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检测卷(有解析)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检测卷(有解析)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检测卷-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2024)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下图,大头针插在玻璃瓶的软木塞上,把金属箔悬挂在大头针上。带电体接触大头针后,金属箔张开,此过程(  )
A.正电荷发生转移 B.可检验带电体的电性
C.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 D.张开角度越小,所带电荷越多
2.某兴趣小组通过如图所示的方式使二极管(LED灯)发光。图中的橙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A.创造电荷 B.产生光能 C.充当电源 D.消耗电能
3.物理学中常常通过可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下列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打开醋瓶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汤姆孙发现带负电的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D.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存在空隙
4.如图所示,将铝箔条轻放于钢针上,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铝箔条被吸引转动,此过程中(  )
A.铝箔条一定带电 B.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C.塑料棒带电后能吸引铝箔条 D.毛皮和塑料棒带上了同种电荷
5.某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要求:当呼唤系统时,整个系统做好工作准备(相当于闭合开关S):当发出语音“拉开窗帘”(相当于闭合开关S1),电动机工作拉开窗帘;当发出语音“打开台灯”(相当于闭合开关S2),台灯工作。下列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能正确测出通过灯泡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7.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使用纯电驱动,可自由切换两轮足或四轮足模式。下列关于该智能机器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前进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机器人从两轮足切换成四轮足后对地面的压强增大
C.机器人竖直抓起瓶装水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D.机器人在充电过程中内置电池相当于电源
8.将金属盘放在置于地面的空塑料瓶上,金属盘中放有彩色的碎纸屑。当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金属盘时,彩色的纸屑像礼花一样向上散开,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电子
B.玻璃棒接触金属盘,会使金属盘带负电
C.纸屑向上散开的原理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若把塑料瓶更换为金属瓶,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9.干燥的秋冬季节,人触碰金属门把手常有“触电”的感觉。小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静电消除器”,手持回形针B,用回形针A去触碰门把手释放静电,观察到轻质锡纸小球在回形针A和B之间快速往复滚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释放静电就是把人体的电子转移出去
B.“触电”是因为摩擦创造了电荷
C.小球快速离开B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小球触碰A后迅速远离是因为触碰后小球和A带异种电荷
10.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灯泡与串联
B.电流表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C.开关断开,闭合时,只有小灯泡会熄灭
D.当开关断开,闭合时,两电流表的示数都会变小
二、填空题
11.如图,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是 A,电流表A2的示数是 A。
12.如图所示,电流表使用前没有 ,若小明使用这个电流表直接测电流,若指针最后对准1.9A,则实际的电流值为 A。
13.如图所示电路,灯泡、的连接方式是 。在闭合开关后,如果电流表示数为0.5A,电流表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
14.请你仔细观察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若此时闭合开关,电路的状态为 (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1)请在图甲中去掉一根导线,将电路改成一个串联电路 (在不需要的导线上画一个×);
(2)请在图乙中改一根导线,将此电路改成并联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通过 的电流(在不需要的导线上画一个×,再补画上一条新的导线)。
15.如图所示电路中;
(1)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灯L1、L2组成 电路;
(2)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灯L1、L2组成 电路;
(3)如果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时,将发生 现象。
1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灯L1与L2的连接方式是 联;断开开关S,会发生的现象是 ;电路连接的不妥之处是 .。
三、实验题
17.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小明选择了电源、开关、导线以及三只小灯泡进行实验,三只小灯泡标注的规格分别为L1(2.5V)、L2(3.8V)、L3(2.5V)。
IA/A IB/A IC/A
0.10 0.12 0.22
(1)为完成探究目标,小明还应该再添加的测量工具是 ;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3)小明先选用L1和L2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使用(1)的测量工具分别接在图中的A、B、C三处位置,根据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在并联电路中, (写表达式);
(4)为使上述结论更具普遍性,小明选用L1和 (选填“L2”或“L3”)两只小灯泡再次实验。
18.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时:
(1)猜想:由于用电器耗电,电流流过用电器会减小。
(2)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起来,使电流表测A处电流 。
(3)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为了找出原因,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点电流,如图丙所示,则 ,再测出点电流,得到两点电流相等。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论。由此判断猜想是 的。
(5)为进一步得出两个灯泡串联时电流的规律,思思按图丁所示连接电路,测量三点的电流,得出;他认为不需要再测量,在(4)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推理也可得出相同结论。请你写出他的推理过程: 。
四、计算题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保持不变,当只闭合开关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0.25A,求:
(1)此时通过灯泡中的电流是多少安?
