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五章 第81练 实验十九: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实验二十: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分值:60分]1~3题每小题5分,4~6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2025·江苏泰州市期中)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紧密排列,体现的是等效替代法的物理思想方法B.应先滴油酸酒精溶液,再撒痱子粉C.向量筒中滴5滴溶液,测出5滴溶液的体积,算得1滴溶液的体积D.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再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形状2.(2023·江苏卷·9)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利用注射器选取一段空气柱为研究对象。下列改变空气柱体积的操作正确的是( )A.把柱塞快速地向下压B.把柱塞缓慢地向上拉C.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快速推动该注射器柱塞D.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缓慢推动该注射器柱塞3.(2023·江苏盐城市三模)用传感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时,研究对象是注射器中的空气柱。气体压强传感器通过塑料管与注射器相连,可以测得气体的压强p。由注射器壁上的刻度可以读出气体的体积V,由于没有考虑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气体的体积,作出的 -V图像如图所示。横坐标每一小格代表1 mL,纵坐标每一小格代表1.5×10-6(Pa-1)。则连接部位气体的体积为( )A.1 mL B.2 mL C.3 mL D.4 mL4.(15分)(2024·江苏宿迁市期末)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将1 mL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 500 mL油酸酒精溶液,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有100滴。(1)(3分)小华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拍摄了4张照片,按实验步骤排列的顺序为 。 (2)(3分)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水面上应多撒一些痱子粉B.直接滴入1 mL油酸酒精溶液到浅盘中C.滴入油酸酒精溶液时,滴管下端应远离水面D.将超过半格的方格作为完整的方格计算油膜面积(3)(3分)实验得到的油膜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系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 cm。则油酸分子直径D=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6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放置太久,会导致分子直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简单阐述你的理由: 。 5.(15分)(2024·江苏扬州市期末)某款手机应用软件可利用手机传感器来进行物理实验,它能获取手机上的多种传感器原始数据。两位同学利用该软件来测量手机的体积,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可以测量气体压强的手机封闭在注射器中,记录活塞在不同位置时注射器的示数和封闭的理想气体的压强。(1)(3分)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稳定推动活塞,需要用手握住注射器B.缓慢推动活塞是为了保持封闭气体温度不变C.改变活塞位置后可立即进行读数(2)(3分)在活塞上涂抹一点润滑油,作用主要是 。(选填“减小摩擦”或“保持气密性”) (3)(3分)下表是某一位同学测量的两组实验数据,由此可知手机的体积为 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序号 V(mL) p(kPa)1 530 1 033.02 500 1 104.0(4)(6分)另一位同学测出多组数据后画出V-图像(如图乙所示),其截距为b,直线部分的斜率为k,则手机的体积为 ,体积增大到一定值后,图线开始偏离直线,原因可能是 。 6.(15分)(2024·江苏连云港市期末)某同学设计如图甲装置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注射器导热良好且外界环境温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大气压强为p0,不计一切摩擦。实验步骤如下:①测得注射器柱塞的质量为m0;②将注射器竖直固定,向上拉动柱塞一段距离后,用橡胶套堵住注射孔,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③在注射器顶端放上沙桶,稳定后测出此时的气体体积V和沙桶(含沙)的总质量m;④在沙桶内依次添加适量沙子,多次重复实验;⑤以m为纵轴,以为横轴,绘制m-图像如图乙A。(1)(3分)实验中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采取的主要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 A.在柱塞上涂上润滑油,保持良好的密封性B.推拉活塞时要缓慢C.不要用手直接握在注射器上D.实验前注射器内要吸入尽量多的空气(2)(3分)用刻度尺测得注射器刻度上30 mL到40 mL的长度为1 cm,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S= cm2; (3)(3分)实验步骤③中,气体压强表达式p= (用p0、g、S、m、m0表示); (4)(3分)图乙A中纵轴截距为-a,则实验时当地的大气压强p0= (用a、m0、g、S表示); (5)(3分)接下来另一同学用该装置重做实验,得到的m-图像如图乙B,两同学实验操作均无误且选取的坐标标度相同,但两次图像斜率不同,可能的原因是 。 参考解析1.D [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紧密排列,体现的是理想模型法的物理思想方法,故A错误;实验时应先把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滴油酸酒精溶液,这样可以形成边界清晰的油膜,易于对油膜面积进行测定,故B错误;向量筒中滴5滴溶液,滴数太少,算得1滴油酸溶液体积时误差较大,故C错误;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再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形状,能准确地测出油酸单分子油膜层的面积,故D正确。]2.B [因为该实验是要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中要缓慢推动或拉动柱塞,目的是尽可能保证封闭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变;为了方便读取封闭气体的体积不需要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故选B。]3.B [设连接部位气体的体积为V0,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V+V0)=C,可得,由 -V图像可知,当=0时,V=-2 mL,代入解得V0=2 mL,故选B。]4.(1)CBAD (2)D (3)3.9×10-10(4)偏小 见解析解析 (1)实验中先配置好稀释的油酸酒精溶液,后在槽中液面上撒上适量的痱子粉,再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液面上,最后将油酸的边缘形状描绘在玻璃板上,可知,实验步骤排列的顺序为CBAD。(2)水面上撒入的痱子粉不能太多,若太多,容易使得油膜层不能够形成单分子油膜层,故A错误;实验中要将油酸稀释后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到浅盘中,如果直接滴入1 mL油酸酒精溶液到浅盘中,将会导致油酸太多,不能够形成单分子油膜层,故B错误;滴入油酸酒精溶液时,滴管下端应靠近水面,故C错误;为了估算油膜的表面积,将超过半格的方格作为完整的方格,不足半格的舍去的方法来计算油膜面积,故D正确。(3)由题图知,油膜的表面积为S=102×1×1 cm2=102 cm2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mL=4×10-6 mL根据D=解得D≈3.9×10-10 m(4)若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放置太久,酒精发生了挥发,导致浓度增大,使得一滴溶液中的纯油酸体积的测量值偏小,会导致分子直径测量值偏小。5.(1)B (2)保持气密性(3)6.4×10-5 (4)b 气体温度升高解析 (1)为保证气体做等温变化,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故A错误;缓慢推动活塞是为了保持封闭气体温度不变,故B正确;改变活塞位置,需等稳定后再进行读数,故C错误。(2)在活塞上涂适量的润滑油作用是保持气密性。(3)设手机的体积为V0,气体做等温变化,则p1(V1-V0)=p2(V2-V0)解得手机的体积为V0≈63.5 cm3≈6.4×10-5 m3(4)由理想气体方程得=C整理得V=+V0手机的体积为V0=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V-图像的斜率为CT,则V-图像的斜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气体温度升高。6.(1)BC (2)10 (3)p0+(4) (5)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同解析 (1)在柱塞与注射器壁间涂上润滑油的目的是密封气体,不能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故A错误;移动活塞应慢些,因为移动活塞时相当于对气体做功,如果太快,气体的温度会发生变化,故B正确;手不能握住注射器,握住注射器会发生热传递,使气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故C正确;只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多少不会改变实验数据,故D错误。(2)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cm2=10 cm2(3)对柱塞和沙桶,根据平衡条件m0g+mg+p0S=pS解得p=p0+(4)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0V0=pV=V整理可得m=×所以,纵截距为-=-a解得p0=(5)表达式m=×斜率为k=由于另一同学用该装置重做实验,故横截面积相同,斜率不同是由于p0V0的乘积不同,即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