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40题,每题0.5分,共20分)(2024七下·潼南期中)读亚洲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④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部分位于热带 ②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③没有寒带 ④地跨寒、温、热三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下列关于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B.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C.亚洲四面濒临海洋,图中A为太平洋D.图中B为欧洲,位于亚洲西南4.下列亚洲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中国 B.印度 C.日本 D.越南【答案】1.B2.D3.B4.C【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解析】【点评】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故答案为:B。2.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主要跨了寒温热三带。故答案为:D。3.A、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A错误;B、亚洲东北部隔白令海峡和北美洲相望,B正确;C、亚洲三面临海,图中A为太平洋,C错误;D、图中B为欧洲,位于亚洲西部,D错误;故答案为:B。4.中国、印度、越南都为发展中国家,日本为亚洲的发达国家。故答案为:C。(2024七下·潼南期中)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电源开发以水力发电(利用水能发电)为主导。但1963年火力发电(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发电)首次超过水力发电,日本的电源结构由“水主火从”转向了“火主水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5.以下属于日本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是( )A.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B.河流短小C.多数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海洋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6.日本过渡到“火电为主”的原因不可能是( )A.国内水电站利用率低,且没有大型水电站,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B.土地面积广,可大面积投资建设火力发电站C.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有利于煤、石油等能源进口D.20世纪60年代,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7.下列属于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科技水平高②多优良港湾③矿产资源丰富④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日本民族构成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A.汉族 B.朝鲜族 C.大和民族 D.满族【答案】5.A6.B7.B8.C【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解析】【点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5.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平原面积狭小,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四面临海,因此气候的海洋性显著。由于地域面积狭小,因此日本的河流短小急,海拔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故答案为:A。6.日本地域面积狭小,土地面积小,不能大面积投资火力发电站。故答案为:B。7.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故答案为:B。8.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故答案为:C。9.(2024七下·潼南期中)亚洲地域辽阔,按地理方位,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读“亚洲分区简图”,下列序号代表的亚洲分区,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南亚 B.②—东亚 C.④—中亚 D.⑥—西亚【答案】B【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解析】【分析】依据图中各分区分布的相对位置分析可知,①是东南亚,②是东亚,③是北亚,④)是南亚,⑤是西亚,⑥是中亚。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东亚是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共五个国家。东亚面向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典型的季风气候,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等。地质条件复杂,多山,且多火山、地震。中亚指亚洲中部内陆地区,狭义上一般限于“中亚五国”,指的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北亚指的是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主要是指乌拉尔山脉以东、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阿尔泰山脉以北、哈萨克斯坦以北、蒙古以北、中国以北、日本以北、白令海峡以西的地区,占亚洲面积的三分之一。10.(2024七下·潼南期中)目前,给印度农业造成巨大压力的源头主要来自( )A.农村劳动力少 B.水旱灾害多C.人口增长过快 D.劳动力流失【答案】C【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印度不仅人口数量大,而且增长的速度快,众多的人口使得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虽然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了粮食生产的技术,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依然给农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每年3-5月为热季,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风,气候凉爽干燥。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进退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11.(2024七下·潼南期中)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B.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C.是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D.被称为澳大利亚的“海上生命线【答案】C【知识点】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介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扼守东西方交通的要冲,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故C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2.(2024七下·潼南期中)柬埔寨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A.大金塔 B.婆罗浮屠 C.下龙湾 D.吴哥窟【答案】D【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解析】【分析】柬埔寨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吴哥窟,缅甸仰光的旅游资源为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资源为婆罗浮屠,越南的旅游资源为下龙湾。【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东南亚的城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东南亚的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特征为北高南低;东南亚的旅游资源——越南的下龙湾,仰光的大金塔;农业生产——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泰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等知识。13.(2024七下·潼南期中) 亚洲河流的分布形态可以用哪个简图来表示( )A. B.C. D.【答案】D【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亚洲的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所以受到影响河流也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去;故答案为:D。【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14.(2024七下·潼南期中) 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气候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答案】D【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故答案为:D。