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章复习 教案课 题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章复习 课型 复习课教学目标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通过学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和科学思维,使其能够运用物理学原理分析问题。 3.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这种探索并不断深入。 5.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教学重点 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的构成及尺度。教学难点 运用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的构成及尺度。教学方式 讲授式、讨论式教具 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ppt 3】展示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点;结合图片讲解分子动理论初步知识 【ppt 4】展示固、液、气三态分子微观结构与宏观特性表格;讲解三态分子特点 【ppt 5-9】展示分子动理论相关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并讲解题目 【ppt 10】展示静电现象相关知识点,如电荷、摩擦起电等 【ppt 11-14】展示静电现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并讲解 【ppt 15-17】展示物质结构猜想、分子概念等内容;讲解原子结构模型、微观世界尺度 【ppt 18-22】展示微观世界相关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并讲解 【ppt 23】展示古人宇宙图景、托勒密 “地心说” 和哥白尼 “日心说” 内容 【ppt 24-27】展示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大小等知识点;讲解相关内容 【ppt 28-34】展示宇宙探索相关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并讲解;介绍我国航天成就 【ppt 35】展示知识导图,回顾整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ppt 36】布置作业,说明作业要求 观看展示,听讲;理解分子动理论内容,记录重点 观察表格,听讲;理解并记忆三态分子差异 阅读题目,思考作答;听讲解,理解解题思路,巩固知识 听讲,理解静电现象概念;记录重点内容 思考题目,回答问题;听讲解,掌握静电知识应用 听讲,了解物质结构探索历程;理解分子、原子构成及微观尺度 解答题目,发表见解;听讲解,强化微观世界知识理解 听讲,了解人类宇宙观发展;对比两种学说差异 听讲,记忆太阳系构成、银河系恒星数量等;理解宇宙的宏观结构 思考题目,回忆知识;听讲解,了解我国航天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 跟随教师回顾;明确重点知识间联系,完善知识体系 记录作业内容与要求 帮助学生梳理分子动理论知识 强化学生对物质三态分子特征的认识 通过练习巩固分子动理论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梳理静电现象基础知识 巩固静电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帮助学生构建微观物质结构知识体系 巩固微观世界知识,加深对原子结构等的认识 让学生了解宇宙观的演变历程 构建宇宙天体结构知识框架 巩固宇宙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爱国情怀 帮助学生梳理整章知识,形成系统认知 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板书设计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共35张PPT)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从粒子到宇宙》章复习物理苏科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课标导读本章小节 新课标要求 评价方向一、走进分子世界 2.1.2知道自然界和生活中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1.3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物质在不停地运动。 中考物理对相关内容的考察,聚焦基础与应用。微观世界知识常以选择、填空考查物质构成,如判断 “闻到花香” 体现的分子动理论;结合图示以简答或选择考查原子结构模型。 宏观世界与运动知识多结合热点实例,通过材料分析题,以航天事件为背景考查宇宙探索、太阳系结构;以生活现象为情境,要求解释分子热运动特点或列举运动形式。 物质世界尺度以排序或对比题考察尺寸数据排列;我国科技成就结合时事,以简答、论述题要求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成果,阐述科技强国责任。二、静电现象 1.3.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大致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三、探索更小的微粒 1.3.1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1.3.4 了解物质世界的大致尺度。 四、日心说与太阳系 1.3.3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大致历程,知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五、宇宙探秘 5.3.3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增强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物质中分子的运动情况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____。一、走进分子世界知识点梳理扩散 现象 ____的物质_________时,都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说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分子的热运动 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______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不同互相接触无规则分子间存在____分子间存在_____斥力引力分子剧烈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空隙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是由大量____构成的,分子间是有____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形态 微观结构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一定形状 有无一定体积 有无流动性固体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液体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气体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一、走进分子世界知识点梳理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无有很大很小有较小较大无有有有有无很大很小1.下列描述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桂花花香四溢 B. 雪花漫天飘舞C. 灰尘空中飞扬 D. 江面雾气弥漫A知识迁移2.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它们会粘在一起,不容易拉开。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间有空隙 B. 分子在运动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间有引力D知识迁移3.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A. 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C. 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D. 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知识迁移4.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粉笔头能被碾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铁丝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C知识迁移解:A.粉笔头能被碾成粉末,是因为粉笔头受到力的作用,发生了形变,故A错误;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的作用力不起作用,故B错误;C.铁丝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此时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两种分子间存在间隙,两种分子能相互进入对方,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知识迁移5.如图1所示的两只集气瓶,一瓶装有无色透明的空气,另瓶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1)为了研究扩散现象应选择图1 ____所示的方案(选填“甲”“乙”),抽去玻璃隔板后,过一会儿,两瓶气体颜色变的一致,从微观角度,这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是构成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的分子模型,其中与气体分子模型相似的是图____,当分子结构变到丙图时,分子间作用力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不停地做变大乙乙无规则运动二、静电现象知识点梳理1.电荷: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3.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正电荷用“+”号表示。4.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负电荷用“-”号表示。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知识迁移1.如图是A、B、C三个轻质塑料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若A带正电,则C的带电情况是(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C.可能不带电 D.无法判断C解:A和B相互排斥,一定带有同种电荷,因为A带正电,所以B带正电;B和C吸引,B带正电,则C带负电或不带电;A和C吸引,A带正电,则C带负电或不带电。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知识迁移BDD.