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
考试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由宪法确认的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③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给湖南两会捎句话”大型建言征集活动于2024年1月23日起正式启动,广大网友围绕湖南发展建言献策。该活动:
①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体现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能够促进有关部门民主决策 ④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3.网友们围绕“我国的人权”进行交流,其中你赞同的是:
①大漠秋风: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②海棠依旧: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旦写入就能实现
③杨柳依依:宪法保护的人权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还包括社会、经济等的权利
④我心永恒: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只能是我国公民,不包括外国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A.小贵大学毕业后参加所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
B.小港的爷爷每月按时领到政府发放的低保金
C.小桂自己开直播,每月按国家要求缴纳税款
D.小林未经国家机关批准,擅自组织游行示威
5.杨先生外出时忘了关好水龙头,导致房间积水并渗入楼下静静家,使得墙皮发霉,客厅沙发、电器浸水毁坏。静静要求杨先生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却遭到拒绝。对此,静静可以:
A.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权 B.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权
C.提起刑事诉讼来维权 D.曝光其个人信息维权
6.某课外探究小组,在讨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时提出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农村村民自治的一种有效形式
②居委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接受居民监督
③城市居委会是基层国家机关,重大问题的解决实行民主集中制
④居委会成员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调解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等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漫画《追责》警示我们:
①言论表达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②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公民言论自由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④侵犯他人权利必定受到刑法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下列属于国家主席职权的有:
①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②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④2024年9月29日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某地交警的一个“小巧思”赢得多方叫好。为防止大型车辆右转时因视线盲区引发事故,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具备条件的路口,施划大型车辆“右转弯盲区警示带”,提醒行人注意避让。这一做法:
A.体现了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 B.体现了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
C.展现了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D.说明交警属于国家权力机关
10.2025年3月5-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批准了上年度国家决算和下年度国家预算。这表明:
A.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1.某中学八年级学生佳佳在复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时,根据包含关系用图示法整理了如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围绕“米袋子”“菜篮子”“稳就业”等问题,积极提交议案,反映民意呼声,踊跃建言献策。这表明:
A.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B.人大代表通过行使监督权来维护人民利益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人大代表积极尽职履责推动我国民生建设
13.一名男子使用登山手杖在某景区的省级文物上刻了四个字,人民法院判决该男子支付文物修复费、修复方案设计费、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款,三笔费用合计超过12万元。这启示我们:
①要维护景区环境卫生,爱惜公共设施 ②了解法律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公民基本义务 ④违反法定义务,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4.以下是某同学对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部分内容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节选 解读
A 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 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
B 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措并举精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C 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 政府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D 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5.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从平等角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D.人们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不同
16.下列做法中能体现公平正义行为的有:
①地铁里专门设置了老人、残疾人的专用通道
②学校开展知识竞赛,八年级(1)班某同学偷看了题目,比赛取得第一名
③期末评选三好学生时,班主任按要求公开投票评选
④有的同学为得到赞扬,当着老师的面认真做值日,老师不在时就偷懒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第19题8分,第20题10分,第21题14分,共52分)
17.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宪法规定的内容(部分) 体现的宪法基本原则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①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②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将下表中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请分析国家是如何体现②这一宪法原则的?(8分)
18.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1个“国家宪法日”。某班同学分成小族走出校门,开展了以“宪法在身边,法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来到当地政府,见到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在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就职宣誓。
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什么必须手持宪法宣誓?(6分)
第二组分头采访了运用法律手段讨薪的农民工、举报制售盗版光盘的消费者、按照程序查看政府“账单”的网民……
(2)在这些人身上,体现出法治社会对公民的哪些要求?(4分)
19.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
小明:“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小丽““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该履行多少义务。”
请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8分)
20.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一份新的答卷呈现在我们眼前:
(
2025
全国答卷
答题人:一府两院一委
监考人:
___________
阅卷人:人民
)
答卷中的“监考人”指的是什么?(2分)
请用“根本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以上答卷中蕴含的道理?(8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网络大V“辣笔小球”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检察机关迅速介入,依法适用已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首次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批准逮捕。英雄烈士不容诋毁,法律法规不容挑衅。
材料二:《刑法修正案(十一)》做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有网友评论:“这种人的‘病’需要法律来治。”结合材料,运用“无法治不自由”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6分)
(2)从正义的力量的角度,分析“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意义?(8分)
2025年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DDBAA 6-10:AADBC 11-16:CDDDB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第19题8分,第20题10分,第21题14分,共52分)
第17题:(10分)(1)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尊重和保障人权(2分)
(2)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机关)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行政机关)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机关)
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机关)(每点2分共8分)
第18题:(10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宪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4)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崇尚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尊严;(5)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严格依宪法办事;(6)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7)有利于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等。(答出三个方面记6分)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念;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个人权利;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等。(答出两个方面记4分)
第19题:(8分)小明的观点正确,小丽的观点错误。(2分)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③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任何割裂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同时,权利和义务并不是完全对等的。(答出三点记6分)
第20题:(10分)(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分)
(2)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答出四个方面记8分)
第21题:(14分)(1)①观点正确。(2分)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网络大V的行为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因而付出了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答出两个方面记4分)
(2)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每点2分,共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