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奉贤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七学程考试试卷高二物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班级、座位号,并将自己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3.本试卷标注“多选”的试题,每小题应选两个及以上的选项;未特别标注的选择类试题,每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4.本试卷标注“计算”“简答”“论证”的试题,在列试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须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一、传感器(9分)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输出,以用于信息的传输、处理、储存、显示、记录和控制等方面。1.(3分)下列关于传感器说法正确的是()A.当重物稳定在压电陶瓷上后,传感器可以输出脉冲电压B.霍尔元件可以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C.应变片可以把电阻这个电学量转换为物体形变这个力学量D.热敏电阻可以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流这个电学量2.(6分)如图所示,某霍尔元件的主要部分由一块边长为a、厚度为h的正方形半导体薄片构成,M和N、P和Q是相互两两正对的面,半导体薄片水平放置并通以从M到N的电流后,施加磁感应强度为B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已知该半导体薄片的自由电荷是电子。(1)在刚施加匀强磁场时,电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发生侧向偏转,使得图中面的电势升高,与其正对的面之间出现电势差,称霍尔电势差。(2)若电子沿电流方向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电子电荷量为一,则稳定后的霍尔电势差大小U=,一:若仅稍微改变半导体薄片与水平面的夹角,则U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二、微观世界(23分)19、20世纪之交,电子的发现揭开了人类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序葉,人们意识到原子并非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从而一步步揭开了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3.(3分)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小B.凡是晶体,其物理性质必定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瑞ApP4.(4分)当甲、乙两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现把甲分子固定,使两分于之间的距离从0.9o增大到1.1ro,在该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填一直减小”、“一直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甲分子对乙分子(填一直做正功”、“一直做负功”、“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或“先做负功后做正功”)。5.(4分)1897年,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阴极射线是(填“电磁波”或“电子),进而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提出原子“模型”6.(4分)(多选)1909年,卢瑟福与他的学生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对此实验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纯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主要是因为电子的质量太小C.极少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因为其受到金原子核的强库仑斥力D.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7.(4分)(多选)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放射源荧光屏所示,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A、B、C、D四个显微镜位置时,关于在相同时间(足够长)内观察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最多B.在B位置时屏上能观察到闪光,是因为α粒子发生了衍射C.在D位置时屏上一定不能观察到闪光D.在C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在D位置时观察到的多8.(4分)c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用0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和cd分别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则能够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da-QCaadD三、5G技术(12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一种新型移动通信网络,比4G及以下网络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9。(4分)在5G技术领域,国内某厂遥遥领先。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5G使用的是电磁波B.5G使用的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比4G的快C.5G使用的是纵波D.空间中的5G信号和4G信号相遇会产生干涉现象v②必多Vl =VN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罐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