【点评】亚洲的主要河流和注入的海洋:(1)黄河、长江位于亚洲东部,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2)湄公河、印度河、恒河位于亚洲南部,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3)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位于亚洲北部,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15.(2024七下·潼南期中) 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最广的大洲,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①东部②南部③西部④北部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亚洲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B。【点评】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16.(2024七下·潼南期中) 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C.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答案】D【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亚洲有9种气候类型,世界上主要的11种气候类型除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亚洲都存在。故答案为:D。【点评】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2024七下·潼南期中)下图表示某月亚洲盛行风向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该图示意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18.此时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答案】17.A18.C【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点评】(1)以北半球为例,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7.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亚洲盛行的是偏北风,是冬季风。1月是北半球的冬季;4月是北半球的春季;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10月是北半球的秋季。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8.读图分析可知, 此时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亚欧大陆吹向太平洋西北风,少部分盛行吹向印度洋的东北风。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024七下·潼南期中)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9.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1.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B.硕果累累的柑橘树C.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D.随风摇曳的椰子树22.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阿姆河 B.锡尔河 C.长江 D.湄公河【答案】19.A20.C21.B22.D【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解析】【点评】(1)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2)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而寒冷的极地、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和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人口稀少。(3)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的生长,也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泰国是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是最大的棕油生产国,菲律宾是蕉麻最大生产国和椰子最大出口国。(4)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号称“东方多瑙河”。19.读图分析可知,①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②地属于高原山地气候;③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属于苔原气候。 会遭遇狂风暴雨天气的是热带季风气候。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读图分析可知,②地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③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④地属于苔原气候,气候酷寒且降水少。以上三地自然条件恶劣,都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疏。 ①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稠密。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1.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适宜水稻、橡胶、椰子的生长。但柑橘属于亚热带水果,不适宜在该地生长。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在我国叫澜沧江,共流经6个国家。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024七下·潼南期中)2023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从8月24日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此举引发日本民众和周边国家的强烈忧虑和抗议。读亚洲简图(下左)和日本局部1月平均气温分图(下右),完成下面小题。23.日本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首先会污染(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4.据右图所示,日本四大岛屿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有( )①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②海陆交界处等温线平直③等温线与经线大致平行 ④岛屿中部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23.A24.C【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日本概况【解析】【点评】(1)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盆地气温高。23.读图可知,日本濒临太平洋。因此日本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首先会污染太平洋。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4.读图分析可知, 日本四大岛屿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有: ①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 ②海陆交界处等温线曲折; ③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④岛屿中部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5.(2024七下·潼南期中)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亚洲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其充满热带气息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民族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以下是小张六月份去东南亚旅游的所见所闻,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越南曼谷的水上市场品尝当地点心和水果,别具风格B.当地人大多吃米饭,每天午后时常下一场雨C.在佛塔之国–缅甸,看到了缅甸仰光的大金塔,金碧辉煌,雄伟壮观D.在新加坡领略花园城市的风光,用汉语和当地人交流【答案】A【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解析】【分析】曼谷是泰国的首都,当地的水上市场也是东南亚旅游的热点地区。故答案为:A。【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26.(2024七下·潼南期中)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缅甸 B.泰国 C.越南 D.老挝【答案】D【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解析】【分析】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其中中南半岛除老挝以外,其他国家都是临海国家,故答案为:D。【点评】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老挝是唯一的内陆国。27.