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央视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1+4”的模式,设置北京主会场和重庆、武汉、拉萨、无锡四个分会场。各会场风格各异,尽展祖国锦绣山河的美好年景和万千气象。如图为2025年春晚会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大地理区域中,没有设置央视2025年春晚会场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拉萨分会场的舞台搭建在布达拉宫广场,简洁又不失雄伟壮观,其展现的风格特点是( )
A.江南水乡 B.楚风汉韵 C.大漠戈壁 D.雪域高原
3.各分会场所在城市通过承办央视春晚,可以( )
①获得更多发展机遇②增强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③改变当地气候条件④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南堡1号储气库是我国首座海上储气库,位于渤海海域,以淡季储存、旺季释放的形式供应天然气。其在2024~2025年度供暖季保障了京津冀地区约300万户家庭用气。如图为南堡1号储气库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储气库建在渤海海域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京津冀地区能源需求量大 ②冬季寒冷漫长
③海域面积广阔 ④周边输气管道设施较完善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5.南堡1号储气库供应天然气量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陈塘关位于中国古代沿海地区,常年面临洪水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陈塘关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云贵高原
7.该区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夏季高温,冰雪融水量大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结冰期长,容易发生凌汛 D.地上悬河,河道淤积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的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是目前海拔最高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当地先民修筑敞口蓄水池,利用日晒后的池水灌溉农田。时至今日,萨迦滩区仍有400多个蓄水池在发挥作用,助力日喀则成为“世界青稞之乡”。图1为日喀则位置示意图,图2为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局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
9.该灌溉工程的蓄水池采用敞口晒水,目的是( )
A.改善水质 B.增加水量 C.减少蒸发 D.提高水温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25%左右,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东北地区还具有辉煌的工业发展历史,建国初期,其重工业规模占全国98%。如图为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东北地区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有利条件是( )
A.耕地广阔,一年三熟 B.热量充足,交通便利
C.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D.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11.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农业基础良好 D.科技发达
1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力开采矿产,带动经济发展 B.加快湿地开垦,增加耕地面积
C.加快产业升级,振兴传统工业 D.加大化肥用量,增加粮食产量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对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图1为粤港澳大湾区及深中通道位置图,图2为珠江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中通道的优势条件有( )
①农副产品优质②经济实力雄厚③劳动力丰富且廉价④科学技术发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结合珠江的水文特征,深中通道建设水下工程最易施工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深中通道东段采用海底隧道,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建设成本 B.缩短通行时间 C.保留水面航道 D.欣赏海底风光
为了促进大陆和台湾农业交流与合作,全国建设了3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在福建省。下图为台湾省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台湾岛自然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气候因素影响,河流水量较大 B.受海陆位置影响,东部降水较多
C.受地形地势影响,河流无结冰期 D.受纬度位置影响,东部森林较多
17.台湾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平原广阔②水能丰富③热量充足④降水丰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台湾农民创业园超过1/3分布在福建省,主要是因为福建省( )
A.人口众多,农产品需求量大 B.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C.与台湾隔海相望,距离较近 D.农业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山路十八弯,万物皆可酸”这句俗语描绘了贵州传统饮食文化中“酸”的独特地位。历史上贵州食盐主要依靠外地运输,但运量小,难以满足需求,于是当地人将食物储存在坛子里发酵成酸食,代替食盐调味。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历史上贵州食盐运输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气候炎热,容易变质
C.光照强烈,蒸发旺盛 D.人口稀少,需求量小
20.食物在贵州容易发酵成酸食,主要得益于贵州( )
A.高寒缺氧 B.地形复杂 C.土壤肥沃 D.气候暖湿
二、解答题
21.长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如图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简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人工智能(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科技企业纷纷布局AI业务。其中,一家来自杭州的国产大模型公司推出的DeepSeek模型,成为中国在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标志性事件,DeepSeek的爆火为全球AI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简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人工智能(AI)的优势。
(3)简述DeepSeek的爆火给长江三角洲区域带来的积极影响。
22.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未来要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图1为北京市地形图,图2为北京中轴线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历史古韵】北京中轴线是自元大都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沿线分布着故宫等诸多历史建筑,这与北京首都职能中的 职能相契合。
(2)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北京古城的平面布局呈方正对称,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
【绿色发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重点指出在西部、北部地区建立生态涵养区,以作为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规划提出“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北京水资源紧缺,要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
(3)生态涵养区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举例说出生态涵养区对北京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4)分析北京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并为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问题提出2点合理建议。
23.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新疆和田至若羌的铁路———“和若铁路”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有534公里分布在风沙区域,占线路总长65%,在风沙严重的地段,采取“以桥代路”方式建设。
材料二:2024年11月28日,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千米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阻挡风沙侵蚀绿洲。“锁住”塔克拉玛干沙漠主要采取三项措施:工程治沙、光伏治沙以及生物治沙,三者适应的情况不同。
材料三:图1为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示意图,图2为“锁边”措施资料卡。
(1)从海陆位置和地形角度,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原因。
(2)说出塔里木盆地铁路线的分布特征,并简析和若铁路在风沙严重路段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建设的主要目的。
(3)光伏治沙过程中,太阳能光伏板的遮挡既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又可以用来发电。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发展光伏发电的优势条件。
(4)生物治沙过程中,当地采取铺设滴水管道方式为防沙植物提供灌溉水。说出防沙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灌溉水的主要来源;并分析与明渠输水相比,管道供水的优势。
24.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曾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使黄土高原主色调实现了由“黄色”向“绿色”的转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日益富足。如图为黄土高原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简析造成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
(3)举例说明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D
6.A 7.B
8.A 9.D
10.D 11.A 12.C
13.C 14.D 15.C
16.A 17.B 18.C
19.A 20.D
21.(1)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便利的内河航运;形成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产养殖。
(2)高校院所多,人才多,科技力量雄厚;资金充足;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
(3)带动AI业务发展;吸引更多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2.(1)文化
(2)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3)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4)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季节变化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防治水污染,实行阶梯水价。
23.(1)深居内陆,距海远,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2)沿盆地边缘分布;防止沙子掩埋铁轨
(3)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沙漠面积广。
(4)高山冰雪融水;减少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防止泥沙淤积、布设灵活。
24.(1)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
(2)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土质疏松,多陡坡;植被覆盖率低。
(3)植树种草,打坝淤地,坡耕地改水平梯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