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亚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濒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2.亚洲西临的大洲A是( )A.非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是( )①跨经度最广②跨纬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最长⑤地形复杂⑥气候多样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4.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六个地区,其中中国位于( )A.东亚 B.西亚 C.中亚 D.南亚【答案】1.B2.C3.C4.A【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解析】【点评】(1)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欧洲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东与亚洲相邻。(3)本题考查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理解解答即可。(4)东亚是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共五个国家。东亚面向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典型的季风气候,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等。地质条件复杂,多山,且多火山、地震。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天然良港,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1.读图分析可知,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不临大西洋,因此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读图可知,A是欧洲,与亚洲陆上相邻。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亚洲是②跨纬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因此是世界第一大洲。 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和地形、气候无关。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六个地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其中中国位于东亚。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在亚洲的同一天里,④地的人因炎热而纳凉,③地的人因寒冷而烤火,⑥地的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①地的人因长期干旱而忙碌……”这反映亚洲气候的哪一特点(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C.季风气候显著 D.受夏季风影响6.图中⑨区域的人口分布稀疏,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气候寒冷C.气候炎热干燥 D.气候过于湿热7.图中③和⑥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经度因素 C.纬度因素 D.地形因素8.亚洲地势特点是( )A.西部高,中部低 B.东部高,西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9.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由东向西流【答案】5.A6.B7.C8.C9.A【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解析】【点评】(1)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唯一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2)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而寒冷的极地、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和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人口稀少。(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4)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亚洲地势从中部向四周辐射延伸,中间高,四周低。(5)亚洲河流大部分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主要河流有:东亚的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东南亚的湄公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北亚的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5.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同一天,亚洲各地气温不同,降水差异也很大。这反映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⑨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分布稀疏。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③地纬度高,气候寒冷;⑥地纬度低,气候炎热。即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8.读图分析可知,亚洲河流大部分由中部流向四周,因此可以判断,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亚洲河流由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日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日本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其中①②③④岛屿分别是( )A.九州岛、四国岛、北海道岛、本州岛B.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北海道岛C.四国岛、九州岛、本州岛、北海道岛D.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11.图中的城市⑤是日本的首都( )A.京都 B.神户 C.东京 D.大阪12.关于日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C.矿产资源丰富D.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答案】10.D11.C12.C【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解析】【点评】(1)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西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9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2)东京,是日本国的首都、一级行政区、首都圈中心城市,也是日本内阁和日本国会的所在地,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中心,位于本州岛关东地区,东邻千叶县,西邻山梨县,南邻神奈川县,北邻埼玉县。总面积2194平方千米 。(3)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日本文化具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古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文化特色浓郁;近现代,又受到欧美科技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广泛影响,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10.读图可知, 日本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其中①②③④岛屿分别是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1.读图可知,图中⑤是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日本:A.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A不符合题意;B.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不符合题意;C.矿产资源贫乏,C符合题意;D. 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024七下·惠州期中)第32届夏季奥运会于2021年7月在日本东京开幕。图为“日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据报道,此次奥运会的奖牌所用金属是从淘汰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小家电中提炼而成。这体现了( )A.日本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节俭 B.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C.日本国内矿产资源丰富 D.日本工业产品质量差14.观察图中日本工业城市分布,可以看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A.内陆地区 B.日本海沿岸C.北方沿海 D.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15.日本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科技水平高④工业原料和燃料充足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13.B14.D15.B【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解析】【点评】(1)日本是世界的经济强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劳动力素质高;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海运发达;有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对外依赖严重。(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形成了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业区五大工业区。(3)本题考查日本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有利条件,理解解答即可。13.根据题意可知,日本奖牌所用金属是从废弃电脑、手机中提炼而成,这体现出日本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日本经济发达;矿产资源贫乏;工业产品质量好。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4.据图分析可知,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因为该地区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故答案为:D。