(2024七下·潼南期中) 判断曼谷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答案】B【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解析】【分析】东南亚分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马来群岛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故答案为:B。【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28.(2024七下·潼南期中) 关于东南亚地区著名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B.该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石油海峡C.该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D.该海峡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线【答案】A【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南海(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故答案为:A。【点评】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中东地区,是中东石油运输的必经之路,被称为“世界油阀”。29.(2024七下·潼南期中) 关于东南亚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集中的地区B.新加坡、韩国是东南亚地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C.马六甲海峡是世界重要的航运通道D.东南亚地区热带作物种植面积广【答案】B【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解析】【分析】韩国位于东亚地区,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故答案为:B。【点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南海(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30.(2024七下·潼南期中) 东南亚是我国出境旅游的热点地区,以下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相连,交通便利 B.峡湾幽深,冰川广布C.古迹众多,风情多样 D.华人华侨,分布集中【答案】B【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解析】【分析】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在2000万以上。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有大量人口“下南洋”谋生。他们中大部分人取得了所在国国籍,被称为华人。还有少数人保留了中国国籍,属于华侨。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较大比重。故答案为:B。【点评】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2024七下·潼南期中)读“印度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31.能够为印度带来丰富降水的季风是( )A.东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32.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最有可能是( )A.加尔各答 B.新德里 C.孟买 D.班加罗尔33.有关印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B.印度是发达国家C.印度是人口大国D.印度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答案】31.B32.A33.B【知识点】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解析】【点评】印度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和四周的沿海地区,这里属于平原地形,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小麦分布在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地区,这里气温、降水适宜,土壤为肥沃的黑土,日照充足,多晴朗天气;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31.印度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故答案为:B。32.印度的黄麻主要种植在恒河三角洲,这里分布的城市有加尔各答,因为该城市靠近黄麻产地,因此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基地。故答案为:A。33.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为:B。34.(2024七下·潼南期中)中东是世界上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理位置重要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水资源贫乏 ④宗教矛盾尖锐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解析】【分析】中东地处三洲五海,地理位置优越;中东的波斯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地区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宗教类型多,冲突不断。35.(2024七下·潼南期中) 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尊为“圣城”的城市是(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新德里【答案】C【知识点】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解析】【分析】中东居民的主要人种为阿拉伯人,通用语言为阿拉伯语,属于白色人种,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其中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视为圣地。故答案为:C。【点评】中东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誉为“三洲五海之地”。中东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大洲,连接了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还有两个交通咽喉:亚非分界线的苏伊士运河和亚欧分界线之一的土耳其海峡,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同时,中东是目前世界上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该区域水资源极度匮乏,大部分地区为全年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地中海沿岸分布着少量的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分内陆地区有少量温带大陆性气候。36.(2024七下·潼南期中) 各地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阿拉伯人传统服装是身穿长袍,头戴头巾,且多为白色,十分宽大,这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A.寒冷的气候特点 B.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C.潮湿多雾的环境 D.太阳辐射强、多风沙的环境【答案】D【知识点】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在中东地区沙漠比较多,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还有一个原因是中东地区地处热带,温度比较高,长袍可以有效的散热,白色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阳。故答案为:D。【点评】中东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誉为“三洲五海之地”。中东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大洲,连接了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还有两个交通咽喉:亚非分界线的苏伊士运河和亚欧分界线之一的土耳其海峡,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同时,中东是目前世界上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该区域水资源极度匮乏,大部分地区为全年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地中海沿岸分布着少量的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分内陆地区有少量温带大陆性气候。37.(2024七下·潼南期中)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而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A.面积太大 B.纬度较高 C.森林广布 D.地形复杂【答案】B【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解析】【分析】俄罗斯地处高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俄罗斯的气候,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是答题的关键,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38.(2024七下·潼南期中)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其发展经济当务之急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依据其国情可实施的战略部署是( )A.