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2分)
1.(2025五下·瑞安期末)我们应及时对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进行清理,并且应适量地给生态瓶中的动物投喂饲料。(  )
2.(2025五下·瑞安期末)食物链的箭头方向可以表示能量的流动。(  )
3.(2025五下·瑞安期末)梧桐树到冬天会落叶,这是它对冬天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行为。(  )
4.(2025五下·瑞安期末)人们选择的造船材料都是在水中浮的材料。(  )
5.(2025五下·瑞安期末)制作小船时若有材料报废,这些材料不需要计入成本。(  )
6.(2025五下·瑞安期末)底部宽阔的船相对于底部细窄的船更能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  )
7.(2025五下·瑞安期末)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见最广泛的能源,节约用电,人人有责。(  )
8.(2025五下·瑞安期末)海洋非常大,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可以随意开采。(  )
9.(2025五下·瑞安期末)垃圾每天有环卫工人清理,我们不用担心垃圾问题。(  )
10.(2025五下·瑞安期末)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物体温度变化是由热量变化引起的。(  )
11.(2025五下·瑞安期末)湿衣服挂在通风处比密闭房间干得更快。(  )
12.(2025五下·瑞安期末)所有金属的导热快慢都是一样的。(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3.(2025五下·瑞安期末)西瓜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瑞安当地的农民却可以利用大棚(如下图)在冬天也能种植西瓜,是因为(  )。
A.瑞安的冬天很温暖,适合西瓜生长
B.西瓜的生长不受环境的影响
C.西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
D.大棚为西瓜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14.(2025五下·瑞安期末)如右图,把两组相同的绿豆种子,一组放在透明杯里,另一组放在不透光的黑色相子里,同时加适量相同的水,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空气
15.(2025五下·瑞安期末)下列现象可以作为“蚯蚓喜欢潮湿环境”的证据的是(  )。
A.大雨过后,蚯蚓会从泥土里爬出来
B.用手电筒照蚯蚓,蚯蚓爬向黑暗处
C.把多条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的中间,蚯蚓很快爬向湿土一边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6.(2025五下·瑞安期末)科学课上,小科做了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瓶。后来,外出游玩时又带回5条小鱼小虾,他迫不及待地放到自己的生态瓶中,一段时间后,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水变得更加清澈 B.水草生长得更好了
C.小动物能更好地生存 D.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加了
17.(2025五下·瑞安期末)科学课上,小科组设计的竹筏装载的螺母数量是全班最多的,分析原因最可能是(  ) 。
A.测试时,容器里的水最多 B.选用的竹子没有竹节
C.放螺母时多个多个放 D.测试时将螺母均匀摆放
18.(2025五下·瑞安期末)科学课上,用一张12cm×12cm的正方形铝箔纸造船,以下设计中载重量最大的是(  ) 。
A. B.
C., D.
19.(2025五下·瑞安期末)以下是小科设计小船的步骤,排序合理的是(  )。
①画出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 ②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造船成本 ③明确任务要求 ④讨论设计图是否合理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20.(2025五下·瑞安期末)右图的独木舟呈现流线型结构,其中船头的形状很有特点,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  ) 。
A.更加美观 B.增加载重量
C.减小水的阻力 D.减少木材成本
21.(2025五下·瑞安期末)白色污染是人类大量使用和丢弃塑料制品导致的,它给生物带来的危害有(  )。
①动物误食塑料制品后,消化道被堵塞 ②垃圾使土壤结成块状,影响农作物生长
③随意丢弃的垃圾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2.(2025五下·瑞安期末)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我们可以回收纸张做再生纸。如右图所示,为再生纸制作过程上的(  )环节。
A.平铺 B.搅拌 C.撕碎 D.通风晾干
23.(2025五下·瑞安期末)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为了节约用水,平时我们要尽量做到的是 (  )。
A.及时关闭水龙头 B.淘米水浇花
C.发现漏水,及时维修 D.以上都是
24.(2025五下·瑞安期末)2025年4 月25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空间站是我国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为保障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核心舱需要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  )。
①水 ②空气 ③食物 ④适宜的温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2025五下·瑞安期末)将四支装有相同质量和温度的凉水试管分别浸入四杯不同的热水中,试管中凉水温度上升最快的是 (  )。
A.热水温度 75℃ B.热水温度 45℃
C.热水温度 65℃ D.热水温度 35℃
26.(2025五下·瑞安期末)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正确的做法是 (  )。
A.温度计下端接触容器底部
B.温度计下端完全浸入水中且不碰容器
C.温度计斜放在水中
D.温度计可以离开水面读数
27.(2025五下·瑞安期末)炒菜时,当用小火加热锅的底部中心时,热在锅底的传递方向更符合事实的是(  ) 。
A.热从四周向中间传递 B.热从中间向四周传递
C.热停留在中心不传递 D.热传递没有规律可循
28.(2025五下·瑞安期末)下列各图中,保温杯储存热水效果更好的材料组合是(  )。
A. B.
C. D.
三、综合运用与探究(本题有4大题,共56分)
