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八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第1—6题,共22分)班级开展“漫步古诗苑”专题学习活动,小雨和小雯邀请你来参加。1. 下面一段文字是小语同学写的开场白,但是部分生字和词语有些拿不准,请你帮他完成任务吧。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可以追(sù)到远古时期。古典诗文别有洞天,藏有无数美景,也(yùn)含无限思绪。它能够让人领略历史的,也能够让人暂时离开喧哗的尘世。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文苑,含英咀华,追寻古人的足迹,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追(sù)__________ (yùn)__________含(2)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周而复始 B. 瞬息万变 C. 风云变幻 D. 分崩离析2. “古诗苑漫步”中“苑”的意思是。A. 园林 B. 荟萃、集中之所 C. 花纹 D. 草丛3. 为了烘托活动气氛,小雨准备张贴一则宣传标语。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六个,组成一副对联,作为“漫步古诗苑”专题学习活动宣传标语。领略 精神 诗词 情怀 品味 培养 馨香 精髓 翰墨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小雯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翻阅八下课本,我看见了这样的“少年”:满怀着“蒹葭苍苍,① 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的美好追求;拥有着“海内存知己,②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胸襟;执着“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的纯洁操守;陶醉着“⑤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无限遐思;展现着大鹏南徙时“水击三千里,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的凌云之姿;送别朋友时,真挚发出“⑦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的不舍;人生逆境中,始终坚守“拣尽寒枝不肯栖,⑧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理想。愿每一位同学,不惧求学之路的艰苦,归来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美好少年!5. 小雯准备朗诵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她请你推荐朗诵背景音乐。你向她推荐了八下音乐教材中《阳关三叠》,请你说明推荐理由。【小贴士】《阳关三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旋律舒缓优美,千百年来被人们传唱。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6. 小雨活动后写下一段感言,下面是其中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古典诗歌,源远流长,佳作如林。漫步古诗苑,能陶冶性情,【A】使精神更加丰盈,让心灵变得更加纯净,【B】还能激发我们鉴赏诗歌的水平。【C】在这次活动中,我接受了一次美的洗礼和熏陶。(1)参照加点的短语,将【A】处画线句子改成两个四字短语,使语言更加整齐、和谐:________,________(2)【B】处画线句子搭配不当,可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3)【C】处画线句子有语病,你的修改意见为:________二、古文阅读(第7—10题,共13分)【甲】小石潭记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钴鉧潭西小丘记①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②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②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③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④,瀯瀯⑤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③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⑥,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⑦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注释】①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②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③熙熙然:和悦的样子。④谋:这里是接触的意思。⑤瀯瀯(yíng yíng):水流回旋。⑥沣、镐、鄠、杜:京都附近的城市或地区。⑦遭:遇合,运气。7. 梳理文本时,有同学对《钴鉧潭西小丘记》中的一些字词有疑问,请借助相关策略帮其释义。文言词句 方法策略 释义止四百 语境推测法 (1)止:_______举熙熙然回巧献技 成语推断法:举国同庆 (2)举:_______过而陋之 查找字典法:①丑,粗劣。②不文明的,不合理的。③狭小,简略。