东部大开发 B.南部大开发 C.西部大开发 D.北部大开发【答案】A【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和人口都集中在该国的西部,即乌拉尔山以西,但西部资源消耗殆尽。所以,应该重点开发人口稀疏、资源丰富的东部,即乌拉尔山以东,包括西伯利亚,远东地区 ,即东部大开发。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俄罗斯共有四大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39.(2024七下·潼南期中)读图,分析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A.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B.公路和管道运输为主C.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 D.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答案】A【知识点】俄罗斯的交通特点【解析】【分析】读图可知,俄罗斯货物运输以管道和铁路为主,故A正确;BD、公路运输没有铁路和管道运输量大,B、D不符合题意;C、航空运输不是货运的主要方式,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俄罗斯交通发达,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核、海洋和管道运输,尤其是管道和铁路运输,但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地区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40.(2024七下·潼南期中) 俄罗斯人爱喝酒,尤其喜爱喝一些烈性酒。关于酒与当地气候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湿润B.高原山地气候分布最为广泛C.冬季寒冷而漫长,需要御寒保暖D.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答案】C【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解析】【分析】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漫长,所以当地人习惯于喝酒御寒。故答案为:C。【点评】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709.8万千米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二、读图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41.(2024七下·潼南期中) 读中东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各数字代表的海洋:④ 、⑥ 、⑦ 。(2)写出下列各字母所代表的洲名称:A 、B 。【答案】(1)红海;阿拉伯海;地中海(2)亚洲;非洲【知识点】中东的位置和范围【解析】【分析】(1) ④ 为红海, ⑥ 为阿拉伯海, ⑦ 为地中海。(2) A 为亚洲, B 为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故答案为:(1)红海;阿拉伯海;地中海(2)亚洲;非洲【点评】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沟通了印度洋与大西洋,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两洋之地”。42.(2024七下·潼南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俄罗斯亚洲部分的河流大多向北注入北冰洋,说明该区域地势特点为 高 低。(2)俄罗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亚洲/欧洲)部分,以 (轻/重)工业为主,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资源丰富。【答案】(1)南;北(2)欧洲;重;矿产【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解析】【分析】(1)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因此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2)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因此以重工业为主。故答案为:(1)南;北(2)欧洲;重;矿产【点评】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709.8万千米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1 / 1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40题,每题0.5分,共20分)(2024七下·潼南期中)读亚洲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④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部分位于热带 ②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③没有寒带 ④地跨寒、温、热三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下列关于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B.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C.亚洲四面濒临海洋,图中A为太平洋D.图中B为欧洲,位于亚洲西南4.下列亚洲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中国 B.印度 C.日本 D.越南(2024七下·潼南期中)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电源开发以水力发电(利用水能发电)为主导。但1963年火力发电(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发电)首次超过水力发电,日本的电源结构由“水主火从”转向了“火主水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5.以下属于日本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是( )A.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B.河流短小C.多数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海洋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6.日本过渡到“火电为主”的原因不可能是( )A.国内水电站利用率低,且没有大型水电站,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B.土地面积广,可大面积投资建设火力发电站C.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有利于煤、石油等能源进口D.20世纪60年代,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7.下列属于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科技水平高②多优良港湾③矿产资源丰富④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日本民族构成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A.汉族 B.朝鲜族 C.大和民族 D.满族9.(2024七下·潼南期中)亚洲地域辽阔,按地理方位,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读“亚洲分区简图”,下列序号代表的亚洲分区,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南亚 B.②—东亚 C.④—中亚 D.⑥—西亚10.(2024七下·潼南期中)目前,给印度农业造成巨大压力的源头主要来自( )A.农村劳动力少 B.水旱灾害多C.人口增长过快 D.劳动力流失11.(2024七下·潼南期中)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B.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C.是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D.被称为澳大利亚的“海上生命线12.(2024七下·潼南期中)柬埔寨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A.大金塔 B.婆罗浮屠 C.下龙湾 D.吴哥窟13.(2024七下·潼南期中) 亚洲河流的分布形态可以用哪个简图来表示( )A. B.C. D.14.(2024七下·潼南期中) 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气候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15.(2024七下·潼南期中) 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最广的大洲,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①东部②南部③西部④北部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6.(2024七下·潼南期中) 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C.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2024七下·潼南期中)下图表示某月亚洲盛行风向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该图示意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18.此时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2024七下·潼南期中)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9.