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2024)]:9.1压强课时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2024)]:9.1压强课时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9.1压强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图所示的是劳动人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下列选项可以增大压强的是(  )
A.把镰刀磨锋利 B.四方桶的底面积较大
C.牛的脚掌较大 D.扁担较宽
2.下列情况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鞋底刻有花纹
B.图钉的钉冒比图钉尖的面积做得大
C.钢轨下面铺上枕木
D.用钝了的刀,磨磨刀口可以变锋利了
3.如图所示,把铅笔压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若大拇指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食指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F1C.F14.下列选项中展示了生活生产中的四种情境,其中运用了增大压强的知识的是(  )
A.穿上滑雪板滑雪 B.切蛋器切鸡蛋
C.在螺母下方垫垫片 D.拖拉机轮子上装履带
5.下列能正确表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若将正方体沿水平方向从一半处切开,拿走上边一半,则下边一半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 )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C.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D.压力、压强都不变
7.用水平作用力F把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一些,物体仍保持静止,则( )
A.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
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C.物体对墙面的压强增大
D.物体所受的合力增大
8.如图为指甲剪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指甲剪由3个杠杆组成,且它们的支点相同
B.杠杆ABC是费力杠杆,动力作用在C点,阻力作用在A点
C.DBO和DEO是两个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D.D处的剪刃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剪刃对指甲的压力
9.如图甲,在水平面上的盛水容器中,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被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一根细线拉住后完全浸没在水中静止。当将细线剪断后,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且有四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比较甲、乙两图(  )
A.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1∶1
B.容器底对水平面的压力之比1∶1
C.物体与水的密度之比为4∶3
D.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之比4∶3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 F甲、 F乙的关系是( )
A. F甲一定大于 F乙
B. F甲一定小于 F乙
C. F甲可能大于 F乙
D. F甲可能小于 F乙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两手指略为用力压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左侧手指所受压力 右侧手指所受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再结合对比两侧手指的感受,能够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12.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说明: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力作用效果与 有关。
13.减小压强的方法:保持 不变,增大 ;保持 不变,减小 ;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14.如图所示,铁锨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生产工具,铁锨的锨刃做得薄而尖,其目的是通过 来增大压强;脚踏的部位却做成垂直锨面的踏面,其目的是为了 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15.如图甲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到图乙位置。在此过程中,桌面所受压力的大小 ,桌面所受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10-7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8Pa。手指必须用大于 N的压力,才能将图钉尖按入墙壁。
17.A、B两个均匀实心柱体单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乙所示,A的高为5cm,底面积为20cm2,B的底面积为50cm2,已知A的密度2×103kg/m3,则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按图丙的方式放置时,B对A的压强为5.0×103Pa,则图乙中B对地面的压强与图丙中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18.切割大理石、钢板的“水刀”可以对切割表面产生高达的压强,那么“水刀”作用在的面积上时,产生的压力为 N,“水刀”能切割钢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三、实验题
19.小聪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
(1)小聪将废弃的矿泉水瓶装满水分别放在海绵上进行实验,如图甲、乙所示;

(2)分析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 ;
(4)利用现有器材,小聪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做法是 ;
(5)小聪发明的塑料袋小提手如图丙所示,它能防止手被勒得发痛,使用这种小提手的原理是 。
20.小川所在小组用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和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首先他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各种猜想。如图甲所示,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但一个陷下去了,另一个却没有,由此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 有关。
(2)接着他们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来继续探究:实验中同学们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3)①通过比较图A、B,说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通过比较图 ,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下列实例中运用到①中结论的是 (填字母)。
a、铁轨铺在枕木上 b、汽车不能超载 c、菜刀钝了要磨一磨
(4)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对比图A、D时,得出了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的结论,请你指出他在分析时的错误: 。
(5)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和 法。
(6)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小川用如图丙、丁所示两种方式压在铅笔两端。图 的方式不合理,因为该方式没有控制 。
(7)[开放探究]课后老师要求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小川选择了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
四、计算题
21.如图所示,一厚度均匀的铝板质量为16.2kg,面积为5m2,求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g=10N/kg)
22.总重量为700N的人直接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已知两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4×10-3m2,求:
(1)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
(2)若此人换成单脚站立在鸡蛋上,计算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
23.小宇在超市买了一袋10kg的大米,小宇将这袋大米扛在肩膀上,已知小宇的重力500N。()
(1)当他扛起这袋大米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
(2)小宇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他扛起这袋大米静止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图甲中把镰刀磨锋利,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刀刃变薄,受力面积减小。根据,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故A符合题意;
B.图乙中木桶底面积较大,在压力一定时,底面积增大,根据,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故B不合题意;
C.图丙中牛的脚掌较大,在压力一定时,脚掌面积增大,根据,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故C不合题意;
D.图丁中扁担较宽,在压力一定时,扁担与肩膀接触面积增大,根据,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鞋底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图钉的钉冒比图钉尖的面积做得大,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钉冒压强比钉尖小,为了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钢轨下面铺上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钝了的刀,磨磨刀口可以变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这两个力大小也相等,即两手指受到铅笔给的压力大小相同,即,由图可知,食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可知,食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滑雪者站在滑雪板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滑雪者对雪地的压强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细线切割肥皂,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细线对肥皂的压强的,故B符合题意;
C.在螺母下方垫垫片,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拖拉机轮子上安装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压力是垂直作用在受力面上的力,且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沿如图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时,剩余物体的重力减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减半,受力面积不变,则此时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故选A。
7.C
【详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是物体受到的力,当力F增大一点,重力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右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掉下来,是由于墙壁给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其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重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也不变,始终等于其重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墙面的受力面积不变、压力增大,由可知,物体对墙面的压强变大,故C符合题意;
D.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A.由图可知,该指甲剪由DBO、DEO和ABC3个杠杆组成,DBO和DEO的支点是O点,ABC的支点是B点,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杠杆ABC使用时,支点是B点,阻力作用在C点,动力作用在A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杠杆DBO和DEO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两个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故C正确;
D.D处的剪刃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甲图中木块浸没在水中,浮力F浮甲=ρ水gV,乙图中木块漂浮,且有四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浮力
F浮乙=ρ水g(1-)V=ρ水gV
则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
F浮甲∶F浮乙=ρ水gV∶ρ水gV=4∶3
故A不符合题意;
B.容器、水、物体的重力不变,则整个装置的总重力不变,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即容器底对水平面的压力之比1∶1,故B符合题意;
C.将细线剪断后,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且有四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所以
F浮=G
ρ水g(1-)V=ρ水gV =ρ物gV
得到
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将细线剪断后,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小,液面的高度会下降,由于不知道水和木块体积的具体关系,所以无法判定物体漂浮时与浸没时液面的高度的比值,所以无法判定比值的大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两个正方体的棱长分别为h甲和h乙,则h甲可知:由于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所以

