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桂阳三中、资兴一中、安仁一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三中、资兴一中、安仁一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三中、资兴一中、安仁一中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下列对体育项目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游泳划水时,使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手
B. 图乙,用力握握力球,球变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图丙,垫排球过程中,手感觉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图丁,在草地上的足球越滚越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如图所示,小球静止放在弹簧上,小球与弹簧彼此不相连,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若小球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下列关于小球的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仍保持静止状态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一直做变速直线运动
3.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如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 1.0 N和1.5 N
B. 1.0 N和0.5 N
C. 2.0 N和1.0 N
D. 2.0 N和1.5 N
4.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 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2mg
C. 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 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g
5.劳动课上,小明用不同的方式搬运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水平用力推箱子,当箱子没有被推动时,推力小于摩擦力
B. 甲图:水平用力推箱子,当箱子匀速直线运动时,推力等于摩擦力
C. 乙图:当箱子和平板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时,箱子和平板车之间存在摩擦力
D. 乙图:平板车下边装有轮子是为了增大摩擦
6.如图所示,小叶观察家中的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时的情形时想:将空茶杯正放在桌面上对桌面有压力和压强,如果将它倒扣在同一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  )
A.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B. 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C. 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D. 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液体的高度相同,则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 p甲>p乙,p甲′>p乙′ B. p甲<p乙,p甲′<p乙′
C. p甲=p乙,p甲′<p乙′ D. p甲=p乙,p甲'>p乙
8.如图是小明自制的气压计,将这个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  )
A. 水柱上升,瓶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B. 水柱下降,瓶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C. 水柱上升,瓶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D. 水柱下降,瓶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9.假期小明全家坐高铁去旅游,在站台等待列车时,站台的乘务人员让旅客在安全线后面候车,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 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B. 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 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D. 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10.如图甲,水平桌面上有物体A、B,B在F1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A、B用轻绳水平连接后,在F1和F2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F1=3N,F2=10N,关于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与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 A与桌面的摩擦力为4N
C. B与桌面的摩擦力为7N D. 轻绳的拉力为10N
11.如图所示,一下半部分为圆柱形的玻璃瓶,深度为20cm,内封闭有质量为0.30kg的水。将玻璃瓶正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底部的压强为900Pa;将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盖的压强为1400Pa。若该玻璃瓶内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酒精的质量为 (  )
A. 0.36kg B. 0.40kg C. 0.44kg D. 0.48kg
12.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拉力F1和F2的作用,拉力F1和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和丙,小车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根据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t=1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2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B. t=3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C. t=7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1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D. 在4s到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3.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弹簧上,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用图乙中的扳手拧螺丝时,手作用在______处更容易将螺丝拧紧。
14.如图为一起交通事故,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虽B车驾驶员紧急刹车,但还是撞击了A车,这是因为B车具有______,碰撞的一瞬间,B车对A车的撞击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车对B车的撞击力;碰撞时,B车驾驶员会受到______(选填“安全带”或“汽车头枕”)的保护。
15.如图所示,用20N的力握着一重为3N的装有水的玻璃杯静止悬在空中时,杯子所受摩擦力方向______,大小为______N;当在杯中再加入少量的水,仍使杯子静止悬在空中时,则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是老师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当时的大气压强相当于755mm的水银柱深度产生的压强,若玻璃管稍倾斜,水银柱的高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质量相等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物块A和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将B物体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柱体,并将该柱体叠放在A上,B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随h的关系如图乙。当截取高为h=2cm时,A、B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当h=10cm时,A对地面的压强是800Pa,则物块A的重力是______N。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8.将木板板A拉出,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请画出木块B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斜面上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0.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小伟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小伟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______运动;若拉力F突然增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______两幅图中的现象可初步得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的正确结论;