1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日本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有利条件有: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②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不利条件是④工业原料和燃料贫乏。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中南半岛的山河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有关中南半岛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地势南高北低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河流自北向南最后注入印度洋 D.热带雨林气候广布17.该区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②气候温和湿润③水能丰富④水源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答案】16.B17.D【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解析】【点评】(1)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东南亚地区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6-9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多,为雨季;11月-次年2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是旱季;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2)东南亚的城市和首都主要位于河流的附近。其中越南的首都河内在红河附近;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在湄公河附近;老挝的首都万象在在湄公河附近;泰国的首都曼谷在湄南河附近。16.读图分析可知,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多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分旱雨两季。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7.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中南半岛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航运便利。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不丰富。故D①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东南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8.东南亚地处联系以下哪些地区的“十字路口”( )A.亚洲与欧洲、太平洋与印度洋B.亚洲与非洲、太平洋与大西洋C.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D.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大西洋19.位于该“十字路口”的重要海上通道A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马六甲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 D.白令海峡20.东南亚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下列各国与其旅游资源对应正确的是( )A.缅甸——大金塔 B.柬埔寨——巴厘岛C.老挝——下龙湾 D.越南——吴哥窟【答案】18.C19.B20.A【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解析】【点评】(1)东南亚地区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6-9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多,为雨季;11月-次年2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是旱季;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由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和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3)东南亚的旅游资源丰富,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巴厘岛、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大皇宫、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18.读图分析可知,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联系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以的“十字路口”。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9.读图分析可知,A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东南亚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如缅甸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南亚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21.下列关于图中A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B.有“世界办公室”之称C.首都是新德里 D.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22.图中A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玉米 B.青稞 C.马铃薯 D.水稻和小麦23.图中A国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劳动力成本较低②英语普及③人力资源丰富④信息技术发展较早⑤铁矿资源丰富⑥交通运输发展较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答案】21.D22.D23.A【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解析】【点评】(1)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中国接壤, 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2)南亚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和黄麻。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地区。(3)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有利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2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A国是印度, 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电脑软件产业发达,有“世界办公室”之称; 首都是新德里。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2.读图可知,A是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玉米、马铃薯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青稞分布在我国青藏地区。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3.读图可知,A是印度。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英语的普及促进了印度和世界的接轨,为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近几十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为印度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故①②③④正确。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和铁矿资源和交通运输无关,⑤⑥错误。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24七下·惠州期中)2020年某月,印度孟买持续遭到强风和暴雨的袭击,城市出现严重的内涝,树木被强风连根拔起,多处道路的交通瘫痪,图2是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孟买的雨季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A.1—5月 B.6—9月C.11月—次年2月 D.3—5月25.给孟买带来暴雨的是来自印度洋的(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答案】24.B25.A【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解析】【点评】(1)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每年3-5月为热季,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风,气候凉爽干燥。(2)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进退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24.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的孟买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其中每年的6—9月,降水丰富,为孟买的雨季。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5.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其中给孟买带来暴雨的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俄罗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26.俄罗斯四大地形区甲、乙、丙、丁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B.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山地C.东西伯利亚山地、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欧平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27.欧洲最长的河流,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的是( )A.叶尼塞河 B.勒拿河 C.第聂伯河 D.伏尔加河28.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29.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A.航空、铁路 B.公路、海运 C.管道、铁路 D.铁路、公路30.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修建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人口城市多 B.