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朱鹮是一种稀有的美丽鸟类,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25年的3200多只。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
B.朱鹮的数量减少,使得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被破坏
C.保护朱鹮的目的是发挥它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等
D.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2.水和无机盐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维持至关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当增加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可以提高代谢水平
B.哺乳动物血浆中钙含量过低会引起抽搐
C.Na+会影响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
D.血红蛋白中的Fe2+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
3.运动员高强度训练时,肌肉细胞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H2CO3和NaHCO3等缓冲对参与调节pH
B.乳酸能被肝脏转化为葡萄糖,减少对血浆pH的影响
C.呼吸中枢受抑制,CO2排出减少以维持酸碱平衡
D.肾脏通过调节H+和的排泄参与稳态维持
4.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为几乎所有生理过程提供能量。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由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B.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基质之间存在ATP的转移
C.细胞溶胶中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产生乳酸的同时会伴随着ATP的合成
D.ATP合成受到抑制时,会影响mRNA转运出细胞核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
5.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0-50万新生儿患有各种各样的遗传病,因此对有孕育遗传病儿风险的夫妇进行早期干预和风险防范,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B.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且可能遗传给子代
C.基因诊断可以用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D.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序列
6.退耕还林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群落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
B.演替过程中一些物种替代另一些物种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C.从耕地演变为森林群落的过程为次生演替
D.退耕还林过程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方向
7.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甲、乙、丙是该生态系统的三类生物成分,其中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在甲、乙、丙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
B.乙中生物1、2、3、4分别是第一、二、三、四营养级
C.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甲、乙、丙之间流动
D.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即为甲的净初级生产量
8.青霉菌(异养需氧型)处在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时,会通过分泌青霉素杀死细菌,以保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且已知青霉菌菌体生长所需的最适温度为30℃。目前已实现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关于该生产过程,下列操作与目的存在错误的是( )
A.发酵液碳源不宜使用葡萄糖——防止青霉素分泌受抑制
B.发酵过程中通入无菌空气——满足青霉菌呼吸需求
C.发酵罐内冷却水全程维持30℃——保持菌体最适生长温度
D.接种前对高产菌株扩大培养——缩短发酵罐内发酵周期
9.某真菌中存在一种水解酶,科研人员研究pH对该酶活性的影响。他们在30℃条件下,设置不同pH缓冲液环境,加入等量且足量的相同底物溶液和等量的酶液,分别在反应30分钟、1小时和2小时后,测定产物生成量(单位:mmol)。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 pH5.0 pH6.0 pH7.0 pH8.0
30min 0.4 0.9 1.2 0.1
1h 0.6 1.3 1.5 0.1
2h 0.9 1.6 1.6 0.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在6.0到8.0之间
B.若要长期保存该酶,应保存在pH=8.0的条件下
C.pH=6.0时的产物最终产量与pH=7.0时相同,但酶活性不相同
D.科研人员设置30℃的温度条件,很可能是因为30℃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10.初夏是绣球花盛开的季节。下列利用绣球进行的实验,难以达成目的的是( )
A.用叶肉细胞观察细胞的胞质环流
