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第1节 温度新课引入生活中,我们常有冷和热的感觉。如夏季喝冷饮感觉冷,吃冰棍也感觉冷,但它们冷的程度不同;冬季喝热水感觉热,烤火也感觉热,但它们热的程度也不同。那么,在物理学中,如何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呢?喝冷饮 吃冰棍喝热水 烤火第1节 温度一、温度火热,温度高雪冷,温度低1. 意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2. 特点:第1节 温度把两根手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这两根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手指对“温水”的冷热感觉相同吗?实验两根手指对同一杯“温水”的冷热感觉是不同的。现象:人的感觉不可靠。结论:第1节 温度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能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想 想 做 做自制温度计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透明的细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水柱的位置。思考该实验反映出液体的什么规律?第1节 温度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1. 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2. 常用液体温度计寒暑表实验室用温度计电子数显温度表二、温度计第1节 温度3.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构造玻璃泡毛细管玻璃管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乙醇)、煤油。测温液体刻度线二、温度计第1节 温度测体温时,水银膨胀并通过缩口升到直管内体温计在测量前都要甩一甩(被动退回),使水银回到玻璃泡内.4. 体温计二、温度计缩口作用:离开人体后水银遇冷收缩,收缩过程中水银柱会在缩口处断开,缩口下端能主动退回玻璃泡,缩口上端直管内水银不能主动退回玻璃泡,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第1节 温度2. 规定三、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10204030506070809050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0100等分100份每份为1 ℃记作1 ℃1000-1 ℃101 ℃1. 单位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第1节 温度人体正常的体温37 ℃读作:37摄氏度雨雪天气气温-4.7℃读作:1 ℃ 读作:1摄氏度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三、摄氏温度3. 温度读法:第1节 温度三、摄氏温度我国最低气温:-52.3℃ ,最高气温:52.2℃人的正常体温:37℃,人感觉舒适的温度:25℃,洗澡水的温度:43℃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沸水的温度:100℃压力锅的最高温度:130℃,炸油条时时油温:200℃冰箱冷冻室的温度:-20℃,冷藏室的温度:5℃自然界中最低温度(绝对零度):-273.15℃4. 常见温度:第1节 温度测量的范围为-20~110 ℃最低温度?分度值?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最高温度?110 ℃1 ℃-20 ℃四、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会看第1节 温度四、温度计的使用测量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不同规格的温度计会选第1节 温度四、温度计的使用会放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内,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思考右边这些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玻璃泡碰到容器壁玻璃泡碰到容器底玻璃泡未浸没在液体中第1节 温度四、温度计的使用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会读偏大偏小准确甲(俯视)(仰视)(平视)哪种读数方式是正确的呢?为什么?思考乙丙第1节 温度四、温度计的使用首先要确定零刻线的位置。观察液面位置,若从下到上数值变大则为零上,若从下到上数值变小则为零下,如:会记26 ℃-14 ℃零刻度线零刻度线第1节 温度1.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9 ℃B. 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约为42 ℃D. 刚出锅的排骨汤温度约为80 ℃C随堂练习第1节 温度2 如图,甲、乙所示为两支温度计液柱处的放大部分,则这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分别是 、 ,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 .1 ℃2 ℃16 ℃-18 ℃随堂练习第1节 温度3. 玻璃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性质制成的.使用时,它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此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若该体温计没有甩过就用来给一个正常体温(37 ℃)的同学测体温,则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363738℃热胀冷缩可以37.8随堂练习第1节 温度4. 某同学自制了一支液体温度计,这支温度计共有110个刻度,他用该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温度计液面停在第20格处,用该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计液面停在第70格处,则该温度计测量的范围为___________℃;若用该温度计测水壶中水温时,液面停在第55格处,则壶中水温为_____℃.-40℃~18070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