运用多种描写人物方法,如语言描写(教数学题时的讲解 )、动作描写(画图形、标条件 )、神态描写(“眼睛亮晶晶的”“眼神里满是坚定” ),让林小宇的 “全能” 特点鲜活起来,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的优秀 。事例典型多样:选取学习帮助同学、运动会替跑、坚持朗诵比赛三个事例,分别从学习、热心、坚持三个角度,全面展现 “全能” 榜样的特点,事例丰富且典型,支撑起 “榜样” 形象 。情感真挚自然:以第一人称叙述,从自身视角出发,写出对同桌的佩服与向他学习的决心,情感真实,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让 “榜样” 的感染力更强 。五、发展题(10分)根据提示语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7.(2025五下·江门期末)“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A.焦大 B.薛蟠 C.凤姐 D.鸳鸯【答案】C【知识点】《红楼梦》【解析】【分析】在《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凤姐对尤二姐说 “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展现其性格中泼辣、果敢且有野心的一面。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红楼梦》经典语句及人物的对应掌握,需熟悉名著情节、人物语言特点来准确判断。28.(2025五下·江门期末)下面四大古典名著中,情节与人物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张飞大闹长坂桥 B.贾宝玉神游太虚观C.林冲火烧草料场 D.镇元仙赶捉取经僧【答案】B【知识点】《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解析】【分析】ACD.正确。B.“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不是 “太虚观” ,该情节出自《红楼梦》,展现宝玉对金陵十二钗命运的初窥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古典名著中人物与情节的对应,需准确记忆名著关键情节及人物,判断搭配正误。29.(2025五下·江门期末)以下成语不是出自《三国演义》的一项是( )。A.鞠躬尽瘁 B.步步为营 C.乐不思蜀 D.口出狂言【答案】D【知识点】《三国演义》【解析】【分析】ABC.正确。D.并非出自《三国演义》,该成语更偏向于通用词汇,形容人说话狂妄自大,在多部文学作品中都有使用,但并非《三国演义》的专属典故。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三国演义》中成语典故的积累与辨析,需准确掌握成语的出处及相关背景,区分专属典故与通用词汇。30.(2025五下·江门期末)《中庸》的核心思想是( )。A.达道 B.中和 C.中立 D.修道【答案】B【知识点】国学常识【解析】【分析】《中庸》开篇即提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明确将 “中和” 视为核心思想。“中和” 强调事物的平衡与适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是儒家追求的理想状态。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庸》核心思想的理解与把握,需结合经典原文,准确区分核心概念与相关范畴的关系。31.(2025五下·江门期末)践其 ,行其 ,奏其 ,敬其所 ,爱其所亲。( )A.礼 乐 位 尊 B.位 礼 乐 尊C.尊 乐 礼 位 D.位 尊 乐 礼【答案】B【知识点】国学常识【解析】【分析】此句出自《中庸》,原文为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意思是身处其位,就践行相应的礼仪,演奏相应的乐章,尊敬所应尊敬的人,爱护所应亲近的人。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庸》经典语句的记忆与理解,需准确掌握原文字词顺序,理解其体现的儒家 “正位、行礼、乐和、敬尊、爱亲” 的伦理思想。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江门市紫茶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江门市紫茶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