气候温暖 C.地形平坦 D.矿产丰富【答案】26.A27.D28.C29.C30.C【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交通特点【解析】【点评】(1)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山脉有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等。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四大地形区。四大地形区分界线自西向东依次是:乌拉尔山脉、叶尼塞河、勒拿河。(2)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全长3692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注入里海。伏尔加河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3)罗斯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苔原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各地气温差异较大,其中奥伊米亚康是北半球冬季最冷的地方。(4)俄罗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管道运输都很发达,客运方式主要是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主要是管道和铁路运输为主.(5)西伯利亚铁路总长9288公里,从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跨越8个时区,是世界上最长最壮观的铁路线之一。该铁路修建于1891年到1916年,起点是莫斯科,途中穿过辽阔的松树林、跨过了乌拉尔山脉、穿越了西伯利亚动土带,最终抵达太平洋。苏联政府为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铁路投入了大量补贴。该铁路的修建,不仅让原本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地区逐渐繁荣起来,也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该国陆地运输的主要通道。26.读图,结合俄罗斯地形图分析可知: 俄罗斯四大地形区甲、乙、丙、丁依次是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地势东高西低。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8.根据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可知,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俄罗斯铁路、管道的货物周转量较大,是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俄罗斯南部山区地形崎岖,但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主要因为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而南部山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利于修建铁路;另外南部人口较集中,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运输需求大。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31.(2024七下·惠州期中)“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亚洲雄风》歌曲,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1)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半球(填“北”或“南”)和 半球(填“东”或“西”)。(2)亚洲东北隔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 运河与非洲相邻。(3)亚洲主要位于 (填温度带),主要气候类型是 。(4)图中A 高原是世界最高高原.图中B 是中国第一大河。(5)在众多的河流中,黄河、长江注入 洋;鄂毕河、叶尼塞河注入 洋。【答案】(1)北;东(2)白令;苏伊士(3)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4)青藏;长江(5)太平洋;北冰洋【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和赤道以北的北半球。(2)读图分析可知,亚洲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其中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3)读图分析可知,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部,北回归线穿过亚洲的南部,因此亚洲主要位于北温带。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可知,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4)读图可知,A是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B是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5)读图可知,在亚洲众多的河流中,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印度河、恒河注入印度洋。故答案为:(1)北;东;(2)白令;苏伊士;(3)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4)青藏;长江;(5)太平洋;北冰洋。【点评】(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即所有北纬度都在北半球,所有南纬度都在南半球。(2)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3)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唯一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4)青藏高原是亚洲的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5)亚洲河流大部分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主要河流有:东亚的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东南亚的湄公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北亚的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32.(2024七下·惠州期中)结合印度简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数字①~④代表的印度主要城市中,①是首都 ,④是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 ;(2)图中字母A是 山脉;B是 河,该河流注入C ;(3)印度主要位于热带地区,以 气候为主,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这种灾害频繁的原因是 。(4)上世纪70年代,印度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政府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政府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在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给予照顾。下列状况是由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引起的是( )A.劳动力短缺 B.国防兵源不足C.社会福利优越 D.环境破坏严重(5)面对自然灾害,印度在农业上实施了两次“绿色革命”。目的是为了( )A.改善生态环境 B.彻底解除水旱灾害C.提高粮食产量 D.扩大耕地面积【答案】(1)新德里;班加罗尔(2)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孟加拉湾(3)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夏季风/西南季风不稳定(4)D(5)C【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①是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④是班加罗尔,位于印度的南,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被称为印度的“硅谷”。(2)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B是恒河,该河流自西向东注入C孟加拉湾。(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分三季。雨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带来充沛的降水。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过慢引起的;社会福利优越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不是人口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破坏严重,面临严重威胁。故D符合题意。(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再加上水旱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粮食不能自给。因此为解决粮食问题,印度实施了两次“绿色革命”,使粮食产量翻了几番。绿色革命得目的不是为了改善环境,也无法解决水旱灾害;绿色革命旨在不扩大耕地面积得基础上,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综上所述,只有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新德里;班加罗尔;(2)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孟加拉湾;(3)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夏季风/西南季风不稳定;(4)D;(5)C。【点评】(1)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人口2500万,位居世界第二,主要产业为IT、电信、餐饮住宿服务、金融、媒体和旅游业。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有利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2)南亚地形自北向南分三部分,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所以其地势为北部最高,中部低,南部缓。(3)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每年3-5月为热季,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风,气候凉爽干燥。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进退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4)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1 / 1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亚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濒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2.