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国旗仪式 (课件)(共15张PPT)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升国旗仪式 (课件)(共15张PPT)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
线和角
升国旗仪式

活动目标
1.发现升国旗仪式中的数学问题,能用数学知识解释升国旗仪式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2.了解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难点】
能用数学知识解释升国旗仪式中的现象。
【重点】
发现升国旗仪式中的数学问题,能用数学知识解释升国旗仪式中的现象,培养应用意识。
课堂导入
每天在祖国各地,五星红旗都伴着太阳冉冉升起……
新知探究
参加升国旗仪式的人数是多少?队伍是怎样排列的?
升国旗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旗杆的高度是多少?
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1)我们学校每周一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都要参加。负责升旗的有3名同学,1名擎旗手和2名护旗手。
(2)我访问了少先队辅导员老师,知道了上个周一参加升旗仪式的共265名师生。
(3)我查阅了资料,知道了天安门广场每月第一天及重大节日的升旗仪式由126人组成,包括国旗组3人、陆海空军分队长3人、陆海空军队员90人,以及30名礼兵”。平日的升旗仪式由66人组成,包括国旗组3人、分队长3人、队员60人。
(4)我通过观察发现,老师和同学们排成了10个纵队。
(6)我上网搜索知道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的时间是根据每天的日出时间而定的,五星红旗每天都和太阳一同冉冉升起。
(7)我访问了少先队辅导员老师,知道了我们学校旗杆的高度是12米。
(8)天安门广场的旗杆总高度为32.6米,其中地面以上的高度是30米。
(5)我们学校每周一上午8点举行升旗仪式。
升国旗时还有一些不容易直观看到的角。
旗杆和地面形成一个直角;人的视线和旗杆会形成一个锐角。随着国旗的升起,这个锐角在不断变化。

(1)在国旗上升的过程中,人的视线和旗杆形成的角时怎样变化的?用角的大小的知识解释这种变化。

升旗前,人注视国旗,视线和旗杆垂直,成直角(90°),随着国旗的上升,视线和旗杆的夹角成锐角(<90°)并且逐渐变小。
(2)从升国旗的情境中,你还能发现哪些角?
少先队员佩戴的红领巾上有3个角,1个钝角,2个锐角。
国旗是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旗面上每颗五角星都有5个角。
绳子和旗杆形成了1个锐角。
微风吹拂,国旗展开,和旗杆形成了1个直角。
观察我国的国旗,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国旗的特征吗?
国旗是长方形的,上面有5颗五角星,1颗大的,4颗小的。
大五角星在左上方,小五角星在它的右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既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也是共和国的符号。
旗面左上方缀五颗黄色五角星,一星较大,居左;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一颗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象征中国各民族各阶层的人民群众,每颗小星各有一个角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鲜艳亮丽的五星红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国旗,维护国旗的尊严。
注视国旗,听歌曲《红旗飘飘》
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与生活联系密切,我们要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升国旗仪式中有很多平行和垂直的现象。我们要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完成相关练习。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