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写作 学写传记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写作 学写传记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写作 学写传记
素养目标
1.学生通过对传记文本的分析,学会梳理人物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关键事件,培养逻辑思维与归纳能力,能够清晰地构建人物的人生脉络。(思维能力、语言运用)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引用等手法,增强传记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语言运用)
3.通过学习名人传记,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人物的卓越贡献,培养学生从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中发现人性之美、奋斗之美,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审美创造、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阅读人物传记,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及一般写法。
2.选择典型事例和适宜的写作方法,运用生动的语言叙写人物传记。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翻开历史长卷,我们总会被那些鲜活的人物故事深深吸引——是鲁迅以笔为剑的锋芒,是居里夫人的实验室中不灭的灯光,还是身边长辈奋斗岁月的点点滴滴?传记,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了解他人的人生经历。今天,我们将走进“学写传记”的奇妙旅程,学习如何用文字为他人或自己立传,让平凡或伟大的故事在笔尖流淌。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掌握传记基本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问】什么是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地编排、描写与说明。 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的过程中,可能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提问】在你读过的传记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篇呢? 【交流】自由表达,说说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传记,并告知大家原因。
学习任务二:传记写作注意事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讲解】写作传记时,要注意的问题: 1.选取真实可信的材料 真实可靠的资料是写人物传记的基础,要运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如《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中,作者基于日记、档案、访谈记录等材料,真实展现了“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形象。 2.抓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 典型言行不仅能记录人物的活动,还能“自行”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在《美丽的颜色》中,作者对居里夫人只撷取几个细节,稍加点染,如“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轻轻地笑了笑”“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等,就表现出居里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辛和独特的个性气质。 3.从写小传入手 比起一般的传记,小传记述较简略,篇幅也较短,因此,作者往往把笔墨集中在传主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勾勒生平经历,叙述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的特点。例如老舍的《著者略历》这篇小传(详见教材)。 【归纳】理清写作传记时要注意的问题,为写作实践做好准备。
学习任务三:传记写作实战演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写作】一、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写一段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300字左右。 【引导】①基本信息(出生日期、出生地)要简明,避免流水账式的罗列。②选取几个典型事件,用具体场景替代空泛描述,用细节代替笼统概括。③写完后请父母或长辈核对关键事件,确保事实准确,调整模糊、夸张的表述。 【写作】二、你和家人们朝夕相处,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和经历吗?请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引导】①确定写作对象:选性格鲜明/有独特经历者,如“爱修旧物的爷爷”“开过早餐店的妈妈”等,忌选“完美但无记忆点”的家人。②挖掘核心特质: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如外婆倔强、节俭、勤劳,那么所有素材就围绕这几个关键词筛选。③采用真实细节:问他/她的生日、职业变动、重大选择(如“为什么放弃城市工作回乡务农”);观察他/她生活中的习惯(如“总把剩菜放冰箱第三格”)、珍视物品(如褪色的劳模奖章)。④叙述避虚就实:用“每天早上5点扫楼道”代替“热心助人”。⑤注意情感表达技巧:借物抒情(如“那盏在办公桌上亮了三十年的旧台灯,灯光如他教学生涯般温暖而持久,默默诉说着他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守望”)优于直白赞美,结尾可留白(如“那件补了七次的毛衣,还在衣柜最深处”)。⑥尊重家人意见:写完之后,让家人看看或者读给家人听,结合家人的意见再进行修改。 【写作】三、各学科的学习,都会涉及一些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这些人物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值得中华儿女永远铭记。学校拟编辑一部《中华英杰人物谱》,面向全校学生征稿。请你选择自己崇敬或熟悉的一位人物,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引导】(1)搜集资料 ①确保资料真实可靠,如来源于官方传记、权威媒体、学术著作等。②多途径互补,如实地调查、访谈等综合运用。③引用资料注意标注来源。 (2)选人避坑 ①忌选流量名人:避开娱乐明星、网红,聚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人物,如钱学森、张仲景、林巧稚等。 ②慎选孔子、李白等资料泛滥型人物(易陷入资料堆砌的境地),可选詹天佑、黄旭华等“有明确专业标签+生动细节”的英杰。 (3)核心素材聚焦 ①抓“三个一”:一次人生转折(如钱学森突破美国的封锁归国)、一项突破性贡献(如林巧稚首倡中国妇产科学体系)、一句标志性话语(如詹天佑“各出所学即为报国”)。 ②用数据体现价值:邓稼先参与核试验32次、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数字比形容词更有说服力。 【小作文】当堂完成。(范文见课件PPT) 【大作文】给家人写小传,用老照片、书信等物证替代主观美化,构建多维度真实叙事。(范文见课件PPT) 【大作文】为他人写小传,注意搜集相对齐全的资料,理清传主的生平。(范文见课件PPT)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通过三个梯度任务(知识学习→写法训练→实战演练)实现能力螺旋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足之处   以传统概念讲解开场,未设计情境化活动,不够有吸引力,可能未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