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1.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B.硕果累累的柑橘树C.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D.随风摇曳的椰子树22.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阿姆河 B.锡尔河 C.长江 D.湄公河(2024七下·潼南期中)2023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从8月24日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此举引发日本民众和周边国家的强烈忧虑和抗议。读亚洲简图(下左)和日本局部1月平均气温分图(下右),完成下面小题。23.日本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首先会污染(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4.据右图所示,日本四大岛屿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有( )①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②海陆交界处等温线平直③等温线与经线大致平行 ④岛屿中部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5.(2024七下·潼南期中)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亚洲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其充满热带气息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民族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以下是小张六月份去东南亚旅游的所见所闻,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越南曼谷的水上市场品尝当地点心和水果,别具风格B.当地人大多吃米饭,每天午后时常下一场雨C.在佛塔之国–缅甸,看到了缅甸仰光的大金塔,金碧辉煌,雄伟壮观D.在新加坡领略花园城市的风光,用汉语和当地人交流26.(2024七下·潼南期中)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缅甸 B.泰国 C.越南 D.老挝27.(2024七下·潼南期中) 判断曼谷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28.(2024七下·潼南期中) 关于东南亚地区著名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B.该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石油海峡C.该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D.该海峡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线29.(2024七下·潼南期中) 关于东南亚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集中的地区B.新加坡、韩国是东南亚地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C.马六甲海峡是世界重要的航运通道D.东南亚地区热带作物种植面积广30.(2024七下·潼南期中) 东南亚是我国出境旅游的热点地区,以下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相连,交通便利 B.峡湾幽深,冰川广布C.古迹众多,风情多样 D.华人华侨,分布集中(2024七下·潼南期中)读“印度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31.能够为印度带来丰富降水的季风是( )A.东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32.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最有可能是( )A.加尔各答 B.新德里 C.孟买 D.班加罗尔33.有关印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B.印度是发达国家C.印度是人口大国D.印度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34.(2024七下·潼南期中)中东是世界上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理位置重要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水资源贫乏 ④宗教矛盾尖锐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5.(2024七下·潼南期中) 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尊为“圣城”的城市是(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新德里36.(2024七下·潼南期中) 各地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阿拉伯人传统服装是身穿长袍,头戴头巾,且多为白色,十分宽大,这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A.寒冷的气候特点 B.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C.潮湿多雾的环境 D.太阳辐射强、多风沙的环境37.(2024七下·潼南期中)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而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A.面积太大 B.纬度较高 C.森林广布 D.地形复杂38.(2024七下·潼南期中)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其发展经济当务之急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依据其国情可实施的战略部署是( )A.东部大开发 B.南部大开发 C.西部大开发 D.北部大开发39.(2024七下·潼南期中)读图,分析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A.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B.公路和管道运输为主C.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 D.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40.(2024七下·潼南期中) 俄罗斯人爱喝酒,尤其喜爱喝一些烈性酒。关于酒与当地气候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湿润B.高原山地气候分布最为广泛C.冬季寒冷而漫长,需要御寒保暖D.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二、读图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41.(2024七下·潼南期中) 读中东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各数字代表的海洋:④ 、⑥ 、⑦ 。(2)写出下列各字母所代表的洲名称:A 、B 。42.(2024七下·潼南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俄罗斯亚洲部分的河流大多向北注入北冰洋,说明该区域地势特点为 高 低。(2)俄罗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亚洲/欧洲)部分,以 (轻/重)工业为主,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资源丰富。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D3.B4.C【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解析】【点评】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故答案为:B。2.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主要跨了寒温热三带。故答案为:D。3.A、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A错误;B、亚洲东北部隔白令海峡和北美洲相望,B正确;C、亚洲三面临海,图中A为太平洋,C错误;D、图中B为欧洲,位于亚洲西部,D错误;故答案为:B。4.中国、印度、越南都为发展中国家,日本为亚洲的发达国家。故答案为:C。【答案】5.A6.B7.B8.C【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解析】【点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5.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平原面积狭小,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四面临海,因此气候的海洋性显著。由于地域面积狭小,因此日本的河流短小急,海拔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故答案为:A。6.日本地域面积狭小,土地面积小,不能大面积投资火力发电站。故答案为:B。7.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故答案为:B。8.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故答案为:C。9.【答案】B【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解析】【分析】依据图中各分区分布的相对位置分析可知,①是东南亚,②是东亚,③是北亚,④)是南亚,⑤是西亚,⑥是中亚。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东亚是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共五个国家。