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试卷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答题前,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5. 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全部交回。 请考生注意: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预祝你们考试成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1 .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的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 胞发生分化也可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体积恢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也具有细胞周期B .卵圆细胞与肝脏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相同C .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D .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2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衰老的细胞会萎缩,细胞核体积增大B .若某细胞中存在胰岛素基因,证明该细胞已分化C .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过程中都有基因选择性表达· 高一生物学试题 第 1 页 共 10 页D .癌症病人化疗时的白细胞大量死亡属于细胞坏死3 .某精原细胞( 2N=6 )中 DNA 被 32P 充分标记后,在不含 32P 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又进行了减数分裂,共产生 8 个精细胞(不考虑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 6 条染色体含有 32P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 6 条染色体含有 32P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 3 条染色体含有 32PD .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每个细胞核中一定有 3 条染色体含有 32P4 .某二倍体动物( 2N=24 )的 a 细胞一次正常的分裂,产生 b1 和 b2 两个子细胞。a 细胞的染 色体组数为 m ,b1 和 b2 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 n。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m=n ,则 b1 和 b2 细胞可能只含有 6 对同源染色体 B .若 m ≠n ,则 b1 和 b2 细胞中核 DNA 分子数均为 24 个 C .a 细胞分裂成 b1 和 b2 细胞的过程必须经过 DNA 复制D .a 细胞分裂成 b1 和 b2 细胞的过程必须经过着丝粒的分裂5 .在真空环境中,人体血液中溶解的氮气会变成气体,使血液体积膨胀,危及生命。加压气密的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特殊装备,可防护空间中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下 列关于航天服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能抵抗太空中骤变的温度对宇航员的伤害B .可确保人体内环境中氮气等各成分的恒定不变C .能阻隔太空辐射,降低宇航员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D .需配备生命保障系统为宇航员提供氧气及净化二氧化碳6 .科学家曾提出 DNA 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 1 ), 其中分散复制假说认为,亲代 DNA 断裂成短片段,以这些短片段为模板,合成同样长短的新· 高一生物学试题 第 2 页 共 10 页的短片段,然后新、旧短片段混合连接形成完整 DNA 链。为探究以上假说是否正确,科学家 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无论何种复制方式,子代 DNA 离心后试管中均无重带出现B .仅根据第一代离心结果能说明 DNA 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C .第一、二代的离心结果支持 DNA 复制方式是分散复制而不是半保留复制D .若 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方式,推测第三代离心后轻带比例将增加7 .一对姐弟被确认为全球第二对半同卵双胞胎,该对半同卵双胞胎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如 图所示。一般情况下,图 2 受精卵无法发育,但该受精卵能进行有丝分裂,如图 3 ;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的三个不同方向,从而分裂成三个细胞,如图 4 ,其中两个细胞正常发育 成姐弟二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1 表示卵子的异常受精过程,此时的卵子为初级卵母细胞B .该卵子与 2 个精子受精,表明透明带和卵细胞膜在阻止多精入卵的过程中不起作用C .若图 4 中细胞 A 包含父系和母系染色体组各 1 个,则细胞 C 含 2 个母系染色体组D .这对姐弟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一般相同,来源于父亲的染色体不同8 .猫叫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等是人类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据儿童发病人数统计结果显示,· 高一生物学试题 第 3 页 共 10 页唐氏综合征患病人数比 13 三体综合征(患儿的畸形和临床表现比唐氏综合征严重)患病人数 多得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羊水检查可检测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B .基因治疗不是治疗猫叫综合征患儿的最有效措施C .唐氏综合征和 13 三体综合征患儿体内的染色体数目不同D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 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生长发育迟缓9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遗传信息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表达的翻译阶段会形成 DNA—蛋白质复合物B .DNA 的合成过程中,不可能存在 U—A 碱基配对 C .原核细胞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可以同时进行 D .增殖时噬菌体中会发生 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10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 CNDI )主要与 AQP2 和 AVPR2 基因有关,两基因中任一突变均可致 病,其中一个基因位于 X 染色体。现有甲、乙两个 CND 家系如图(a),两家系部分成员的AQP2 基因检测结果如图( b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 AVPR2 突变引起的 CNDI 属于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B .就 AQP2 基因而言,甲Ⅱ 1 与乙 I1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2/3 C .乙Ⅱ 2 产生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含有 0 或 2 个致病基因D .若甲Ⅱ 3 与乙Ⅱ 1 结婚,其子代男孩患 CNDI 的概率是 1/3· 高一生物学试题 第 4 页 共 10 页11 .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B .癌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 .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D .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12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由于无法合成某种氨基 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如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①②③④ 代表培养基,A、B、C 表示操作步骤,D、E 为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② 号培养基中的菌落数有可能比接种的大肠杆菌数少B .图中①②③ 为完全培养基 ,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C .A 操作的目的是提高基因突变的概率,使其发生突变D .若要获得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可从④ 中挑取 D 进行纯化培养13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对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根据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推出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应为 1∶1”属于假说内容B “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属于假说的核心内 容C “让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结果是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 1∶1”验证了假说 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不属于假说内容· 高一生物学试题 第 5 页 共 10 页14 .