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声的利用 课件(共31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声的利用 课件(共31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20
20000
Hz
低于20
高于20000
人听到的声音
次声波
超声波
回顾
第3节 声的利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2024新版)
第二章——声现象
思考:这些情景中,声音都发挥了什么作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听声大比拼
你还知道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
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
汽车修理师通过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发现松动的螺栓
声与信息

大象就可以发出次声波
利用次声波,我们可以使用精密仪器进行地震预警
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核爆炸等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频率低于20 Hz的声叫作次声波。
声与信息

2. 次声波传递信息
声与信息

(1)回声定位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弹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3. 超声波传递信息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蝙蝠利用
超声波导航
(回声定位)
人们受到
启示
声呐
探测海深、海底暗礁等
探测鱼群、潜艇位置等
绘制水下数千米地形图
仿生学
B超检查婴儿情况
超声波测伤、测速、测厚、测裂纹
倒车雷达、蝙蝠回声辨位、声呐测深捕鱼
超声波探伤仪
超声波测量汽车速度
超声波测厚度
超声波测量锅炉裂纹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声与能量

实验现象:
当音频放声时,蜡燃烧的蜡烛,火焰出现晃动
实验结论:
声音能传递能量
声与能量

超声波打碎结石
超声波清洁钟表超声波洗牙、洗碗机
超声波碎石机
1、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属于声音的哪种利用?
A.用声呐探测海深
B.用超声波击碎结石
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倒车雷达确定与车后物体的距离
E.利用鸣枪声警告歹徒
F.利用超声波将普通水“击碎”成水雾,增大房内空气的湿度
G.利用超声诊断仪检查人体内脏器官
H.利用超声波探查金属、陶瓷等材料制品的内部结构
课堂习题
声音传递信息
声音传递能量
声音传递信息
声音传递信息
声音传递能量
声音传递能量
声音传递信息
声音传递信息
听一听下面几段音频,你有什么感受?
优美的音乐
揉搓塑料袋
铁钉刮玻璃
乐音
噪音
噪音
那噪声在物理学上是怎么定义的呢?
音叉的波形
泡沫刮玻璃的波形
嘈杂的声音——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噪声的振动
杂乱无章
乐音的振动
规则有序
音叉的波形
噪声的波形
那是不是好听的都是乐声,难听的都是噪声呢?想一想,好听的声音有没有可能会成为噪声呢?
夜深人静时有人引吭高歌
噪声
除了从物理学的角度,人们还常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把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也称为噪声.
一、噪声的来源

交通噪声
工地噪声
工厂噪声
生活噪声
一、噪声的来源

乐音 噪声
物理角度 有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 —— 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
波形图 有规律 杂乱无章
联系 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属于乐音,但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却属于噪声。
二、噪声的危害

1. 噪声的等级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的等级。
二、噪声的危害

2. 不同等级的声音对人的影响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对人体的影响
0 dB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40 dB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 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 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突然暴露在高达150 dB的噪声环境中 鼓膜会破裂出,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二、噪声的危害

声音不能超过
声音不能超过
声音不能超过
为了保护听力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
90dB
70dB
50dB
二、噪声的危害

二、噪声的危害

2.噪声的危害
(1)心理:引发烦躁情绪,削弱专注力,严重干扰正常睡眠与休息。
(2)生理:长期暴露可致耳聋、头疼频发、消化系统紊乱及视力模糊,极端情况下危及生命健康。
(3)物理:高强度噪声具有破坏力,能损害建筑物结构安全。
三、噪声的控制

思考:如果你在家学习时,邻居家的狗一直在叫,严重影响了你的注意力,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弱这种噪声?
让狗不要叫了
关闭门窗
戴上耳塞或耳机
三、噪声的控制

1.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
产生声音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传播声音
引起听觉
让狗不要叫了
关闭门窗
戴上耳塞或耳机
三、噪声的控制

2. 控制噪声的措施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三、噪声的控制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枪管消声器
生活中禁止鸣笛标识
摩托车消声器
三、噪声的控制

(2)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隔音墙
路两旁的林带
隔音窗
三、噪声的控制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戴隔音耳罩
戴耳塞
捂住耳朵
三、噪声的控制

3. 噪声与环境保护
由于噪声的危害,人们将噪声称为“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家用电器、机动车等在设计时都应考虑减小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