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83练 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83练 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十六章 第83练 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
[分值:100分]
1~5题每小题7分,6题12分,共47分
1.(2022·湖南卷·1)关于原子结构和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B.玻尔的原子理论完全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揭示了电子的粒子性
2.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实验中,如果光子一个个地通过狭缝,则(  )
A.通过狭缝后,光子的运动路线是直的
B.通过狭缝后,底片上立即出现衍射图样
C.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出现衍射图样
D.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出现均匀分布的光斑
3.(2022·江苏卷·4)光源通过电子-光子散射使光子能量增加,光子能量增加后(  )
A.频率减小 B.波长减小
C.动量减小 D.速度减小
4.(2024·江苏卷·5)在原子跃迁中,辐射如图所示的4种光子,其中只有一种光子可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是哪一种(  )
A.λ1 B.λ2 C.λ3 D.λ4
5.(2025·江苏南通市检测)红外测温仪只能捕获红外线,红外线光子的能量为0.55~1.62 eV。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在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种频率的光子后跃迁到高能级,之后辐射的光子只有两种能被测温仪捕获,则下列被捕获光子的能量可能是(  )
A.1.51 eV B.0.97 eV
C.0.85 eV D.0.31 eV
6.(12分)(2025·江苏南京市月考)激光冷却中性原子的原理如图所示,质量为m、速度为v0的原子连续吸收多个迎面射来的频率为ν的光子后,速度减小。不考虑原子质量的变化,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求:
(1)(6分)一个光子的动量;
(2)(6分)原子吸收第一个光子后速度的大小。
7~9题每小题9分,10题16分,共43分
7.(2025·江苏南通市开学考)图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某单色光照射后跃迁到激发态,然后自发辐射的谱线中只有两根属于巴耳末系,则该单色光光子的能量为(  )
A.12.09 eV B.12.75 eV
C.13.06 eV D.14.14 eV
8.(2023·山东卷·1)“梦天号”实验舱携带世界首套可相互比对的冷原子钟组发射升空,对提升我国导航定位、深空探测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为某原子钟工作的四能级体系,原子吸收频率为ν0的光子从基态能级Ⅰ跃迁至激发态能级Ⅱ,然后自发辐射出频率为ν1的光子,跃迁到钟跃迁的上能级2,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跃迁到钟跃迁的下能级1,实现受激辐射,发出钟激光,最后辐射出频率为ν3的光子回到基态。该原子钟产生的钟激光的频率ν2为(  )
A.ν0+ν1+ν3 B.ν0+ν1-ν3
C.ν0-ν1+ν3 D.ν0-ν1-ν3
9.(2025·江苏镇江市模拟)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将这些光分别照射到图甲电路阴极K的金属上,只能测得2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丙所示,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a光是氢原子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
B.图乙中的b光光子能量为12.75 eV
C.动能为1 eV的电子能使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D.阴极金属的逸出功可能为W0=6.75 eV
10.(16分)(2024·江苏南京市二模)如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图,阴极K金属的逸出功为3.0 eV。如图乙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光照射K极。
(1)(8分)有几种光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是多少eV?
(2)(8分)从图示位置向左移动滑片P至某处,电压表示数为2.29 V,光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为多少eV?
(10分)
11.(2024·江苏南通市模拟)如图所示是电子双缝干涉实验示意图,电子枪中从金属丝逸出的电子(忽略初速度)被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形成一束高能电子束,用该电子束照射双缝,在与双缝相距为L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测得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的间距为Δx。已知电子质量为m,元电荷为e,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增大加速电压U,Δx会变大
B.仅增大双缝的间距,Δx会变小
C.射入双缝的电子动量大小为2
D.双缝间距为
参考解析
1.C [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分立光谱,但不足之处是它保留了经典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如电子轨道的概念,还不能完全揭示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A、B错误;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C正确;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D错误。]
2.C [通过狭缝后,光子的运动路线是不可预知的,故A错误;大量光子通过狭缝后,底片上逐渐出现衍射图样,故B错误;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出现衍射图样,故C正确;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故D错误。]
3.B [根据ε=hν可知光子的能量增加后,光子的频率增加,又根据λ=,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变,可知光子波长减小,故A、D错误,B正确;根据p=,可知光子的动量增大,故C错误。]
4.C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若只有一种光子可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该光子对应的能量最大,根据题图中能级图可知跃迁时对应波长为λ3的光子能量最大。故选C。]
5.B [红外线光子的能量为0.55~1.62 eV,辐射的光子只有2种能被测温仪捕获,由氢原子的能级图可知对应的两种光子能量分别为E4-E3=-0.85 eV-(-1.51 eV)=0.66 eV,E5-E3=-0.54 eV-(-1.51 eV)=0.97 eV,故选B。]
6.(1) (2)v0-
解析 (1)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有
λ=
可得一个光子的动量为pc=
(2)根据动量守恒有mv0-pc=mv1,所以原子吸收第一个光子后速度的大小为v1=v0-。
7.B [根据能级图可知,巴耳末系是高能级氢原子跃迁到2能级的谱线图,氢原子辐射的光对应谱线只有两根谱线属于巴耳末系,则氢原子从4能级跃迁到2能级时有两根谱线属于巴耳末系,则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E=-0.85 eV-(-13.6 eV)=12.75 eV,故B正确,A、C、D错误。]
8.D [原子吸收频率为ν0的光子从基态能级Ⅰ跃迁至激发态能级Ⅱ时有EⅡ-EⅠ=hν0,且从激发态能级Ⅱ向下跃迁到基态能级Ⅰ的过程有EⅡ-EⅠ=hν1+hν2+hν3,联立解得ν2=ν0-ν1-ν3,故选D。]
9.B [题图乙中的a光遏止电压比b光小,根据eUc=m=hν-W逸出功可知,b光频率最大,对应的氢原子跃迁的能级差最大,则b光是氢原子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选项A错误;题图乙中的b光光子能量为Eb=E4-E1=(-0.85 eV)-(-13.6 eV)=12.75 eV,选项B正确;使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需要的最小能量为1.51 eV,则动能为1 eV的电子不能使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选项C错误;因a光子对应着从第3能级到基态的跃迁,该光能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比a光能量稍小的跃迁对应于从第2能级到基态的跃迁,该跃迁放出能量为10.2 eV,但是该光不能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可知阴极金属的逸出功大于10.2 eV,不可能为W0=6.75 eV,选项D错误。]
10.(1)2种 12.09 eV (2)6.8 eV
解析 (1)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光子能量分别为
ΔE1=E3-E1=12.09 eV,ΔE2=E2-E1=10.2 eV,ΔE3=E3-E2=1.89 eV,E>3.0 eV的光子有2种,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是
Em=ΔE1=12.09 eV
(2)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Ekm=ΔE1-W0=9.09 eV
由图甲可知,向左移动滑片P时,K极电势高于A极,根据动能定理有
U(-e)=Ekm'-Ekm
可得光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为Ekm'=6.8 eV。
11.B [电子被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根据动能定理eU=mv2,解得v=,射入双缝的电子动量大小为p=mv=,故C错误;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λ,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λ=,联立可得Δx=,d=,仅增大加速电压U,Δx会变小,仅增大双缝的间距,Δx会变小,故A、D错误,B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