(3)如图丁所示,某同学将木块沿虚线方向切下,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该同学填______(选“能”或“不能”)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压力有关。
21.如图是小华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U形管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实验前检查装置: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_(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4)比较图1中乙和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到: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5)小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后,还希望测出某盐水的密度,在此基础上又做了拓展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底端橡皮膜向下微微凸起,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为h1(如图2甲所示);
②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烧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面相平,测出管底到盐水液面高度为h2(如图2乙所示);
③待测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______(结果用ρ水、h1、h2表示,不计橡皮膜形变对h1的影响)。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2.一个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杯质量为100g,里面的水的质量500g,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求;
(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
(2)水对杯子底的压力;
(3)求整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23.边长15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90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如图甲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如图乙所示。
(1)求甲图中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求剩余部分的高度;
(3)将b放置于a上使它们重叠,求a对地面的压强。
1.【答案】
【解析】解:A.游泳划水时,人向后划水,人对水有向后的作用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水也对人施加了向前的作用力,使人前进,所以使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用力握握力球,球变瘪,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垫排球时手对排球施加了作用力,同时,排球也对手施加了作用力,垫排球的过程中手感觉到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草地上的足球越滚越慢,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还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相互性。
2.【答案】
【解析】解: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小球突然失去重力,此时只受弹簧的弹力作用,马上做变速运动,当离开弹簧后将不受任何力,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先做变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小球突然失去重力,此时只受弹簧的弹力作用;当离开弹簧后将不受任何力,据此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和牛顿第一定律分析解答。
此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对小球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关键。
3.【答案】
【解析】解:测力计甲的示数为为物体A、B和测力计乙的重量之和,50g的物体重约0.5N,测力计乙的重为1N,所以测力计甲的示数为2.0N,测力计乙的示数为测力计乙的重量与物体B的重量之和,即1.5N;
故选:D。
由图可知,测力计乙的重量为1N,当如右图所示使用时,测力计甲的示数为物体A、B和测力计乙的重量之和,测力计乙的示数为测力计乙的重量与物体B的重量之和。
本题是一道有关测力计使用与读数的题目,当测力计倒挂时测力计的示数为测力计的自重。
4.【答案】
【解析】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小球静止在杆子的底端,所以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必然有一个力来平衡这个重力,所以可以确定杆子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支持力F,且F=G=mg。
故选:A。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结合其中的一个力,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确定另外一个力。是此题的解题思路。
5.【答案】
【解析】解:A、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小明对箱子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A错误;
B、水平用力推箱子,当箱子匀速直线运动时,箱子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正确;
C、当箱子和平板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时,箱子和平板车之间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箱子和平板车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故C错误;
D、平板车下边装有轮子是为了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即减小摩擦,故D错误。
故选:B。
(1)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2)箱子和平板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时,箱子和平板车之间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据此分析;
(3)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本题围绕推箱子这一情境,考查了摩擦力、平衡状态及二力平衡的判断等,是一定综合性,是一道易错题。
6.【答案】
【解析】解:平底薄壁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水的总重力,
无论正放还是倒放,它们的总重力不变,即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即F不变;
如果将它倒扣过来放在水平桌面上,由图可知,受力面积S减小,
由p=可知,压强增大.
故选A.
水平桌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分析压强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灵活应用公式p=和水平桌面上物体所受压力与重力的关系,这就要求无论题目如何变化,一定要分析隐含的物理信息,这样才能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答案】
【解析】解:(1)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同,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由ρ=可知,ρ甲<ρ乙;又因为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由p=ρgh可知,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p乙;
(2)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相同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甲、乙的总重力相等,故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由图知S甲>S乙,由p=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综上所述,B正确。
故选:B。
(1)根据液体的质量相等,再结合容器内的液体体积关系,利用密度公式可判断出容器内部液体的密度关系,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比较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2)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p=比较桌面受到压强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压强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是一道中等题。
