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全章习题课件(共6份打包)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全章习题课件(共6份打包)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二、速 度
知识点1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2024年8月4日,在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男子 混合泳接力
赛中,中国队夺得金牌。裁判员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来判断中国队获胜的;物理学上,采取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如图(a)所示,某学校举行的一场 游泳比赛中,运动员乙游
得最快;如图(b)所示,同样路程的比赛,运动员甲游得最快。
(1)观察图(a)中的甲、乙、丙可知,当运动时间相等时,______
_____________,所以乙运动得最快。
乙通
过的路程最长
(2)观察图(b)中的甲、乙、丙可知,当通过的路程相等时,
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甲运动得最快。
(3)综合图(a)(b)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运动的时间最少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
之比越大,其运动得越快
知识点2 速度
3.完成下列速度单位的换算。
____;____ ;
____;____ 。
72
54
36
28
4. 创新科技从数字火炬手到亚运“元宇宙”,再到颇受关注的
“场务机器狗”,许多创新科技融入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如图所示,
“场务机器狗”在赛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最高时速可达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务机器狗”内通过的路程是
5.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运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速度一定大
B.运动路程长的物体,运动速度一定大
C.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运动的距离越远
D.相同路程,速度越大,所用时间越短
6.在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为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一些成语来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描述快慢的成语中,与速度的定义方法
最相近的是( )
C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7.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上桥前经过某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
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上桥前的路程用时 ,求汽车的速度。
解:汽车的速度 。
8. 物理观念一位驾驶员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
来对他说:“您好,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驾驶员反驳
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这位驾驶员没
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
A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机械运动
9.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已知 里,“一日”为24小时。你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船速应该是
( )
C
A. B. C. D.
10.某短跑运动员在内跑了,某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
某羚羊奔跑的速度是 ,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B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运动员、汽车、羚羊
C.运动员、羚羊、汽车 D.羚羊、汽车、运动员
11.[2024贵州黔南州月考]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如果甲、
乙的速度之比为,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
D
A. B. C. D.
12.港珠澳大桥全长,限速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下,驾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____ (忽略车的长度)。司机饮酒后
反应较慢,易发生交通事故,若不饮酒时反应时间为 ,醉酒后反
应时间为,车速为 。那么醉酒后与不饮酒相比,在反应
时间内要多行驶____ 的距离。
33
12
13.如图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大型
航母——山东舰,如果它以 的
速度直线行驶了 。
(1)求山东舰在 内行驶的路程。
解:根据公式得,山东舰在 内行驶的路程

(2)为了执行某任务,山东舰需要赶赴距此 的海域,则在速
度保持 的情况下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根据公式得,山东舰赶赴距此 的海域,需要的时间至少
为 。
14.甲、乙两人进行赛跑,每次甲都比乙提前 到达终点。
若甲后退,并让乙先跑 ,甲再跑,结果是( )
B
A.乙先到达终点 B.甲先到达终点
C.一起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共17张PPT)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第五章 自主测评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
1.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显著,如图是小明手握青铜酒
杯的场景,请根据图片估测酒杯的高度为( )
C
A. B. C. D.
2.小亮五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小亮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消除测量误差
B.小亮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数据“ ”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应去掉
D.最终的测量结果记为
3.唐代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
过万重山”,其中描写轻舟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B
A.舟 B.万重山 C.舟上的李白 D.水流
4.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D
A.从高空自由落下的物体 B.降落后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C.进站的火车 D.随输送带运动的纸箱
5.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为,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B
A. B. C. D.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内通过了的路程,则在第
它的速度一定是( )
C
A. B. C. D.无法判断
7.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其运动情况分析不正确的
是( )
B
A.物体在内运动的路程为
B.物体在前内和后 内的速度相等
C. 内,该物体静止不动
D.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4分)

8.(1)如图甲,用刻度尺、 分别测
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尺测量的长度是
_____,尺测量的长度是______ 。
2.7
2.70
(2)如图乙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

9.某日,一架战斗机从山东舰的甲板上起飞,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
员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以战斗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
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性。
运动
静止
相对
10.百米赛跑中,观众往往是根据图a中的情况判断谁跑得快。
图a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b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学上采取_____(填“图a”或“图b”)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时间相同时,路程长的运动快
路程相同时,时间短的运动快
图a
11.如图是甲、乙在相隔相同的时间内运动的情况,则____
(填“甲”或“乙”)物体可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
,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为______ 。