29.(2025五下·瑞安期末)《船的研究》单元
学习完《船的研究》单元后,小科和同学在班里发起一项挑战:使用废旧材料制作小船,并能装载一定量的重物到达距离 1 米的终点。
(1)设计小船时,可以先不考虑的是(  )。
A.小船的材料 B.小船的大小 C.小船的形状 D.小船的颜色
(2)小科和组员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小船,其动力来源是(  )。
A.风力 B.蒸汽 C.电动 D.人力
(3)小科和组员要利用垫圈测试小船的载重量时,发现装到20个垫圈时刚好打湿,则最大装载量是(  )。
A.19 B.20 C.21 D.22
(4)以下垫圈摆放方式,比较稳定的是(  )。
A. B.
C. D.
(5)动力装置放在小船中间的目的是(  )。
A.对称美观 B.保持稳定 C.减慢速度 D.减少质量
(6)在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
A.为了造出理想的船,不需要管设计图,根据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进行制作
B.在设计制作小船时,小组成员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分工合作完成
C.按设计图制作小船,如果遇到问题,可适当调整设计方案,并在设计图中作出标注
D.测试过程中,应该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思考如何改进
(7)小科和组内成员在测试自己设计、制作的小船时,小船的航行方向出现了如下图偏差,他们最好的做法是 (  )。
A.将船舵往左侧调 B.将船舵往右侧调
C.将船头往右侧调 D.加大船的动力
30.(2025五下·瑞安期末)《生物与环境》单元
瑞安桐浦镇是著名的“万亩油菜花海”观赏地。每年春季,金黄的油菜花吸引大量游客,但近年来部分区域出现油菜苗稀疏、叶片被啃食的现象,且蜜蜂、蝴蝶等昆虫数量明显减少的现象。学校科学小组前往基地展开调查,尝试寻找背后的原因。
(1)科学小组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油菜叶被啃食主要是由青虫和蚜虫引起的,同时又发现了某些叶片上有七星瓢虫,还看到飞过一些小鸟。油菜地里的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叫做   。(选填“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
(2)小科根据观察结果写出如下食物链,正确的是 (  )。
A.油菜花→青虫 B.油菜花→青虫→小鸟
C.油菜花←青虫←小鸟 D.青虫→小鸟
(3)当地的菜农想快速解决油菜叶被啃食,想用农药喷洒将害虫全部杀死,这样的做法合理吗 请说明理由。   。
(4)科学小组分析油菜苗稀疏可能是部分播撒的种子未发芽造成的。为此,他们展开了对“比较油菜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实验方法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有无空气 有 无 有 有
温度 25℃ 25℃ 25℃ 5℃
纸巾状态 干燥 潮湿 潮湿 潮湿
种子总数 10粒 10粒 10粒 10粒
种子发芽数 0粒 0粒 9粒 0粒
将乙组和丙组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油菜种子发芽需要   。
(5)如果要研究油菜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应该选择   组和   组做对比实验。(每空1分)
(6)按照这个实验设计,科学小组不能研究种子发芽是否与 (  )有关。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D.水分
(7)经过研究,科学小组成功让油菜种子发芽,现在他们想把油菜苗移栽到学校的种植园,有人提议每株油菜苗之间要留一定的距离,这是主要为了满足油菜苗生长所需的 (  )。
A.空气 B.阳光 C.水分 D.温度
31.(2025五下·瑞安期末)《环境与我们》单元
瑞安湖岭镇因其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溪水、碧绿的草坪和完善的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露营游玩、打卡。然而近日,却有游客拍下这样的画面:绿道旁、草地上散布着各式各样随意乱扔的果皮、矿泉水瓶、餐巾纸等垃圾,让这些风景地的魅力大打折扣。
(1)小科来到露营基地,发现现场的垃圾桶数量较少。他认为定点设置分类垃圾桶,并张贴垃圾投放示意图可以减少游客随意乱丢垃圾的现象,请你帮助小科完成示意图的设计,将以下垃圾进行分类。
(2)完成示意图的设计后,小科来洗手间洗手时发现游客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为了提倡大家节约用水,小科可以在水龙头处粘贴(  )标志。
A. B. C. D.
(3)小科发现露营基地还提供烧烤架、木炭等烧烤材料供游客租用,生意火爆。游客在烧烤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烟雾,这造成的污染属于(  )。
A.固体废弃物污染 B.光污染
C.大气污染 D.水污染
(4)小科和爸爸租坐游船游览,与游船船主交谈中船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你认为不值得提倡的是(  )。
A.张贴标语提醒游客不可乱扔垃圾
B.将脚蹬游船改为燃油游艇
C.在游船上设置垃圾桶收集垃圾
D.控制游船数量,不宜过多
(5)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露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为了使露营文化可持续发展,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至少写出两点)
①   。
②   。
32.(2025五下·瑞安期末)《热》单元
瑞安茶亭多坐落于古驿道、村落交界处或人流熙攘之所,不仅为旅途劳顿的行人提供休憩之地,更设有烧水烹茶的设施,向过往者免费供应伏茶以消解暑气,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符号。
(1)茶亭中的伏茶用多种药材制作,需要经过高温烧煮。在水温逐渐升高的过程中,锅内水的蒸发速度会(  )。
A.逐渐减慢 B.逐渐加快 C.保持不变 D.忽快忽慢
(2)为了让凌晨就出门作业的环卫工人能喝上一口伏茶,志愿者们经常在凌晨就开始提供爱心伏茶。小科发现,锅盖内壁会出现小水珠。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更合理的是 (  )。
A.空气中的水从锅盖渗进来 B.锅盖材料烧出的水
C.锅外水蒸气遇热凝结 D.锅内水蒸气遇冷凝结
(3)为了防止人们烫伤手,伏茶茶桶上的水龙头手柄更适合选用的材料是(  )。
A.铜质手柄 B.不锈钢手柄 C.塑料手柄 D.铝质手柄
(4)在夏季,煮好的伏茶在6个小时后,温度最有可能接近(  )。
A.10℃ B.35℃ C.60℃ D.80℃
(5)茶亭中每个喝过的杯子,都要先过高温消毒,再过清水,再煮沸。小科记录了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钟) 起始 2 4 6 8 10 12
温度(℃) 25 48 69 88 100 100
利用记录表推断,如果继续加热至 12分钟,锅中的水的温度会(  )。
A.继续上升 B.保持不变 C.迅速下降 D.无法判断
