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 课件(共17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升华和凝华 课件(共17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2024新版)
学习目标
01
02
03
通过观察碘的升华与凝固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
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想想议议
我们学习了固态与液态之间、液态与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
复习引入
固态
气态
液态
汽化
液化
凝固
熔化
观察干冰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①将碘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说明碘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②再将碘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说明碘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观察碘的物态变化
固态碘受热时,变成紫色的碘蒸气
加热前,固态的碘
升华和凝华

碘的熔点:113.7oC
放入冷水后,碘蒸气变成固态的碘。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
物质凝华过程中需要放热。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
物质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
气态
固态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升华和凝华


放在衣厨中的樟脑丸会越变越小,最后消失。
3.升华现象
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
升华和凝华

①干冰是在以-78.5oC存在的固体二氧化碳(CO2) ,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②特点:容易升华,有吸热致冷作用。
升华和凝华

烟雾
(小水珠)
利用干冰制成舞台烟雾
水蒸气
液化
遇冷
干冰
(迅速升华)
吸走空气中的热量
利用干冰人工降雨
升华和凝华

雨水
水蒸气
液化
干冰
(迅速升华)
吸走空气中的热量
温度过低 凝华
熔化
小冰晶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粒
升华和凝华

4.凝华现象
霜、雪、冰花、雾凇,都属于凝华现象

灯泡变黑
白炽灯泡的钨丝在高温下会升华变成钨蒸气,使灯丝变细;钨蒸气遇到灯泡玻璃后又放热凝华变成固态钨附着在玻璃泡上,使内壁变黑。包含了两个过程:升华、凝华。
钨丝
钨蒸气
升华
钨的颗粒
凝华
灯丝变细
灯壁变黑
升华和凝华



想想议议
1.水循环与三态变化
拓展知识
升华
吸热
熔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凝华
放热
液化
放热
凝固
放热

课堂习题
1.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属于升华吸收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D

课堂习题
2.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全场。“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雨水有雨,一年多雨”——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图乙,“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图丙,“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图丁,“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

3. 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户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A
课堂习题

4.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B. 卫生球变小了
C. 霜的形成
D. 雾、露的形成
E.水结冰
H.夏天衣服被晒干
升华吸热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液化放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课堂习题

课堂习题
(2)在图乙中,沸水的温度_______ 碘的熔点、沸点温度,碘_______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熔化,试管中的气态只能是碘升华形成的;
(3)综合比较两种方案,图 _____(选填“甲”或“乙”)的操作更有说服力。
6.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受热升华,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试管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两试管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约为800℃。)
(1)在图甲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______ 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出现的碘蒸气可能是碘________ 后,再_______ 形成的;
汽化
低于
熔化
高于

不可能
课堂小结
升华
凝华
①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
升华需要吸热.
②升华现象:干冰保鲜食品、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等.
①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凝华需要放热.
②凝华现象:霜、雪、冰花、雾凇、舞台“烟雾”等.
①水循环与水的三态变化:云、雨、雪、露、雹.
②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出现危机;节约用水.
水循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