0.75
三、综合题(12题14分,13题14分,共28分)
12.如图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应在适当的范围内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填 “大”或
“小”),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

时间
(3)如果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
平均速度 与实际速度相比偏____。

(4)图中秒表上的1格表示1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
中点和终点位置的时间。其中斜面全长 ,则小车通过上半
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 。
0.15
(5)由计算得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填“匀速”或“变速”)
运动。
变速
13.国庆期间小明和同学一起在游乐园进行玩具
车比赛,甲、乙两玩具车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沿
同一方向向前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 图
像如图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玩具车做的是什么运动?
解:由 图像可知,甲、乙两玩具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2)乙玩具车的速度是多少?
由图可知,乙玩具车通过的路程为时,所用的时间为 ,所以
乙玩具车的速度为 。
(3)经过 后甲、乙两玩具车相距多少米?
由知,经过 后,乙玩具车行驶的距离为

由图可知,经过后,甲玩具车行驶的距离为 ,故经过
后甲、乙两玩具车相距 。(共25张PPT)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专题5 速度的图像问题
速度的综合计算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速度的图像问题
方法上分
图像问题“三看”
1.看横、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一般来说图像表示的是纵坐标对应的
物理量随横坐标对应的物理量的变化。
2.看特殊点:“起点”“终点”“交点”“拐点”。
3.看倾斜程度:图像的倾斜程度能够反映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随横坐
标对应的物理量变化的快慢。
类型1 图像
1.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C.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为
D.物体在内的速度比在 内的速度大
2.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平直路面上沿同一直线运
动时的 图像,由图像中的信息可知,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D
A. 内,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通过的路程相等
B. 内,两车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后不变
C. 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可能小于甲车的
D.内,乙车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小于
3.、两地相距,甲、乙两车同时从 地出
发,一段时间后到达 地,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
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乙车做变速运动
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
C. 时,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
D.时,乙车运动了
4.[2024贵州黔南州期中]甲、乙两车从同一
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两车通过的路程和所用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
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A. 内,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4倍
B.经过,甲、乙两车相距
C.经过,甲、乙两车相距
D. 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类型2 图像
5.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在风景如画的柳叶
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是他们在某段道路上沿直
线骑行时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
中错误的是( )
A
A. 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小芳在内一共通过了
C.第 时,两人的速度大小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 图像如图所
示,其前通过的路程为,第 时速度达到
。求:
(1)前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解:前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
(2) 内汽车通过的总路程。
根据公式可得,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则内汽车通过的总路程 。
(3)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
类型3 图像综合
7.如图所示,、两辆小车从同一点沿相同方向出发,图甲是车运动的
图像,图乙是车运动的 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C
A.第时,、 两小车相遇
B.在内, 车静止
C.第时,、两车相距
D.车在内的速度大于在 内的速度
8.如图甲所示为小勇骑自行车回家时的路程时间 图像,请在
图乙中作出其对应的速度时间 图像。
如图所示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速度的综合计算
类型1 过桥、隧道问题
1.一列火车长,以的速度通过长 的隧道。
(1)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用的时间是多少?
解:由题可知,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用的时间为

(2)这列火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由题可知,火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为

类型2 反应时间问题
2.[2025贵州贵阳期末]某汽车不同速度下对应的刹车距离
(从踩刹车制动到汽车完全停止)如表所示。某司机驾车在平直的
公路上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突然发现前方 处有障碍
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 ,这段时间
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这段时间行驶的距离叫反应距离。
汽车速度/ 汽车刹车距离/
100 42
80 27
60 16
40 8
20 3
(1)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米?
解:由题知,汽车行驶的速度,由 得,
汽车的反应距离为 。
(2)计算分析车速为 时,该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若车速为,由 得,汽车的反应距离为
,由表中数据可知,车速为
时的刹车距离为 ,从发现险情到汽车完全停止时,汽车
行驶的总路程为 ,因为
,所以该车不会撞上障碍物。
类型3 区间测速问题
3. [2025陕西西安期中]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大慈恩寺内,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是国家五A级旅游
景区。小明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开车到大雁塔玩。小明发现高速公路
上设有区间测速,即在两个监测点安装监控摄像头,测出车辆通过
两个监测点时的时间,以此来判断汽车是否超速。若监测点、 相
距,小明爸爸的车以的速度通过监测点 时,旁边的交
通指示牌如图甲所示,时间如图乙所示。
(1)从图甲所示的交通指示牌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解:图甲中数字“100”表示汽车的限速为 ;图甲中“
”表示距离西安市还有 。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所处的位置到西安市
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由图甲可知,从交通指示牌所处的位置到西安市的路程为 ,允
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需要的时间至少为