8.【答案】
【解析】解:因为瓶内封闭气体压强p等于大气压p0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大于外界大气压),即p=p0+ρgh,h为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当把它从山下拿到山上时,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瓶内气体压强p不变,而大气压p0变小,所以h应变大,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上升。
结合p=ρgh可知瓶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故选:A。
瓶内封闭气体压强p等于大气压p0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大于外界大气压,而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降低,所以玻璃管内的水柱上升,h增大。利用p=ρgh判断瓶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化情况。
此题考查了关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变化,其解题关键就是:海拔升高,气压减小。
9.【答案】
【解析】解: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大气压。人和物体在大气压作用下,会被“吸”向列车而发生事故,因此等待列车时必须站立在安全线以外。
故选:D。
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比较人和列车之间的压强以及人外侧的压强的大小。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多观察、多思考,本题体现了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难度不大。
10.【答案】
【解析】解:如图甲,B在F1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力平衡,此时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B=F1=3N,
图乙中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则此时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仍然为fB=3N;
如图乙,A、B用轻绳水平连接,在F1和F2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受力平衡;
由于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A、B向左运动,则此时A、B受到的摩擦力都是向右的;
整体受到F1和F2、A向右的摩擦力和B向右的摩擦力,
整体受力平衡,则有:F1+fA+fB=F2;
即:3N+fA+3N=10N;
解得:fA=4N,即A与桌面的摩擦力为4N;
对乙图中的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轻绳的拉力等于F1、B向右的摩擦力之和,
所以轻绳的拉力:F=F1+fB=3N+3N=6N;
综上所述,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分析甲图B和乙图整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滑动摩擦力大小;
(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本题考查平衡力的应用,关键是不同情况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11.【答案】
【解析】解:
根据正放时水对底部压强为900Pa,得到水的深度为:;
根据倒放时水对瓶盖压强为1400Pa,得到水的深度为:;故空白部分高度为20cm-14cm=6cm。
故整个瓶子等价于9cm+6cm=15cm的圆柱形瓶子。
则装满酒精与装0.30kg的水的体积比为15:9即5:3,密度比为4:5,故质量比为(5:3)×(4:5)=4:3,得到酒精质量为0.40kg。
故选:B。
瓶子整体并非柱形,应该通过左图算出水的高度,再通过右图算出空余部分的高度,从而算出总高度来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计算,结合了一个等体积思想,即非柱形容器的体积等于液体体积和空白部分体积之和,是一个较为巧妙的转化,整体有一定难度。
12.【答案】
【解析】解:A、由图丁可知,t=1s时小车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F1和向右的拉力F2、静摩擦力的共同作用,这三个力的合力为0;由图可知,此时的F1=3N,F2=1N,则静摩擦力为:f=F1-F2=3N-1N=2N,方向与F2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故A错误;
B、由v-t图像可知,4s~6s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0;由图可知,此时的F'1=6N,F'2=3N,则f'=F'1-F'2=6N-3N=3N,方向与F2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t=3s时,F1大于F2,小车向左运动,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3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B正确;
C、t=7s时,F''1=0N,F''2=2N,小车向右运动,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3N,此时的合力为:F=f'-F''2+F''1=3N-2N+0N=1N,合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故C错误;
D、在4到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则小车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此时的两个拉力不同,则小车做变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1)由F-t图像可知第1s时的拉力,由v-t图像可知对应的速度,然后判断出物体的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求出受到的摩擦力;
(2)由v-t图像可知,4s~6s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F-t图像得出两个拉力的大小,然后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判定t=3s时的摩擦力的大小;
(3)根据两个拉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大小得出t=7s时合力的大小。
(4)桌面光滑,则小车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据此分析。
本题从三个图像分析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推力大小,已知条件都包含在图像中,是中考的热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性很强,有一定的难度。
13.【答案】
【解析】解: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弹簧上,左边弹簧被压缩,右边弹簧被拉伸,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由图乙可知,A和B对扳手施加力的位置不同即作用点不同,通过生活经验可知,B种做法效果好,容易拧动螺丝;利用杠杆知识也可知道,动力臂越长就越省力;故B种效果好,也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方向;B。
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需要根据题目条件进行分析。
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
14.【答案】
【解析】解: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汽车B刹车后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撞到汽车A。
B汽车对A汽车的撞击力与A汽车对B汽车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B车驾驶员由于惯性会向前倾,此时安全带对身体有向后的拉力,从而对人起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惯性;等于;安全带。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两个受力物体(相互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惯性的理解与应用,对力的相互作用的认识等,属基础题。
15.【答案】
【解析】解:杯子被握在手中,处于静止状态,杯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杯子和水重是3N,摩擦力大小也是3N;
当在杯中再加入少量的水,仍使杯子静止悬在空中时,杯子和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杯子和水的重力增加,摩擦力增大。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3;变大。
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
通过分析杯子前后两次所处的状态,确定其受力情况。从而可以求出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16.【答案】
【解析】解: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由大气压的大小决定,实验时,大气压不变,玻璃管稍倾斜,管内水银柱长度变长,但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由大气压的大小决定。
本题考查了托里拆利实验的有关知识,属于基础题。
17.【答案】