亚洲西临的大洲A是( )A.非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是( )①跨经度最广②跨纬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最长⑤地形复杂⑥气候多样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4.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六个地区,其中中国位于( )A.东亚 B.西亚 C.中亚 D.南亚(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在亚洲的同一天里,④地的人因炎热而纳凉,③地的人因寒冷而烤火,⑥地的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①地的人因长期干旱而忙碌……”这反映亚洲气候的哪一特点(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C.季风气候显著 D.受夏季风影响6.图中⑨区域的人口分布稀疏,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气候寒冷C.气候炎热干燥 D.气候过于湿热7.图中③和⑥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经度因素 C.纬度因素 D.地形因素8.亚洲地势特点是( )A.西部高,中部低 B.东部高,西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9.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由东向西流(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日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日本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其中①②③④岛屿分别是( )A.九州岛、四国岛、北海道岛、本州岛B.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北海道岛C.四国岛、九州岛、本州岛、北海道岛D.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11.图中的城市⑤是日本的首都( )A.京都 B.神户 C.东京 D.大阪12.关于日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C.矿产资源丰富D.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2024七下·惠州期中)第32届夏季奥运会于2021年7月在日本东京开幕。图为“日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据报道,此次奥运会的奖牌所用金属是从淘汰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小家电中提炼而成。这体现了( )A.日本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节俭 B.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C.日本国内矿产资源丰富 D.日本工业产品质量差14.观察图中日本工业城市分布,可以看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A.内陆地区 B.日本海沿岸C.北方沿海 D.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15.日本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科技水平高④工业原料和燃料充足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中南半岛的山河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有关中南半岛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地势南高北低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河流自北向南最后注入印度洋 D.热带雨林气候广布17.该区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②气候温和湿润③水能丰富④水源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东南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8.东南亚地处联系以下哪些地区的“十字路口”( )A.亚洲与欧洲、太平洋与印度洋B.亚洲与非洲、太平洋与大西洋C.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D.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大西洋19.位于该“十字路口”的重要海上通道A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马六甲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 D.白令海峡20.东南亚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下列各国与其旅游资源对应正确的是( )A.缅甸——大金塔 B.柬埔寨——巴厘岛C.老挝——下龙湾 D.越南——吴哥窟(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南亚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21.下列关于图中A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B.有“世界办公室”之称C.首都是新德里 D.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22.图中A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玉米 B.青稞 C.马铃薯 D.水稻和小麦23.图中A国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劳动力成本较低②英语普及③人力资源丰富④信息技术发展较早⑤铁矿资源丰富⑥交通运输发展较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2024七下·惠州期中)2020年某月,印度孟买持续遭到强风和暴雨的袭击,城市出现严重的内涝,树木被强风连根拔起,多处道路的交通瘫痪,图2是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孟买的雨季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A.1—5月 B.6—9月C.11月—次年2月 D.3—5月25.给孟买带来暴雨的是来自印度洋的(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2024七下·惠州期中)读“俄罗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26.俄罗斯四大地形区甲、乙、丙、丁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B.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山地C.东西伯利亚山地、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欧平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27.欧洲最长的河流,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的是( )A.叶尼塞河 B.勒拿河 C.第聂伯河 D.伏尔加河28.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29.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A.航空、铁路 B.公路、海运 C.管道、铁路 D.铁路、公路30.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修建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人口城市多 B.气候温暖 C.地形平坦 D.矿产丰富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31.(2024七下·惠州期中)“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亚洲雄风》歌曲,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1)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半球(填“北”或“南”)和 半球(填“东”或“西”)。(2)亚洲东北隔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 运河与非洲相邻。(3)亚洲主要位于 (填温度带),主要气候类型是 。(4)图中A 高原是世界最高高原.图中B 是中国第一大河。(5)在众多的河流中,黄河、长江注入 洋;鄂毕河、叶尼塞河注入 洋。32.(2024七下·惠州期中)结合印度简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数字①~④代表的印度主要城市中,①是首都 ,④是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 ;(2)图中字母A是 山脉;B是 河,该河流注入C ;(3)印度主要位于热带地区,以 气候为主,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这种灾害频繁的原因是 。(4)上世纪70年代,印度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政府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政府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在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给予照顾。下列状况是由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引起的是( )A.劳动力短缺 B.国防兵源不足C.社会福利优越 D.环境破坏严重(5)面对自然灾害,印度在农业上实施了两次“绿色革命”。目的是为了( )A.改善生态环境 B.彻底解除水旱灾害C.提高粮食产量 D.扩大耕地面积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C3.C4.A【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解析】【点评】(1)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欧洲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东与亚洲相邻。(3)本题考查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理解解答即可。(4)东亚是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共五个国家。东亚面向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典型的季风气候,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等。地质条件复杂,多山,且多火山、地震。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天然良港,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1.读图分析可知,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不临大西洋,因此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读图可知,A是欧洲,与亚洲陆上相邻。