东亚面向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典型的季风气候,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等。地质条件复杂,多山,且多火山、地震。中亚指亚洲中部内陆地区,狭义上一般限于“中亚五国”,指的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北亚指的是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主要是指乌拉尔山脉以东、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阿尔泰山脉以北、哈萨克斯坦以北、蒙古以北、中国以北、日本以北、白令海峡以西的地区,占亚洲面积的三分之一。10.【答案】C【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印度不仅人口数量大,而且增长的速度快,众多的人口使得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虽然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了粮食生产的技术,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依然给农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每年3-5月为热季,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风,气候凉爽干燥。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进退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11.【答案】C【知识点】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介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扼守东西方交通的要冲,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故C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2.【答案】D【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解析】【分析】柬埔寨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吴哥窟,缅甸仰光的旅游资源为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资源为婆罗浮屠,越南的旅游资源为下龙湾。【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东南亚的城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东南亚的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特征为北高南低;东南亚的旅游资源——越南的下龙湾,仰光的大金塔;农业生产——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泰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等知识。13.【答案】D【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亚洲的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所以受到影响河流也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去;故答案为:D。【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14.【答案】D【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故答案为:D。【点评】亚洲的主要河流和注入的海洋:(1)黄河、长江位于亚洲东部,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2)湄公河、印度河、恒河位于亚洲南部,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3)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位于亚洲北部,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15.【答案】B【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亚洲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B。【点评】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16.【答案】D【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亚洲有9种气候类型,世界上主要的11种气候类型除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亚洲都存在。故答案为:D。【点评】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17.A18.C【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点评】(1)以北半球为例,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7.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亚洲盛行的是偏北风,是冬季风。1月是北半球的冬季;4月是北半球的春季;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10月是北半球的秋季。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8.读图分析可知, 此时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亚欧大陆吹向太平洋西北风,少部分盛行吹向印度洋的东北风。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答案】19.A20.C21.B22.D【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解析】【点评】(1)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2)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而寒冷的极地、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和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人口稀少。(3)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的生长,也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泰国是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是最大的棕油生产国,菲律宾是蕉麻最大生产国和椰子最大出口国。(4)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号称“东方多瑙河”。19.读图分析可知,①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②地属于高原山地气候;③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属于苔原气候。 会遭遇狂风暴雨天气的是热带季风气候。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读图分析可知,②地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③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④地属于苔原气候,气候酷寒且降水少。以上三地自然条件恶劣,都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疏。 ①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稠密。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1.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适宜水稻、橡胶、椰子的生长。但柑橘属于亚热带水果,不适宜在该地生长。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在我国叫澜沧江,共流经6个国家。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答案】23.A24.C【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日本概况【解析】【点评】(1)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盆地气温高。23.读图可知,日本濒临太平洋。因此日本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首先会污染太平洋。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4.读图分析可知, 日本四大岛屿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有: ①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 ②海陆交界处等温线曲折; ③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④岛屿中部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5.【答案】A【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解析】【分析】曼谷是泰国的首都,当地的水上市场也是东南亚旅游的热点地区。故答案为:A。【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26.【答案】D【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解析】【分析】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其中中南半岛除老挝以外,其他国家都是临海国家,故答案为:D。