(6)炎炎烈日下,为了让人们更快喝到温度适宜的伏茶,志愿者打算在伏茶流动车上采用一款能快速降温的茶桶。请你为志愿者想一个降温方法,并写明科学原理。
降温方法(可图文结合):
科学原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动物粪便可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利用,无需刻意清理;且生态瓶中植物产生的有机物可维持动物生存,过量投喂会破坏平衡,所以不需要投喂饲料。
2.【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中箭头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代表能量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3.【答案】正确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梧桐树冬天落叶可减少水分蒸发和能量消耗,是对寒冷、干燥环境的适应。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竹筏
【解析】【分析】造船并非只用漂浮材料,如锚是金属(沉水),但整体设计使船能漂浮。
5.【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制作小船的报废材料属于生产成本,应计入成本核算。
6.【答案】正确
【知识点】浮力;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底部宽阔的船相对于底部细窄的船,船的体积更大,受到的水的浮力大,更能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
7.【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电能在家庭中应用广泛,节约用电是每个人的责任,利于能源保护。
8.【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海洋资源虽丰富,但并非取之不尽,过度开采会破坏生态平衡,需合理开发。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垃圾问题需全民参与,仅靠环卫工人清理不够,还需减少产生、分类回收等。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会相应升高或降低。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
【解析】【分析】通风处空气流动快,能加快湿衣服表面水分蒸发,所以干得更快。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不同金属导热性不同,如铜、铝导热快,铁导热较慢。
13.【答案】D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大棚能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为西瓜提供温暖、适宜的生长环境,而非瑞安冬天本身温暖(A错),西瓜生长受环境影响(B错),也不是西瓜适应寒冷(C错)。
14.【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两组种子唯一变量是光照(透明杯有光,黑杯无光),故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
15.【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将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中间,爬向湿土直接证明其喜欢潮湿环境;A是因土壤缺氧,B是避光性,均不直接证明喜潮湿。
16.【答案】D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承载能力有限,新增小鱼小虾会导致氧气不足,鱼浮出水面呼吸次数增加。
17.【答案】D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螺母均匀摆放可使竹筏受力均衡,增加稳定性和载重量;A与载重量无关,B竹节影响小,C多个放易失衡。
18.【答案】B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铝箔船的载重量与排开水量(体积)相关,体积越大,排开水量越大,载重量越大,B的体积最大。
19.【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设计小船的合理步骤:先明确任务要求是设计起点,为后续提供依据;再根据要求选材料、算成本;接着画设计图并标注材料和结构;最后讨论设计图合理性。顺序为③→②→①→④,选 B。
20.【答案】C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A :美观是次要效果,非主要目的,排除。
B :载重量与船体体积、排水量相关,和流线型船头无关,排除。
C :流线型让水流更顺畅,减少冲击和漩涡,能显著减小水的阻力,这是主要目的,正确。
D:流线型加工可能更复杂,不会减少木材成本,排除。
21.【答案】D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白色污染 带来的危害有:①动物误食塑料制品后,消化道会被堵塞,影响进食和消化,甚至导致死亡,这是对生物直接的危害。
②塑料制品难以降解,长期堆积使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根系呼吸和吸收养分,间接危害生物生存环境。
③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会侵占、破坏动物的栖息地,影响其生存和繁殖。
故选c。
22.【答案】A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A :将纸浆均匀地平铺在滤网或模板上,形成纸张的雏形。
B :将撕碎的纸放入水中搅拌,使其变成纸浆。
C :将回收的纸张撕碎成细小碎片,便于后续处理。
D :将平铺后的湿纸浆放在通风处,待水分蒸发后形成再生纸。
故A符合如图所示。
23.【答案】D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A :在洗手、洗脸、洗菜等过程中,及时关闭未使用的水龙头,能直接避免水资源的无谓浪费,是最基础也最有效的节水行为。
B: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用来浇花属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新鲜自来水的消耗,属于节水的有效方法。
C :水龙头、水管等设施的漏水会造成持续的水资源浪费,及时维修可以阻止这种隐性浪费,也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
因此,A、B、C 三个选项均属于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有效做法,故选 D。
24.【答案】D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①水:人体生理活动必需,航天员需饮水、洗漱,核心舱需保障供水。
②空气:航天员需呼吸氧气,核心舱通过系统提供氧气、处理废气,保证空气适宜。
③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维持身体机能,核心舱配备航天食品。
④适宜温度:保障航天员健康和设备运行,核心舱有温控系统调节。
四项均为核心舱需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故选D。