④见识小。⑤轻视。 (3)陋:_______独喜得之 关联课内词语用法:如鸣珮环,心乐之 (4)喜:_______8. 柳宗元重在写山水景物,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形状各异的“石”。例如:【甲】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乙】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1)以下是几位同学对乙文写“石”句的翻译,请你选出理解最准确的一项()A小丘上的石头有的像是突然发怒、有的倒下、有的艰难地争着破土而出,形状各异,多得数不清。B.小丘上的石头突出隆起、高然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C.小丘上的石头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竞相破土而起,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大概数都数不清。D.小丘上的石头或突出隆起,或艰难地争着破土而出,呈现出各种奇怪的形状,几乎数不清。(2)对这两处划线语句,你更喜欢哪一句的描写?请说明理由。_______9. 钴鉧潭西小丘与小石潭相邻,两次出行让柳宗元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思,请结合文本分析。10. 在探究过程中,有同学发现柳宗元的两篇游记都带有一个“记”,便提出应该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纳入游记。你同意吗?请结合游记特点以及文本内容说明理由。三、名著阅读(第11-13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出版社的沉默越来越急人。失败的预兆一天比一天明显了。保尔觉得:如果他的著作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样他就不能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在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他反复地问他自己:“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呢?”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许多天过去了,正在等待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他那跟他一样激动的母亲突然走进屋子,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1. 下列有关保尔的五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冒死救朱赫来脱险 ②战胜伤寒死里逃生 ③在筑路现场与冬妮亚决裂 ④在神父家的面团里撒烟末 ⑤高度残疾时选择文学创作之路A③④①②⑤ B. ②①④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④①③②⑤12. 选文画线句提到“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指什么?请说说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1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认识主人公人物形象时,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是甲、乙两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的看法,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甲】他是一位革命英雄。他更多的是自己时代价值观念的盲从者:按时代强大指令来生活和奋斗,身不由己地陷入一种极度亢奋的狂热里。他只属于他的时代。【乙】他是一位生命英雄。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向种种磨难宣战,从不向困难妥协。他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英雄形象。四、现代文阅读(第14-25题,共28分)(一)(8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原来大脑“不睡觉”!你睡着时,它在干嘛?①我们睡着的时候大脑也在休息吗?做梦的时候大脑有哪些活动呢?相信很多人都产生过以上疑问,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原来大脑“不睡觉”②过去,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睡眠时身体和大脑只有很少的活动。直到1952年,研究者记录了睡眠中人的脑电波,才发现睡眠是由不同的阶段组成的。③一个晚上,你可以多次进入一个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的状态,这个阶段你的脑电波看起来很像醒着的时候,但你的身体却是静止的,只有眼动肌会动。这个时候你会做一些生动而详细的梦。这个阶段,一个形象说法是:一个瘫痪的躯体里有一个活跃的大脑。④相应的,其余的睡眠时间你则处于一种叫作“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状态这个阶段一般不会产生复杂的梦,但你的身体是可以活动的。这个阶段可以被描述成:一个可以活动的躯体里有一个空闲的大脑。大脑中的“清道夫”⑤人类在清醒时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如果不被及时清理掉,就会堆积起来对大脑造成损伤,那么这些代谢废物是怎么通过睡眠被清理掉的呢?