(3)小明爸爸的车在区间测速路段先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
,之后为了不超速,车辆在该区间路段后程的平均速度最大为
多少(不计车长)?
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所用的时间 ,
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完段的时间 ,
后程的路程 ,
为确保不超速,车辆行驶完后程需要的时间至少为

车辆在该区间路段后程的最大平均速度 。
类型4 行人过马路问题
4.西安市实施机动车礼让行人以来,人车
秩序井然,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图中的①②③是同方向、宽度均为 的
三条车道;行人刚上车道①时,车道①②
③内的机动车均应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
只有在行人通过对应车道后,机动车方可
通行;某时刻行人从路口的点出发,沿斑马线向 点直线前行,步
行的速度为 ;已知司机从看到行人到踩下刹车的反应时间为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某辆汽车以 的速度在车道①内匀速直线行驶,求在司
机的反应时间内该辆车向前行驶的距离。
解: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汽车的速度为 ,
由 得,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2)若汽车在车道②内行驶,则行人恰好通过的安全条件下,汽车
的最大减速时间为多少。
行人恰好通过车道②所用的时间为 ,
汽车的最大减速时间为 。
(3)某汽车在车道③内距离斑马线 ,若汽车始终保持匀速直线
行驶,为了确保行人安全,汽车的速度不得超过多少?
行人安全通过车道①②③所用的时间为 ,
汽车的行驶时间 ,
若汽车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行驶,为了确保行人安全,汽车的速度不
得超过 。(共27张PPT)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
1. 物理观念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C
A.
B.
C.
D.
2.[2025陕西西安月考]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0.36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
3.小宇同学在学习本课后,对自己
的铅笔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小
宇同学选用的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为
0.1
不能
分度值下一位
5.50
完整刻
度线
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 。用该刻度尺______直接测出一张纸
的厚度。在用刻度尺测量一铅笔的长度时,他特意用两种不同方式进
行读数,他发现两种方式读数结果并不一样,你认为正确的读数方式
应该是图中的___。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该铅笔
的长度是______ ,若零刻度线模糊,我们可以选用其他_________
_____作为起点。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木块的长度为______ ,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 。
2.70
1
5.军军同学用一把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正
确的是( )
D
A. B. C. D.
知识点3 长度的估测
6.填合适的单位:
(1)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____;
(2)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7.5____;
(3)地球的半径约为 ____;
(4)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____;
(5)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0.75___;
(6)一层楼房的高度约为3___。
7. 传统文化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
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一次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
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
C
A. B. C. D.
8.立定跳远是中考体育考查项目,男生为满分,女生 为
满分。同学们在练习立定跳远时,需要选择一种使用方便、测量准
确的工具来记录成绩,下列测量工具最合适的是( )
A
A.测量范围为、分度值为 的卷尺
B.测量范围为、分度值为 的三角尺
C.测量范围为、分度值为 的木尺
D.测量范围为、分度值为 的卷尺
9.人体中藏有很多“尺”,可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其
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A.单人课桌的长度约为3拃 B.黑板的长度约为1庹
C.教室的长度约为5步 D.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拳
10.某品牌成年人裤子吊牌上标有“ ”的字样,其中A表示标准
体型,数字表示该裤子对应的人的身高和腰围,“ ”对应的身
高数据合理的是( )
B
A. B. C. D.
11.如图所示,工作台的高度约为( )
B
A. B. C. D.
12.在某次探究活动中,小军同学用不同的刻度尺测同一个木块的长
度,三次测量所记录的结果分别为、、 ,其中
精准值最高的是_________,该次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
1
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图中 是他读数时
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1)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2)刻度尺未放正,有刻度的一
边没有和被测边保持平行;(3)读数时视线未垂直于刻度尺尺面。
15.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小方桌的边长为 ,后
来把该尺与标准尺校对发现它有刻度部分的实际长度是 ,则
小方桌每边的实际长度是( )
B
A. B. C. D.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2课时 时间的测量及误差
知识点1 时间的测量
1.不同情况下,人们对计时的精确度要求并不相同,下列计时工具中,
精确度最高的是( )
D
A.沙漏 B.脉搏 C.手表 D.原子钟
2.(1)一场物理考试的时间为,合___ 。
(2)课间时间为,即____ 。
(3)小艾同学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为,合____,_____ 。
1
10
15
900
3.如图所示,图甲中秒表显示的示数为_______ ;图乙中秒表显示的
示数为_________ 。
367.5
5
37.5