25.【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量传递的快慢与温差密切相关:温差越大,热量从高温物体(热水)向低温物体(试管中的凉水)传递的速度越快,试管中凉水的温度上升也就越快。题目中四支试管的凉水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浸入的热水温度不同。对比选项:A 选项热水温度 75℃,与凉水的温差最大;其他选项(45℃、65℃、35℃)的温差依次减小。因此,75℃的热水能使试管中凉水温度上升最快。故选 A。
26.【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A 错误:接触容器底部会受容器温度影响,测不准水温。
B 正确:液泡完全浸入水中且不碰容器,能准确测量水温。
C 错误:斜放可能导致液泡碰容器,影响测量。
D 错误:离开水面后,温度变化会使读数不准。
27.【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炒菜时,小火加热锅的底部中心,锅底中心温度最高,热量会从温度高的中心部位向温度较低的四周扩散。因此,热在锅底的传递方向是从中间向四周传递,故选B。
28.【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无瓶塞会导致水蒸气带走大量热量(B、D 错误)。金属塞导热快,软木塞导热慢,能减少热量损失(C 错误)。装满壶可减少空气对流散热,保温更好。故正确选项A。
29.【答案】(1)D
(2)B
(3)A
(4)B
(5)B
(6)A
(7)A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1)设计小船时,核心目标是使其能装载重物并到达终点,需考虑材料(影响浮力和承重)、大小(影响排水量)、形状(影响阻力和稳定性)。而颜色仅涉及外观,与功能无关,可先不考虑。
(2)若图示小船有类似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如加热产生蒸汽推动),其动力来源为蒸汽。风力需风帆,电动需电机,人力需桨或橹,均与蒸汽动力特征不同。
(3)装载 20 个垫圈时小船刚好打湿,说明此时已达到承载极限,最大安全装载量应为未打湿时的最大数量,即 19 个。
(4)稳定的垫圈摆放方式应使重心低且分布均匀(如对称放置在船体中部),避免重心偏移导致翻船。选项 B 若符合对称、居中摆放,则稳定性最佳。
(5)动力装置放在中间可使船的受力均衡,避免因动力偏移导致船体倾斜,从而保持航行稳定。对称美观是次要效果,与速度、质量无关。
(6)设计制作需遵循 “设计图指导实践” 的原则,随心所欲制作会导致目标偏离(A 错误)。合作分工、灵活调整方案、记录问题并改进,均是科学的设计方法(B、C、D 正确)。
(7)船舵用于调整方向:若船向右偏,需将船舵向左调,利用水流的反作用力纠正航向。调整船头或加大动力无法有效修正方向偏差。
30.【答案】(1)生态系统
(2)B
(3)不合理,理由合理即可,如会破坏生态系统,影响食物链上其他生物。
(4)空气
(5)丙;丁
(6)C
(7)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食物链、食物网;对比实验;植物的向光性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包含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生物群落仅指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油菜地中生物(油菜花、青虫等)与非生物(土壤、阳光等)相互联系,因此构成生态系统。
(2)食物链反映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起点是生产者(如植物),箭头指向捕食者,且需包含至少 3 个营养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
A、D 缺少后续消费者,不完整;
C 箭头方向错误,应为 “被捕食者→捕食者”;
B 符合 “油菜花(生产者)→青虫(初级消费者)→小鸟(次级消费者)” 的逻辑,正确。
(3)农药虽能杀死害虫,但会破坏生态系统:
害虫死亡后,以其为食的鸟类、七星瓢虫等生物会因缺乏食物减少;
农药残留还会污染土壤、水源,影响其他生物,最终破坏生态平衡。
(4)乙组(无空气)与丙组(有空气)的唯一变量是 “有无空气”,其他条件(温度、水分)相同。结果显示丙组种子发芽,乙组未发芽,说明油菜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5)研究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温度”,需控制变量为 “温度”,其他条件(空气、水分)保持一致。
丙组(25℃,适宜温度)与丁组(5℃,低温)符合这一要求,可形成对比。
(6)实验中四组的变量仅涉及空气、温度、水分,未设置 “有无阳光” 的对照,因此无法研究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故正确选项C。
(7)油菜苗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株间距过近会争夺阳光,导致生长不良。留一定距离主要是为了满足阳光需求,故正确选项 B。
31.【答案】(1)可回收物: ②、⑤
有害垃圾:⑥、⑦
厨余垃圾:①、④
其他垃圾:③、⑧
(2)B
(3)C
(4)B
(5)带走垃圾,保护环境;爱护花草和小动物(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节约用水;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1)可回收物:适宜回收利用,如矿泉水瓶、易拉罐。有害垃圾:含有害物质,如废电池、过期药品。厨余垃圾:易腐烂,如剩菜、果皮。其他垃圾:除上述外,如餐巾纸、塑料袋。
(2)节约用水标志需体现 “节水”,含水滴、水龙头等元素,选项 B 符合,故选 B。
(3)烧烤烟雾污染空气,属于大气污染,故选 C。
(4)燃油游艇会增加废气排放,污染环境,不值得提倡,故选 B。
(5)① 游客自带垃圾袋,离开时带走所有垃圾;② 限制露营人数,保护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32.【答案】(1)B
(2)D
(3)C
(4)B
(5)B
(6)加风扇,加快热对流,增加水蒸发的速度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水温升高,水分子运动更剧烈,更易脱离液面,蒸发速度加快,故选 B。
(2)锅盖内壁的水珠是锅内高温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锅盖,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形成的,即锅内水蒸气遇冷凝结,故选 D。
(3)防止烫伤需用导热性差的材料。铜、不锈钢、铝都是导热快的金属,塑料导热慢,故选 C。
(4)夏季环境温度约 30-35℃,伏茶会逐渐降温至接近环境温度,6 小时后最可能接近 35℃,故选 B。
(5)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能量用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12 分钟时仍为 100℃,故选 B。
(6)降温方法:在茶桶表面淋水,并用扇子扇风。
科学原理:水蒸发吸热降温,扇风加快空气流动,促进蒸发,加速降温。
1 / 1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2分)
