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草 船 借 箭《三国演义》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著有《三国演义》等。作者简介支援擂鼓探听水寨遮住调度幔子识 字游 戏都督诸葛亮周 瑜曹 操鲁 肃认识主要人物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1],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早年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后随刘备夺得汉中并被任命为蜀汉丞相,主持朝政。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著有《出师表》《诫子书》等。234年病逝于五丈原,追封为忠武侯。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正史上称其“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21岁追随孙策平定江东。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210年病逝于巴丘。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他曾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先后官至东郡太守、兖州牧、丞相,爵至魏王。220年3月15日,曹操病逝于洛阳,谥号武,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孙吴势力著名的将领,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197年,因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而得到赏识。208年,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210年,接替周瑜职务并力劝主公孙权让刘备督导荆州,从而减少东吴防线压力。215年,与关羽谈判,促成湘水之盟。217年去世,孙权亲自为其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时间: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周瑜字公瑾,吴国名将。曹操刘备孙权时代背景自由读课文,说说“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边读书边做批注。整 体感 知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1~2):借箭起因。第二部分(3~9):借箭经过。第三部分(10):借箭结果。默读起因部分:1、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名,暗里是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思考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分角色朗读体会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诸葛亮有信心可以在三天之内完成任务。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阴险狡猾心胸狭窄妒贤嫉能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小组讨论鲁肃( )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 )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竹子、翎毛、胶漆必要材料:品读文章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胸有成竹不能让都督知道鲁肃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鲁肃:忠厚老实二十条船三十名军士青布幔子一千多个草把子擂鼓 呐喊雾天遮掩受箭 装扮人诸葛亮神机妙算曹操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动诸葛亮的笑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 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 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借箭过程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诸葛亮神机妙算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起因)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经过)(结果)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1)雾的作用。(冬季,雾在四更最浓。)(2)船的作用。(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3)曹操多疑之心。(不仅不轻易出动,令弓弩手射箭,调六千名弓弩手,使箭更多。)(4)士兵作用。(擂露呐喊,虚造声势,引敌射箭。)(5)水的作用。(冬季刮西北风,使船回去时“顺风顺水”。等到曹军发觉时,船已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写法:人物性格鲜明。请你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心胸狭窄,凶狠狡诈,妒能忌贤,不顾抗曹大局,一心想刁难,加害诸葛亮。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华卓越。忠厚老实,顾全大局。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生性多疑,不睹虚实,不敢轻易出击。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吃豆芽——小莱一盘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歇 后 语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舌战群儒、空城计、六出祁山等。今天我们认识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