汽车行驶时,油罐中的汽油随车的振动摩擦起电,如果不及时的将这些静电倒走,一旦出现放电现象,就会发生爆炸事故,由于铁链和大地是容易导电,铁链使油罐表面与大地相连,使油罐中的电荷不断地中和,不致造成放电产生火花引起油罐爆炸,故B符合题意;故选BD。2.下列应用中,属于防止静电带来危害的是( )多选A.静电喷涂 B.避雷针C.静电复印 D.油罐车底部的铁链3.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其带电,再用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知识迁移A知识迁移D4.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能吸引带电小球A,小球A又能吸引另一个带电小球B。则( )A.小球A和小球B均带负电荷B.小球A和小球B均带正电荷C.玻璃棒和小球A均带负电荷D.玻璃棒和小球B均带正电荷原子结构的两种模型原子、原子核的构成三、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点梳理关于物质结构的猜想“四元素说”“五行说”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物理学中,把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_____________的_____微粒叫做分子。由阿伏伽德罗最早命名。分子的尺度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____m。分子的构成分子是由____构成的。原 子原子核电 子中子质子不带电不带电++-把原子“切开”夸克化学性质不变最小10-10原子电子<10-18m夸克<10-17m质子中子核子(质子和中子)10-15m水分子(每个小球表示一个原子)原子10-10m原子核10-15~10-14m分子10-10~10-7m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数目称作核子数。各种元素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核子数一般是______的。不同三、探索更小的微粒微观世界的尺度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摩擦起电的本质:电子的转移没有创造电荷ClNaClNa8三、探索更小的微粒1.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就是原子B.分子的直径约为1μmC.看不见的就是分子或原子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D知识迁移2.氢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一个电子构成的, 关于氢原子的原子结构模型, 下图中正确的是( )D知识迁移3.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关于这些尘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大B.它包含几个分子C.它的直径约是10-10 mD.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知识迁移D 知识迁移4.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电子上B 知识迁移7.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记载“顿牟掇芥”。其中,“顿牟”指与布摩擦过的琥珀(带负电),而“掇芥”则意为吸引芥菜籽之类的轻小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摩擦后,布带正电B.琥珀吸引芥菜籽,芥菜籽不吸引琥珀C.布和琥珀摩擦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电子D.与布摩擦的琥珀带负电,说明琥珀的正电荷转移了A 古人富有想象的宇宙图景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四、日心说与太阳系知识点梳理他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月球、水星、金星、太阳及其他行星都绕着地球旋转;恒星都镶嵌在最外边的天球上。哥白尼首次推算了宇宙大小的尺度;确定了天体的位置。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着太阳旋转,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绕着地球旋转。“浑天说”“宣夜说”知识点梳理四、日心说与太阳系知识点梳理1.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从离太阳最近的向外数,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金星 海王星 知识点梳理四、日心说与太阳系知识点梳理银河系中有众多像太阳这样的恒星,银河系大约包含 300多亿颗恒星。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_____。 3000行星银河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2.银河系知识点梳理四、日心说与太阳系知识点梳理3.宇宙到底有多大人们能够观测到的范围达到1.37×1010 1.y.。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八个行星所在范围)太阳地月系统银河系1.37×10101.y.1.0×1051.y.银心地球8.99×109km月球7.7×105km5.飞出地球四、日心说与太阳系知识点梳理牛顿的 万有引力定律探索 太空三个宇宙速度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力,太阳依靠它对地球和其他行星之间的巨大吸引力,使地球和各个行星绕着它旋转。万有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飞船进入太空,他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使人类踏上了地球以外的土地——月球,迈出了人类历史的一大步。1999年-2024年,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九号,我国已成功发射了19艘神舟系列飞船,其中14艘神舟飞船将24名航天员共计38人次送入太空,且所有发射任务均取得了圆满成功。第一宇宙速度7.9km/s航天器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 >11.2km/s航天器的发射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就可以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第三宇宙速度>16.7 km/s当发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时,物体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1.2024 年5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测器再次登陆_____开展科考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国蒸蒸日上的航天事业对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巨大贡献。月球知识迁移2.2019年1月3日,我国研制的月球探测器__________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 艾特肯盆地的冯 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______月球背面软着陆。随后,分离出__________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巡视,这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又一座里程碑。知识迁移嫦娥四号首次玉兔二号3.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宇宙是由银河系和太阳系组成的B. 宇宙由银河系组成,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员C. 宇宙中有上千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其中的一员D. 太阳系中只有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而没有其他星体C知识迁移解: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其中的一员,太阳系中除去现在已经发现的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以外,还有很多的小行星、卫星等其它天体绕太阳运行。故选:C。4.本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接触到了一系列的名词:水滴、分子、电子、原子、质子、夸克、月亮、地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将它们按尺度从小到大排列,下列正确的是( )A.月亮、地球、银河系、太阳、太阳系B.水滴、分子、电子、质子C.夸克、电子、分子、水滴D.银河系、太阳系、太阳、地球C知识迁移5.下列物体按照尺寸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B.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C.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D.银河系→宇宙→太阳系→地球C知识迁移6.对于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C. 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D. 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A知识迁移解:AD、宇宙诞生于约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根据哈勃定律推断,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说明宇宙是膨胀的;目前人们观测到的星系约为亿个,银河系是其中的一个,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的恒星中的一颗,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D正确;B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他是有起源的、膨胀和演化的,故BC正确。故选:A。7.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B.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普通行星,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C.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D.地心说和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C知识迁移知识导图走进分子世界静电现象日心说与太阳系宇宙探秘从粒子到宇宙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地心说日心说飞出地球太阳系宇宙的尺度银河系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正、负电荷摩擦起点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章复习教案.docx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章复习课件.pptx