【点评】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老挝是唯一的内陆国。27.【答案】B【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解析】【分析】东南亚分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马来群岛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故答案为:B。【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28.【答案】A【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南海(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故答案为:A。【点评】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中东地区,是中东石油运输的必经之路,被称为“世界油阀”。29.【答案】B【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解析】【分析】韩国位于东亚地区,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故答案为:B。【点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南海(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30.【答案】B【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解析】【分析】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在2000万以上。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有大量人口“下南洋”谋生。他们中大部分人取得了所在国国籍,被称为华人。还有少数人保留了中国国籍,属于华侨。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较大比重。故答案为:B。【点评】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答案】31.B32.A33.B【知识点】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解析】【点评】印度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和四周的沿海地区,这里属于平原地形,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小麦分布在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地区,这里气温、降水适宜,土壤为肥沃的黑土,日照充足,多晴朗天气;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31.印度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故答案为:B。32.印度的黄麻主要种植在恒河三角洲,这里分布的城市有加尔各答,因为该城市靠近黄麻产地,因此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基地。故答案为:A。33.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为:B。34.【答案】D【知识点】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解析】【分析】中东地处三洲五海,地理位置优越;中东的波斯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地区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宗教类型多,冲突不断。35.【答案】C【知识点】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解析】【分析】中东居民的主要人种为阿拉伯人,通用语言为阿拉伯语,属于白色人种,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其中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视为圣地。故答案为:C。【点评】中东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誉为“三洲五海之地”。中东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大洲,连接了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还有两个交通咽喉:亚非分界线的苏伊士运河和亚欧分界线之一的土耳其海峡,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同时,中东是目前世界上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该区域水资源极度匮乏,大部分地区为全年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地中海沿岸分布着少量的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分内陆地区有少量温带大陆性气候。36.【答案】D【知识点】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在中东地区沙漠比较多,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还有一个原因是中东地区地处热带,温度比较高,长袍可以有效的散热,白色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阳。故答案为:D。【点评】中东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誉为“三洲五海之地”。中东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大洲,连接了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还有两个交通咽喉:亚非分界线的苏伊士运河和亚欧分界线之一的土耳其海峡,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同时,中东是目前世界上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该区域水资源极度匮乏,大部分地区为全年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地中海沿岸分布着少量的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分内陆地区有少量温带大陆性气候。37.【答案】B【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解析】【分析】俄罗斯地处高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俄罗斯的气候,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是答题的关键,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38.【答案】A【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和人口都集中在该国的西部,即乌拉尔山以西,但西部资源消耗殆尽。所以,应该重点开发人口稀疏、资源丰富的东部,即乌拉尔山以东,包括西伯利亚,远东地区 ,即东部大开发。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俄罗斯共有四大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39.【答案】A【知识点】俄罗斯的交通特点【解析】【分析】读图可知,俄罗斯货物运输以管道和铁路为主,故A正确;BD、公路运输没有铁路和管道运输量大,B、D不符合题意;C、航空运输不是货运的主要方式,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俄罗斯交通发达,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核、海洋和管道运输,尤其是管道和铁路运输,但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地区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40.【答案】C【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解析】【分析】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漫长,所以当地人习惯于喝酒御寒。故答案为:C。【点评】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709.8万千米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41.【答案】(1)红海;阿拉伯海;地中海(2)亚洲;非洲【知识点】中东的位置和范围【解析】【分析】(1) ④ 为红海, ⑥ 为阿拉伯海, ⑦ 为地中海。(2) A 为亚洲, B 为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故答案为:(1)红海;阿拉伯海;地中海(2)亚洲;非洲【点评】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沟通了印度洋与大西洋,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两洋之地”。42.【答案】(1)南;北(2)欧洲;重;矿产【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解析】【分析】(1)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因此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2)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因此以重工业为主。故答案为:(1)南;北(2)欧洲;重;矿产【点评】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709.8万千米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学生版).docx 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