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二章 声现象2一、导入新知3【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下列问题.二、自主学习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其波形是 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 、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平常听到的噪声主要有四大来源: 噪声、 噪声、 噪声和生活噪声。33.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为 .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4.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1)防止噪声 ,即在 处控制噪声;(2)阻断噪声 ,即在 控制噪声;(3)防止噪声进入 ,即在人耳处控制噪声。4三、师生共频(一)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提出问题:噪声的来源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分组讨论】看哪个小组说出最多,主要从环保角度考虑.5噪声的波形与乐音波形的比较6【归纳】噪声的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声等.(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进一步提出:教室里有无噪声 主要来自哪里 8(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讲述】大家刚才都说到噪声以及它的主要来源,现在播放一段视频,大家听起来有什么感受 进而提出:噪声的等级由声强级的单位——分贝数表示大小.提问:我们身边都有噪声,你对它的感受如何呢?【学生讨论】对噪声的感受.10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dB907050等级11(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2)生理效应: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乃至死亡。(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危害13(三)控制噪声【讲解】减弱噪声的最终目标是降低人耳外的声音响度.并引导学生从听到声音的条件寻求减弱噪声的方法.【学生实验】让3位同学就桌面现有器材设计实验:(器材已经备好)如何减弱噪声.通过自主实验,感受这些措施的效果,实验都可以感觉到噪声减弱了.【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给上面的实验分类:(以闹钟为声源)(1)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发声体处减弱(2)将闹钟置于空塑料包装盒——传播过程中减弱(3)用棉花堵住耳朵——耳朵处减弱(4)戴上耳塞——耳朵处减弱.14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噪声的接收植树戴耳罩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安消声器15四、课堂检测1.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声的是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2.噪声对人类有很大危害,保证休息和睡眠时,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 )A.50 dB B.70 dB C.80 dB D.90 dB153.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下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施工的场地周围设置板墙B.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笛C.在住宅和小区周围植树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4.小强酷爱音乐,自习课上他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此时他“动听”的歌声属于 (选填“乐音”或“噪声”),这是从 (选填“物理学”或“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判断的.155.教学楼的楼道张贴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高声喧哗.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6.广场舞是大妈们酷爱的运动,但音乐声音必须适当控制,否则会影响周围居民生活.为避免干扰,小海戴上了耳罩,这属于在 减弱噪声;小海同学在家将门窗关闭进行学习,这样做主要是在 减弱噪声,(均选填“人耳处”“声源处”或“传播过程中”)151.噪声的两种定义2.噪声的危害3.噪声控制的三种途径五、课堂小结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