(2)当开关、、都闭合时,灯泡中的电流是800mA,电流表A的示数是1.2A,此时灯泡和中的电流各是多少安?
(3)当只闭合开关和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多少安?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和L2是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问:
(1)只闭合S1时,若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则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2)只闭合S2时,若电流表A的示数为0.2A,则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3)当闭合S1和S3时,若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通过L1的电流为0.6A,则通过L2的电流是多少?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检测卷-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2024)》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C B B C C C D
1.C
【详解】A.正电荷发生转移,此说法错误。原因是正电荷指的是原子核或质子,正电荷不能转移,发生转移的是电子,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可检验带电体的电性,此说法错误。验电器箔片张开,只能说明被检测的物体带电,并不知道带的是哪种电荷,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此说法正确。验电器就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检测物体带电的,两片箔片带同种电荷互相而张开,故C正确,符合题意;
D.张开角度越小,所带电荷越多,此说法错误。被检测的物体所带电荷越多,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越大,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图中的橙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故橙子在电路中充当电源,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A.闻到醋味说明分子在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汤姆孙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证明原子可分,故B不符合题意;
C.固体和液体难压缩是因分子间存在斥力,而非引力,故C符合题意;
D.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浸入对方分子间的空隙,导致总体积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A.铝箔条被吸引转动,可能是铝箔条不带电,被带电的塑料棒吸引,也可能是铝箔条带电且与塑料棒带异种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带电,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塑料棒能吸引铝箔条,故C符合题意;
D.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带负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它们带的是异种电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A.图中三个开关和电动机与灯泡串联,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和台灯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电动机和灯泡并联,开关S在干路中,开关S1和电动机在一条支路,开关S2和灯泡在另一条支路,当呼唤系统时,整个系统做好工作准备(相当于闭合开关S),当发出语音“拉开窗帘”(相当于闭合开关S1),电动机工作,当发出语音“打开台灯”(相当于闭合开关S2),台灯工作,故B符合题意;
C.图中开关S1和开关S并联后再和电动机串联,闭合开关S或闭合开关S1,电动机都工作,闭合开关S2,台灯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闭合开关S,台灯工作,再闭合开关S2,灯泡被短路,电源被短路,可能会烧坏电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A.电流表在干路中,测量的是干路电流,即通过L1 和L2 的电流之和,不是通过L1 的电流,故A错误;
B.电流表与L1 串联,且电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能正确测出通过灯泡L1 的电流,故B正确;
C.电流表与L2串联,测量的是通过L2 的电流,不是通过L1 的电流,故C错误;
D.电流表与L1 串联,但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这样会导致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损坏电流表,不能正确测量电流,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机器人前进过程中,需要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机器人从两轮足切换成四轮足,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据知,对地面的压强变小,故B错误;
C.机器人竖直抓起瓶装水时,瓶子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
D.机器人在充电过程中,电池需要消耗电能,相当于用电器,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故A错误;
B.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接触金属盘,会使金属盘带正电,故B错误;
C.纸屑向上散开的原理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正确;
D.若把塑料瓶更换为金属瓶,由于金属是导体,当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金属盘时,地球上的一部分电子就会中和了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纸屑上就不会带同种电荷,不会看到“纸屑像礼花一样向上散开”,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释放静电是将人身体上的多余电荷转移到金属上,从而减少静电累积,故A错误;
B.“触电”是因为在干燥环境中,人体与衣物等摩擦使电荷发生了转移,导致人体带上静电,而不是创造了电荷,电荷不能被创造,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故B错误;
C.当回形针B接触到带某种电荷的锡纸小球后,会带上与小球相同的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小球会快速离开B,故C正确;
D.小球触碰A后迅速远离是因为触碰后小球和A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不是异种电荷,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AB.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小灯泡与首首相连,尾尾相连,是并联的关系,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与小灯泡串联,测小灯泡的电流,故AB错误;