⑥科学家采用双光子显微镜等新技术,发现了这个“清道夫”的庐山真面目,原来是神经胶质细胞。在睡眠中,神经胶质细胞调控大脑中的组织间隙增加大概60%的空间。更大的组织间隙就像更大的排水管道,使得大脑中的代谢物被高效地清理掉。研究人员发现,在睡眠状态下清除废物的速度是清醒时的两倍,这也证明了睡眠的修复作用。梦中可以“解题”?⑦俗话说,解决一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睡一觉。历史上有很多传奇故事似乎证明了这句话。比如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做梦时梦到元素纷纷落到了一张表格的合适位置里,于是他制作出了著名的元素周期表。那么,梦中真的可以“解题”吗?从大量资料来看,睡眠确实有助于学习和记忆的巩固。学习过程中大脑中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突触(突触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但是太多的突触会占用大脑大量的容量,我们并不能无限地往大脑里塞东西。⑧研究发现,在睡眠中,一部分连接强度弱的突触会被选择性地消除,同时一小部分比较重要的突触可以通过巧妙的办法加强和保存下来。这些发现解释了睡眠对学习和记忆巩固确实存在一定作用。【材料二】①在繁重的工作和学业压力下,我们常常会感受到一些诡异的睡眠现象。比如,有时候其实没睡多久,但第二天早上起来精力特别充沛。有时候明明睡了十几个小时,却越睡越困。难道不是睡得越多,身体就休息得越好吗?②正常人的睡眠结构周期分两个时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两者交替出现。一个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一个快速眼动睡眠期构成一个睡眠的完整周期,大概是90分钟。而我们一个晚上的睡眠,要经过4-6个睡眠周期。③我们在清醒的时候接收信息,体验与学习外在的世界。非快速眼动睡眠的重要功能是通过淘汰、清除不需要的神经连接,剔除无效信息并巩固记忆。我们做梦的时候往往处于快速眼动睡眠期。④处于快速眼动睡眠期的时候,如果闹钟把你叫醒,你就会感到一整天都昏昏沉沉。如果在完成整个睡眠周期或者处于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时候把你叫醒,你就会精力充沛。所以,重要的并不是睡足8小时或者9小时,而是睡足睡眠周期的整数倍。所以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体素质和生长环境,对睡眠时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材料三】美国睡眠基金会的睡眠时长建议年龄 推荐 不推荐幼童(1-2岁) 11-14小时 不足9小时,超过16小时学龄前儿童(3-5岁) 10-13小时 不足8小时,超过14小时学龄儿童(6-13岁) 9-11小时 不足7小时,超过12小时青少年(14-17岁) 8-10小时 不足7小时,超过11小时青年人(18-25岁) 7-9小时 不足6小时,超过11小时成年人(26-64岁) 7-9小时 不足6小时,超过10小时老年人(65岁以上) 7-8小时 不足5小时,超过9小时14. 下面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从材料一推断出课间趴在桌上休息3-5分钟,通常不会做一些生动而详实的梦。B. 材料一第6段画线句运用作比较说明方法,说明了睡眠对代谢物的高效清理作用。C. 材料一、二都从日常疑问出发,然后阐述问题背后的原理,符合人们认识事理的规律。D. 材料二、三能看出我们想要有充沛的精力,就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长。15. 材料一的②-④段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写作目的具体分析。16. 为应对期末考试,14岁的小文写完作业又复习到凌晨,每天仅保持4.5小时的睡眠时间,白天打瞌睡,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向他解释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二)(11分)阅读《过年》,完成下面小题。过年老舍①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过的年。②早起拉开窗帘举目望去,一夜之间,外面已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今年冬天雪下得少,似乎缺了一点气氛。这场雪的到来,提示着人们,年已经不远了。③过年,在感觉中已经有些遥远,甚至没有太多的期盼。在繁忙的都市里,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年味越来越淡,有的时候马上过年了,才想起来。自己怀念的,还是小时候过的年。④我的老家在农村。一到腊月,年的气氛就浓起来了。村里供销社,购年货的人络绎不绝。⑤北方的腊八,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它的特殊意义在于向年又近了一步。村里的老人们开始对小孩子们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⑥那个年月伙食很差,平时就是苞米面饼子、小米饭。所以过年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是个解馋的好机会。除夕的前几天,母亲便开始忙着蒸年糕、蒸馒头,前一天才会用大锅烀肉。我则在站在锅台边,紧紧地盯着锅,闻着那飘出的香气,不知不觉唾液已经流了下来。母亲在旁边看了,便会掀开锅盖,用筷子扎出一小块肉放在碗里,我伸手就拿,顾不上烫嘴,狠狠地咬下去。⑦我喜欢啃冻梨,吃时发出的“沙沙”声,那白白的梨肉带来的酸甜,总让我回味不尽。当然,也只有过年时才能买梨吃。⑧有一件小事很是难忘:那次母亲买来了冻梨,放在了储存杂物的仓子里。我便偷偷地盯着她,直到她进了屋子。我一溜小跑来到门前,小心翼翼地打开仓门,钻了进去,把门关好,掏了一个梨子就啃。