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评八年级物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选对的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千克 B.米 C.牛顿 D.立方米2.以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拉开弓弦 B.投掷实心球 C.踢飞足球 D.秋风扫落叶3.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力作用在B点比作用在A点时省力,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施力物体4.将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并保持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据此可判断出该桌面( )A.左边高,右边低 B.右边高,左边低C.左右相平 D.前面高,后面低5.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可以除去附着在被子上的灰尘,这是( )A.利用惯性 B.防止惯性的危害 C.利用摩擦 D.减小摩擦的影响6.如图所示,是修筑公路的压路机,下列措施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碾子质量很大 B.轮胎很宽C.用橡胶制作轮胎 D.向转轴加润滑油7.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在通惠河上建造了二十四座船闸,使运粮船可逆流而上,下列与船闸工作原理不同的是( )A.U形“反水弯” B.锅炉水位计C.喂水器 D.自制压强计8.下列事例中,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A.潜水员穿抗压服潜水 B.用力将易拉罐压瘪C.用吸尘器吸地板上的灰尘 D.用注射器往人体内注射药液9.小明用水平向左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大于摩擦力 B.推力等于摩擦力C.推力小于摩擦力 D.不能确定推力与摩擦力的大小10.避险车道被称为高速公路上的“救命道”。避险车道的陡坡上铺有厚厚的碎石(如图),失控车辆冲入陡坡会快速停下,保护驾乘人员和车辆的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铺有厚厚的碎石是为了减小摩擦B.车辆冲入陡坡后由于惯性快速停下C.车辆在陡坡上停下时受平衡力作用D.失控车辆冲入陡坡后加速前进11.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最终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小车每次要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C.小车在棉布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速度减小得最快12.小华发现,有时候垫毛巾更容易拧开罐头瓶盖。下列改变摩擦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B.使劲擦黑板擦得更干净C.装滚轮的储物箱更易推动 D.凹凸花纹的地砖更防滑13.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钓鱼竿 B.开瓶器 C.核桃夹 D.钢丝钳14. 2024年4月30日,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于东风着陆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离地10公里左右,返回舱的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使返回舱减速下落,此过程中,返回舱的(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15.如图所示,小明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匀速提升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绳端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在提升过程中,若绳端拉力F1∶F2=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速度之比v1∶v2=1∶2 B.有用功之比W有1∶W有2=2∶1C.总功之比W总1∶W总2=3∶2 D.机械效率之比η1∶η2=4∶3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1分,作图3分,共1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6.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划龙舟时,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射箭时,运动员举着弓箭不动,对弓箭 功(选填“做”或“不做”);拉开的弓能将箭射出,弓的形变越大弹性势能 。17.拔火罐的医疗方法在我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使用时先加热一下火罐内的气体,再迅速将火罐按在皮肤上,自然冷却后,罐内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罐在 的作用下牢牢吸在身上。18.无风的天气,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车后面的树叶会向如图中所示的 (选填“A”、“B”或“C”)方向飘动,这是因为汽车在快速行驶时,马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 .行驶过程中,车对路面的压力是由于 (选填“轮胎”或“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19.为了保护地球,人们一直在从自然界中寻求清洁的“绿色”能源,所谓的“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请举出两种你熟悉的“绿色”能源: 、 ,并分别写出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应用: 、 。20.(3分)冰壶比赛中,推出去的冰壶最终会慢慢停下来。如图是正在水平向右运动的冰壶,请画出此时冰壶的受力示意图。三、实验探究(本题共4小题,共3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1.(每空1分,共6分)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长木板、木块和砝码等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如图甲,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木板表面做直线运动,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如图乙,小明在木块上加放砝码,重复(1)中的操作,比较图甲、图乙实验,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 。(3)比较图 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生活中应用此结论的实例有: 。(写出一条即可)(4)小明想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小明利用力传感器和传送带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保持传送带的转速不变进行实验,计算机记录块平放和侧放时的传感器数据分别如图戊、图己(木块平放和侧放时的底面积不同)所示。分析图戊、图己可初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小明发现传感器测得的滑动摩擦力数据不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22.