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亚洲是②跨纬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因此是世界第一大洲。 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和地形、气候无关。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六个地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其中中国位于东亚。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答案】5.A6.B7.C8.C9.A【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解析】【点评】(1)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唯一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2)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而寒冷的极地、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和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人口稀少。(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4)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亚洲地势从中部向四周辐射延伸,中间高,四周低。(5)亚洲河流大部分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主要河流有:东亚的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东南亚的湄公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北亚的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5.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同一天,亚洲各地气温不同,降水差异也很大。这反映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⑨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分布稀疏。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③地纬度高,气候寒冷;⑥地纬度低,气候炎热。即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8.读图分析可知,亚洲河流大部分由中部流向四周,因此可以判断,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亚洲河流由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答案】10.D11.C12.C【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解析】【点评】(1)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西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9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2)东京,是日本国的首都、一级行政区、首都圈中心城市,也是日本内阁和日本国会的所在地,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中心,位于本州岛关东地区,东邻千叶县,西邻山梨县,南邻神奈川县,北邻埼玉县。总面积2194平方千米 。(3)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日本文化具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古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文化特色浓郁;近现代,又受到欧美科技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广泛影响,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10.读图可知, 日本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其中①②③④岛屿分别是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1.读图可知,图中⑤是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日本:A.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A不符合题意;B.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不符合题意;C.矿产资源贫乏,C符合题意;D. 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答案】13.B14.D15.B【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解析】【点评】(1)日本是世界的经济强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劳动力素质高;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海运发达;有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对外依赖严重。(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形成了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业区五大工业区。(3)本题考查日本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有利条件,理解解答即可。13.根据题意可知,日本奖牌所用金属是从废弃电脑、手机中提炼而成,这体现出日本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日本经济发达;矿产资源贫乏;工业产品质量好。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4.据图分析可知,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因为该地区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故答案为:D。1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日本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有利条件有: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②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不利条件是④工业原料和燃料贫乏。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答案】16.B17.D【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解析】【点评】(1)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东南亚地区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6-9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多,为雨季;11月-次年2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是旱季;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2)东南亚的城市和首都主要位于河流的附近。其中越南的首都河内在红河附近;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在湄公河附近;老挝的首都万象在在湄公河附近;泰国的首都曼谷在湄南河附近。16.读图分析可知,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多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分旱雨两季。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7.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中南半岛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航运便利。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不丰富。故D①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答案】18.C19.B20.A【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解析】【点评】(1)东南亚地区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6-9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多,为雨季;11月-次年2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是旱季;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由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和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3)东南亚的旅游资源丰富,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巴厘岛、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大皇宫、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18.读图分析可知,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联系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以的“十字路口”。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9.读图分析可知,A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东南亚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如缅甸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答案】21.D22.D23.A【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解析】【点评】(1)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中国接壤, 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2)南亚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和黄麻。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地区。(3)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有利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2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A国是印度, 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电脑软件产业发达,有“世界办公室”之称; 首都是新德里。