1.(2025五下·瑞安期末)我们应及时对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进行清理,并且应适量地给生态瓶中的动物投喂饲料。(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动物粪便可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利用,无需刻意清理;且生态瓶中植物产生的有机物可维持动物生存,过量投喂会破坏平衡,所以不需要投喂饲料。
2.(2025五下·瑞安期末)食物链的箭头方向可以表示能量的流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中箭头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代表能量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3.(2025五下·瑞安期末)梧桐树到冬天会落叶,这是它对冬天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行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梧桐树冬天落叶可减少水分蒸发和能量消耗,是对寒冷、干燥环境的适应。
4.(2025五下·瑞安期末)人们选择的造船材料都是在水中浮的材料。(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竹筏
【解析】【分析】造船并非只用漂浮材料,如锚是金属(沉水),但整体设计使船能漂浮。
5.(2025五下·瑞安期末)制作小船时若有材料报废,这些材料不需要计入成本。(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制作小船的报废材料属于生产成本,应计入成本核算。
6.(2025五下·瑞安期末)底部宽阔的船相对于底部细窄的船更能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浮力;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底部宽阔的船相对于底部细窄的船,船的体积更大,受到的水的浮力大,更能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
7.(2025五下·瑞安期末)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见最广泛的能源,节约用电,人人有责。(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电能在家庭中应用广泛,节约用电是每个人的责任,利于能源保护。
8.(2025五下·瑞安期末)海洋非常大,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可以随意开采。(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海洋资源虽丰富,但并非取之不尽,过度开采会破坏生态平衡,需合理开发。
9.(2025五下·瑞安期末)垃圾每天有环卫工人清理,我们不用担心垃圾问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垃圾问题需全民参与,仅靠环卫工人清理不够,还需减少产生、分类回收等。
10.(2025五下·瑞安期末)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物体温度变化是由热量变化引起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会相应升高或降低。
11.(2025五下·瑞安期末)湿衣服挂在通风处比密闭房间干得更快。(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
【解析】【分析】通风处空气流动快,能加快湿衣服表面水分蒸发,所以干得更快。
12.(2025五下·瑞安期末)所有金属的导热快慢都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不同金属导热性不同,如铜、铝导热快,铁导热较慢。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3.(2025五下·瑞安期末)西瓜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瑞安当地的农民却可以利用大棚(如下图)在冬天也能种植西瓜,是因为(  )。
A.瑞安的冬天很温暖,适合西瓜生长
B.西瓜的生长不受环境的影响
C.西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
D.大棚为西瓜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大棚能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为西瓜提供温暖、适宜的生长环境,而非瑞安冬天本身温暖(A错),西瓜生长受环境影响(B错),也不是西瓜适应寒冷(C错)。
14.(2025五下·瑞安期末)如右图,把两组相同的绿豆种子,一组放在透明杯里,另一组放在不透光的黑色相子里,同时加适量相同的水,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空气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两组种子唯一变量是光照(透明杯有光,黑杯无光),故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
15.(2025五下·瑞安期末)下列现象可以作为“蚯蚓喜欢潮湿环境”的证据的是(  )。
A.大雨过后,蚯蚓会从泥土里爬出来
B.用手电筒照蚯蚓,蚯蚓爬向黑暗处
C.把多条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的中间,蚯蚓很快爬向湿土一边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将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中间,爬向湿土直接证明其喜欢潮湿环境;A是因土壤缺氧,B是避光性,均不直接证明喜潮湿。
16.(2025五下·瑞安期末)科学课上,小科做了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瓶。后来,外出游玩时又带回5条小鱼小虾,他迫不及待地放到自己的生态瓶中,一段时间后,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水变得更加清澈 B.水草生长得更好了
C.小动物能更好地生存 D.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加了
【答案】D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承载能力有限,新增小鱼小虾会导致氧气不足,鱼浮出水面呼吸次数增加。
17.(2025五下·瑞安期末)科学课上,小科组设计的竹筏装载的螺母数量是全班最多的,分析原因最可能是(  ) 。
A.测试时,容器里的水最多 B.选用的竹子没有竹节
C.放螺母时多个多个放 D.测试时将螺母均匀摆放
【答案】D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螺母均匀摆放可使竹筏受力均衡,增加稳定性和载重量;A与载重量无关,B竹节影响小,C多个放易失衡。
18.(2025五下·瑞安期末)科学课上,用一张12cm×12cm的正方形铝箔纸造船,以下设计中载重量最大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铝箔船的载重量与排开水量(体积)相关,体积越大,排开水量越大,载重量越大,B的体积最大。
