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六月是瓜果飘香的季节。下列成熟的水果受到的重力最接近0.5N的是( )
A.一个榴莲 B.一个李子 C.一个菠萝 D.一个西瓜
2.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钓鱼竿 B.独轮车
C.瓶盖起子 D.羊角锤
3.如图所示为人骨关节的示意图。关节腔囊包裹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关节腔里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下列改变摩擦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推书柜时,先将书搬出
B.汽车陷进泥泞路面时,在轮胎下垫些柴草
C.自行车的链条和车轴处加上润滑油
D.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会在手上涂防滑粉
4.我国过春节时有挂灯笼的习俗。用绳子将灯笼悬挂在天花板上,灯笼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笼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灯笼
B.灯笼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子对灯笼的拉力与天花板受到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绳子对灯笼的拉力与灯笼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多选题
5.如图所示,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做了一个“过山车”的小实验,小球从粗糙轨道的A点处由静止状态开始下滑,依次经过B点、C点、D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B.小球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小球由B点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
D.小球由A点到D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6.物理兴趣小组在底部密封的吸管中装入金属粉末,制作了一个密度计。密度计标好刻度后,将其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液体密度较大
B.密度计有刻度部分越往上数值越小
C.甲图中密度计所受浮力比乙图中密度计所受浮力小
D.甲图中密度计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等于乙图中密度计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三、填空题
7.历史上, 实验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在国际单位制中,有很多物理量的单位都是为了纪念某个科学家而命名的,如力的单位是 (均填写科学家的名字)。
8.小明参加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二是由于小明具有 还能继续向前运动。
9.如图甲所示,船闸能使船在上下游顺利通航,利用了 的原理。如图乙所示,浴室里的防滑垫与地板接触的一面有许多小吸盘是利用了 ,使防滑垫能够紧贴在地板上,从而防滑。
10.抛掷实心球是中考选测项目之一。如图所示,实心球从小华手中飞出后,向前运动过程中,小华对实心球 (选填“做了功”或“不做功”)。实心球落地后,在地面上留下明显的凹痕,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11.在2025年黑龙江亚冬会上,我国选手在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获得金牌。如图是选手在比赛中转弯时的情景,选手一只手着地,是为了防止在 力的作用下而摔倒。在匀速转弯过程中,若选手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则选手将 (选填“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弯”)。
12.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F1=6N、拉力F2=8N作用,则F1、F2的合力为 N;若A物体受到F1的推力变成水平向左,则A物体受到F1、F2的合力为 N。
13.底面积与质量均相同的两容器甲、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分别倒入两容器中,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p甲 p乙;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 F乙'。(均选填“>”“<”或“=”)
14.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做引体向上的情境。已知小明的质量为60kg,每次做引体向上时,身体重心都上升0.6m,则做一次引体向上需克服重力做功 J。如果小明1min完成10个引体向上,则该过程中,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W。(g取10N/kg)
四、计算题
15.如图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长航时无人机——彩虹-9。该无人机质量为5000kg,静止在水平地面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2m2。细长机身和机翼的设计能减小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滑行距离,具有飞行高度高、载荷能力强、续航时间长、航程远等优点。g取10N/kg。
(1)求该无人机受到的重力;
(2)求该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3)为了让该无人机飞行时产生升力,机翼横截面的大致形状是怎么样的
16.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为600N的物体A,已知拉力F恒为400N,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F做的功;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7.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于2024年3月11日返回海南三亚,完成了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本航次中,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共完成了63次有效下潜作业,载人数量达29人,刷新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体积为30m3,重为2.2×105N。(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漂浮在海面时受到的浮力;