不一会儿母亲进来取东西,一下子看到了我,我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她却笑了笑,拍了拍我的头,没有说什么。⑨对联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重要物品。那时候的对联和现在不同,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手写的。父亲的书法很好,是我们村里知名的先生,所以到我家来求父亲写对联的人都排成了队。我在旁边看着那黑亮亮的毛笔字写在红纸上,有说不出的羡慕。当红红的对联贴到墙上门上,那个喜庆啊,年的气氛立刻就出来了。⑩小时候的我喜欢穿新衣服。除夕的头天晚上我会把新衣服拿出来,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想象着明天就要穿上了,那个高兴啊。一年到头能穿新衣服的时候是很少的,一般都要到过年。睡前早早地把小脚洗干净,把新鞋、新袜摆在枕边看着,后来就睡着了。有时会做梦,虽然不知道自己当时的表情,但小脸上肯定带着甜甜笑意。 除夕也叫年三十,家家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在那个年月,恐怕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看到大伙的脸上洋溢的笑容。除夕一大早,我就被鞭炮声从睡梦中惊醒。父亲也会在我们的耳边说,快起床吧,过年了,早点放鞭炮。我们便一咕噜地爬起来,穿好新衣服、新鞋,跑到外面放鞭炮。然后等待我们的便是饭桌上香喷喷的饺子了。 我们北方过年的高潮是除夕夜,最重要的活动叫发纸,一般都是在子时,也就是二十三点到凌晨一点。传说那时候南天门会打开,天上的神仙会鱼贯地下到人间。当然,也有人说,有“福气”的人会看到南天门开,那样的人以后一定会享受荣华富贵,只是没有人能证实罢了。 在欢笑声中白天很快就过去了。夜色渐浓,万家灯火在冬夜里跳动着,映衬着白白的雪,描绘成乡村最美丽的夜晚。三十的晚上父亲总是提前把鞭炮拴在一根大杆子上,靠在墙角就等着放了。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火光将天边都映得发亮。火光映着红红的笑脸,我们围着火堆跳着,叫着,跑着,那一刻,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三十的晚上是要吃年夜饭的。全家人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地吃着饭,说说话,其乐融融。这时吃的饺子都是肉馅的,还会在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的话那就预示着一年将有好运相伴。 年夜饭后有“守岁”之说,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据说要是能一夜不睡的话,一年之中头脑都清醒。我们几个小伙伴打着灯笼,出去玩,到别人家的院子里拣落在地上的鞭炮,有的回来之后还可以放。 难忘的年夜总是过得很快。天亮了,村边响起了欢快的锣鼓声,原来是大秧歌开始拜年了。人们相互拜年,串门,整个小村又在年的气氛中沸腾起来。 时隔多年,一些往事都已淡忘,但儿时过年的情景却永远地留在了心中。(有删改)17. 【内容梳理·理时序场景】文章按时间顺序描绘了北方乡村过年的多个场景,请梳理全文内容,补充下列过年活动的时间表。时间 腊月初 除夕前 除夕当天 除夕夜 天亮内容 购年货 母亲蒸年糕、烀肉 ① ② 扭秧歌拜年,全村沸腾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18. 【理解句子·析情感内涵】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③段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在繁忙的都市里,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年味越来越淡,有的时候马上过年了,才想起来。19. 【品味语言·赏细节描写】请从感官描写角度赏析第⑦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我喜欢啃冻梨,吃时发出的“沙沙”声,那白白的梨肉带来的酸甜,总让我回味不尽。20. 【分析结构·探段落作用】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⑧段在文章中的作用。21. 【体悟主旨·悟作者情怀】本文结尾提到“时隔多年,一些往事都已淡忘,但儿时过年的情景却永远地留在了心中”,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表达的主旨。(三)(9分)阅读演讲稿《一个人的定力,决定他最终能走多远》,完成下面小题。一个人的定力,决定他最终能走多远董宇辉①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你依然默默无闻,但如果你还一直持续专注并不断暗示自己,你做的是对的事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可能就获得了你想要的或者是你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定力很重要,有时候,一个人的定力,决定他最终能走多远。②我在西安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就读,有一天老师安慰我说:“董宇辉,你可以说普通话,你尽量不要说方言哈。”(听众笑)实际上,我当时是在用英语回答问题。不止这一次,后面只要我在班级回答问题,全班就会哄堂大笑,所以我一开始上大学的经历其实是非常痛苦的。A.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可能普通的城市或者小乡镇里头出来的孩子,更能理解我的心情,就是你从小要强,无法接受自己在课堂上连老师的问题都回答不好,那样你就会很焦虑。③尽管这样,我还是要鼓励大家永远不要忘记成长里的阵痛。往往不开心的人,更容易做出伟大的成就。