19.(2025五下·瑞安期末)以下是小科设计小船的步骤,排序合理的是(  )。
①画出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 ②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造船成本 ③明确任务要求 ④讨论设计图是否合理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设计小船的合理步骤:先明确任务要求是设计起点,为后续提供依据;再根据要求选材料、算成本;接着画设计图并标注材料和结构;最后讨论设计图合理性。顺序为③→②→①→④,选 B。
20.(2025五下·瑞安期末)右图的独木舟呈现流线型结构,其中船头的形状很有特点,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  ) 。
A.更加美观 B.增加载重量
C.减小水的阻力 D.减少木材成本
【答案】C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A :美观是次要效果,非主要目的,排除。
B :载重量与船体体积、排水量相关,和流线型船头无关,排除。
C :流线型让水流更顺畅,减少冲击和漩涡,能显著减小水的阻力,这是主要目的,正确。
D:流线型加工可能更复杂,不会减少木材成本,排除。
21.(2025五下·瑞安期末)白色污染是人类大量使用和丢弃塑料制品导致的,它给生物带来的危害有(  )。
①动物误食塑料制品后,消化道被堵塞 ②垃圾使土壤结成块状,影响农作物生长
③随意丢弃的垃圾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白色污染 带来的危害有:①动物误食塑料制品后,消化道会被堵塞,影响进食和消化,甚至导致死亡,这是对生物直接的危害。
②塑料制品难以降解,长期堆积使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根系呼吸和吸收养分,间接危害生物生存环境。
③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会侵占、破坏动物的栖息地,影响其生存和繁殖。
故选c。
22.(2025五下·瑞安期末)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我们可以回收纸张做再生纸。如右图所示,为再生纸制作过程上的(  )环节。
A.平铺 B.搅拌 C.撕碎 D.通风晾干
【答案】A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A :将纸浆均匀地平铺在滤网或模板上,形成纸张的雏形。
B :将撕碎的纸放入水中搅拌,使其变成纸浆。
C :将回收的纸张撕碎成细小碎片,便于后续处理。
D :将平铺后的湿纸浆放在通风处,待水分蒸发后形成再生纸。
故A符合如图所示。
23.(2025五下·瑞安期末)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为了节约用水,平时我们要尽量做到的是 (  )。
A.及时关闭水龙头 B.淘米水浇花
C.发现漏水,及时维修 D.以上都是
【答案】D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A :在洗手、洗脸、洗菜等过程中,及时关闭未使用的水龙头,能直接避免水资源的无谓浪费,是最基础也最有效的节水行为。
B: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用来浇花属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新鲜自来水的消耗,属于节水的有效方法。
C :水龙头、水管等设施的漏水会造成持续的水资源浪费,及时维修可以阻止这种隐性浪费,也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
因此,A、B、C 三个选项均属于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有效做法,故选 D。
24.(2025五下·瑞安期末)2025年4 月25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空间站是我国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为保障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核心舱需要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  )。
①水 ②空气 ③食物 ④适宜的温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①水:人体生理活动必需,航天员需饮水、洗漱,核心舱需保障供水。
②空气:航天员需呼吸氧气,核心舱通过系统提供氧气、处理废气,保证空气适宜。
③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维持身体机能,核心舱配备航天食品。
④适宜温度:保障航天员健康和设备运行,核心舱有温控系统调节。
四项均为核心舱需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故选D。
25.(2025五下·瑞安期末)将四支装有相同质量和温度的凉水试管分别浸入四杯不同的热水中,试管中凉水温度上升最快的是 (  )。
A.热水温度 75℃ B.热水温度 45℃
C.热水温度 65℃ D.热水温度 35℃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量传递的快慢与温差密切相关:温差越大,热量从高温物体(热水)向低温物体(试管中的凉水)传递的速度越快,试管中凉水的温度上升也就越快。题目中四支试管的凉水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浸入的热水温度不同。对比选项:A 选项热水温度 75℃,与凉水的温差最大;其他选项(45℃、65℃、35℃)的温差依次减小。因此,75℃的热水能使试管中凉水温度上升最快。故选 A。
26.(2025五下·瑞安期末)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正确的做法是 (  )。
A.温度计下端接触容器底部
B.温度计下端完全浸入水中且不碰容器
C.温度计斜放在水中
D.温度计可以离开水面读数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A 错误:接触容器底部会受容器温度影响,测不准水温。
B 正确:液泡完全浸入水中且不碰容器,能准确测量水温。
C 错误:斜放可能导致液泡碰容器,影响测量。
D 错误:离开水面后,温度变化会使读数不准。
27.(2025五下·瑞安期末)炒菜时,当用小火加热锅的底部中心时,热在锅底的传递方向更符合事实的是(  ) 。
A.热从四周向中间传递 B.热从中间向四周传递
C.热停留在中心不传递 D.热传递没有规律可循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炒菜时,小火加热锅的底部中心,锅底中心温度最高,热量会从温度高的中心部位向温度较低的四周扩散。因此,热在锅底的传递方向是从中间向四周传递,故选B。
28.(2025五下·瑞安期末)下列各图中,保温杯储存热水效果更好的材料组合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无瓶塞会导致水蒸气带走大量热量(B、D 错误)。金属塞导热快,软木塞导热慢,能减少热量损失(C 错误)。装满壶可减少空气对流散热,保温更好。故正确选项A。
三、综合运用与探究(本题有4大题,共56分)