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a 与 B、b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 过程 B . ② 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 .M、N、P 分别代表 16、9、3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 :1 :1 :115 .某家族系谱图显示存在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甲病为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患者幼年易发生甲状腺肿瘤。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2500 ;乙病为肝豆状核变性 (由等位基因 B/b 控制),因铜代谢障碍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家族中无 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乙病正常和致病基因探针对Ⅱ 5进行核酸杂交,可确定其遗传方式B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 X 显性遗传病C . Ⅱ 5 的基因型是 AaXBXb ,Ⅲ1的基因型是 aaXbXbD . Ⅲ3 与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结婚,所生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是 1/153· 高一生物学试题 第 6 页 共 10 页二、非选择题:共 5 个小题,其中, 16 题 8 分,17 题 10 分,18 题 12 分,19 题 12 分,20题13 分,共 55 分。16 .DNA 中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而流动,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图遗传信息在流动过程中,可催化 DNA 解旋的酶有 。(2)R 环中正在进行过程② ,形成的 RNA-DNA 杂交链中 RNA 的延伸方向是 (选填 “3’→ 5’”或“5’→ 3’” );过程③ 中核糖体沿 RNA 移动的方向是 (选填 “3’→ 5’”或“5’→ 3’” )。(3)病原微生物常通过干预宿主基因表达增强致病性。研究表明,小麦条锈菌感染时,其分泌 的效应蛋白 PstGTA1 可进入宿主细胞核,靶向结合小麦 TaSIG 基因特定区域。该蛋白具备双 重调控功能:其一 ,诱导 TaSIG 基因所在染色质区段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降低染色质致密性;其二,直接与 TaSIG 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互作,促进其转录激活。① 由此推测小麦条锈菌分泌的效应蛋白PstGTA1 通过使染色体松散,促进 RNA 聚合酶与 TaSIG基因结合来 (选填“增强”或“减弱”)题图中过程 的效率来实现调控,以增强致病 性。② 组蛋白不是遗传物质,其乙酰化修饰却可以引起植物的表型改变,这种变异的特点是 。17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水稻是雌雄同株的自花传粉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粮食 作物。利用雄性不育系开展水稻杂交育种能提高水稻产量,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雄性不育株系( M ),并对 M 展开了如表所示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杂交 F1 F2野生型(雄性可育)×M 雄性可育株数 雄性不育株数 雄性可育株数 雄性不育株数930 0 740 247· 高一生物学试题 第 7 页 共 10 页(1)杂交时,M 作为 (填“父本”或“母本”)。与常规杂交育种相比,利用雄性不育株系进行 杂交育种的优点是 。(2)据表可知,雄性不育与雄性可育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M 的不育性状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F1 的基因型为 (基因用 R/r 表示)。(3)已知水稻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欲研 究 R/r、B/b 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取纯合高秆雄性不育水稻与纯合矮秆水稻进行 杂交得 F1 ,F1 自交,收获 F1 上结的种子并种植,统计 F2 植株表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 论:① 若 F2 中 ,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② 若 F2 中 ,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8 .以下是基因型为 AaBb 的高等雌性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 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内有 对同源染色体.(2)图丙所示细胞名称为 ,其染色体变化对应图丁的 段。(3)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 AaB 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 。(4)若图丙中一条染色体上的 B 基因变为 b 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19 .下图所示的是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 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生物学试题 第 8 页 共 10 页(1)由图中实验结果分析,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填“35S”或“32P” ), 标记 T 噬菌体的操作步骤为:① 配制适合大肠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用放射性标记的 ,作为合成 DNA 的原料。 ② 在培养基中接种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带标 记大肠杆菌 培养 T 噬菌体。(2)图 2 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经离心处理后上 清液中具 有很低的放射性,请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有 ( 答出一点即可)。(3)若 1 个带有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 100 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带有 32P 标记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出现该比例说明 DNA 的复制方式 是 。20 .果蝇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 状(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F1 中雌、雄蝇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问题(不考虑 X、Y 的同源区段):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雌性 6 0 2 0雄性 3 3 1 1(1)A/a 与 B/b 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理由是 。(2)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根据 F1 表型的比例,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是 。F1 灰身直毛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3)现在野生型果蝇群体中新发现一只新的黑身纯合突变体雄果蝇(甲),为探究甲的黑身性状是否仍由 a 基因控制,可通过设计杂交实验进行验证。现提供原有黑身和灰身雌雄果蝇作为材料,请写出杂交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 。· 高一生物学试题 第 9 页 共 10 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B D B B D D C C D C B C D D16 .(1)酶 B 和酶 C(2)5’→ 3’ 5’→ 3’(3)增强 @ 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17 .(1)母本 可省去人工去雄的步骤(2)隐性 Rr(3)高秆雄性可育:高秆雄性不育:矮秆雄性可育:矮秆雄性不育=9 :3 :3 :1 高秆雄性不育:高秆雄性可育:矮秆雄性可育=1 :2 :118 . (1)4(2)第一极体(极体) de(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 1 号与 2 号没有分开(4)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19 .· 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1 页(1)32P 4 种脱氧核苷酸(2)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分开① 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体内; ② 培养时间过长,增殖的子代噬菌体从细菌 体内释放出来(3)1/50 半保留复制20 .(1)自由组合 A/a 与 B/b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2)X AaXBXb×AaXBY 1/6(3)将突变体甲与纯合野生型灰身雌果蝇杂交得到 F1 ,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 F2 ,,统计 F2 果蝇灰身:黑身的比例若 F2 果蝇中灰身:黑身接近于 3:1 ,说明突变体甲的黑身性状仍由 a 基因控制;若 F2 果蝇中 灰身:黑身的比例不是 3:1 ,说明突变体甲的黑身性状不是由 a 基因控制· 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