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卷-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杨梅,一会儿表面就出现了一层白霜。形成白霜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固 C.凝华 D.升华2.炎热的夏天,开放式的环境无法使用空调设备降温,而如图所示的喷雾风扇却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喷雾风扇能够降温的原因是( )A.蒸发吸热 B.蒸发放热 C.液化吸热 D.液化放热3.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它测得沸水温度是95℃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15℃现用它来测某液体温度,读数是35℃,该液体的真正温度是( )A.15℃ B.20℃ C.25℃ D.30℃4.冬天洗澡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打开暖风,浴室很快就会充满“白气”,“白气”的产生原因与下列描述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B.清晨花草上的露珠C.冰冻的衣服变干 D.冬天雪的形成5.实验中,哪个实验所用物理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 )A.甲图中,利用吊起来的乒乓球证明音叉正在振动B.乙图中,利用蜡烛体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能传递能量C.丙图中,锥形瓶内放干冰后,将气球套在瓶口,说明干冰在升华D.丁图中,利用真空罩实验,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6.小明同学将第4章内容梳理如下,其中第五节内容空缺,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合理一项,把图补充完整( )A.水资源的保护 B.蒸发和沸腾C.温室效应 D.水循环7.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大自然中部分“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造就了雪山和湖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照射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液化成为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C.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冰雹D.小水滴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形成降雪8.小明在对冰箱中热现象进行跨学科探究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冻豆腐中多孔结构的形成,与水的凝固及冰的熔化相关B.制作好的冰淇淋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冰箱能制冷,能用它代替空调来持续给室内降温D.千家万户都把冰箱和空调的制冷温度调得很低,一般不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9.下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物质 水银 镁 铜 铝 铁 钨熔点/℃ ﹣39 649 1083 660 1525 3410沸点/℃ 357 1090 2360 2467 2750 5900如按表所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40℃里,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B.电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丝制成,因为钨的熔点高C.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镁铝合金D.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铝铜合金10.在铸造铁轨的过程中需要将铁水凝固,以下能正确描述铁水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A.B.C.D.二、填空题11.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撒到高空,干冰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高空中的水蒸气 (填吸放热的情况)变化成小冰晶或小水滴,下落而形成了雨。12.《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所示。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湿纸在变干的过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13.厨房中蕴含着很多的物态变化问题,如用水壶烧水时壶嘴所冒的“白气”(如图),实际上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有动物油污的碗或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 ,而使油污熔化的缘故。14.“打铁花”是一种民俗表演活动。表演者先将铁块放进熔炉里变成铁水,然后击打铁水到空中形成四散的“铁花”。铁块变成铁水对应的物态变化为 ,此过程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5.青藏铁路两侧树立了许多重力式热棒,热棒上端露出地面,下端深埋在冻土中。热棒工作时,下方的液态氨变为气态上升至热管上端,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称为 ,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上端的气态氨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受重力下落。热棒工作时液态氨温度应 (选填“高于”或“低于”)冻土温度。16.如图是盐水在凝固过程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持续了 min,该盐水的凝固点为 ℃。该实验验证了在下雪后往路面上撒盐,是为了 (选填“升高”或“降低”)雪的熔点。三、实验题17.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组装,在杯口看见很多白气,白气是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2)小明观察到水在加热过程中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图 (选填“”或“”)是表示水沸腾时的情况;(3)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时条件下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根据实验数据和我们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水沸腾时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加热时间温度(4)如图丙所示,容器中装有适量水,试管内也装有水,现用酒精灯给容器加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水沸腾时,试管内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5)现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填字母)。18.小薛和小程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1)在安装器材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形,错误之处是 ,应调整 (选填“A”或“B”)的位置;(2)为了使水尽快沸腾,可以采取的操作有 (写出一条即可);(3)改正错误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图丙是小程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为 ;(4)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选填“小水滴”或“水蒸气”);(5)在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如图所示是其中出现的四种现象,请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四、计算题19.细心的小明同学观察到家庭用寒暑表上同时标有“℃”“°F”,查阅资料了解到:“°F”表示华氏度,以其发明者德国人华伦海特命名的。与摄氏温度的规定不同,华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2°F,标准环境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212°F,中间有180等分,每等分为华氏1度,记作“1°F”。(1)摄氏温度的每1℃等于多少华氏度?(2)奔“阜”而来,“马”到成功,2024年11月10号,安徽阜阳马拉松系列精英赛城市欢乐跑正式鸣枪,来自各地的运动健儿奋勇争先,比赛当时温度15℃,等于多少华氏度?20.小明有一支自制温度计,虽然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但示数并不准确。已知它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6℃,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读数是86℃,问:(1)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和纯水沸腾的实际温度各是多少?(2)当它指示温度是42℃时,实际温度是多少?(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数量关系为T=t+273,则20℃的热力学温度是多少?《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卷-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C B D D B A D C1.C【详解】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杨梅,表面出现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杨梅直接凝华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A【详解】喷雾风扇能够降温是小水珠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蒸发)吸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C【详解】根据题意知,该温度计中将实际差值为100℃测为了(95-15)℃,计算读数是35℃,该液体的真正温度是4.B【详解】冬天洗澡时浴室充满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燃烧的蜡烛在“流泪”,是固态的蜡受热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清晨花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与“白气”的物态变化相同,故B符合题意;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雪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详解】ABC.