29.(2025五下·瑞安期末)《船的研究》单元
学习完《船的研究》单元后,小科和同学在班里发起一项挑战:使用废旧材料制作小船,并能装载一定量的重物到达距离 1 米的终点。
(1)设计小船时,可以先不考虑的是(  )。
A.小船的材料 B.小船的大小 C.小船的形状 D.小船的颜色
(2)小科和组员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小船,其动力来源是(  )。
A.风力 B.蒸汽 C.电动 D.人力
(3)小科和组员要利用垫圈测试小船的载重量时,发现装到20个垫圈时刚好打湿,则最大装载量是(  )。
A.19 B.20 C.21 D.22
(4)以下垫圈摆放方式,比较稳定的是(  )。
A. B.
C. D.
(5)动力装置放在小船中间的目的是(  )。
A.对称美观 B.保持稳定 C.减慢速度 D.减少质量
(6)在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
A.为了造出理想的船,不需要管设计图,根据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进行制作
B.在设计制作小船时,小组成员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分工合作完成
C.按设计图制作小船,如果遇到问题,可适当调整设计方案,并在设计图中作出标注
D.测试过程中,应该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思考如何改进
(7)小科和组内成员在测试自己设计、制作的小船时,小船的航行方向出现了如下图偏差,他们最好的做法是 (  )。
A.将船舵往左侧调 B.将船舵往右侧调
C.将船头往右侧调 D.加大船的动力
【答案】(1)D
(2)B
(3)A
(4)B
(5)B
(6)A
(7)A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1)设计小船时,核心目标是使其能装载重物并到达终点,需考虑材料(影响浮力和承重)、大小(影响排水量)、形状(影响阻力和稳定性)。而颜色仅涉及外观,与功能无关,可先不考虑。
(2)若图示小船有类似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如加热产生蒸汽推动),其动力来源为蒸汽。风力需风帆,电动需电机,人力需桨或橹,均与蒸汽动力特征不同。
(3)装载 20 个垫圈时小船刚好打湿,说明此时已达到承载极限,最大安全装载量应为未打湿时的最大数量,即 19 个。
(4)稳定的垫圈摆放方式应使重心低且分布均匀(如对称放置在船体中部),避免重心偏移导致翻船。选项 B 若符合对称、居中摆放,则稳定性最佳。
(5)动力装置放在中间可使船的受力均衡,避免因动力偏移导致船体倾斜,从而保持航行稳定。对称美观是次要效果,与速度、质量无关。
(6)设计制作需遵循 “设计图指导实践” 的原则,随心所欲制作会导致目标偏离(A 错误)。合作分工、灵活调整方案、记录问题并改进,均是科学的设计方法(B、C、D 正确)。
(7)船舵用于调整方向:若船向右偏,需将船舵向左调,利用水流的反作用力纠正航向。调整船头或加大动力无法有效修正方向偏差。
30.(2025五下·瑞安期末)《生物与环境》单元
瑞安桐浦镇是著名的“万亩油菜花海”观赏地。每年春季,金黄的油菜花吸引大量游客,但近年来部分区域出现油菜苗稀疏、叶片被啃食的现象,且蜜蜂、蝴蝶等昆虫数量明显减少的现象。学校科学小组前往基地展开调查,尝试寻找背后的原因。
(1)科学小组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油菜叶被啃食主要是由青虫和蚜虫引起的,同时又发现了某些叶片上有七星瓢虫,还看到飞过一些小鸟。油菜地里的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叫做   。(选填“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
(2)小科根据观察结果写出如下食物链,正确的是 (  )。
A.油菜花→青虫 B.油菜花→青虫→小鸟
C.油菜花←青虫←小鸟 D.青虫→小鸟
(3)当地的菜农想快速解决油菜叶被啃食,想用农药喷洒将害虫全部杀死,这样的做法合理吗 请说明理由。   。
(4)科学小组分析油菜苗稀疏可能是部分播撒的种子未发芽造成的。为此,他们展开了对“比较油菜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实验方法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有无空气 有 无 有 有
温度 25℃ 25℃ 25℃ 5℃
纸巾状态 干燥 潮湿 潮湿 潮湿
种子总数 10粒 10粒 10粒 10粒
种子发芽数 0粒 0粒 9粒 0粒
将乙组和丙组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油菜种子发芽需要   。
(5)如果要研究油菜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应该选择   组和   组做对比实验。(每空1分)
(6)按照这个实验设计,科学小组不能研究种子发芽是否与 (  )有关。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D.水分
(7)经过研究,科学小组成功让油菜种子发芽,现在他们想把油菜苗移栽到学校的种植园,有人提议每株油菜苗之间要留一定的距离,这是主要为了满足油菜苗生长所需的 (  )。
A.空气 B.阳光 C.水分 D.温度
【答案】(1)生态系统
(2)B
(3)不合理,理由合理即可,如会破坏生态系统,影响食物链上其他生物。
(4)空气
(5)丙;丁
(6)C
(7)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食物链、食物网;对比实验;植物的向光性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包含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生物群落仅指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油菜地中生物(油菜花、青虫等)与非生物(土壤、阳光等)相互联系,因此构成生态系统。
(2)食物链反映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起点是生产者(如植物),箭头指向捕食者,且需包含至少 3 个营养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
A、D 缺少后续消费者,不完整;
C 箭头方向错误,应为 “被捕食者→捕食者”;
B 符合 “油菜花(生产者)→青虫(初级消费者)→小鸟(次级消费者)” 的逻辑,正确。
(3)农药虽能杀死害虫,但会破坏生态系统:
害虫死亡后,以其为食的鸟类、七星瓢虫等生物会因缺乏食物减少;
农药残留还会污染土壤、水源,影响其他生物,最终破坏生态平衡。
(4)乙组(无空气)与丙组(有空气)的唯一变量是 “有无空气”,其他条件(温度、水分)相同。结果显示丙组种子发芽,乙组未发芽,说明油菜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5)研究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温度”,需控制变量为 “温度”,其他条件(空气、水分)保持一致。
丙组(25℃,适宜温度)与丁组(5℃,低温)符合这一要求,可形成对比。
(6)实验中四组的变量仅涉及空气、温度、水分,未设置 “有无阳光” 的对照,因此无法研究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故正确选项C。
(7)油菜苗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株间距过近会争夺阳光,导致生长不良。留一定距离主要是为了满足阳光需求,故正确选项 B。
31.(2025五下·瑞安期末)《环境与我们》单元
瑞安湖岭镇因其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溪水、碧绿的草坪和完善的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露营游玩、打卡。然而近日,却有游客拍下这样的画面:绿道旁、草地上散布着各式各样随意乱扔的果皮、矿泉水瓶、餐巾纸等垃圾,让这些风景地的魅力大打折扣。
(1)小科来到露营基地,发现现场的垃圾桶数量较少。他认为定点设置分类垃圾桶,并张贴垃圾投放示意图可以减少游客随意乱丢垃圾的现象,请你帮助小科完成示意图的设计,将以下垃圾进行分类。
(2)完成示意图的设计后,小科来洗手间洗手时发现游客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为了提倡大家节约用水,小科可以在水龙头处粘贴(  )标志。