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2.读图可知,A是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玉米、马铃薯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青稞分布在我国青藏地区。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3.读图可知,A是印度。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英语的普及促进了印度和世界的接轨,为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近几十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为印度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故①②③④正确。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和铁矿资源和交通运输无关,⑤⑥错误。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答案】24.B25.A【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解析】【点评】(1)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每年3-5月为热季,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风,气候凉爽干燥。(2)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进退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24.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的孟买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其中每年的6—9月,降水丰富,为孟买的雨季。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5.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其中给孟买带来暴雨的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答案】26.A27.D28.C29.C30.C【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交通特点【解析】【点评】(1)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山脉有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等。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四大地形区。四大地形区分界线自西向东依次是:乌拉尔山脉、叶尼塞河、勒拿河。(2)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全长3692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注入里海。伏尔加河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3)罗斯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苔原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各地气温差异较大,其中奥伊米亚康是北半球冬季最冷的地方。(4)俄罗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管道运输都很发达,客运方式主要是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主要是管道和铁路运输为主.(5)西伯利亚铁路总长9288公里,从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跨越8个时区,是世界上最长最壮观的铁路线之一。该铁路修建于1891年到1916年,起点是莫斯科,途中穿过辽阔的松树林、跨过了乌拉尔山脉、穿越了西伯利亚动土带,最终抵达太平洋。苏联政府为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铁路投入了大量补贴。该铁路的修建,不仅让原本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地区逐渐繁荣起来,也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该国陆地运输的主要通道。26.读图,结合俄罗斯地形图分析可知: 俄罗斯四大地形区甲、乙、丙、丁依次是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地势东高西低。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8.根据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可知,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俄罗斯铁路、管道的货物周转量较大,是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俄罗斯南部山区地形崎岖,但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主要因为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而南部山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利于修建铁路;另外南部人口较集中,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运输需求大。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1.【答案】(1)北;东(2)白令;苏伊士(3)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4)青藏;长江(5)太平洋;北冰洋【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和赤道以北的北半球。(2)读图分析可知,亚洲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其中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3)读图分析可知,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部,北回归线穿过亚洲的南部,因此亚洲主要位于北温带。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可知,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4)读图可知,A是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B是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5)读图可知,在亚洲众多的河流中,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印度河、恒河注入印度洋。故答案为:(1)北;东;(2)白令;苏伊士;(3)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4)青藏;长江;(5)太平洋;北冰洋。【点评】(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即所有北纬度都在北半球,所有南纬度都在南半球。(2)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3)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唯一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4)青藏高原是亚洲的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5)亚洲河流大部分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主要河流有:东亚的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东南亚的湄公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北亚的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32.【答案】(1)新德里;班加罗尔(2)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孟加拉湾(3)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夏季风/西南季风不稳定(4)D(5)C【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①是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④是班加罗尔,位于印度的南,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被称为印度的“硅谷”。(2)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B是恒河,该河流自西向东注入C孟加拉湾。(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分三季。雨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带来充沛的降水。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过慢引起的;社会福利优越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不是人口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破坏严重,面临严重威胁。故D符合题意。(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再加上水旱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粮食不能自给。因此为解决粮食问题,印度实施了两次“绿色革命”,使粮食产量翻了几番。绿色革命得目的不是为了改善环境,也无法解决水旱灾害;绿色革命旨在不扩大耕地面积得基础上,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综上所述,只有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新德里;班加罗尔;(2)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孟加拉湾;(3)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夏季风/西南季风不稳定;(4)D;(5)C。【点评】(1)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人口2500万,位居世界第二,主要产业为IT、电信、餐饮住宿服务、金融、媒体和旅游业。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有利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2)南亚地形自北向南分三部分,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所以其地势为北部最高,中部低,南部缓。(3)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每年3-5月为热季,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风,气候凉爽干燥。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进退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4)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