C.开关在干路上,在支路上,所以开关断开,闭合时,小灯泡与均熄灭,故C错误;
D.当开关断开,闭合时,支路断路,所以电流表示数减小为零,根据并联电流规律,电流表示数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1. 0.3 0.3
【详解】[1][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因两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都相等,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是0.3A,电流表A2的示数是0.3A。
12. 调零(校零) 1.8
【详解】[1]电流表使用前若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上,应先调零。
[2]由图可知,电流表所选的量程为0~3A,分度值是0.1A,一开始其指针指在0.1A位置,若指针最后对准1.9A,则实际的电流值为1.9A-0.1A=1.8A。
13. 并联 0.2
【详解】[1]由电路图可看出,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开关和电流表A1后分成两条支路,一条是L1,另一条L2和A2,最终一起流回负极,所以灯泡、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2]由图,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即I=0.5A;电流表A2测支路L2中的电流,即通过灯L2的电流I2=0.3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得,通过支路L1的电流为
I1=I- I2=0.5A-0.3A=0.2A
14. 短路 L2
【详解】[1]由图中可知,开关闭合后,电流直接经过导线从电源正极回到电源负极,因此此时的电路状态为短路。
(1)[2]由图中可知,将灯泡L1与电流表相连的导线去掉,此时两灯串联,如下图所示:
(2)[3][4]将电源负极与灯泡L1左接线柱相连的导线改接右接线柱,此时两灯并联,电流表测流过L2的电流,如下图所示:
15. 并联 串联 短路
【详解】(1)[1]分析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灯L1、L2首首相连,尾尾相连,所以灯L1、L2组成并联电路。
(2)[2]分析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灯L1、L2首尾相连,所以灯L1、L2组成串联电路。
(3)[3]分析电路图可知,如果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时,电流不经过灯泡,直接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所以电路将发生短路现象。
16. 并 L1不发光 开关对L2不起作用
【详解】[1][2][3]分析电路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灯泡L2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所以开关S对L2不起控制作用;灯泡L1与开关S串联后并联在电源两端,所以开关断开时L1不亮。
17.(1)电流表
(2)断开
(3)IC=IB+IA
(4)L3
【详解】(1)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中,需要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因此需要添加的测量工具是电流表。
(2)为保证实验的安全,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3)分析表中数据发现
可得
则可以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选择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刚开始选用L1和L2进行实验,故接下来应该换用L1和L3进行实验。
18. 灯L1断路 0.3 错误 见解析
【详解】[1]根据电路图甲,要使电流表测 A 处电流,电流表应与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且电流从正接线柱(如图丙所示,应选择“0.6”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是通路,所以故障可能是断路。当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所以有示数。
[3]由图丙可知,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其示数为0.3A。
[4]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均得到 A、B 两点电流相等,而之前猜想电流流过用电器会减小,实际结果与之不符,所以判断猜想是错误的。
[5]在(4)中已得出串联电路中不同位置(A、B)的电流相等,即 。在图丁中,把和看作一个整体,A点在这个整体之前,C 点在这个整体之后,根据(4)的结论有。A 点电流等于 B 点电流,A 点电流又等于C点电流,所以。
19.(1)0.25;(2)0,0.4;(3)0.65
【详解】解:(1)只闭合S1时,灯泡L1和L3串联接入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关系可知,此时通过灯泡L3中的电流为0.25A。
(2)当S1、S2、S3都闭合时,灯泡L1被短路,通过L1的电流为0。此时灯泡L2和灯泡L3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则根据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可知,通过L2的电流为
(3)当只闭合S1和S2时,灯泡L1和L3串联后,再与灯泡L2并联,则此时通过L1支路的电流为0.25A,通过L2支路的电流为0.4A,故根据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可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答:(1)此时通过灯泡中的电流是0.24安;
(2)灯泡的电流为0A,灯泡中的电流是0.4安;
(3)当只闭合开关和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0.65安。
20.(1)0.6A,0;(2)0.2A,0.2A;(3)0.3A
【详解】解:(1)只闭合S1时,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L2被短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则通过L1的电流为0.6A,通过L2的电流为0。
(2)只闭合S2时,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均为0.2A。
(3)当闭合S1和S3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为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所以通过L2的电流为
答:(1)只闭合S1时,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0.6A,0;
(2)只闭合时,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0.2A,0.2A;
(3)当闭合S1和S3时,通过L2的电流是0.3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