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15 金色的鱼钩
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略读实践课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在学习了本课后,班级要举行“我为英模人物写颁奖词”的活动。今天,就先让我们一起拜读红军老炊事班长等英模人物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光辉形象,并为他们写颁奖词吧。
进入情境
任务一:
读准字音,通读全文。
1. 通读全文时,要注意读准以下词语的读音。
 
青稞 威胁 搪瓷 鱼饵 收敛 
搀扶 奄奄一息 抽噎 瞻仰
2. 在不同语境中,了解汉字的不同读音。
①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huó)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②我和(hé)他一起进入教室。
任务二:
把握文章大意,感受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1.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
2. 初读课文,感受老班长的形象。
从课文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红军老战士形象。
双引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
双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老班长”说明老班长一向特别关爱同志,表现出了老班长善良朴实的品格。
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写出了老班长担心“我们”的身体,心情沉重,表现了老班长高度的责任感。
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老班长因为发现鱼而想到可以钓鱼来给“我们”补充营养,所以“喜出望外”。“跑”“取”“烧”“弯”一连串的动作表现出了老班长激动而又迫切的心情。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虽然我们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但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毕竟好多了。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我们”每天总能吃到鲜鱼野菜汤与从没见过老班长吃过一点儿鱼形成对比,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同时为“我”发现老班长背着“我们” 嚼草根、吃剩下的鱼骨头埋下了伏笔。
你从老班长让战友吃鱼,自己吃草根和鱼骨头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老班长为了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仅有的吃的东西送给战友们,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老班长为什么不让“我”把他吃草根、鱼刺的事告诉别人
老班长时刻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忠于党的事业,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搂、轻声说” 写出了老班长对小战士的疼爱。
神态描写就是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变化。通过神态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品质。
课文在讲了“我”发现老班长不吃鱼的秘密之后,接着叙述第二天,老班长端来鱼汤笑着让“我们”吃,大家怎能吃得下!老班长严肃地命令大家“吃下去”,待大家吃了,他才又露出了笑意。
关注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你从老班长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老班长的身体已经极为衰弱,死亡已经朝他步步紧逼。为后文写老班长倒下埋下了伏笔。但是老班长仍然鼓励着“我们”,他衰弱的外表与他“饱满的情绪”形成了对比,表现出了老班长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你是怎样理解老班长的话的?
“别浪费东西了”说明老班长知道自己不行了,所以生命垂危的他不肯喝鱼汤,他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们,表现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说话断断续续。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 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这句话表现了老班长的什么品质?
“ 一定要走出草地去!”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不忘鼓励小战士们克服困难走出草地,表现了老班长高度的责任感和对革命的无限忠诚。
3. 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这对刻画老班长有什么作用?
①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②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③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人物的对话,让我们读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这里的描写,很好地写出“我”当时心里难受的滋味。“我”的心情是因为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所致。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弥留之际,心中想着的还是别人。这些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
任务三:
向榜样致敬,传承红色精神。
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主旨
接受任务: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护送病号:弯钩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拒喝鱼汤,叮嘱鼓励
课文结构
金色的鱼钩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老班长
永远怀念: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