B.用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观察到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C.通过绣球相应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可判断细胞液浓度
D.用低倍镜观察花瓣细胞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大多呈长条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11.某患者因腿部烫伤引发疼痛和局部红肿,体温升高至38.5℃。医生检查发现烫伤处有脓液形成,血检显示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疼痛红肿是组织胺释放和毛细血管舒张且通透性升高的结果
B.脓液包含死亡的白细胞、坏死组织及被吞噬的病原体
C.中性粒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复合体参与特异性免疫
D.体温升高可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12.下图1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影响示意图,图2表示横放某植物根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2所示植物的根竖直放置,则图1所示的含义仍可适用
B.由图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可能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
C.当b侧生长素浓度为C点所对应的浓度时,b侧细胞仍能伸长生长
D.若a侧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对应E点,则b侧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对应于BC段
13.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
B.图1所示转录产生的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
C.图2所示的RNA聚合酶、DNA聚合酶均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D.图2所示的转录过程是沿着模板链的5'端到3'端进行的
14.大熊猫曾广泛分布在我国东部到南部的广大区域,现在仅存四川大熊猫和陕西秦岭大熊猫两个亚种。DNA研究显示,这两个亚种之间已经30多万年没有基因交流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两个大熊猫亚种在进化过程中将重新融合为数十万年前的原物种
B.这两个大熊猫亚种各自的种群在自然界中遵循哈迪-温伯格定律
C.熊猫个体间在形态等方面表现出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D.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的产生属于异地的物种形成
15.不同类型激素的作用机制不同。图1为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图2为某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作用机制,他们均与胞内受体结合,然后通过调节相应的基因表达来起作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通过图中机制可能促进或抑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B.性激素作用方式与图1所示相同,其扩散进入细胞时跨过了两层磷脂分子
C.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结合
D.甲状腺激素作用方式与图1所示不同,其分泌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调控轴调控
16.某哺乳动物(2n=8)的基因型为HhXBY,图1是该动物体内某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是测定的该动物体内细胞①~⑦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细胞中的基因H和h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图1细胞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
C.图2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④⑤⑥⑦
D.图2中正在进行核DNA复制的细胞有④⑤⑥
17.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后培育而成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使用PEG诱导融合的原理是PEG能使细胞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实现相互粘连而融合
B.虽然该方法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但利用该方法培育的驱蚊草是高度不育的
C.制备原生质体时,需在较高渗透压的溶液中使用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处理细胞
D.植物体细胞杂交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细胞壁的再生
18.在枪乌贼一条巨大神经纤维上给予适当强度刺激后,图甲为t时刻①②③④⑤处膜电位的情况,图乙则为电位测量方式。已知静息电位值为-70mV。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之间有神经纤维膜正处于Na+通道打开的去极化过程
B.进一步增大刺激强度,图乙指针偏转的最大幅度保持不变
C.t后的某一时刻,③处神经纤维膜可能处于反极化的状态
D.⑤处的电位值的绝对值可能大于70mV
19.某湿地经过多年科学有序的综合治理,自然生态空间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不断提升,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惹人驻足。为保护某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此湿地,一个多世纪内其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甲,图乙是在某调查阶段该物种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甲可知,该物种在增长速率最大时的种群数量大约是2000只
