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高 B.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
C.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
2.该国该时期( )
A.工业基础雄厚 B.服务业水平高 C.就业机会充足 D.农业生产落后
3.面对秦巴山地天然的地理隔绝、交通不畅和土地资源缺乏等问题,在生态保护的高标准要求之下,当地乡村产业模式实现了转型。据此完成下题。
关于该乡村产业模式转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通过物质循环利用,使原材料和产品实现自给自足 B.通过农林畜产品深加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C.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构筑农工贸服一体化产业集群 D.通过延长产业链,减少对交通运输和土地资源的依赖
巴尔喀什湖为中亚大型湖泊、风景宜人,湖泊以乌泽那拉尔水道为界,分为特征差异显著的东西两部分,沿湖中小城市发展各具特色。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周边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巴尔喀什湖沿湖城市大多分布于西部,主要取决于湖泊的( )
A.面积大小 B.形态特征 C.容量多少 D.水体性质
5.奎甘市位于伊犁河入湖口,该地区农业发展特色是( )
A.畜牧业 B.园艺业 C.都市农业 D.灌溉农业
6.当前沿湖城市宜鼓励发展的产业是( )
A.金属冶炼 B.生态旅游 C.船舶制造 D.盐湖化工
中国援建的中马(马尔代夫)友谊大桥于2018年8月通车,是世界首座在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上建造的跨海大桥,桥梁长1.39千米。左图中马累岛为主要居住岛,人口密度大,现在正在开发胡鲁马累岛,右图为中马友谊大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机场岛到马累岛之间长期不建设桥梁的原因是( )
A.可以有效控制机场岛人口规模 B.珊瑚礁地层,孔隙大,较松散,难以施工
C.热带风光独特,便于乘船观光 D.担心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桥梁
8.马尔代夫目前重点开发胡鲁马累岛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旅游发展 B.提升运输效率 C.拓展发展空间 D.加强环境保护
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该地石灰岩广布,a、b、c分别代表甲湖三个不同时间的湖岸线,乙湖水位比较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m地与最高山峰间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4860m B.4850m C.4810m D.4760m
10.甲湖泊始终是淡水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入湖河流盐度较低 B.入湖河流补给量大
C.有地下河与咸水湖相连 D.纬度高,蒸发量少
11.甲湖a时期对应的月份及此时湖泊的盐度状况是( )
①1月②7月③偏高④偏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海洋锋是指温度、盐度、密度等要素特性明显不同的海洋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常具有强烈的水平辐合与垂直运动。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某季节,M区域海洋锋显著。下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M区域海洋锋显著的最主要因素为( )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密度 D.盛行风向
13.推测该季节,M区域海洋浮游植物密度及北印度洋洋流流向分别为( )
A.高逆时针 B.低逆时针 C.高顺时针 D.低顺时针
降雨和植被是影响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降雨量时间及大小的不同,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不同。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坡面径流的消减程度也不同。南宁市那马镇木棉麓小流域内以剥蚀低丘为主,赤红壤典型分布,种植有甘蔗等农作物。下图示意该小流域2020年5—10月降雨量及不同植被覆盖度赤红壤坡面侵蚀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5-10月,赤红壤坡面侵蚀总量大小是( )
A.裸地>撂荒地>蔗地 B.裸地>蔗地>撂荒地 C.撂荒地>裸地>蔗地 D.撂荒地>蔗地>裸地
15.与9—10相比,5—7月蔗地坡面抗侵蚀能力较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坡面起伏度 B.降水强度 C.地表覆盖度 D.沙粒含量
16.5月降雨量较多,但不同坡面侵蚀量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坡面土壤的入渗量较多 B.降雨前期土壤含水量大
C.土壤黏性小且结构不稳 D.形成坡面径流的时间短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希腊位于地中海沿岸,水资源分布地区差异较大,部分区域水资源较为短缺,为此该国采用调水与电力海水淡化两种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下图示意希腊地形及调水线路。
(1)说出该国水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并分析原因。
(2)从趋利避害角度,说明该调水工程在选线时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3)评价与调水相比,该国实施电力海水淡化的优劣势。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国庆期间,哀牢山出现旅游热潮,但因其复杂的环境,官方紧急呼吁:哀牢山深处较为“凶险”,游客不可随意深入。
材料二 哀牢山高大山脉与幽深峡谷相间,山体相对高差大。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如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等,林下土壤水分含量高。大雾是哀牢山的常客,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哀牢山地区蕴含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目前,当地正规划对哀牢山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下图为哀牢山地区示意图。
(1)从水循环角度,简析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林下土壤保湿的主要机制。
(2)从气象角度,说明官方限制游客深入的主要依据。
(3)从提升经济效益的角度,为哀牢山旅游业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洲附近的海洋被自西向东快速移动的西风漂流所包围,并因此与北方水域分开。西风漂流与南极沿岸环流相互作用,形成南极辐合带,这里分布有数量众多的磷虾。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分析南极环流辐合带磷虾数量众多的原因。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D 6.B
7.B 8.C
9.B 10.C 11.A
12.B 13.C
14.B 15.C 16.A
17.(1)差异: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原因:南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降水少;东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2)避开陡峭山地,减小施工难度和输水能耗;避开断层带或岩层破碎区,确保输水隧洞或管道的安全性;选择水量充沛的区域作为调水起点。
(3)优势:邻近海洋,海水资源充足;沿海城市可就近获得淡水,避免长距离输水损耗。
劣势:能耗高(依赖电力),运行成本高;海水淡化会排放高盐卤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大。
18.(1)林冠截留降水,延长下渗时间;根系改善土壤孔隙,加快下渗速度;林冠遮荫降温,减少了土壤蒸发。
(2)夏季(雨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强度大且集中,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雾天气频发。
(3)①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③强化旅游营销推广;④提升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
19.(1)西风漂流和南极沿岸流流向相反,两股洋流相遇发生海水搅动;南极沿岸流受极地东风的影响,为离岸流、上升流,海水搅动和深层海水上泛,将深海中的营养物质带到浅海水层,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丰富的饵料;该海域纬度高,西风漂流阻隔了暖海水的进入,加之冷海水上升、海冰融化、干冷的极地东风等因素的影响,该海域海水温度低,盐度低,有利于磷虾的生存、繁殖。
(2)无序捕捞会导致磷虾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磷虾资源减少,会影响以磷虾为食物的其他生物生存,南极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过多的捕捞船只和人类活动会造成南极海域的环境污染。
(3)磷虾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来源,减小我国的耕地压力,缓解粮食安全问题;改善我国国民饮食结构,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发展;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水平;维护我国在公海(南极海域)的海洋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