不开心的诗人会写出流颂千年的诗篇,不开心的作家会写出获得大家好评的作品。④如果在一两个时刻里,你感觉自己总是闷闷不乐的,你要暗示自己会成为一个人才。我当时就是这样骗自己的。B.我当时每天就苦练英语,练着练着,有时候我也会很沮丧。但苦练很长时间的英语之后,有一次上口语课,老师听后一反常态说没想到你的口语进步还挺大的。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付出被看见了,虽然它小到不值一提。⑤下课之后老师说:我有个同学从国外来西安旅游,但我没有时间,你能帮我当个导游,给他介绍一下西安的美景吗?我说当然可以。那天,我带着这个嘉宾去西安景点打卡,像什么大雁塔、兵马俑、华清池。当时我很兴奋,我把他带到了大雁塔下,看唐僧那个铜像。⑥我记得那天晚上,我看着唐僧铜像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跟那个外国人讲,你想理解唐僧取经的一种使命感吗?然后我就想到了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里面的一段话,就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对人类苦难难以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强烈的激情,苦苦支配我的一生。我用英语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非常激动,甚至手舞足蹈、语无伦次。然后我回头发现那个外国嘉宾,他的脸上也流出了泪水,很激动。⑦那是一个农村出身,一直很自卑,尝试在大学里寻找自我,探清人生未来方向的年轻人,第一次用自己的表现获得了认可。请大家记住,很多小的变化就是从某一刻开始的,你必须保持定力静静等待。在人生的曲线里,你也不知道是哪个点起了转折作用,当你重重摁下那个点(转折点)的时候,日后的经历会告诉你,你当时的判断是对的,你的人生很有可能从转折点之后,一发不可收拾。⑧C.那个外国嘉宾专门给我们学校老师发了一个短信,表扬我具有诗一般的语言和非常饱满的激情。然后老师以后所有的朋友来西安都联系我,那一年我去了兵马俑17次。我后来听很多人说我和兵马俑有夫妻相(听众大笑),我说这个是有道理的,看得久也确实长得像。⑨直到连续完成导游、翻译、接待外宾的任务之后,我发现我越来越敢于展示自己,我的英语也越来越醇熟,这对于我后面在新东方做老师以及在东方甄选做直播能爆火都是无形的铺垫。22. 晓之以理要做到条理清晰,阅读文章完成本文的思路梳理。作者先提出观点:定力很重要,定力决定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接下来作者首先列举了自己(1)________的经历,然后鼓励读者不要忘记成长里的阵痛。其次作者列举自己苦练英语,给外宾当导游获得认可的例子,告诫读者记住(2)________。23. 情是理达成的催化剂,结合文中A、B、C三个画线句,分析董宇辉的演讲能以情动人原因。24. 董宇辉演讲语言充满幽默感,结合演讲实录中听众发笑部分选择一处分析观众发笑的原因。25. 文中提到,“有时候,一个人的定力,决定他最终能走多远”,列举一位人物的经历可以支撑这个观点,并阐述理由。五、写作表达(第26题,共50分)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希望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给予我们自信,让我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个伯乐,也许是家中的长辈,是身边的朋友,是学校的老师,是偶遇的陌生人……【任务一】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以“你是我的伯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写作提示:(1)发掘身边素材,合理挑选,紧扣题目。(2)谋篇布局上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3)细节生动,情感真挚。【任务二】请以“做自己的伯乐”为题目,写一篇面向同龄人的演讲稿。写作提示:(1)内容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观众”。(2)精心选用词语,巧妙运用修辞,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要求:(1)两个任务任选其一;(2)不少于600字;(3)不能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参考答案1.【答案】(1) ①. 溯 ②. 蕴(2)C2.【答案】B3.【答案】示例:领略诗词精髓,品味翰墨馨香4.【答案】 ①. 白露为霜 ②. 天涯若比邻 ③.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④. 只有香如故 ⑤. 山光悦鸟性 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⑦. 浮云游子意 ⑧. 寂寞沙洲冷5.【答案】示例:八下音乐教材中《阳关三叠》以舒缓优美的旋律渲染送别的气氛,反复咏叹深挚的友情,以此作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两首送别诗的背景音乐可以突出诗歌的主旨,增强诗歌的感染力。6.【答案】(1) ①. 丰盈精神 ②. 净化心灵(2) ①. 激发 ②. 提高(3)删去“和熏陶”(或:删去“洗礼和”)【答案】7. ①. 只,仅 ②. 全 ③. ⑤或轻视 ④. 以……为喜/因为……而感到欢喜(高兴)8. ①. B ②. 示例1:我喜欢甲文的描写,因为该句连用四个“为”字短语,凑成排比,具象地展现了潭石形状各异的特点,同时运用长短句,其中多二字短语,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示例2:我喜欢乙文中的描写,因为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其中“怒”“争”二字赋予山石人的形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头形态各异的特点。