B.据图乙可知,该种群在前5年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C.第10年的种群数量与第20年的种群数量相同
D.第15年的λ值是0.5,因此第15年该种群的数量是第14年的一半
20.图1中甲病、乙病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TaqMan荧光探针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检测单碱基突变,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探针分别标记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的核酸序列,当PCR循环数增多时,相应的荧光信号逐渐积累。为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Ⅱ-4、Ⅱ-5、Ⅲ-4、Ⅲ-5个体关于基因B/b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图2的a、b、c三种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图1中I-2、Ⅱ-5、Ⅲ-3的基因型均相同
C.Ⅲ-3与患有甲病的男性婚配,所生的正常男孩中纯合子的概率为0
D.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3600,若Ⅲ-2与人群中正常男子婚配,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183
二、解答题
21.浙江湖州某地改进了传统的“桑基鱼塘”模式:在“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粪便)喂鱼,塘泥肥桑”的基础上,还在桑基系统中养鸡,不仅可以减少桑园的虫害,增加桑园的肥力,还能提高肉鸡的肉质。回答下列问题:
(1)桑林中混合种植草本药材,使群落 结构变得更复杂;桑树与草本药材通过 减少竞争,实现共存。
(2)塘中养鱼可控制水生杂草。草鱼通过侧线感知到的水流传递的信息属于 。蚕沙投入鱼塘,但蚕的最大饲养量不宜超过 。桑基养鸡,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鸡摄食害虫与摄食等质量杂草相比,消耗该生态系统生产者的 更多,原因是能量 , 环节越多消耗的能量越多。
(3)该桑基鱼塘系统与单一鱼塘相比,可获得桑叶、草药、蚕茧、鱼、肉鸡等更多产出。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该系统实现了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意义为提高了 、使能量更多 。
22.叶片从黑暗中转移到光照下,其光合速率不会立即达到最大值,而是先经过一个增高过程,然后达到稳定的高水平状态,这个增高过程称为光合作用的光诱导期。已知黑暗中的大豆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壳梭孢素处理可使大豆叶片气孔充分开放。为研究气孔开放与光诱导期的关系,科研人员将大豆叶片分为两组,A组不处理,B组用壳梭孢素处理,将两组叶片从黑暗中转移到光照下,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1)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若未加入CaCO3,将导致定性滤纸从上至下的第 条条带异常;若未加入SiO2,则会因 而导致 条带异常。
(2)某大棚用于补充光照的灯泡受损,工作人员临时更换灯泡后,大棚内的总体光照强度显著降低,三碳酸的含量在短时间内会 ,一段时间后则会比原光照强度下 。其中,短时间内的变化是由于光反应生成的 减少,导致 减弱。
(3)B组大豆的光诱导期更 ,原因是壳梭孢素处理使 变大,能更快速地吸收CO2。
(4)下列操作会延长光诱导期的有哪些 _______。
A.提高CO2浓度 B.降低温度
C.增强光照强度 D.降低浇水频率
(5)综上,冬季温室栽培蔬菜时,农民在日出后第一时间通风 (是/否)有利于提高产量。
23.番茄(2n=24)是重要的蔬菜作物,自花授粉。已知果实颜色有红色、粉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白色是果实色素合成酶功能丧失所致。枯萎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抗病和感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现有红色感病的栽培种(AAbb)和白色抗病的农家种(aaBB),欲选育可稳定遗传的红色抗病品种。针对该育种过程及其衍生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授粉前,将栽培种番茄的花浸泡在44~45℃温水中5min,目的是 ,再授以农家种花粉。为了 ,授粉后需进行套袋处理。同时以栽培种为父本进行反交。
(2)正反交F1全为粉色抗病。F2表型及株数如下表(总株数825株):
表型 红色抗病 粉色抗病 白色抗病 红色感病 粉色感病 白色感病
F2(株) 155 310 155 52 104 49
①从F2中选不同基因型的红色抗病植株甲和乙、粉色抗病植株丙。甲自交子代全为红色抗病;丙自交子代为红色抗病、粉色抗病和白色抗病。若甲和丙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乙连续自交的子二代红色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
②若以丙为原料进行单倍体育种,需进行 获得单倍体植株,该处理步骤的原理是 。
(3)从安第斯山脉的“狼桃”到遍布世界的蔬果,番茄的诸多野生近缘种的抗逆性与营养潜力,可通过转基因技术等为可持续农业提供底层支撑。但转基因番茄也可能引发一些安全性问题,如转变为 ,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再如引起基因 等环境安全性问题。
24.具有抑菌作用的β-苯乙醇易挥发,有玫瑰香味,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自然界中存在能够合成β-苯乙醇的多种微生物,但这些微生物体内高浓度的β-苯乙醇不仅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也会抑制β-苯乙醇的合成,从而导致天然β-苯乙醇产量低、提取难。