利用吊起来的乒乓球证明音叉正在振动、利用蜡烛体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能传递能量、锥形瓶内放干冰后,将气球套在瓶口,说明干冰在升华都用了转换法;D.利用真空罩实验,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这用了科学推理法;由分析可知,其他三个不同的是D,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物态变化这一章主要内容是:物质的三态以及温度的测量、六种物态变化以及水的三态变化(水循环),所以知识点五应该为“水循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7.B【详解】A.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太阳光照射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故A错误;B.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故B正确;C.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寒冷的气流先发生液化,再发生凝固,形成冰雹,故C错误;D.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雪花飘落大地,故D错误。故选B。8.A【详解】A.将豆腐置于低温环境中,豆腐中的水会凝固,因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豆腐中的水凝固后会将豆腐中的小孔撑大,待豆腐中的冰受热熔化流出后,冻豆腐中就会形成多孔的结构,故A正确;B.制作好的冰淇淋会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冰箱能制冷,但不能用它代替空调来持续给室内降温,因为空调是利用压缩机将热量从室内传递到室外,而冰箱是利用压缩机将热量从冰箱内传递到冰箱外,冰箱是与室内进行的热循环,故C错误;D.千家万户都把冰箱和空调的制冷温度调得很低,会消耗更多的电能,会排放大量的热气到室外,从而对环境造成影响,故D错误。故选A。9.D【详解】A.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所以水银的凝固点为﹣39℃。在﹣40℃里,水银为固态。所以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电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丝制成,是因为钨的熔点高。灯泡发光时灯丝的温度很高,所以需选择熔点高的金属做灯丝。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镁和铝的熔点分别为649℃和660℃。加热至660℃时,两者均处于液态,混合后冷却可形成合金。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不能分离两种物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铝的熔点为660℃,铜的熔点为1083℃。需加热至1083℃使铜熔化,此时铝虽为液态,但冷却时铜先凝固(1083℃),铝后凝固(660℃),可能导致分层而非均匀合金。初中物理中通常认为无法通过此方法得到均匀合金,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10.C【详解】铁水温度下降到铁的凝固点时,温度不变,待全部凝固成固体铁后,温度再下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1. 升华 放热【详解】[1][2]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温下很容易直接变为气态,即发生升华现象;干冰在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当气温骤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变为固态的小冰晶,即发生凝华现象,放出热量;当气温骤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变为固态的小液滴,即发生液化现象,放出热量。12. 提高了湿纸中液体的温度 吸热【详解】[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湿纸从墙上吸收热量,使纸的温度升高,从而使水分蒸发加快,使湿纸干得更快。[2]湿纸在变干的过程水吸热汽化为水蒸气。13. 液化 熔点【详解】[1]用水壶烧水时壶嘴所冒的“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水温超过油污的熔点,会使油污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了熔化,因此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碗或盘子时,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效果特别好。14. 熔化 吸收 不变【详解】[1][2][3]铁块变成铁水是固态变成液体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铁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15. 汽化 吸热 液化 低于【详解】[1][2]热棒工作时,下方的液态氨变为气态上升至热管上端,液态氨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从而带走冻土中的热量。[3][4]气态氨在热棒上端遇冷液化为液态,释放热量后受重力作用流回下端。热棒工作时液态氨温度应低于冻土温度,才能吸热汽化。16. 10 降低【详解】[1]由图像可知,图像中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这一过程就是盐水凝固的过程;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第20分钟凝固结束,凝固过程用了10分钟。[2]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即凝固点,保持不变的温度是,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3]盐水的熔点比冰雪的熔点低,在下雪的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雪的熔点,使雪尽快熔化。17.(1) 自下而上 液化(2)①(3) 小于 不变 吸收(4)不会(5)c【详解】(1)[1]小明同学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因为酒精灯需要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2]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2)沸腾时,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所以对应的图应该是①。(3)[1]根据表格中数据,从2到3.5分钟,水吸热但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是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沸点为98℃。当时水的沸点小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所以当时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2][3]根据实验数据和生活经验可知,水沸腾时不加热则不再沸腾,因此沸腾时的特点是要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现用酒精灯给B容器加热,一段时间后,B容器内水沸腾时,A试管的水从B容器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达到水的沸点时,AB之间没有温度差,故A会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5)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减少,则会缩短水到达沸腾的时间,而水的沸点不变,因此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应是c。18.(1)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A(2)提高水的初温/减小水量(3) 91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小水滴(5)CBDA【详解】(1)[1]从甲图中能够看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实验中不允许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所以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2]应该调整A的位置,使得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触烧杯壁或碰烧杯底部。(2)减少水的质量可以使水尽快沸腾或者提高水的初始温度,也能够使水尽快沸腾,所以答案为: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小水量。(3)[1]图中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所以从图上能够读出示数为91℃。[2]由丙图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即沸腾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4)“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所以“白气”本质上是小水滴。(5)B和C从冒白气的多少,能够判断出先C后B,然后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所以顺序为:CBDA。19.(1)1.8°F(2)59°F【详解】(1)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点为;华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中间有180等分,每等分为华氏1度,记作“”,所以摄氏温度的每1℃相当于(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温度,对应的华氏温度20.(1)0℃、100℃(2)45℃(3)293【详解】(1)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实际温度是0℃,纯水沸腾的实际温度100℃。(2)当它指示温度是42℃时,实际温度是(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数量关系为T=t+273,则20℃的热力学温度是T=20+273=29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