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汽化和液化 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汽化和液化 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加油呀!
固态
液态
气态
复习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在保鲜袋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扎紧口,放入热水中,请观察现象。再放入凉水,又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沸腾: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影响沸点的因素:
液体种类
气压(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探究水沸腾实验:
1.实验目的:
  观察水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2.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有孔的纸板、火柴和秒表等。
3.器材安装:
自下而上。
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3.0 …
温度/℃ 90
减少热损失。
小孔作用:使烧杯内外气压相等
4.水量适中
5.分析数据和图像得出探究结论
沸腾前: 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时: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1)沸点:
(3)温度变化规律:
0.5
0
1.0
1.5
2.0
2.5
3.0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3.0 …
温度/℃ 90 93 95 98 98 98 98
①温度达到沸点
②能够继续吸热。
(2)液体沸腾条件:
(4)为什么沸腾时的温度小于100℃?
可能是当地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1、沸腾: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
①影响沸点因素:液体种类;气压(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②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腾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③沸腾图像:
三(3) 汽化和液化
笔记
沸腾前
沸腾时
时间/min
温度/℃
98
④水的沸腾实验中注意:
a、水量适中。
b、若98℃沸腾:则可能是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c、移去酒精灯,水仍会沸腾一会儿:因为石棉网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可以使水继续吸热沸腾一会儿。
d、硬纸板的作用:减少热损失(小孔使烧杯内外气压相等)
e、缩短实验时间方法: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增大火焰强度;加有孔的盖。
三(3) 汽化和液化
笔记
用煤气灶煮鸡蛋当锅内水开后,是继续用大火加热还是改用小火?试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因为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使用小火节约能源。
用纸盒烧水,水烧开了,纸盒为什么仍然完好无损?
水的沸点100 ℃,沸腾时温度不变,使纸盒温度接近100℃,低于纸的着火点183℃。所以不会被点燃。
3、汽化方式之二:蒸发
蒸发: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液体蒸发需要吸热,会导致液体以及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降低,即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气流速度
  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很快就干了,但在阴凉处干得却很慢;
  现象2:湿衣服展开晾晒干的快,弄成一团干的就很慢;
  现象3:有风的天气里衣服干的快,没有风的时候干的慢。
 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蒸发快一点,分析以下现象,思考哪些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上方气流速度
2、蒸发: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
①、蒸发条件:任何温度、吸收热量。
蒸发特点:温度降低、吸收热量。
②、蒸发作用:蒸发吸热致冷。
③、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气流速度。
三(3) 汽化和液化
笔记
吹风扇为什么会觉得凉快?
吹风扇加快了皮肤表面汗液的蒸发,吸热更多,所以会觉得凉快。
热风干手器怎样加快蒸发的?
防止水分蒸发过快,为了能在沙漠中生存,仙人掌的叶子演变成针状叶子。
仙人掌针状叶子有什么作用?
医生常将中暑患者,扶到通风的地方,并在病人身上擦酒精,这样能使病人的体温很快下降,这一过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
(1)通风处能加快酒精的蒸发
(2)酒精蒸发时吸热使病人的体温降低
刚从开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过一会儿反而很烫,这是因为( )
A、蛋的内部温度很高,有热逐渐散发出来
B、蛋壳不善于传热,把里面的热传递出来需要一段时间
C、蛋壳未干时,壳上的水蒸发吸热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C
两种汽化方式的异同点
方式
不同点
蒸发 沸腾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 同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温度达到沸点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相同之处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方式
不同点



它们都是水的液态,都是有水蒸气变来的,接下来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它们的形成原因
液化
二、液化
1、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早晨看到的雾、秋冬季节草叶上的露珠、冬天从嘴里呼出的“白气”都是液化现象。
条件:热的气体遇冷,越冷液化越明显(放热)
气体液化的方法一:降低温度
自然界中露、雾、雨的形成都是因为气温下降,使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二:压缩体积。
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方法。(如石油液化气、打火机中的液化气、液体氢等。
降低温度可以使任何气体液化,但压缩体积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需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
液化的实际应用
气体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
气体液化的好处:
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二、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1、液化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2、液化特点:放出热量。
3、液化好处:体积减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4、*温暖的水蒸气在*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水珠在温暖一侧)
5、物理中的“白气”就是小水珠。
三(3) 汽化和液化
笔记
例1、被质量相同的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些,这是因为:
例2、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水蒸汽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
防止在镜面液化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