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2024)]:7.1力课时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2024)]:7.1力课时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7.1力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守门员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这里“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以上都是
2.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第9次捧起女足亚洲杯冠军奖杯(如图)。关于足球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鞋底的花纹可以减小与草地的摩擦
B.将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的足球受平衡力作用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因不受力而逐渐停下
3.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的是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放风筝时,风筝受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线绳 B.地球 C.手 D.风筝
4.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抓着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手受到了向下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绳子 C.水桶 D.水
5.如图所示的是小华用绳子拉着装满沙土的小车前进的情景,此时小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手 B.小车 C.沙土 D.绳子
6.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下列有关桌面对茶杯支持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B.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作用在桌面上
C.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不属于弹力
D.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7.“阅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阅读古诗词可以感受诗词之美、之趣,涵养心灵。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看,下列诗句中(加点部分)描述的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精彩的赛龙舟比赛在全国各地举行,如图,用桨在水中划龙舟时,使龙舟前进的力是(  )
A.水对桨的推力 B.桨对水的推力
C.龙舟受到的浮力 D.龙舟受到的重力
9.关于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上升时一定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B.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主要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互相不接触的物体,彼此间不可能发生力的相互作用
二、填空题
10.经典儿诗《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掌拨清波”中鹅的脚掌向后拨水从而能向前游去,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11.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
12.如图所示,“打陀螺”和“跳橡皮筋”是我国民间传统游戏,图甲说明力可以 ,图乙说明力可以 。
13.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6月2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嫦娥六号探测器在降落月球实施制动减速时,要将发动机喷管朝向前方,使探测器减速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燃气”或“喷管”),此现象可以说明 。
14.用下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处。这是因为力的 影响作用效果。(前两空均选填“A”或“B”)
15.成语“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在“卵”和“石”撞击时,“卵”对“石”的作用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石”对“卵”的作用力。其中,“石”对“卵”的作用力中施力物体是 。
16.烧水用的水壶如图所示。要将水壶从火源上提起,通常手向上提把手的 处;要把壶里的水从壶嘴倒出,手向上提把手的 (前两空均选填“A”或“B”)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的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7.划船时,桨向 (填“前”或“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如图所示,为了使船头向右转,写出一种可行的操作方法: 。
三、实验题
18.小张同学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锯条的一端固定,用不同的力(F1=F3=F4>F2)拉锯条,使其发生如图(a)(b)(d)所示的四种形变。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 和图 。
(2)在上述(a)(c)两图中,控制力的 和 相同,研究 与 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作 法。
19.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小车通过AB段路程的时间过短,不便于测量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木块向 适当移动;也可以将小车倒置滑下,这是因为用 代替滚动摩擦可以增大摩擦。
(3)改进后,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计算出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AB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通过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撞到金属片会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参考答案
1.C
【详解】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是因为击球的作用点不同造成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A.运动员鞋底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错误;
B.将球踢飞,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足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它们的大小不同,方向也不在一条直线上,此时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放风筝时,人通过线绳牵拉风筝,这个过程中,人对线绳施力,线绳对风筝施力,所以风筝受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与风筝连接的线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手通过绳子提起水桶,与手接触的是绳子。手对绳子有一个向上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小华通过绳子拉动小车前进,则绳子对小车的拉力使小车运动,小车所受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ACD.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是桌面发生弹性形变后对茶杯产生的弹力,故D正确,AC错误;
B.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茶杯,作用点在茶杯上,故B错误。
故选D。
7.A
【详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白草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水晶帘动微风起”是指水晶帘在微风(力)的作用下动了起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刮过屋顶,屋顶上的茅草被卷走,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头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综上所述,选项A与其它三个选项中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船桨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前进,因此使龙舟前进的力是水对桨的推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A
【详解】A.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故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上升时肯定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故A正确;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碰石头,相互之间的力是等大的,即石头对鸡蛋的力等于鸡蛋对石头的力,故B错误;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主要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
D.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磁铁间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10.相互
【详解】鹅的脚掌向后拨水时,对水施加一个力的作用,同时也会受到水给脚掌的反作用力,使鹅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1. 牛顿 牛 N
【详解】根据物理常识可知,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为牛,符号是N。
1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使物体发生形变
【详解】[1]“打陀螺”游戏中,击打陀螺,使陀螺由静止开始旋转,改变了陀螺的运动状态,所以图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跳橡皮筋”游戏中,橡皮筋受力后,形状发生变化,所以图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3. 燃气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解】[1][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施力物体就有受力物体。探测器降落时,需要减速,发动机喷管工作时,应使探测器受到一个向后的作用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向前喷出燃气时,燃气受到向前的推力,喷嘴会受到一个向后的反作用力,这个向后的反作用力使嫦娥六号探测器减速,故这个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燃气,此现象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 A B 作用点
【详解】[1]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A处更省力,作用效果更好。
[2]当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相当于让水壶朝壶嘴方向倾斜,故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B处,力的作用效果更好,更省力。
[3]手对水壶的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这是因为力的作用点影响其作用效果。
15. 等于 石
【详解】[1][2]在“卵”和“石”撞击时,“卵”对“石”的作用力和“石”对“卵”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其中,“石”对“卵”的作用力中施力物体是“石”,受力物体是“卵”。
16. A B 作用点
【详解】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2][3]由生活经验可知,将水壶从火源上提起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A处;要把壶里的水从壶嘴倒出,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B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7. 后 相互的 将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详解】[1][2][3]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桨向后划水,船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水也同时对船桨施加向前的力,船就前进了。要想船头向右转,则船的左侧应向前,右侧不动,应将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18. (a) (d) 大小 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方向 控制变量
【详解】(1)[1][2]要想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故应该选择图(a)和图(d)。
(2)[3][4][5][6][7]在图(a)和(c)中,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力的方向不同,导致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研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在物理学中,这种探究某一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19.(1)
(2) 右 滑动摩擦
(3) 0.20 小
(4)运动状态
【详解】(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测出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可算出速度。
(2)[1][2]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越短,不便于测量时间。因此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将木块向右适当移动,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倾斜程度;也可以将小车倒置滑下,这是因为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可以增大摩擦。
(3)[1]路程,所用时间,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已知AB段路程与BC段路程相同,,
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
已知,则。
(4)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撞到金属片会停下来,小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