(2)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漂浮在海面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3)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采用往储水舱中注入海水的方式实现下沉的。若漂浮在海面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想潜没在海水中,至少需要注入的海水的质量。
五、实验题
18.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使用前,要在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上调零。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
(2)如图所示,这是中央空调管道系统的一个显示仪表,该仪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 ,仪表的示数为 MPa。
(3)如图所示,用该装置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 来反映小车的动能。第一次实验时,小车中未装钩码,第二次实验时装了钩码。两次实验时,小车都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则小车两次实验中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等”)。装有钩码的小车将木块推得更远,这说明动能的大小与 有关。第三次实验时,小车中未装钩码,从斜面更低的位置静止释放,小车将木块推动的距离相对第一次实验时更近,这说明动能的大小与 有关。
19.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在左边和右边各放一个质量相同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 ,方向 。
(2)细心的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左边放一个砝码,右边放两个与左边一样的砝码,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经过讨论,同学们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 。
(3)经过思考与交流,实验小组决定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中,小卡片应尽量选质量 (选填“大”或“小”)的。
(4)在图乙所示的装置中,将小卡片转动一小角度,松手后,小卡片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表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需要作用在同一 上。
(5)在图乙所示的装置中,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后,小卡片不能保持静止。由此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 上。
(6)将图乙装置中的滑轮固定成一上一下,如图丙所示,这样做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证据】
(1)先用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为 N,如图实验步骤A所示。接着用弹簧测力计挂着物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处,如图实验步骤B、C、D、E所示(液体均未溢出)。
【解释】
(1)物块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深,物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也越 ;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2)分析图实验步骤A、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 无关。
(3)分析图实验步骤 (填3个步骤即可),可以说明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交流】
(1)如果仅分析图实验步骤A、B、E,就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这种做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21.创新实践小组对家中的杆秤进行观察,并准备动手制作一个杆秤。
(1)图甲是家中常用的杆秤,杆秤本质上是一个 (填简单机械的名称)。这个杆秤有两个提纽,当小明使用提纽1时,杆秤最大能称量20kg的物体,当他使用提纽2时,杆秤能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会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kg。使用这两个提纽时,秤砣在杆秤相同位置时称量的物体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若某次称量时,小明使用提纽1称量了同一物体两次。当他第二次换用质量更大的秤砣称量时,秤砣在杆秤上的位置会比第一次更 (选填“靠近”或“远离”)提纽的位置。
(3)如图乙所示,小刚用一根长为1m,分度值为1cm,质量不计、粗细均匀的直尺来制作杆秤,制作过程如下:
①他分别在直尺上5cm和10cm刻度处钻了一个小孔,在小孔中各穿了一根细绳分别作为秤钩和提纽(秤钩和提纽的质量均忽略不计,且位置固定)。
②接着他又找来一个质量为10g的钩码挂在细绳上作为秤砣,可以在秤杆上移动。
③当小刚用这个自制的杆秤称量重物时,这个简单机械的支点是 (选填“提纽”或“秤钩”)所在的位置;当在秤钩上挂一重物时,秤砣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秤钩上挂的重物的质量为 g。
【交流】
(1)若不小心秤砣掉在地上碰掉了一小块,则用这个秤砣称量物体时,称量值比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一些。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A C D AD BD
7. 托里拆利 牛顿
8. 相互的 惯性
9. 连通器 大气压
10. 不做功 形状
11. 重 做匀速直线运动
12. 14 2
13. = >
14. 360J 60W
15.(1)5×104N
(2)2.5×105Pa
(3)上凸下平
16.(1)
(2)
(3)
【详解】(1)由图可知,该滑轮组提升动滑轮绳子段数
拉力移动的距离
拉力F做的功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有用功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7.(1)2.2×105 N
(2)22 m3
(3)8×103 kg
【详解】(1)潜水器重力为
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故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变形得
(3)潜水器完全浸没时,浮力为
需注入海水的重量
海水质量
18.(1) 水平
(2) 大气压强
(3) 距离 相等 质量 速度
19.(1) 相等 相反
(2)摩擦力
(3)小
(4)直线
(5)物体
(6)能
21. 杠杆 小于 不相同 靠近 提纽 80 偏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