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由于底面积不变,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是切去的部分,即

所以,ΔF甲<ΔF乙,故ΔF甲一定小于ΔF乙,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 等于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详解】两手指略为用力压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则左侧手指所受压力等于右侧手指所受压力。
合对比两侧手指的感受,能够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12.受力面积
【详解】物体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所以可得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13. 压力 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 压力
【详解】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大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14. 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
【详解】铁锨的锨刃做得薄而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脚踏的部位做成垂直锨面的踏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脚的压强,使脚感到舒服。
15. 不变 变小
【详解】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到图乙位置,桌面始终支撑住物体,因此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始终等于物体A的重力,因此桌面所受压力的大小不变。
移动过程中,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可知,桌面所受的压强变小。
16.40
【详解】由压强公式得,墙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故手指必须用大于40N的压力,才能将图钉尖按入墙壁。
17. 1000 1:3
【详解】A的重力为
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A重力,A对地面的压强为
按图丙的方式放置时,B对A的压强为5.0×103Pa,则B的重力为
则图乙中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重力,图乙中B对地面的压强
图丙中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AB重力之和
图丙中A对地面的压强为
图乙中B对地面的压强与图丙中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18. 10 形状
【解析】略
19.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不能 硬纸板受力后形变不明显 将图甲(或乙)中矿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部分,再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详解】(2)甲、乙两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故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要通过受压面的形变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而硬纸板受力后形变不明显,因此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
(4)将图甲(或乙)中矿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部分,然后放在海绵上,可以改变海绵受到的压力,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5)图丙小提手的原理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0.(1)受力面积
(2)海绵的凹陷程度
(3)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 A、C a、c
(4)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5) 转换 控制变量
(6) 丁 压力相同
(7)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详解】(1)如图所示,两个人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不同,而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所以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2)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了转换法。
(3)由图A、B可知,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受力面积小的,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说明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比较A、C两图发现,受力面积相同,C图中压力更大,海绵凹陷程度更大。可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铁轨铺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减小压强的,即通过改变受力面积可以改变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到了①的实验结论,故a符合题意;
b.汽车不能超载是通过减小压力大小来减小压强的,没有用到①的实验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
c.菜刀钝了要磨一磨,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积来增大压强的,即通过改变受力面积可以改变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到了①的实验结论,故c符合题意。
故选a、c。
(4)A、D两图中,在改变压力的同时,受力面积也发生了改变。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所以不能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的结论。
(5)本实验中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里用到了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一定;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一定。这是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6)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相等。小川用如图丙、丁所示两种方式压在铅笔两端。图丙所示的方式是合理的,当铅笔静止时,水平方向只受到左右两手指对铅笔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的压力,二力平衡。控制了压力大小相等;图丁所示的方式不合理,原因是丁图中两手指沿竖直方向捏住铅笔静止时,铅笔受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食指对铅笔竖直向下的压力、重力、拇指对铅笔竖直向上的压力。三力平衡。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所以食指和拇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不同。没有控制压力相等,不能得到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是否有关的正确结论。
(7)用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实验操作步骤为: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得出结论。
21.32.4Pa
【详解】铝板受到重力
G=mg=16.2kg×10N/kg=162N
铝板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2.(1)
(2)
【详解】(1)人两脚站立在六个鸡蛋上,脚对鸡蛋的压强为
(2)此人换成单脚站立在鸡蛋上,脚对鸡蛋的压强为
23.(1)600N
(2)
【解析】【小题1】这袋大米的重力
当他扛起这袋大米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小题2】他扛起这袋大米静止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