【解析】解:A、B均为实心正方体,由题图乙知,正方体B最多能截取的高度为10cm,B的高度hB=10cm=0.1m
截取前B对桌面的压强:
pB=600Pa;
因为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ρgh;
则ρB===600kg/m3;
正方体B的重力:GB=mBg=ρBVBg=600kg/m3×(0.1m)3×10N/kg=6N;
由图乙可知,B全部叠放在A上时,A对桌面的压强:pA=800Pa=,
则:GA+GB=pASA
即:GA+6N=800Pa×SA ①
由题知,B截取高度是:h′=2cm时,A、B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A′=pB′
根据G=mg=ρShg
可得,B截取部分:G截取===1.2N;
此时A对桌面的压强:=;
此时B剩余部分的高度:
hB剩=hB-h截取=10cm-2cm=8cm=0.08m
此时B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B′=ρBghB剩=0.6×103kg/m3×10N/kg×0.08m=480Pa;
因为pA′=pB′,则有=480Pa,
化简得:
GA+1.2N=480Pa×SA ②
解得:GA=6N。
故答案为:6。
根据m=ρV计算B的质量,根据G=mg计算B的重力;B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压强公式计算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B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柱体,根据压强公式表示B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将该柱体叠放在A上,根据压强公式表示A对桌面的压强,联立解方程可得物块A的重力。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
18.【答案】
【解析】解: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B静止,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平衡,弹簧测力计向左拉,则摩擦力向右,画在重心上,如图所示:
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B静止,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平衡,据此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根据力的示意图画图。
本题考查摩擦力的示意图,关键是确定摩擦力的方向,属于基础题。
19.【答案】
【解析】【分析】
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要求画出各个力。
【解答】
因为是光滑的斜面,且绳子处于竖直状态(球与斜面虽然接触但不发生挤压),所以小球不受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则小球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沿绳子向上,两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球的重心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作图时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如图所示:
20.【答案】
【解析】(1)实验中小伟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从而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使拉力增大,滑动摩擦力也不变;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即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其压力相同,故他应该选择甲、乙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甲中接触面粗糙,测力计示数大,故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压力大小相同,故选乙、丙两实验;
(3)如图丁所示,某同学将木块沿虚线方向切下时,改变了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该同学能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压力有关。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不变;(2)甲、乙;乙、丙;(3)能。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测力计读数注意事项、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1.【答案】
【解析】(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而U形管左端没有开口,所以不属于连通器;
(2)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是相平的。若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就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若使U形管中液面相平,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因此选择丙、丁两实验;
(4)如图乙、丙可知,在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探头的深度越深,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
(5)当橡皮膜表面与水面相平时,说明盐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强和水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强大小相等,即p盐水=p水,根据p=ρgh可得ρ盐水gh2=ρ水gh1解得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
故答案为:(1)不属于;(2)B;(3)丙、丁;(4)液体深度;(5)。
(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2)若使U形管中液面相平,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
(4)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当橡皮膜表面与水面相平时,说明盐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强和水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强大小相等,即p盐水=p水。
本题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22.【答案】
【解析】(1)已知水的深度和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可以得到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已知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利用压强公式变形可求得水对杯子底的压力;
(3)已知杯子和水的总质量,可求总重力,总重力就等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用压力除以杯子的外部底面积就是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固体能够传递压力,所以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杯子和水的总重;不规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
23.【答案】
【解析】(1)甲图中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G=90N,
则甲图中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4000Pa;
(2)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切割后物质的密度不变,且a、b都为均匀的柱体,
且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ρgh,
设正方体的高(边长)为h,剩余部分b的高度为hb,其密度为ρ,
则乙图中a对桌面的压强为pa=ρgh,b对桌面的压强pb=ρghb,
根据题意可得pa=1.5pb,所以ρgh=1.5ρghb,
则剩余部分的高度为:;
(3)将b放置于a上,两者的总重力为90N,则a对桌面的压力F′=G=90N,
在甲图中a部分的厚度为:ha=h-hb=15cm-10cm=5cm,
在乙图中a的底面积(受力面积):Sa=h×ha=15cm×5cm=75cm2,
则a对桌面的压强为:

答:(1)甲图中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4000Pa;
(2)剩余部分的高度为10cm;
(3)将b放置于a上使它们重叠,a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4Pa。
(1)甲图中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p=求出甲图中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切割后物质的密度不变,且a、b都为均匀的柱体,且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ρgh,据此分别表示出a对桌面的压强和b对桌面的压强,利用pa=1.5pb求出剩余部分的高度;
(3)将b放置于a上,两者的总重力为90N,则可知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根据题意求出a的底面积(受力面积),再根据p=求出a对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以用p=ρgh进行计算和分析。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