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共17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共17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观看下列几个视频,观察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产生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
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鼓面的振动非常微小,不易观察,我们可以在鼓面上放置一些轻小物体(如碎纸屑、细沙石、豆子等)。
不易观察、测量
容易观察、测量
转化为
(转换法)
大量实验表明: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物体振动,人耳不一定听到声音。
留声机(早期机械唱片)
声音是怎么传播到你耳朵里的呢?
玻璃罩中放一个闹钟,我们能听到铃声;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走,我们再听铃声有什么变化
抽走空气:
铃声逐渐减弱
真空:
没有声音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固体和液体是否也能传播声音?你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来解答这个问题吗?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可以根据配乐做出优美的动作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固体、液体、气体中有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以音叉为例:音叉的振动带动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同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声波
水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者,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三、声速
在雷雨天,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百米比赛时,计时员问什么总是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就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再开始计时呢?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海水(25 ℃ ) 1531
空气(15℃) 340 冰 3230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 1324 铝(棒) 5000
水 1500 铁(棒) 5200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声就是反射回来的声音。
为什么我们离障碍物很近时听不到回声呢?
因为回声和原声要相隔0.1s以上才能被人耳区分开。当回声和原声间隔小于0.1s,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此时,人们不能区分出回声和原声,但是会感觉声音更响亮。音乐厅、大会堂等就利用了这一原理,使声音更洪亮。
若要区别出回声和原声,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多远?
请阅读课本第30-31页的科学世界,了解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以及什么是骨传导。并在课后体验一下骨传导。
课堂练习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我们就立马不能听到声音了。( )
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于(  )
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演奏者嘴唇振动发出的声音
D.演奏者手指敲击笛子发出的声音
如图所示,路人问路,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_和______可以传声。
我们听到的“隆隆”的雷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____。
在一个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将会听到几次响声?依次是哪些介质传来的?
汽车以15m/s的速度向对面高山驶去,在司机鸣笛后4s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多远?鸣笛处距高山多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