(1)研究发现,部分酵母菌不受上述 调节机制影响,能高产β-苯乙醇。为筛选该类别的酵母菌,需要在选择培养基灭菌 (填“前”或“后”)加入一定浓度梯度的β-苯乙醇。接种时,需将土壤样品稀释后采用 法。
(2)核糖体DNA(rDNA)是DNA中用于转录rRNA的区段,因进化速率慢等优点常被用于物种鉴定。已知rDNA包含可变区和所有酵母菌间几乎无差别的保守区。上述筛选完成后,为鉴定酵母菌菌种,需提取酵母菌的rDNA。依据 区设计引物,对可变区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电泳分离后,需与 比对以确定种属。
(3)已知高产酵母菌中的ARO10基因表达的脱羧酶是合成β-苯乙醇的关键酶。研究人员把ARO10基因导入到普通酵母菌中进行过量表达,并检测β-苯乙醇的产量。
①将ARO10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载体(如图甲)。构建重组 (选填“表达”或“克隆”)载体时,用BamHI、SalI切割质粒后,用DNA连接酶连接质粒和ARO10基因。
②重组载体导入酵母菌前,需用PEG/LiAc处理酵母菌细胞使其成为更易接受载体的 细胞。由图甲可知,转化后的酵母菌中的ARO10基因在转录时以其 链为模板链。
③筛选成功转化目的基因的重组菌时,应将无抗生素平板上的酵母菌先接种到含 的培养基中,再将存活菌落影印到含 的培养基中。
(4)①发酵过程中检测β-苯乙醇含量,结果如图乙。48小时后产量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A.产物积累抑制菌体生长 B.营养物质消耗
C.发酵条件变得不适宜 D.营养物质过多
②若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可通过 工程改造关键酶的结构。
三、实验题
25.雌激素是重要的动物激素,其含量的变化会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研究人员围绕其作用机理等展开了一些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相应细胞以 为原料合成性激素,从而引发人体第二性征,该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 来控制相应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2)近期,某美容机构因违规使用雌激素为顾客进行“丰胸”治疗,导致多名顾客出现内分泌紊乱、乳腺增生甚至癌变风险增加等问题,被监管部门查处。这警示我们激素应用必须严格遵循科学规范。下列选项中,属于激素应用不当是_______。
A.应用乙烯类似物乙烯利催熟香蕉
B.成年人注射生长激素以促进身高增长
C.糖尿病患者定时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
D.给供体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超数排卵
(3)雌激素还可以促进乳腺、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研究发现这是通过结合受体,激活相关的基因实现的。在乳腺癌治疗中,经常使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X(药物X)抑制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达到治疗目的。为验证药物X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影响的作用机制,请根据以下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材料和用具:若干份细胞数为N的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液、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拮抗剂X(药物X)、细胞培养瓶、CO2培养箱、显微镜等。(说明与要求:细胞的具体计数方法不作要求,不考虑加入药物X对培养液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
①完善实验思路:
I.取细胞培养瓶,分为A、B、C、D四组,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
Ⅱ.A组:乳腺癌细胞悬液;B组:乳腺癌细胞悬液+雌激素;C组: ;D组: Ⅲ. ;IV.一段时间后,在 下观察并计数细胞数;V.
②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最后一次检测结果) 。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B
6.B
7.C
8.C
9.B
10.D
11.C
12.D
13.D
14.C
15.A
16.C
17.A
18.C
19.D
20.B
21.(1) 垂直/水平结构和垂直/空间 生态位分化
(2) 物理信息 环境容纳量/K值 净初级生产量/NP/生物量 逐级递减 食物链
(3) 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物质多层次和循环利用 光能利用率/能量利用率 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22.(1) 三、四(数字等各种形式均可) 研磨不充分 所有/第一、二、三、四条/4条(数字等各种形式均可)
(2) 上升/升高/增加/增多 下降/减少/少 NADPH和ATP 三碳酸(C3)的还原/CO2的还原
(3) 短 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
(4)BD
(5)否
23.(1) 去雄/杀死雄蕊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2) AABB、AaBB 3/5 花药离体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 致敏原/过敏原 漂移
24.(1) 负反馈 后 稀释涂布平板/涂布分离
(2) 保守 基因数据库
(3) 表达 感受态 β 氯霉素 四环素
(4) ABC 蛋白质
25.(1) 胆固醇 酶的合成
(2)B
(3) C组:乳腺癌细胞悬液+雌激素+药物X D组:乳腺癌细胞悬液+药物X(C组和D组可调换顺序) 将上述细胞培养瓶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强调“在CO2培养箱中培养”) 显微镜 记录并处理分析所得数据(强调数据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