知识点2 误差
4.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实验误差
B.读数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
C.误差与错误没有区别
D.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选用更精密的仪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
小误差
5.[2025贵州六盘水期中]要测量一枚1角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
最合适的是( )
D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该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该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枚1角硬币摞起来的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枚1
角硬币的厚度
6.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D
A.眼保健操的时间为
B.课桌高度为
C.人的脉搏一秒跳动的次数为65次
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7.下表是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成都东 08:45 0
广元 10:36 10:40 270
汉中 11:24 11:27 412
西安北 13:00 658
(1)该列车运行的起点为________站,终点为________站。
(2)该列车运行总里程为________,共用时___________。
成都东
西安北
8.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五次测量的结果分
别为、、、、 ,其中错
误的数据为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应该记录为_______ ,这是
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测量误差的。多测几组数据
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误差。
13.07
13.27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不能
9.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它是反映身体健康
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小聪同学测量自己心率的相关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平均值 4 5 6 平均值 心跳次数/次 67 68 72 203 205 198 使用秒表时由于__________会产生误差,则对比两种方案,你认为小
聪的心率更接近____次/分钟。
反应时间
67(共19张PPT)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四、运动的相对性
知识点1 机械运动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B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知识点2 参照物
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固定的
B.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无需选择参照物
D.可以选择被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3.2025年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
射升空,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 太阳同步轨道。运载火箭升空过
程中,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C
A.地球 B.发射中心
C.火箭所运载的5颗卫星 D.太阳
4.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活动之一。龙舟比赛过程中,以龙舟为参照
物,岸边竖立的旗子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若认为此时
龙舟上的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
龙舟(合理即可)
5.古籍《尚书纬·考灵曜》中对地球及相对运动进行了描述:“地常动
不止,譬如人在舟中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人不觉”所选择的参照
物是____。

知识点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2024年4月 26 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对接,
航天员们顺利会师。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对接
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以空间站组合体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
C.以空间站组合体为参照物,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D.以空间站组合体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
7.南宋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有这样的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对于诗中描
写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以船为参照物,两岸是静止的
B.以两岸为参照物,榆堤是运动的
C.以诗人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
D.以诗人为参照物,云是运动的
8.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
小树向后运动,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
面为参照物,则小树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由此可见,
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
自行车(答案不唯一)
静止
相对
9.刻舟求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其中楚人所刻的痕迹相对于
船来说是______的,相对于剑来说是______的,他最终不能捞到剑
是因为剑相对于人是______的。(以上均填“运动”或“静止”)
静止
运动
运动
10.在高速公路上,一辆加速行驶的小轿车正在超过一辆减速行驶的
大货车,此时( )
B
A.小轿车相对于大货车是静止的
B.大货车相对于小轿车在向后运动
C.大货车相对于小轿车在向前运动
D.大货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11.[2025陕西西安月考]小明上学时外面下着雨,他坐在由南向北
行驶的出租车里,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则
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 B.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
C.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 D.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
12.如图是摄影爱好者抓拍到的“乌
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
描述图中乌鸦和老鹰运动情况的词
语是( )
B
A.各奔东西 B.齐头并进
C.相背而行 D.分道扬镳
13.如图所示,小伟和小杜分别在甲、乙两相邻的观光电梯里,小伟看到小杜竖直向下运
动。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 )
C
A.甲静止,乙向下运动
B.乙静止,甲向上运动
C.甲、乙均向下运动,乙的速度更小
D.甲、乙均向上运动,甲的速度更大
14.三辆小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站在路边的小红先后两次看到的
情景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C
A.相对丙车,乙车静止 B.相对丙车,乙车向南行驶
C.相对乙车,甲车向南行驶 D.相对乙车,丙车向北行驶
15.[2024贵州黔西南州月考]在我国古代小说《镜花缘》里写道:
“去年一阵大风,把我家院内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以地面
为参照物,水井是______的,认为水井被风吹到篱笆外面去了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的。
静止
篱笆
16.在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的三个
记者分别拍下了同一时刻附近的甲、乙两火
炬的照片和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的
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
以判断甲火炬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
(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且
向右运动
大于
不一定
甲火炬的运动速度一定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风速,乙
火炬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左运动。
17.如图所示,小婷乘汽车去姥姥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婷
感觉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向____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
杆向____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____时针
转动(从上往下看)。