(每空1分,共7分)实验小组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释桔槔的使用原理。(1)实验前,杠杆水平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将杠杆左下角物块M取走后,不调节平衡螺母,杠杆 保持水平位置静止(选填“仍能”或“不能”);(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进行多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2 12.0 1 24.02 2 5.0 1 10.03 3 10.0 2 15.04 3 12.0 3 18.0分析表中的数据,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表格中的字母表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选填“A”或“B”);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3)如图乙,此时在右侧钩码下端加挂一个钩码,杠杆会 端下沉(选填“左”或“右”);(4)桔槔是我国古代的取水工具,如图丙,在井边竖一根树权,架上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绑上大石块,另一端系绳和水桶,简化图如图丁。若水桶盛满水后,为减小人向上提水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石块的质量或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杠杆的支点;23.(每空1分,共9分)小明在游泳馆游泳时发现: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感觉呼吸略微有些困难,越往深水区走,这种感觉越明显;同时,他还发现,虽然都是齐胸深的水,在游泳池中和在海水中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小明提出两个猜想:一:液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二:液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1)小明决定通过实验一探究竟。图甲是他周末在家利用带孔的矿泉水瓶作为实验器材设计的实验,瓶上各点代表小孔所在位置,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一,他应选择瓶 (选填“①”或“②”)进行实验。(2)周一返校后小明借来U形管压强计继续实验。组装器材时,有两块形状相同的橡皮膜,将相同的小球放在两种橡皮膜上时形变程度如图乙所示,为了能更好反映压强的细微差别,小明应该选择橡皮膜(选填“A”或“B”);组装完成后,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内液面有明显的高度差并保持稳定,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3)若按压橡皮膜前,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接下来的操作是 。(4)如图丙,小明将U形管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改变探头浸入深度,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并记录在表格中。为验证他的猜想二应选择 或 组数据进行分析。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③⑤次数 探头朝向 探头浸入深度/cm U形管液面高度差/cm水 盐水① 下 5 5 —② 下 10 9 —③ 下 20 17 —④ 下 10 — 11⑤ 下 20 — 20(5)小明发现探头所处深度较浅时,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不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更 的液体以方便读数;探究过程中,保持探头所处深度不变,将U形管逐渐向后倾斜,偏离竖直方向,U形管中两液面所对刻度线间的距离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交流优化实验装置:为了防止在组装器材时U形管两端液面不平,在U形管同橡胶管的连接处可加装一个“三通接头”(如图丁),在用橡胶管连接U形管和探头时,为确保U形管内的水面相平,阀门K应处于 (选填“打开”或“关闭”)状态。24.(每空1分,共8分)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 和分度值;调零时,弹簧测力计应在 (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上调零:(2)如题图甲所示,在弹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高为6cm的长方体物块(可塑),测出重力,将它缓慢浸入水中,记录悬停在A、B、C、D、E这五个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深度h,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物块所受浮力F浮随h变化的图像;(3)分析图像可知:浸没前,h增加,F浮 ;浸没后,h增加,F浮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 有关。(4)若把此物块捏成高为6cm的圆锥体,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实验所得的F浮随h变化的图像 (选填“相同”或“不同”);(5)若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添加一种材料。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计算过程中物理量必须带上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5.(共8分)大国重器“奋斗者”号,在一次深潜作业中,成功从万米海底取回水下取样器,堪称“海底捞针”。请回答(海水密度近似取1×103kg/m3,g取10N/kg)(1)①深潜器在一万米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②若其载人舱舱盖面积为0.3m2,此深度它受到海水的压力是多少?(2)在海水的高压下,深潜器上浮或下潜的原理与潜水艇不同,它通过电磁铁吸附大铁块及控制容器内铁砂数量实现下潜,若某次控制其总质量为20t时恰好能悬停于某一深度作业。求此时它受的浮力和排开海水的体积。26.(共10分)如图,是一台以柴油为动力的双履带消防机器人,质量为1000kg,静止时每条带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2m2。在某段平直公路上,机器人用时3min匀速行驶540m,其受到的阻力是机器人所受重力的0.2倍(g取10N/kg)。求:(1)机器人的重力;(2)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3)牵引力做的功;(4)牵引力做功的功率。27.(共7分)假期期间,小广去山区游玩,他发现旅游巴士走过的盘山公路是弯弯曲曲的(如图甲所示),而不是从山下直通山顶,盘山公路修成这样有什么好处呢?(1)选取一小段盘山公路进行简化处理,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简化模型,盘山公路主要是利用了(选填“杠杆”“斜面”或“滑轮”)。(2)一辆总重为50000N的旅游巴士沿着盘山公路上山,已知巴士以80kW的恒定功率、用时40s匀速通过长为200m盘旋向上的路段时,竖直高度上升了20m(水平方向移动忽略不计)。求:①发动机做的有用功;②发动机做的总功。(3)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盘山公路 (选填“能”或“不能”)省功。(4)若一段盘山公路的高度H一定,长度L可以改变,重力为G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受路面的摩擦力恒为f,所需的牵引力为F。物理兴趣小组在仅考虑路面摩擦、不考虑其他能量损耗时,经过推导可得:。根据以上结论,观察如图丙所示的A、B两个螺丝钉,你认为使用 螺丝钉时更省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