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 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 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
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1)有力无距,即S=0;
(2)有距无力,即F=0;
(3)有力有距,力距垂直,即F⊥S。
一、功的定义
做功的二个必要条件

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踢球时,从脚接触到球飞出去的过程中,脚对球的力对球做了功吗?
2、脚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脚对球做了功吗?
3、脚踢出去的足球从空中落向地面时,球的重力对球做了功吗?
4、球落地后,在水平足球场上继续滚动,脚对球做了功吗?
5、球落地后,在足球场上继续滚动时,球的重力对球做了功吗?
二、功的计算
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W = Fs
对应单位:
1 J=1 N ×1m
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 J。
考点·梳理知识点
做功的两种类型
(1)克服重力做功: ①先确定重力G;
②确定重力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h; ③根据W=Gh计算功;
(2)牵引力F(或阻力f)做功:
①可根据“匀速运动”字眼利用二力平衡求得牵引力(或阻力);
②确定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③根据W=Fs(或W=fs)计算功。
功的简单计算
例题:起重机将2×104 kg的货物从地上吊起3 m高后,又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 m,求起重机做了多少功?
解: 起重机的拉力等于货物的重力,在水平方向移动,拉力不做功,所以,起重机做的功为:
G=mg
=2×104 kg×10 N/kg
=2×105N
W=Fs=Gh
 =2×105N×3 m
=6×105 J
一、功率
1.定义:____与_____________之比叫做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
所做的功,物理学中,用功率来表示做功的____。
2.公式:______
3.单位:

做功所用时间
单位时间内
快慢
焦耳每秒(J/s)
瓦特(W)
解:因为匀速提升,所以拉力与石头的重力相等,即
F = G = mg = 6×103 kg×10 N/kg = 6×104N
石头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 =1m
拉力做的功是 W = Fs = 6×104 N×1 m = 6×104 J
起重机功率
二、功率的计算
大石头质量为6 t,起重机的吊钩在15 s 内将大石头匀速提升了 1 m,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是多少?
1.拓展思维:假定汽车输出功率不变!汽车上坡时,为什么驾驶员需要换低档减速爬坡?
由公式P=Fv可知,当汽车发动机的功率P一定时,减小汽车速度v,可以增大汽车的牵引力F,汽车上坡更容易。
2.功率推导式P= =Fv的应用: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v的单位是m/s。此公式对功率的实际应用有较大的意义,如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由F= P/V可知,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所以汽车爬坡时,司机采取的措施是换挡减速,以获取更大的牵引力。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量。
能是物体对外做功的一种本领。
对外做功是物体具有能的一种体现。
做功对应能量的转化或转移。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能力·突破重点实验
实验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
(1)转换法的使用:通过小球推动木块的距离来体现小球动能的大小。
(2)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①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控制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相同的高度释放;
②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控制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不同的高度释放。
2.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让小球从某一高度处静止自由滑下。 (2)选择同一个小球的目的: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 (3)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的方法:控制不同质量的小球下滑的高度相同。
能力·突破重点实验
3.实验数据及实验分析:
(1)实验推理与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物体从斜面顶端静止自由释放运动到水平面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两物体碰撞后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来,这个过程中两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3)实验评价与改进。
4.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能力·突破重点实验
样题 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A=mB<mC。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 (选填“高度h”或“距离s”)大小来反映的。
重力势
距离S
能力·突破重点实验
(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 ,小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
(3)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 。
(4)分析比较 两组实验可得
出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惯性


甲、丙
1.火车进站时,它的动能 。火车出站时,它的动能 。
2.一辆洒水车在马路上匀速前进并洒水,它的动能 。
3.汽车空载和满载时以相同速度前进: 动能大。
4.某同学慢跑和快跑时: 动能大。
变小
变大
变小
满载
快跑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
(1)为什么要对机动车限速?
(2)为什么对重载车限制速度小?
答:(1)汽车的质量一定,速度大,动能就大,不容易刹车,制动距离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若造成交通事故,损失更大。
(2)汽车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就大,不容易刹车,制动距离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若造成交通事故,损失更大。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
高度相等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质量相等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结论:
一架飞机在灾区上方水平匀速飞行,并不断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则飞机在这个过程中,动能 ,重力势能 (填“变大”或“变小”)。
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坡时,速度越来越慢,则车和人的( )
A.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变小
变小
D
射箭时弓的形变越大,箭射得越远,弹性势能越大。
主要决定因素:
弹性形变程度。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
质量
运动速度
高度
质量
弹性形变程度
对外做功
焦耳J

弹性形变
被举高
运动
物体具有机械能的总量等于动能、势能能量之和。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
机械能及其转化(重点)
从隐含条件中判断速度、高度、质量的变化情况:
(1)判断速度大小的变化:匀速(v不变);加速(v变大);减速(v变小)。
(2)判断高度的变化:上升(h变大);下降、下滑(h变小);近地点(h最小);远地点(h最大)。
(3)判断质量的变化:投放救灾物资的飞机、正在洒水的洒水车(m减小),空中加油机给直升机加油(直升机质量增大,加油机质量减小)。
(4)判断机械能的变化:光滑(无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变);粗糙(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少)。
样题3 蹦床是集艺术性和竞技性于一身的运动,是我国奥运新兴优势项目,也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健身运动,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运动到最高点后竖直下落的情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最高点时,只有重力并且不具有惯性
B.运动员在接触蹦床前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运动员下落压缩蹦床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不变
D.运动员静止站立在蹦床上时,他的重力与对蹦床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3.判断下列情况下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游客乘坐索道缆车匀速上山,游客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2)飞船在轨道上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3)汽车加油后,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4)“飞流直下三千尺”中水的动能 ,重力势能 。
增大
减小
增大
不变
不变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分析卫星在近地点和远地点之间的能量变化关系?
近地点到远地点: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远地点到近地点: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所以近地点的运动速度比远地点的运动速度快。
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时,机械能总量不变。
例题:(多选)下列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小孩从滑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觉
B、下落的雨滴(考虑空气阻力)
C、上抛的乒乓球(忽略空气阻力)
D、大气层外的卫星从近地点到远地点飞行
E、电动玩具车在斜面上匀速上升
F、火箭加速升空
方法提示:从能量角度分析:机械能有没有损失或补充;
CD
内能
机械能
机械能
机械能
电能
化学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