顺(共22张PPT)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三、直线运动
第1课时 直线运动
知识点1 匀速直线运动
1.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
D
A.只需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
B.内运动,内运动,内运动
C.每隔 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
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均沿直线运动且路程都相等
2.[2024陕西西安期中]下列有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C
A.由 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由 可知,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则通过的路程越大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能用公式 计算
3.如图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______。
秒表
(2)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
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
动得较____(填“快”或“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
则收集到的数据特点应该有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比。


知识点2 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
4.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
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
然爬到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赛跑全程中,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赛跑全程中,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赛跑全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大
D.赛跑全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比乌龟大
5.一只蜜蜂第运动,第运动,第运动 ,则蜜蜂
( )
A
A.做加速运动 B.做减速运动
C.做匀速运动 D.内的平均速度是
6.汽车从甲站出发,前行进了,然后以 的速度匀速
行驶了,之后又用前进了 到乙站停车。求:
(1)汽车在前 内的平均速度。
解:汽车在前内的平均速度为 。
(2)汽车在整个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
,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 所用的
时间为 ,
汽车在整个过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
小明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
(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B
A.
B.
C.
D.
8.[2025陕西榆林月考]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
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前 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处所用的时间小于甲车到达 处所用的时间
C.前内和前 内,甲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乙两车在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9.在百米短跑比赛过程中,若运动员起跑时的速度为 ,中途的
速度为,最后冲刺时的速度为,如果他的成绩为 ,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B
A. B. C. D.
10.如图为黎明同学到外婆家乘坐出租车的发票。
车牌 陕 上车时间 8:00 下车时间 8:10
起步价 5.00元 里程
金额 11.00元 (1)黎明同学乘车这段时间内,这辆出租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简述理由?
解:出租车在起步和停车过程中,速度都在发生变化,行驶中也不可
能总是直线行驶,因此这辆出租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合理即可)。
(2)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多少分钟?
由表可知该出租车的行驶时间 。
(3)请计算黎明同学所乘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由表可知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 ,则该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1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同向运动到终点 ,甲在
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和 ,乙
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分别为和 ,则下面说法中,
正确的是[提示: ( )
A
A.甲先到点 B.乙先到 点
C.两人同时到达点 D.无法判断谁先到达 点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三、直线运动
第2课时 平均速度的测量
知识点 速度的测量
1.如图是小明测量小车运动速度的
实验过程。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间接
(2)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距离,用秒表测量时间。为了方便实验,
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适当________(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3)图中带刻度的斜面的分度值为___,______,
___,______ 。
小一些
1
40.0
5
0.08
对于速度的测量属于______(填“直接”或“间接”) 测量。
(4)若小车过了位置才开始计时,则测量出的 段的平均速度会
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
化情况是__________。
偏大
越来越快
2.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计划”,提高身体素质,李老师给自己制定每
天7 000步的快走计划,如图是李老师某次快走锻炼后,手机应用程
序记录的数据。由此可以得出李老师的步幅为_____ ,步行的速度
约为_____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0.7
5.7
3.某实验小组在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时,让小球从斜
面 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滚下的情况,照片如
图所示,点为 段的中点。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实验中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应使斜面
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拍摄一次,并测得 ,
,则小球在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小球在 段
的平均速度为_____ 。
0.75
0.5
(3)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填“变速”或“匀速”)运动,
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___。
A B
(4)小球在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一半时的速度为 ,经
过路程一半时的速度为,则___(填“ ”“ ”或“”) 。
变速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