9. 不一样的情思:甲文中作者因山水而产生的快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寒冷的环境触发便又陷入悲伤中,文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等句体现了作者无法排遣的忧伤悲凉之情。而乙文中作者由眼前的兹丘想到了自身,将自己被贬永州的愤慨与兹丘的遭遇融汇在一起,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一种生命的力量。10. 我不认同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纳入游记。因为游记是写实的散文,主要记录作者的所至所见所感。(分析游记特点1分)而《桃花源记》写的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世界,他通过渔人的经历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答案】11. D 12. 指保尔在海滨公园战胜自杀的念头。保尔到“公社社员”疗养院疗养,后来又出了车祸,保尔的身体彻底垮了。他觉得再也无法给革命事业作贡献,所以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后来,保尔重新振作,鼓励达雅反抗家庭并与他结合,开始找寻新的斗争方式。13. 【乙】 理由:保尔一生中,曾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开始了新的生活。保尔传递出来的精神,正是青年人身上所应具有的积极进取、顽强勇敢、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高贵品质,保尔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存。【答案】14. D 15. 材料一写作目的主要是针对睡眠时大脑有哪些活动进行科普,所以第②-④段只是简单介绍了两种睡眠状态,重在让人明白当睡着时大脑是活动的状态。材料二写作目的是重在解释如何才能让睡眠更高效,所以作者侧重介绍不同的睡眠阶段功能不同。16. 小文,并非学习时间越长就效果越好,保持充足的睡眠对我们学习是有好处的,因为大脑在休息时不仅可以高效效清除代谢的废物,起到修复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学习和记忆的巩固,甚至会激发你的创造力。建议你白天认真听讲高效完成作业,晚上睡眠要保证4-6个睡眠周期(或睡眠周期的整数倍),这样你的大脑才能更高效,相信成绩也一定会有所提升的。【答案】17. ①. 放鞭炮、吃饺子 ②. 发纸、守岁18.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现代都市生活中年味变淡的感慨。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过年的传统习俗和氛围,导致年味越来越淡,甚至到了快要过年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一点。19. 这句话通过听觉、味觉和视觉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吃冻梨时的感受。啃冻梨时发出的“沙沙”声、白白的梨肉和酸甜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表达了作者对冻梨的喜爱和对童年美好回忆的怀念。20. 第⑧段通过回忆一件偷吃冻梨的小事,展现了作者童年时对过年的期待和快乐。这段描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突出了主题,即儿时过年的情景永远留在了作者的心中。21. 本文通过描绘北方乡村过年的多个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回忆的怀念和对传统过年习俗的珍视。作者通过对各种过年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儿时过年的热闹和欢乐,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都市生活中年味变淡的感慨。【答案】22. ①. 在大学课堂上用英语回答问题遭同学嘲笑 ②. 很多小的变化就是从某一刻开始的,你必须保持定力静静等待23. ①身份认同。董宇辉说出自己与某些听众同样是农村出身的身份,引起这部分听众感情上的共鸣。②亲身经历。在演讲中,董宇辉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真诚地讲述切身的经历和成功事例,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4. 采用自我解嘲法,可以增强演讲语言的幽默感。如董宇辉举出自己在用英语回答问题时,因发音不标准,让老师和同学误认为他在说方言而遭到嘲笑,形象而幽默地说明了自己当时英语发音的不标准。又比如董宇辉说有些人认为他长得和兵马俑很像,他解释是自己去看了17次兵马俑,因为看得多了所以长得像,巧妙地化解了网友对他外貌的评价,显得风趣幽默且大度。25. 示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经历可知,身处荒凉之地,他也曾有过“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寂,但并未沉沦。他在东坡开荒种地,写下《赤壁赋》等千古名篇,于逆境中坚守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执着。正是这份在困境中不坠青云之志的定力,让他跨越了人生的低谷,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活出了通透豁达的人生境界,印证了定力对人前行距离的重要性。26.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