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新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引入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相关规定,同一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必须根据行驶速度、天气和路面情况,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那什么是安全距离呢?反应时间t1,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反应距离s1 刹车时间t2: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距离s2: 反应距离刹车距离安全距离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停车时间停车距离 初速度 反应距离 刹车距离 备注40 10 10 末速度为零60 15 2080 20 40【思考问题】请分析下表中的数据(不同初速度下,司机的反应时间大致相同),分别讨论反应距离与初速度、刹车距离与初速度的关系。结论:反应距离与初速度成正比;刹车距离与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停车距离s:与初速度、反应时间、刹车加速度有关要做到安全行驶,应从哪些方面注意?1.不超速2.不酒驾5.勤检查刹车、轮胎停车时间停车距离 思考4.保持一定的行车距离3.不疲劳驾驶6.不超载例题1: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km/h。当驾驶员发现前方80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时,马上紧急刹车,并以7.5m/s2 的恒定加速度减速行驶。该汽车行驶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解: 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汽车行驶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 , 。根据 得:汽车由刹车到停车的所经过的位移为:因为前方距离有80m,汽车经过60m就停下来,所以不会出现安全问题。例题2:在例题1中,如果驾驶员看到交通事故的反应时间是0.5s,该汽车行驶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解:驾驶员刹车前,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汽车行驶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的位移为汽车由刹车到停车的所经过的位移为不会出现安全问题汽车停下的实际位移为解:(1)汽车初速度 ,末速度 。选定汽车行驶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①②联立①②两式,代入数据,解得:(2)设志愿者的反应时间为 ,反应时间延长 ,则 ,解得:所以反应时间延长值拓展:请定性画出例题1、例题2、例题3的 图像。若例题2中的驾驶员是酒后驾驶,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反应时间:反应距离:停车距离:会发生交通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严禁酒后开车!1.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则从刹车开始计时,刹车6s后汽车的刹车位移为( )练习BA.60m B.50m C.48m D.0m练习2.以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 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12.5 m B.12 mC.1.0 m D.0.5 mD3.目前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B.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C.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2mD.如果在距停车线6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练习B4.如图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加速度大小约为5m/s2,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则“全力自动刹车”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 )A.5mB.10mC.15mD.20m练习B新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同向运动的问题同起点同向运动不同起点同向运动相向运动的问题两种情形两个关系时间关系位移关系速度相等时能否追上、距离最远或者距离最近的临界条件。一个条件实质:研究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追及和相遇问题同向运动的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到达相同的位置,即后面的物体追上前面的物体即追及。(2)不同位置出发甲乙甲乙位移关系:S甲=S乙S甲S乙(1)同一位置出发甲乙甲乙S甲S乙S0位移关系:S甲=S乙+S0同向追及问题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位移(大小)关系:S甲+ S乙= S甲乙SS甲S乙相向相遇问题解题思路追及和相遇问题列方程求解找两物体位移关系画运动示意图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一图三式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位移关系式分析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被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题目分析追及和相遇问题注意(2)t0时刻两物体共速,此时AB两物体离得最远。最远的距离xmax=xB+s0-xA(1)0-t0时间内,B物体总比A物体速度大,所以A、B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v1v20t0tvAB(3)t0时刻之后,B物体总比A物体速度小,所以A、B之间的距离开始越来越小,A开始慢慢追上B,最后也一定可以追上。(4)A能追上B,且只相遇一次①匀加速追匀速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几种情况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例题1】(多选)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开始阶段B跑在A的前面, 20 s后 B落在A后面B. 20 s末B追上A,且A、B速度相等C. 40 s末A追上BD. 在A追B之间的20 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CD(2)t0时刻两物体共速,此时AB两物体离得最远(1)0-t0时间内,B物体总比A物体速度大,所以A、B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3)t0时刻之后,B物体总比A物体速度小,所以A、B之间的距离开始越来越小,A开始慢慢追上A,最后也一定可以追上。ABv1v20t0vΔst②匀速追匀减速(V0减>V匀)追及和相遇问题常见情况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注意,被追上前被追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例题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0t0tvΔx③匀加速追匀减速(1)t=t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增大;(2)t=t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S0+Δx;(3)t=t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减小;(4)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几种情况AB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注意,被追上前被追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S0为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例题3】甲、乙两辆车t=0时刻相距1000m,甲车在后,乙车在前,在同一条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车比甲车早出发8sB.两辆车在t=36s时速度相等C.两辆车会相撞D.甲车停下时,两车相距最近,相距191mBv2v10t0tvΔsAB①匀减速追匀速(V0减>V匀)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几种情况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开始追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1).若Δs=s0,则恰能追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2).若Δss0,则相遇两次,设t1时刻Δs1=s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s0为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t2t1t2-t0=t0-t1【例题4】汽车正在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6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 ( )A.8.33 m B.3 mC.3.33 m D.7 mBA、B两物体同时向右运动,A以某速度做匀速运动,B从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思考:若A、B速度相同时A还未追上B,以后是否有机会追上?A、B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当两者速度相同时距离怎样?若两者速度相同时,A还未追上B,则A一定追不上B。之间距离先变小后变大,当两者共速时,AB之间距离有最小值。②匀速追匀加速(V匀>V0加)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几种情况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0t0tvAB【例题5】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B③匀减速追匀加速(V0减>V0加)A、B两物体同时向右运动,A以某速度做匀减速运动,B以某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思考:若A、B速度相同时A还未追上B,以后是否有机会追上?A、B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当两者速度相同时之间距离是否达到特殊值?若两者速度相同时,A还未追上B,则A一定追不上B。之间距离先变小后变大,当两者共速时,AB之间距离有最小值。0t0tvAB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几种情况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例题6】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x,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车的初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方法一:临界法方法二:函数法 方法三:图像法 1、慢追快(甲追乙)在共速时(t0时刻)不可能相遇,此时两物体有最远距离。最远距离 x---共速前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物体多运动的距离;x0--初始时刻两物体之间的距离;甲乙总结归纳2、快追慢(乙追甲)总结归纳在共速时(t0时刻),两物体有最近距离。当 x=x0时,恰好相遇(相遇1次)当 x>x0时,相遇2次(共速前,共速后)当 x解析:【例题7】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求:⑴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⑵汽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自行车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汽车运动的位移又是多大?方法一:公式法⑴当汽车的速度与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设经时间t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则: ⑵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方法二:图象法 ⑴v-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当t=2s时两车的距离最大 ⑵2t0 方法三:二次函数极值法⑴设经过时间t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Δx,则⑵ 方法四:相对运动法⑴选自行车为参照物,则从开始运动到两车相距最远这段过程中,以汽车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汽车相对此参照物的各个物理量的分别为:v0=-6m/s,a=3m/s2,vt=0 ⑵选自行车为参照物,各个物理量的分别为:v0=-6m/s,a=3m/s2,x=0追及和相遇问题的解题流程1.临界条件: 速度相等2.两个关系:(1)位移关系(2)时间关系: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就是讨论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同一位置。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