A. B. C. D.
(3)小科发现露营基地还提供烧烤架、木炭等烧烤材料供游客租用,生意火爆。游客在烧烤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烟雾,这造成的污染属于(  )。
A.固体废弃物污染 B.光污染
C.大气污染 D.水污染
(4)小科和爸爸租坐游船游览,与游船船主交谈中船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你认为不值得提倡的是(  )。
A.张贴标语提醒游客不可乱扔垃圾
B.将脚蹬游船改为燃油游艇
C.在游船上设置垃圾桶收集垃圾
D.控制游船数量,不宜过多
(5)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露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为了使露营文化可持续发展,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至少写出两点)
①   。
②   。
【答案】(1)可回收物: ②、⑤
有害垃圾:⑥、⑦
厨余垃圾:①、④
其他垃圾:③、⑧
(2)B
(3)C
(4)B
(5)带走垃圾,保护环境;爱护花草和小动物(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节约用水;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1)可回收物:适宜回收利用,如矿泉水瓶、易拉罐。有害垃圾:含有害物质,如废电池、过期药品。厨余垃圾:易腐烂,如剩菜、果皮。其他垃圾:除上述外,如餐巾纸、塑料袋。
(2)节约用水标志需体现 “节水”,含水滴、水龙头等元素,选项 B 符合,故选 B。
(3)烧烤烟雾污染空气,属于大气污染,故选 C。
(4)燃油游艇会增加废气排放,污染环境,不值得提倡,故选 B。
(5)① 游客自带垃圾袋,离开时带走所有垃圾;② 限制露营人数,保护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32.(2025五下·瑞安期末)《热》单元
瑞安茶亭多坐落于古驿道、村落交界处或人流熙攘之所,不仅为旅途劳顿的行人提供休憩之地,更设有烧水烹茶的设施,向过往者免费供应伏茶以消解暑气,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符号。
(1)茶亭中的伏茶用多种药材制作,需要经过高温烧煮。在水温逐渐升高的过程中,锅内水的蒸发速度会(  )。
A.逐渐减慢 B.逐渐加快 C.保持不变 D.忽快忽慢
(2)为了让凌晨就出门作业的环卫工人能喝上一口伏茶,志愿者们经常在凌晨就开始提供爱心伏茶。小科发现,锅盖内壁会出现小水珠。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更合理的是 (  )。
A.空气中的水从锅盖渗进来 B.锅盖材料烧出的水
C.锅外水蒸气遇热凝结 D.锅内水蒸气遇冷凝结
(3)为了防止人们烫伤手,伏茶茶桶上的水龙头手柄更适合选用的材料是(  )。
A.铜质手柄 B.不锈钢手柄 C.塑料手柄 D.铝质手柄
(4)在夏季,煮好的伏茶在6个小时后,温度最有可能接近(  )。
A.10℃ B.35℃ C.60℃ D.80℃
(5)茶亭中每个喝过的杯子,都要先过高温消毒,再过清水,再煮沸。小科记录了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钟) 起始 2 4 6 8 10 12
温度(℃) 25 48 69 88 100 100
利用记录表推断,如果继续加热至 12分钟,锅中的水的温度会(  )。
A.继续上升 B.保持不变 C.迅速下降 D.无法判断
(6)炎炎烈日下,为了让人们更快喝到温度适宜的伏茶,志愿者打算在伏茶流动车上采用一款能快速降温的茶桶。请你为志愿者想一个降温方法,并写明科学原理。
降温方法(可图文结合):
科学原理:
【答案】(1)B
(2)D
(3)C
(4)B
(5)B
(6)加风扇,加快热对流,增加水蒸发的速度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水温升高,水分子运动更剧烈,更易脱离液面,蒸发速度加快,故选 B。
(2)锅盖内壁的水珠是锅内高温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锅盖,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形成的,即锅内水蒸气遇冷凝结,故选 D。
(3)防止烫伤需用导热性差的材料。铜、不锈钢、铝都是导热快的金属,塑料导热慢,故选 C。
(4)夏季环境温度约 30-35℃,伏茶会逐渐降温至接近环境温度,6 小时后最可能接近 35℃,故选 B。
(5)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能量用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12 分钟时仍为 100℃,故选 B。
(6)降温方法:在茶桶表面淋水,并用扇子扇风。
科学原理:水蒸发吸热降温,扇风加快空气流动,促进蒸发,加速降温。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